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形块体交界处多点大破裂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许昭永 熊秉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214-224,共11页
采用有机玻璃试样,在其上用激光刻划出雁列式断层组成的Y形块体边界。用特殊加载方式,使夹在Y形上部中间的块体能相对于两边向下移动。用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方法(激光)、焦散阴影光学和微破裂(声发射)信息采集分析技术研究块体交界... 采用有机玻璃试样,在其上用激光刻划出雁列式断层组成的Y形块体边界。用特殊加载方式,使夹在Y形上部中间的块体能相对于两边向下移动。用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方法(激光)、焦散阴影光学和微破裂(声发射)信息采集分析技术研究块体交界处多点大破裂的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加载,在切缝端点处的条纹逐步变密,进而形成有明显边界的阴影区。这些阴影区会随荷载增加变大,随卸载而减小。荷载再增大,相邻两切缝端点处的阴影区会连成一片。这些阴影区为强烈应变或应力集中区,即应变核或应力核。微破裂定位资料同时证实:阴影区达到足够大后会有破裂发生,并且先变大并达到额定值(如破裂强度)的阴影区先发生破裂。荷载再增大,多个阴影区先后达到额定值,以后,大破裂在各个阴影区交替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边界 应变核 焦散线阴影区 破裂定位 地震 声发射 全息干涉计量方法 微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组雁列构造试样的特征位移场与声发射的关系——应变空区的实验与理论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顺云 许昭永 +5 位作者 杨润海 赵晋明 郝锦绮 王赟赟 熊秉衡 王正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7-637,共11页
针对唐山等大地震前出现的“形变空区”现象,依据实验和理论对应变空区进行了探讨. 实验过程中采用焦散线法、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方法(激光)图像摄影记录,同时进行微破裂(声发射)记录.依据固体损伤理论,结合微破裂定位对应变空区进行研究... 针对唐山等大地震前出现的“形变空区”现象,依据实验和理论对应变空区进行了探讨. 实验过程中采用焦散线法、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方法(激光)图像摄影记录,同时进行微破裂(声发射)记录.依据固体损伤理论,结合微破裂定位对应变空区进行研究,得出两点结论:①应变空区在线弹性情况下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且应变空区的位置相对稳定,与裂纹端部的应力集中相对应;②应变空区内几乎不发生微破裂.微破裂总是从高应力区产生,且几乎就发生在应力集中区与应变空区相联的条带内,最终表现为微破裂(声发射)的带状或成丛分布.主破裂总是从应变核(焦散阴影区)开始,然后向应变空区急剧发展,形成主大破裂,最终导致试样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应变空区 主破裂 微破裂 损伤理论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散线法在压剪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顺云 许昭永 +4 位作者 杨润海 赵晋明 王赟赟 熊秉衡 王正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2-458,共7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焦散线法在压剪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测量中的应用,并利用焦散线法测量了有机玻璃标本中两组预制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该方法可综合考虑裂纹面上的摩擦作用、裂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外载荷.由于不需要了解边界条件,从而提高了测... 从理论上分析了焦散线法在压剪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测量中的应用,并利用焦散线法测量了有机玻璃标本中两组预制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该方法可综合考虑裂纹面上的摩擦作用、裂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外载荷.由于不需要了解边界条件,从而提高了测量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散线 应力强度因子 压剪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冲击能量及P-S曲线测桩法
4
作者 许昭永 段永康 +4 位作者 王彬 胡毅力 杨润海 许峻 赵晋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31-140,共10页
通过研究打桩公式法和应力波动法 (如CASE法 ) ,提出单次冲击能量及P S曲线测桩法 :用重锤或小型火箭筒一次冲击桩顶 ,用桩顶附近的检波器记录振波图和检测静、动位移 .通过实测冲击能 (总能量 )转换系数、波动和振动各自消耗的能量等... 通过研究打桩公式法和应力波动法 (如CASE法 ) ,提出单次冲击能量及P S曲线测桩法 :用重锤或小型火箭筒一次冲击桩顶 ,用桩顶附近的检波器记录振波图和检测静、动位移 .通过实测冲击能 (总能量 )转换系数、波动和振动各自消耗的能量等各物理量 ,测定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 .利用振波图计算力 (P)与位移 (S)动态关系曲线 ,确定屈服点 ,并利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动测结果和确定动静P S曲线的相关常数 ,进而确定与承载力相应的沉降量 .而且 ,可由PS曲线的形态判定桩身成型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冲击 能量法 动态P-S曲线 单桩承载力测定 桩身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层楼房爆破拆除震动监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君婷 崔建文 +1 位作者 魏昶帆 赵宝生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介绍了昆明市东风东路22层框剪结构办公大楼爆破拆除的地震动及周边建筑监测成果,根据爆破工程场地范围内的建筑结构类型、分布位置、该爆破工程三切口分段式爆破的特点布置了地震动测试点及测线,对地震动地面加速度、速度时程曲线、功... 介绍了昆明市东风东路22层框剪结构办公大楼爆破拆除的地震动及周边建筑监测成果,根据爆破工程场地范围内的建筑结构类型、分布位置、该爆破工程三切口分段式爆破的特点布置了地震动测试点及测线,对地震动地面加速度、速度时程曲线、功率谱、震动记录特征、振动强度地面分布及衰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测数据就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安全判据进行了对比;此外对周边临近建筑进行了常规的变形及裂缝监测,为完善爆破拆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纠纷鉴定提供了辅助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剪结构楼房 爆破拆除 爆破震动 触地震动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