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会解压,告别围绝经期的“不开心”
1
作者 王月宾 杜蕊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9期62-63,共2页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的女性近3亿,其中有1.5亿女性正处于围绝经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围绝经期女性将超过2.1亿人。围绝经期是焦虑、抑郁症的易感期,研究表明,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从绝经前的14.5%上升到绝经过渡期的18.2%,再到绝经后期的19....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的女性近3亿,其中有1.5亿女性正处于围绝经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围绝经期女性将超过2.1亿人。围绝经期是焦虑、抑郁症的易感期,研究表明,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从绝经前的14.5%上升到绝经过渡期的18.2%,再到绝经后期的19.6%;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从绝经前的3.1%上升到绝经过渡期的7.0%,再到绝经后期的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绝经后期 绝经过渡期 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 抑郁症 绝经前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秀芳 代蓉 +2 位作者 李国花 雷娜 林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7-320,共4页
为探讨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实验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为诱导剂,探讨了对羟基苯甲醛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采用ADP静脉注射致小鼠肺栓塞方法以及下腔静脉结扎致大鼠静脉血栓... 为探讨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实验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为诱导剂,探讨了对羟基苯甲醛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采用ADP静脉注射致小鼠肺栓塞方法以及下腔静脉结扎致大鼠静脉血栓方法,考察了对羟基苯甲醛的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并对经口给药的对羟基苯甲醛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对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半数抑制率(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2mmol/L,对PAF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能明显降低小鼠肺栓塞死亡率,并显著对抗大鼠下腔静脉血栓的形成。说明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经口给药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为1.23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对羟基苯甲醛 抗血小板聚集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在突出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董锡亮 赵宏斌 +3 位作者 杨燕琼 杨子斌 吕乔 阮安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4276-4278,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在人类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椎间盘组织作为研究组,又按照LDH的类型(严重程度)分为...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在人类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椎间盘组织作为研究组,又按照LDH的类型(严重程度)分为膨出型(38例)、突出型(32例)和脱垂游离型(21例)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经手术治疗的42例腰椎外伤患者的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椎间盘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椎间盘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分别为(20.2±14.8)ng/L和(11.8±6.2)ng/L,均高于对照组的(6.5±2.2)ng/L和(3.2±1.8)ng/L(t值分别为-8.559和-12.175;P=0.000);且膨出型亚组、突出型亚组、脱垂游离型亚组椎间盘组织中TNF-α〔(15.0±8.2)、(19.5±9.8)、(26.0±12.8)ng/L〕、IL-1β〔(7.3±4.1)、(9.8±6.2)、(13.9±7.6)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脱垂游离型亚组又高于膨出型亚组、突出型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提示TNF-α和IL-1β水平与椎间盘组织退变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一家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云鹏 刘佳 王鲁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8-481,共4页
先证者女性,41岁。主因头晕、行走不稳、言语不清4年并进行性加重2年,于2016年5月21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步态不稳、步基增宽等症状,但尚能独立行走,同时伴有言语不清,语调、语速改变,近2年来不仅新增饮水呛咳,而且上... 先证者女性,41岁。主因头晕、行走不稳、言语不清4年并进行性加重2年,于2016年5月21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步态不稳、步基增宽等症状,但尚能独立行走,同时伴有言语不清,语调、语速改变,近2年来不仅新增饮水呛咳,而且上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多次于外院就诊,均以脑供血不足而予血塞通、天麻素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基因扩增 系谱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俊东 崔勇 +4 位作者 王建国 李虎 代金灿 马厚营 李树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83-2786,I0004,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人参皂苷Rh3预处理低、中和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利多卡因干预组,低、...