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县台倾斜观测资料地震前兆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应文 罗钧 +1 位作者 杨建文 杞应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1-976,共6页
收集整理云县台水管倾斜观测资料,滤除固体潮固定频率成分,剔除降雨干扰,构建月降水量和月倾斜增量的线性方程,并求取实际测值与理论值的残差。结果表明,倾斜观测两分量异常变化的开始或结束时间对台站周边500 km范围内地震发生时间有... 收集整理云县台水管倾斜观测资料,滤除固体潮固定频率成分,剔除降雨干扰,构建月降水量和月倾斜增量的线性方程,并求取实际测值与理论值的残差。结果表明,倾斜观测两分量异常变化的开始或结束时间对台站周边500 km范围内地震发生时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当残差值大于1倍均方差时,异常开始后1~6个月内,周边200 km范围内会有5级以上地震发生,500 km范围内有6级以上地震发生。预报效能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云南地区MS≥5.0地震具有较好的映震效果,可为该地区中短临地震趋势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Q型水管倾斜仪 固定频率 降雨干扰 滤除 预报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通海两次5.0级地震前GNSS观测异常及震后云南地区的应变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建文 张鹏映 +4 位作者 何应文 赵家本 茶文剑 叶泵 陈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基于2018-01以来云南地区GNSS连续观测时间序列,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对形变场进行网格化、计算应变,并获取面应变,结合基线数据动态分析两次通海5.0级地震前区域应变场特征和震后云南地区的应变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海地震前,云南整体... 基于2018-01以来云南地区GNSS连续观测时间序列,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对形变场进行网格化、计算应变,并获取面应变,结合基线数据动态分析两次通海5.0级地震前区域应变场特征和震后云南地区的应变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海地震前,云南整体区域应变积累存在显著增强的背景,并在震前短期内出现快速反向调整;通海地震后,短期内以腾冲为代表的小滇西地区、大寨-会泽等滇东北地区挤压应变积累出现明显的减弱趋势,滇南地区的勐海-勐腊区域存在压性增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海5.0级地震 GNSS连续观测 面应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云南地区GNSS面应变变化及地震关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建文 张鹏映 +4 位作者 茶文剑 何应文 叶泵 陈佳 王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8-263,共6页
基于2018-01以来云南地区GNSS连续观测资料,利用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处理后获取位移场并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进行网格化插值,获得均匀分布的位移场,再进行应变计算获取面应变信息,动态分析2018年云南地区面应变变化特征,探讨... 基于2018-01以来云南地区GNSS连续观测资料,利用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处理后获取位移场并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进行网格化插值,获得均匀分布的位移场,再进行应变计算获取面应变信息,动态分析2018年云南地区面应变变化特征,探讨其与通海2次5.0级地震及墨江5.9级地震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2018-01~11云南地区面应变经历了拉张为主、区域应变快速积累、区域强挤压和强拉张并存(双柏-新平-墨江条带)、区域应变快速调整、震后应变格局改变(双柏-新平-墨江条带消失)的动态过程。通海2次5.0级地震和墨江5.9级地震分别发生在区域应变调整过程中以易门-塔甸为代表的强张拉和以景东-思茅为代表的强挤压高梯度带上,可能是在应变显著积累和应变调整双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不同的是,墨江5.9级地震改变了以双柏-新平-墨江条带为界的强挤压和强拉张并存的区域特征,对云南整体区域面应变格局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连续观测 面应变 通海5.0级地震 墨江5.9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5.9级地震预测回顾与资料论证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建文 赵家本 +3 位作者 张鹏映 何应文 王军 茶文剑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9-520,共12页
通过分析墨江5.9级地震前预测意见和预测资料,认为云南地区M≥5.5地震平静异常突出,M≥5.0地震连续间隔时间达200天以上,通海2次5.0级地震震级偏小是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的显著特征;通海地震的指示意义、前兆异常M≥5.7地震中期和M≥5.0地... 通过分析墨江5.9级地震前预测意见和预测资料,认为云南地区M≥5.5地震平静异常突出,M≥5.0地震连续间隔时间达200天以上,通海2次5.0级地震震级偏小是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的显著特征;通海地震的指示意义、前兆异常M≥5.7地震中期和M≥5.0地震短临综合预测指标是判断地震短期可能性的主要依据;1900年以来,通海50km范围内M≥5.0地震后云南地区发生M≥5.0地震优势对应关系和GNSS表征的区域面应变变化特征为地点判定提供了线索。墨江5.9级地震的预测经验及资料的论证丰富了对地震孕育复杂性的认识,为震例积累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江5.9级地震 地震活动 综合预测 GNSS面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云南地区GNSS最大剪应变格网时序异常与M≥6.0地震关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建文 张鹏映 +2 位作者 何应文 赵家本 邓嘉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6-451,共6页
