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优质专用玉米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帆 谭静 番兴明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7-11,共5页
玉米是云南省第一大作物,不但对云南省的粮食生产起决定作用,而且作为畜牧业主要的饲料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包括优质蛋白玉米(QPM)、高油玉米、高维生素A源玉米、青贮玉米以及甜糯鲜食玉米等,由... 玉米是云南省第一大作物,不但对云南省的粮食生产起决定作用,而且作为畜牧业主要的饲料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包括优质蛋白玉米(QPM)、高油玉米、高维生素A源玉米、青贮玉米以及甜糯鲜食玉米等,由于其独特的内在遗传组分表现出各具特色的籽粒结构、营养成分、加工品质和食用风味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专用玉米 云南省 发展前景 优质蛋白玉米 粮食生产 饲料来源 高油玉米 维生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制改革项目在大理州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2
作者 赵毅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熟制改革项目的推广为大理州生态农业多熟制立体种植模式的发展提供动力 ,推动了大理州生态农业建设进程。本文系统阐述了熟制改革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在推动大理州生态农业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改革项目 生态农业建设 大理州 多熟制 立体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州大麦新品种(系)适应性研究
3
作者 李江 李国强 +3 位作者 吴显成 王艳 杨俊青 张睿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年第4期21-22,共2页
2011至2012年对大理州农科所在大麦品种选育试验研究基础上将择优选出的大麦新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抗逆性、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综合性状及其利用价值进行鉴定筛选。试验结果显示:9个参试品种中有4个较对照极显著增产,增幅在15%以上... 2011至2012年对大理州农科所在大麦品种选育试验研究基础上将择优选出的大麦新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抗逆性、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综合性状及其利用价值进行鉴定筛选。试验结果显示:9个参试品种中有4个较对照极显著增产,增幅在15%以上,其中以凤03-39、052DM3-3、052DM3-8-8、071DM11-7四个品种表现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有较好的试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新品种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理州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欧阳作富 陈怀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1-116,共6页
长期以来,大理州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领先全国,但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发展方式的粗放化、掠夺式与不可持续性,发展质量与效益低下等,全州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一些地区或部... 长期以来,大理州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领先全国,但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发展方式的粗放化、掠夺式与不可持续性,发展质量与效益低下等,全州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一些地区或部分领域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愈益凸现,进而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带来空前压力与严峻挑战。文章浅析了现阶段大理州在耕地资源与生态、水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人居环境、自然灾害、农产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正在面临的农业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或危机;同时提出,强化生态环境安全意识、转变城乡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完善资源环境政策法规与制度以及加快环境科技创新与应用等若干对策建议,力保大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资源 污染 安全 对策 大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州加工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彪 《中国马铃薯》 2005年第4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加工型马铃薯 生产优势 发展对策 大理州 特色作物 支柱产业 马铃薯产业 工业原料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州高海拔粳稻育种进展与方法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天庆 赵慧珠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期98-100,共3页
本文在回顾大理州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出高海拔粳稻选育方法,并提出了实现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高海拔粳稻 新品种 选育方法 大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陈怀军 欧阳作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98-403,共6页
工业化、城镇化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与象征,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和不竭动力源。文章浅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发展理念、市场空间、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资金保障等诸方面给现代农业建设带来的显著积极的推... 工业化、城镇化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与象征,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和不竭动力源。文章浅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发展理念、市场空间、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资金保障等诸方面给现代农业建设带来的显著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分析指出,工业化、城镇化侵吞或掠剥土地、淡水、劳动力、资本等农业自然与社会资源,胁迫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产食品质量安全等,而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多层面的明显消极影响;进一步提出,转变发展理念与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质量、效益与效率,方能确保"三化"与城乡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 可持续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技术体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陈怀军 欧阳作富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现代农业是一种发达、先进、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发展之所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与质量,增强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抗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全球粮食... 现代农业是一种发达、先进、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发展之所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与质量,增强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抗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全球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但现代农业也绝非是完美无瑕和万能的,其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更是显而易见和难以避免的,乃至一定程度地障碍、制约或威胁农业的持续发展。文章深入分析和阐释了现代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设施化和生物化等生产方式和产业技术体系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和危害,并指出应正确看待、理性认识、深入探究和积极应对系列相关问题,力促和确保现代农业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以及资源节药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建设 生产方式 农业生态环境 集约化 化学化 水利化 设施化 生物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欧阳作富 陈怀军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3期21-26,共6页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本文在简要概述我国设施农业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进展基础上,深入阐释、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和制约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陈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本文在简要概述我国设施农业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进展基础上,深入阐释、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和制约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陈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和科技水平滞后"等主要障碍因素;进一步提出转变发展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强化设施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加快新型农民培养等对策措施,将设施农业纳入持续科学发展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温室/大棚 农业生态环境 污染 农业标准化 新型农民 设施科技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陈怀军 欧阳作富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9年第3期37-42,共6页
现代农业是一种先进、发达、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多功能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但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和农业的素质与效益,有效缓解全球粮食安全危机的同时,也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 现代农业是一种先进、发达、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多功能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但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和农业的素质与效益,有效缓解全球粮食安全危机的同时,也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凸显。文章浅析了现代农业化学技术、生物技术,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方式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负面影响与威胁;进一步阐释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更新,科技进步与创新,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新型农民的培育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积极作用与意义;并指出现代农业内涵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必将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几个结点问题探析--兼谈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欧阳作富 陈怀军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年第2期71-75,共5页
