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山洪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致灾因子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涯 黄玮 +1 位作者 李蒙 张明达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100,共5页
云南省受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十分严重。基于精细化灾害风险普查,综合全省125个站1971-2016年逐日降水数据,以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和大暴雨日数作为强降水因子;以10 min,30 min,1 h,3 h,6 h和12 h极端降水极值作为极端降水因子。... 云南省受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十分严重。基于精细化灾害风险普查,综合全省125个站1971-2016年逐日降水数据,以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和大暴雨日数作为强降水因子;以10 min,30 min,1 h,3 h,6 h和12 h极端降水极值作为极端降水因子。结果表明:云南省山洪沟主要分布于河流及河谷周边地区,滇西北南部、滇西南北部、滇东南西部分布密集。泥石流、滑坡呈现西部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的特征。强降水主要集中发生在滇西南及滇南边缘地区,北部及东部强降水较少。极端降水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中以北及滇南边缘地区。怒江、大理西部、丽江东部、德宏、保山、临沧、西双版纳及红河南部的强降水因子和极端降水因子匹配较好,也是山洪、滑坡、泥石流分布最多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地质灾害 空间分布 降水日数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3”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冰雹灾害天气原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八林 陆鹏 +3 位作者 王欣 陈卓 徐舒扬 周德丽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从防灾减灾的角度,以"3·23"景谷县冰雹灾害天气为例,运用国家级站降水实况资料、卫星资料、闪电定位仪资料、Micaps常规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体扫资料等,分别对这次灾害天气过程进行预警指标分析,并采... 从防灾减灾的角度,以"3·23"景谷县冰雹灾害天气为例,运用国家级站降水实况资料、卫星资料、闪电定位仪资料、Micaps常规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体扫资料等,分别对这次灾害天气过程进行预警指标分析,并采用美国NEXRAD的新一代冰雹探测算法,对该灾害天气过程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该灾害主要由冰雹天气过程造成;从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能够清晰准确反映冰雹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较好的防灾价值,雷达观测的几个要素指标能较好的预示受灾的区域和强度,闪电频次、回波强度、强回波顶高、中气旋等指标能为这类灾害性天气提供短临预警依据;同时,冰雹灾害性天气通常伴随雷电、大风等灾害天气,也会造成重大灾害。另外,也应注意到冰雹天气通常是局地中小尺度的,但分析发现局地中小尺度的灾害天气也常有大尺度的天气背景作用,可从探空资料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灾害 观测资料 特征分析 预警指标 云南景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华南地区水汽收支变化特征及与降水的相关分析
3
作者 王乙竹 梁静舒 +4 位作者 曹云昌 梁宏 粟华林 陶伟 罗晋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9-802,共14页
华南地区是重要的水汽传输通道,研究该地区水汽收支有助于预测华南及周边区域降水过程和了解大气环流变化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本文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华南地区近40年(1983—2022年)水汽收支变化趋势及与降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华南地区是重要的水汽传输通道,研究该地区水汽收支有助于预测华南及周边区域降水过程和了解大气环流变化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本文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华南地区近40年(1983—2022年)水汽收支变化趋势及与降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水汽主要以西、南边界为输入,东、北边界为输出,净收支均为负值,水汽收支各边界均呈减少趋势,其中东边界输出减少显著,四季中春季输入输出减少最为明显;水汽主要通过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南方向和西太平洋东南方向进入华南地区,中低层(700 hPa)水汽多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水汽输送,低层(925 hPa)多来自西太平洋水汽输送;近40年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太平洋水汽输送减弱,华南地区出现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水汽输送变化;广西、广东大部分地区水汽输送与降水量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0.6),其中西南水汽输送加强是导致降水发生的关键原因。此外,华南地区有变湿趋势,近40年大气可降水量(PWV)增加2.32%,与区域水汽总输出减少趋势大于总输入减少趋势有关。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理解华南地区水汽收支变化及异常降水事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水汽收支 整层水汽输送量 大气可降水量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基于PPP与双差网解法的GNSS水汽反演精度分析
4
作者 罗晋 曹云昌 +4 位作者 徐八林 梁宏 周凌昊 王乙竹 梁静舒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4-1045,共12页
