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洱海湖滨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的水鸟多样性
- 1
-
-
作者
董蓉梅
王倩
黄文
杨露
沐远
李维薇
王荣兴
-
机构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云南省城市生物多样性国际研发中心
云南省西南及跨境生物多样性数据信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2401AT070085)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E32985001)。
-
文摘
云贵高原湖滨农田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关键的水鸟栖息地,探究兼顾农业发展和水鸟保护的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洱海一湖滨农田为研究区域,于2020年9月—2021年11月每周进行一次水鸟调查。结果发现,库塘水鸟多样性最高,草地和旱地最低(春季除外),果沟在春季的水鸟多样性较低,但在秋季达到较高水平,且与库塘无显著差异。水鸟群落在全年及不同季节均展现出明显的聚类模式,旱地与其他种植模式在所有季节均有显著差异;其余3种种植模式在秋、冬季差异较大,而春、夏季差异较小。总体而言,各种种植模式下的水鸟群落年或季节组成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考虑到果沟既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水鸟的保护,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在秋季加强水鸟保护工作,通过优化栖息生境,如控制沟渠排水以调节水生植被生长、确保植被高度多样化、适度显露明水面和泥滩,从而吸引更多种类的水鸟栖息。
-
关键词
水鸟多样性
湖滨农田
种植模式
果沟
可持续发展
-
Keywords
waterbird diversity
lakeside farmland
planting patterns
orchard ditc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