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人参皂苷Rh3预处理低、中和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利多卡因干预组,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于术前7 d给予人参皂苷Rh3药4、8和16 mg/(kg·d)预处理,干预组给予利多卡因8 mg/(kg·d)注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处死大鼠,试剂盒检测血清中LDH、CK、SOD和MDA,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学、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特点,最后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血清LDH、CK和MDA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SO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后,低中高剂量组LDH、CK和MDA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SOD明显高于再灌注损伤组(P<0.05);HE染色和TUNEL荧光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完整光滑,细胞核大小均一,凋亡蛋白分泌较少,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有明显损伤,同时细胞核明显破裂,人参皂苷和利多卡因组损伤程度和细胞核破损程度无缺血再灌注组严重;缺血再灌注组Bcl-2与Bax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人参皂苷Rh3低、中和高剂量组以及利多卡因干预组Bcl-2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而Bax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预先给予人参皂苷Rh3注射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够促进氧自由基减少,上调心肌细胞相关凋亡蛋白Bcl-2以及抑制Ba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肺结核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慧勇 杨学文 +3 位作者 苏健康 周俊 尹光芝 姚正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1,44,共3页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 ,探讨诊断方法。方法 对1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结核感染 34例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1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核感染 34例 ...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 ,探讨诊断方法。方法 对1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结核感染 34例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1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核感染 34例 ,感染率 2 9.1%。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主要原因。中等度发热、咳嗽、盗汗、消瘦 ,部分病例伴咯血、呼吸困难等与结核中毒症状相似。胸部X线检查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 6 1.8%。多重感染中主要为念珠菌感染。住院期间病死率 17.6 %,死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抗结核治疗对改善病情有帮助。因表现复杂 ,临床误诊较高。结论 肺结核合并机会性感染尤念珠菌感染 ,流行病学资料有静脉吸毒行为 ,应作HIV抗体检查有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病毒感染 肺结核 免疫功能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倒转术应用于单胎足月臀位妊娠28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振燕 舒成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17-318,共2页
改良倒转术应用于单胎足月臀位妊娠28例671000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李振燕,舒成欢1991年7月至1992年9月我们对单胎足月臀位,采取了垫臀配合改良倒转术纠正臀位,施术29例,手术成功20例,现小结如下。... 改良倒转术应用于单胎足月臀位妊娠28例671000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李振燕,舒成欢1991年7月至1992年9月我们对单胎足月臀位,采取了垫臀配合改良倒转术纠正臀位,施术29例,手术成功20例,现小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倒转术 单胎 臀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闭合性肾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土应果 郭民 +5 位作者 鲁云 李智斌 杨建昌 夏照明 沈华 赵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1-43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闭合性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5月,对闭合性肾脏损伤中高分级(Ⅲ~Ⅴ级)患者26例行急诊选择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中证实26例肾段动脉或肾段以下动脉损伤,采用弹簧圈、聚乙烯醇...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闭合性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5月,对闭合性肾脏损伤中高分级(Ⅲ~Ⅴ级)患者26例行急诊选择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中证实26例肾段动脉或肾段以下动脉损伤,采用弹簧圈、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栓塞出血动脉。结果 23例行超选择动脉栓塞,3例V级肾损伤行肾动脉主干栓塞。一次栓塞成功率96.2%(25/26),1例栓塞后再次出血。2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3例肾动脉主干栓塞者术后3个月患侧肾脏萎缩,超选择动脉栓塞23例术后3个月肾周血肿吸收消失,未发现患侧肾脏萎缩。结论 1选择性肾动脉栓塞适用于多肾段下动脉损伤者,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适用于肾段或肾段以下动脉损伤者;2钢丝环或明胶海绵颗粒均为有效的栓塞剂,可以迅速止血,保护肾脏功能;3此法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高分级闭合性肾损伤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损伤 肾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孔失认症1例报告
9
作者 杨咏梅 王立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面孔失认症 2003年4月 精神异常症状 2000年 解热镇痛剂 葡萄糖酸钙 记忆力下降 思维迟缓 神经内科 MR检查 65岁 青霉素 病毒唑 后头痛 戴眼镜 饥饿感 脑萎缩 患者 发热 就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合并多发性硬化1例报告
10
作者 杨咏梅 夏中信 王立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0-470,共1页
关键词 葡萄膜炎 合并症 多发性硬化 病例报告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1例报告
11
作者 杨咏梅 李松 李为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