利用中国区域2023年夏季945个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站的观测数据,分别采用双差网解法与精密单点定位法(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对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进行了反演,以同址探空站和ERA5再分析资料... 利用中国区域2023年夏季945个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站的观测数据,分别采用双差网解法与精密单点定位法(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对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进行了反演,以同址探空站和ERA5再分析资料的PWV为参考值,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法在中国不同气候区域反演PWV的精度及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与PPP解相比,双差解与探空和ERA5资料的PWV的相关性更强,偏差(Bias)频率分布更集中,峰值区概率更高,偏差范围更小。以探空资料获取的RS-PWV为参考值时,双差解与PPP解的平均Bias分别为-0.1 mm和1.1 mm,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4 mm和3.1 mm,以ERA5-PWV为参考值时,双差解与PPP解的平均Bias分别为-0.2 mm和0.1 mm,平均RMSE分别为2.7 mm和3.2 mm,双差解的平均RMSE均小于3 mm,这表明双差网解法反演的PWV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GNSS探测水汽的精度总体表现为西部非季风区优于东部季风区,双差解在各气候区域的RMSE都更集中于中位数附近,而PPP解在不同测站多表现出不同的精度水平,在水汽充足且探测精度偏低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精度离散程度较大,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双差网解 精密单点定位 大气可降水量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8月24—26日巴中市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服务应对
5
作者 杨永红 涂朝勇 +4 位作者 于树海 赵庆 王茂书 倪长健 黄威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110-114,共5页
2023年8月24—26日巴中市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为深入理解巴中市暴雨发生机制,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巴中市国家站及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具有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 2023年8月24—26日巴中市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为深入理解巴中市暴雨发生机制,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巴中市国家站及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具有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局地性强的特点;此次天气过程发生在高空槽和低涡切变共同影响的背景下,受台风“苏拉”影响,高空槽东移缓慢,形成有利于持续性降水的环流形势;偏强的西南风低空急流增强了水汽输送,强烈的上升运动增大了水汽辐合与垂直输送,是产生此次大范围暴雨的关键因素。此次天气过程巴中气象台服务主动及时,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可为巴中市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 水汽输送 天气预测预警 服务应对 四川省巴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森林火灾识别方法
6
作者 和楷承 张国兴 +2 位作者 赵庆 邓健 舒斌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前森林火灾识别数据集多以火焰识别为主,缺乏对烟雾的识别,在实际森林火灾检测中存在局限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YOLOv8改进方法,利用预训练的YOLOv8模型在烟雾数据集上进行初步训练,提升其对烟雾的识别效果;进一... 目前森林火灾识别数据集多以火焰识别为主,缺乏对烟雾的识别,在实际森林火灾检测中存在局限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YOLOv8改进方法,利用预训练的YOLOv8模型在烟雾数据集上进行初步训练,提升其对烟雾的识别效果;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对火焰数据集进行烟雾标注,得到包含烟雾和火焰标注信息的烟雾火焰数据集;最后使用提出的改进模型在该数据集上重新训练建模。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烟雾火焰数据集上的mAP_0.5、mAP_0.75、 mAP_0.5∶0.95和mAR_0.5∶0.95平均正确率分别为89.5%、70.4%、61.7%和66.8%;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出真实场景下森林火灾图像中的烟雾和火焰。本文所提出森林火灾识别方法同时将烟雾和火焰纳入森林火灾预警识别范围,提升火灾识别的效率与准确性,能够为森林火灾提前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 注意力机制 森林火灾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波段高山天气雷达对森林火灾的探测能力初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八林 杨卫洁 +3 位作者 徐舒扬 解莉燕 陆鹏 王欣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13-1121,共9页