近年来,我国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环境恶化加剧,并已严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存在的若干结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妥善处置和有效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若干对... 近年来,我国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环境恶化加剧,并已严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存在的若干结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妥善处置和有效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处理 预防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村生态环境:危机与诱因
12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欧阳作富 陈怀军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6期6-11,共6页
云南省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领先全国,但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粗放式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愈益凸显和严重。本文浅述了现阶段云南农业农村面临的水环境、土地生态、生物多样性、人居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云南省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领先全国,但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粗放式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愈益凸显和严重。本文浅述了现阶段云南农业农村面临的水环境、土地生态、生物多样性、人居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诸多方面的主要生态环境安全危机与威胁;进一步阐释、分析指出,思想认识错位,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粗放,农村内源污染加剧,环保投资不公,环境法治乏力以及环保科技滞后等是导致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最重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污染 环境保护 危机 诱因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与中国实践
13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4期20-24,共5页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方式和技术,是现阶段保障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浅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并通过其在全球和中国发展状况的概述与比较,指出:思想观念陈旧、技术研究滞后、配套农机具...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方式和技术,是现阶段保障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浅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并通过其在全球和中国发展状况的概述与比较,指出:思想观念陈旧、技术研究滞后、配套农机具缺乏、推广力度不足等是当前障碍和制约中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强化宣传,更新观念;加强科研,完善技术;抓好示范,力促推广;注重实效,持续实施;加大投入,确保发展等,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法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菜豆异交率的测定及育种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耿智德 杨雄 +5 位作者 保丽萍 赵银月 普兴荣 王兴才 王正启 王铁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7-238,共2页
多花菜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作物,由于蜜蜂等虫媒参与传粉,各种群已成为异质混合群体,导致品种退化,产量及品质不断下降的现象。据报道,其异交率变化幅度大。因此,利用质量性状标记分析其异交率,以明确其繁殖方式,从而选择适宜的育种策略... 多花菜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作物,由于蜜蜂等虫媒参与传粉,各种群已成为异质混合群体,导致品种退化,产量及品质不断下降的现象。据报道,其异交率变化幅度大。因此,利用质量性状标记分析其异交率,以明确其繁殖方式,从而选择适宜的育种策略,加快多花菜豆新品种的选育及良种繁育,促进其生产的发展和出口创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菜豆 繁殖 异交率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花色苷HPLC-MS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弦 杨雄 +1 位作者 苏跃 李灿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0-34,共5页
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富含花色苷,是天然色素的潜在来源。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分析了云南地方彩色马铃薯品种"剑川红"和新选育紫色品种"师大6号"块茎中所含花色苷的主要类型。结果表明:"剑... 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富含花色苷,是天然色素的潜在来源。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分析了云南地方彩色马铃薯品种"剑川红"和新选育紫色品种"师大6号"块茎中所含花色苷的主要类型。结果表明:"剑川红"花色苷主要为天竺葵素类衍生物,"师大6号"的花色苷主要为矮牵牛素和芍药素类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花色苷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垃圾污染问题试析 被引量:53
16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陈怀军 欧阳作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05-408,共4页
文章简要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垃圾产生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化、危害严重化和城市垃圾"乡村化"等几个显著特点;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垃圾污染治理在思想认识、资金投入、技术手段、法规政策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提... 文章简要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垃圾产生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化、危害严重化和城市垃圾"乡村化"等几个显著特点;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垃圾污染治理在思想认识、资金投入、技术手段、法规政策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提出,深化认识,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执法,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保工程质量,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深化科研与技术开发等,积极应对农村垃圾污染,力保污染治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垃圾 城市垃圾 固体废弃物 垃圾污染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生态安全:危象及成因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陈怀军 欧阳作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25-128,共4页
文章浅述了现阶段我国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在数量、质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及生物多样性等诸方面的主要危象;进一步分析指出,人口的持续增长、节地护地理念淡薄、耕地基础数据不实、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粗放、政策法规欠完善以及自然灾害... 文章浅述了现阶段我国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在数量、质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及生物多样性等诸方面的主要危象;进一步分析指出,人口的持续增长、节地护地理念淡薄、耕地基础数据不实、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粗放、政策法规欠完善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是导致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危机的深层诱因,亟须引起更高关注、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应对策略与措施,方能确保国家耕地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耕地生态安全 危象 污染 成因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蚕豆区试品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董开居 陈国琛 +2 位作者 陈爱娜 尹雪芬 马玉云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5-97,共3页
至今,许多学者将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作物品种的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所有供试品种看成一个灰色系统,然后构造"参考品种",进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最后计算关联系数和加权关联度,依据... 至今,许多学者将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作物品种的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所有供试品种看成一个灰色系统,然后构造"参考品种",进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最后计算关联系数和加权关联度,依据加权关联度大小对品种进行评价。本文将该理论方法应用于2007~2009年度云南省蚕豆联合区域试验品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蚕豆品种是可行的,将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结合起来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 加权关联度 蚕豆品种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新品种大玉8号选育初报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怀军 杨曙辉 杨银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118,122,共4页
简要概述了大理州首个杂交玉米自育新品种——大玉8号的选育和试验研究过程,以及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和栽培技术要点。多年相关试验综合结果表明,大玉8号杂交优势明显,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耐寒耐瘠薄,综合农... 简要概述了大理州首个杂交玉米自育新品种——大玉8号的选育和试验研究过程,以及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和栽培技术要点。多年相关试验综合结果表明,大玉8号杂交优势明显,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耐寒耐瘠薄,综合农艺性状好等,较适于海拔1 400~2 300 m的滇西北、滇东北和滇中等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大玉8号 品种选育 试验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整治白色污染 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陈怀军 欧阳作富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年第6期85-89,共5页
在简述当前我国农村白色污染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白色污染对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及危害;同时提出积极应对和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和改善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的若干措施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白色污染 塑料废弃物 农村生态环境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