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洱海湖滨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的水鸟多样性
1
作者 董蓉梅 王倩 +4 位作者 黄文 杨露 沐远 李维薇 王荣兴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云贵高原湖滨农田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关键的水鸟栖息地,探究兼顾农业发展和水鸟保护的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洱海一湖滨农田为研究区域,于2020年9月—2021年11月每周进行一次水鸟调查。结果发现,库塘水鸟多样性最高,草... 云贵高原湖滨农田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关键的水鸟栖息地,探究兼顾农业发展和水鸟保护的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洱海一湖滨农田为研究区域,于2020年9月—2021年11月每周进行一次水鸟调查。结果发现,库塘水鸟多样性最高,草地和旱地最低(春季除外),果沟在春季的水鸟多样性较低,但在秋季达到较高水平,且与库塘无显著差异。水鸟群落在全年及不同季节均展现出明显的聚类模式,旱地与其他种植模式在所有季节均有显著差异;其余3种种植模式在秋、冬季差异较大,而春、夏季差异较小。总体而言,各种种植模式下的水鸟群落年或季节组成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考虑到果沟既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水鸟的保护,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在秋季加强水鸟保护工作,通过优化栖息生境,如控制沟渠排水以调节水生植被生长、确保植被高度多样化、适度显露明水面和泥滩,从而吸引更多种类的水鸟栖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多样性 湖滨农田 种植模式 果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