借鉴前人在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上探测森林火灾和城市大火烟尘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利用收集到的云南十部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的34次森林火灾个例资料,立足云南C波段高原高山雷达的一些特点,采用分类对比进行分析研究,得出C波段高山雷达森... 借鉴前人在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上探测森林火灾和城市大火烟尘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利用收集到的云南十部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的34次森林火灾个例资料,立足云南C波段高原高山雷达的一些特点,采用分类对比进行分析研究,得出C波段高山雷达森林火灾回波的一些特有指标。提出按雷达海拔高度分别设置森林火灾判别阈值、引入速度场特征、降水回波过滤等一些新指标和方法,进行这类地区的雷达森林火灾探测。随后开展了业务实践,经检验和实地踏勘,取得了一定效果。证明C波段雷达同样具有一定的探测森林火灾回波的能力,主要技术指标有:高山雷达由于海拔高差的影响,应分别针对不同雷达设置相应的阈值参数;根据森林火灾回波的上升和飘散特性,雷达回波速度场与周围回波有时呈现出一定差别;采用过滤晴空回波、过滤杂波、过滤地物回波、过滤二次回波、过滤降水回波、识别速度场特殊回波等办法,可得到滤出的火灾烟尘疑似回波。这些指标和方法对西部高山雷达探测应有一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天气雷达 森林火灾 识别监测 高原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C波段天气雷达的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实现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八林 解莉燕 +3 位作者 陆鹏 徐舒扬 陈卓 王欣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利用云南多次森林火灾历史个例,结合相对应的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参考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一些阈值,基于雷达探测回波的形成原理,提出森林火灾在C波段高山雷达回波上的一些特有指标,形成C波段高山雷达特有的算法... 利用云南多次森林火灾历史个例,结合相对应的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参考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一些阈值,基于雷达探测回波的形成原理,提出森林火灾在C波段高山雷达回波上的一些特有指标,形成C波段高山雷达特有的算法,主要有:由于高原高山地区风速较大,引入雷达速度场结合地面自动站风向风速判别指标;高山雷达由于海拔高差较大,探测的目标物高度也不同,在设置识别阈值时应有一定的差别;高原小尺度对流性降水回波过滤方法等一些新指标和方法。基于此设计了系统,并开展雷达森林火灾探测预警的业务试验,不断改进总结完善后,取得了一定效果,实现了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森林火灾探测软件系统。试验表明:从时效性看雷达监测有时较卫星和人工视频监测有一定优势,可与目前的卫星监测和人工视频监测等手段形成互补;根据空中火灾烟尘回波面积和烟尘回波顶高的变化,有时可以较好的分析出地面火势的变化情况,判断出火势的增强、减弱和复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天气雷达 森林火灾 识别监测 回波 高原高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突发灾害现场应急气象服务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涛 舒斌 解莉燕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86,199,共7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日趋广泛,为制定防灾、减灾、抗灾决策,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迫切需要气象服务为地震、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场提供更具针对性、准确性的基础保障。该文对2014年云南鲁旬6.5级地震现场应急...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日趋广泛,为制定防灾、减灾、抗灾决策,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迫切需要气象服务为地震、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场提供更具针对性、准确性的基础保障。该文对2014年云南鲁旬6.5级地震现场应急气象保障服务过程回顾,总结应急现场气象服务的不足,分析应急现场气象服务的需求和特点,提出满足云南省突发灾害应急现场气象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并具体分析系统各功能部分的设计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突发灾害 现场应急 气象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帝山青扦径向生长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响应
10
作者 黄晓霞 王李乐 +1 位作者 莫旭昱 江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926,共8页
关帝山位于华北气候过渡区,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强烈影响。分析关帝山青扦(Picea wilsonii)径向生长与ENSO事件的响应关系,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位于气候过渡区的山地森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关帝山位于华北气候过渡区,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强烈影响。分析关帝山青扦(Picea wilsonii)径向生长与ENSO事件的响应关系,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位于气候过渡区的山地森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利用关帝山海拔2000~2200 m的青扦树轮样芯,构建了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树轮宽度指数与月均温、月降水量、多元ENSO指数(multivariate ENSO index,MEI)的相关关系,使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cross-wavelet transform analysis,XWT)得到青扦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MEI的共同功率谱周期,比较青扦宽轮和窄轮对ENSO事件响应的差异,并运用时序叠加分析(superimposed epoch analysis,SEA)探究典型ENSO事件后青扦径向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1)关帝山青扦径向生长主要受到前一年生长季前期(p3-p5)和当年生长季(c7,c9)高温的限制,前两年生长季开始时期(pp5)和结束时期(pp9)的降水则有利于青扦生长;(2)青扦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前一年5月到当年3月(p5-c3)的MEI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两者有2~5.5年的共同功率谱周期;(3)关帝山青扦的宽轮主要受拉尼娜事件影响,窄轮主要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当年及后3年,青扦径向生长速度显著减慢(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ENSO指数(MEI) 宽轮与窄轮 交叉小波变换分析 气候过渡区 青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中尺度单体合并在昭通小河镇“2010.7.13”灾害性天气中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安生 郭荣芬 +1 位作者 柴秀芬 徐八林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2期96-101,共6页
低纬度高原特殊地形影响下的云和降水与其它地区相比有一些独特的情形,中-γ尺度暴雨就是特征鲜明的一类,由此系统引发的降水突发性较强,常造成灾害。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卫星资料、加密乡镇雨量站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7... 低纬度高原特殊地形影响下的云和降水与其它地区相比有一些独特的情形,中-γ尺度暴雨就是特征鲜明的一类,由此系统引发的降水突发性较强,常造成灾害。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卫星资料、加密乡镇雨量站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7月13日云南昭通小河镇灾害性天气分析发现:短时性、高强度,在降水开始的1 h左右就达到暴雨量级,是此次过程的降水特点;中低层风向辐合、高冷低暖、整层潮湿,低层偏南暖湿气流输送水汽及对流不稳定能量堆积,以及边界层辐合线的触发提供了中尺度天气背景;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此次暴雨形成的云图中尺度特征;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镶嵌在中-β尺度上的中-γ尺度单体为形成强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该类系统以"单体合并型"和"自壮大升尺度型"居多,且"单体合并型"占较大比例;单体组织化合并可能是部分这类暴雨的触发与维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γ尺度 暴雨 积云合并 特征分析 云南昭通小河镇 2010年7月13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低纬度高原一次冰雹过程的相控阵雷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涛 徐八林 +3 位作者 何倩 马芳 温艳合 李成鹏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3,227,共6页
利用2022年7月昆明地区一次冰雹过程的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阵列天气雷达资料,采用三维变分同化算法,对其演变过程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冰雹初生发展、孕育成熟、降雹消散阶段的组合反射率、双偏振量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X波段相控阵阵列雷... 利用2022年7月昆明地区一次冰雹过程的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阵列天气雷达资料,采用三维变分同化算法,对其演变过程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冰雹初生发展、孕育成熟、降雹消散阶段的组合反射率、双偏振量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X波段相控阵阵列雷达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特征,通过偏振信息获取云中粒子的微观特征,有助于低纬高原中小尺度天气的精细化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阵列雷达 冰雹 双偏振 跃增 低纬高原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BR的天气雷达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成回中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2,共4页
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出现,增加了雷达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和故障诊断的难度,为了保证天气雷达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案例推理(CBR)的天气雷达智能故障专家诊断系统。首先,介绍了CBR的雷达故障诊断原理;然后,给出了利... 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出现,增加了雷达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和故障诊断的难度,为了保证天气雷达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案例推理(CBR)的天气雷达智能故障专家诊断系统。首先,介绍了CBR的雷达故障诊断原理;然后,给出了利用相似距离函数和BP神经网络匹配法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并且讨论在CBR中如何加入硬件更换调整参数数据库。重点针对CINRAD/CC雷达天线伺服系统中的硬件特点,详细介绍了雷达伺服系统中电机驱动器及电机故障的CBR方法,以及硬件更换后对参数进行检测、设置的专家指导方案。详实的3个CINRAD/CC雷达故障诊断案例表明了该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案例推理 BP神经网络 天线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和的制氢设备故障诊断和监控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成回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34,共4页
研究了一种具有实时报警和故障智能分析的多功能制氢设备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下位机对制氢过程中制氢压力、充氢压力、槽体温度、制氢电压、泄氢浓度关键指标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利用上位机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处理。一旦发现险情,不仅现场... 研究了一种具有实时报警和故障智能分析的多功能制氢设备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下位机对制氢过程中制氢压力、充氢压力、槽体温度、制氢电压、泄氢浓度关键指标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利用上位机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处理。一旦发现险情,不仅现场声光报警,并且向相关人员发出手机短信,进行手机视频监看,同时启动保护控制系统,停止制氢。该系统还根据制氢设备的特殊生产环境,实现了制氢设备故障的多数据融和诊断,使系统不仅能够在单个传感器数据超过上限数值时实时声光报警,而且能够根据多个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和处理,对可能出现的超阈值趋势或故障进行诊断和预警。有效地提升了制氢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进一步确保了制氢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明显减轻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 制氢设备 故障智能诊断 多数据融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装备协同观测的烤烟气象减灾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舒扬 刘红俊 +2 位作者 徐九林 赵庆 解莉燕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现有高山新一代天气雷达受遮挡存在探测盲区,加之每次6 min的VCP模式时效限制,观测局地强对流天气常难以满足人影业务系统的作业需求。为此以罗平县为试点建设基于多装备协同观测指挥的新型烤烟气象减灾系统,由1部YW-X1-B型数字化天气... 现有高山新一代天气雷达受遮挡存在探测盲区,加之每次6 min的VCP模式时效限制,观测局地强对流天气常难以满足人影业务系统的作业需求。为此以罗平县为试点建设基于多装备协同观测指挥的新型烤烟气象减灾系统,由1部YW-X1-B型数字化天气雷达、6部大气电场仪和地面自动气象站与曲靖新一代天气雷达组成多装备协同人影作业指挥系统,重点针对强对流天气开展烤烟种植防灾减灾探索。经过一年多的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以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为基础,主要介绍其基本原理,功能、技术指标和探测模式,简单对比了该雷达同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回波特征及典型冰雹天气系统雷达回波指标差别,初步提出了回波之间的差异判据以及提高人影作业效果实现减灾的方法。利用个例分析表明:该雷达能在增雨防雹作业指挥和气象保障服务中具有良好辅助作用;同时对0°层亮带探测情况说明该雷达也具有较好的暴雨天气探测能力。通过对该雷达的业务能力和应用分析,探讨了该雷达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对发展X波段天气雷达建设有一点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 回波特征 增雨防雹 高原高山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市级移动气象计量检定系统现场核查要点和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芳 王欣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3期223-223,226,共2页
通过分析地市级移动气象计量检定系统在实际工作应用,整理出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和雨量传感器在现场核查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并收集问题,以供交流同行们交流探讨。
关键词 气象 移动计量检定 现场核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对青藏高原东南缘降水回波的分析
17
作者 王卫民 徐八林 +2 位作者 雷勇 舒斌 马芳 《气象》 2024年第3期291-302,共12页
利用丽江站新建的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获得的高时间分辨率的垂直观测资料,结合同址的地面自动气象站和雨滴谱的分钟数据、常规探空数据和附近C波段天气雷达的强度回波,分析了两次降水过程前后云雷达反射率因子Z、径向速度V_(r)、速度谱宽... 利用丽江站新建的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获得的高时间分辨率的垂直观测资料,结合同址的地面自动气象站和雨滴谱的分钟数据、常规探空数据和附近C波段天气雷达的强度回波,分析了两次降水过程前后云雷达反射率因子Z、径向速度V_(r)、速度谱宽S_(w)的垂直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在发生弱降水时,云雷达Z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不明显;但V_(r)、S_(w)值在0℃层稍低位置有一个明显的分界层(融化层),粒子通过融化层后V_(r)、S_(w)都是快速变大,这个变化主要是粒子的相态由固态变成液态引发的,可以通过V_(r)、S_(w)突变值的位置来识别0℃层亮带的高度。从C波段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剖面图及云雷达位置的时间-高度图看,对毛毛雨和小雨的回波,强度和高度差异比较明显,毛毛雨比小雨回波高度低、强度弱,与云雷达相比C波段雷达对高一些的云观测不到,对距离较远的弱降水回波无法观测到;由于相同粒子对不同波长电磁波的散射不一样,造成两种雷达垂直方向观测到的Z变化不同。对比弱降水回波,云雷达在强降水时:Z出现缺口;V_(r)在0℃层以上有较大的正值(弱降水的V_(r)都是负值);在0℃层以上S_(w)变得更大(弱降水时S_(w)在0℃层以上值较小,在0℃层以下较大)。在强降水时,从C波段雷达回波强度时间-高度图看,垂直方向回波强度变化明显,在同一时刻回波强度由地面向空中的变化是逐渐减小的;不同时间同一高度层强度也有变化,云雷达雨衰缺口时段回波明显强于其他时段。在个例分析中,发生分钟降水量在0.3 mm以下强度的降水,云雷达可以观测到完整的云信息;发生分钟降水量在0.5 mm以上强度的降水,云雷达会有严重的雨衰,无法观测到完整的云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云雷达 分钟降水量 C波段天气雷达 降水回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