基于2014年云南地区28个GNSS连续跟踪站30 s采样率的数据,以震前3个月为时间尺度、1个月为窗长,提取最大剪应变格网时间序列。对去除趋势项后的最大剪应变时间序列,设定2倍标准差作为异常阈值,以2014年盈江6.1级、鲁甸6.5级和景谷6.6级... 基于2014年云南地区28个GNSS连续跟踪站30 s采样率的数据,以震前3个月为时间尺度、1个月为窗长,提取最大剪应变格网时间序列。对去除趋势项后的最大剪应变时间序列,设定2倍标准差作为异常阈值,以2014年盈江6.1级、鲁甸6.5级和景谷6.6级地震为样本,对地震孕育过程中最大剪应变格网时序异常与M≥6.0地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云南地区GNSS最大剪应变格网时序异常分布与上述3个地震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震前短期内最大剪应变异常格网集中分布于震中附近区域,且存在震前增强、震后快速消失的现象;最大剪应变异常格网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作为预报M≥6.0地震发生地点的参考性指标。最大剪应变综合指标值预测结果显示,本次预测地震数4个,成功预报地震数3个,漏报数0个,虚报地震数1个(指标出现而未发生地震),准确率为75%。从空间角度来看,3次地震的震中都位于异常格网边缘,表明最大剪应变异常区边缘可能更加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最大剪应变 格网时序异常 M≥6.0地震 对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华隧道施工对云南云县台水管倾斜观测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应文 岳冲 +2 位作者 李智蓉 杨建文 杞应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17-122,共6页
收集整理云南云县台观测山洞周边环境变化参数及相关岩石力学参数,运用不规则载荷模型模拟计算荷载引起的倾斜变化量。结果显示,爱华隧道施工的挖土卸载变化对台站倾斜量有一定影响,水管倾斜仪NS、EW两方向倾斜影响量分别为147.332 004 ... 收集整理云南云县台观测山洞周边环境变化参数及相关岩石力学参数,运用不规则载荷模型模拟计算荷载引起的倾斜变化量。结果显示,爱华隧道施工的挖土卸载变化对台站倾斜量有一定影响,水管倾斜仪NS、EW两方向倾斜影响量分别为147.332 004 5×10-3″和108.560 424 3×10-3″,这与2017年实际观测倾斜量的186×10-3″和150×10-3″在同一量级。研究结果从定量模拟的角度证实了荷载变化对云县台水管倾斜仪NS向北倾、EW向西倾变化和2017年倾斜变化量减小的异常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管倾斜 环境干扰 载荷模型 定量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至滇西南地区近期中强地震前单台波速比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应文 杨晓琳 +2 位作者 王建芳 杨建文 杞应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8-803,868,共7页
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台网波形资料,采用单台多震和达法计算2011年以来滇西至滇西南地区MS≥5.5地震前后的波速比,对震中距160km范围内各台站波速比时间进程曲线变化特征进行动态跟踪分析。结果显示,5次地震前存在占比分别为56%、33%、16%、... 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台网波形资料,采用单台多震和达法计算2011年以来滇西至滇西南地区MS≥5.5地震前后的波速比,对震中距160km范围内各台站波速比时间进程曲线变化特征进行动态跟踪分析。结果显示,5次地震前存在占比分别为56%、33%、16%、15%的低值异常、高值异常、低值-高值-低值、高值-正常的中期异常特征,还存在占比分别为41%、31%、28%的低值-高值回返、高值持续、低值持续3种短临异常特征。震区不同方位的波速比异常对比分析表明,2次盈江地震前,异常明显区域位于震源东南部,洱源地震前异常突出区域位于震源东北部,景谷地震前异常显著区域位于澜沧江断裂西北部的临沧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至滇西南地区 MS≥5.5地震 单台多震和达法 波速比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变化对云县台垂直摆倾斜仪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何应文 杨建文 +1 位作者 石宝文 赵文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6-432,共7页
通过分析云县台2013~2016年降雨对垂直摆倾斜仪观测数据的影响发现,在春冬两季,主要受孤立的强降雨影响,当日降雨量达到15mm以上时,便对倾斜量产生影响;在降雨较集中的夏秋季节,受连续降雨的影响,当日降雨量达到驱动降雨量后,降雨与倾... 通过分析云县台2013~2016年降雨对垂直摆倾斜仪观测数据的影响发现,在春冬两季,主要受孤立的强降雨影响,当日降雨量达到15mm以上时,便对倾斜量产生影响;在降雨较集中的夏秋季节,受连续降雨的影响,当日降雨量达到驱动降雨量后,降雨与倾斜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而雨季中期关系不明显。由于垂直摆倾斜仪观测值曲线与降雨累积值曲线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降雨干扰进行剔除,有利于准确提取和识别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干扰 垂直摆倾斜仪 影响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方法 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3月27日漾濞5.1级地震前后气枪震源观测走时数据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建文 何应文 +3 位作者 张鹏映 叶泵 邓嘉美 赵家本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6-684,共9页
以2017年3月27日漾濞5.1级地震为例,根据区域特性和信噪比要求,选取数据较为完整的6个台站记录的2017年1月1日~6月6日期间的宾川地震信号发射台气枪震源波形资料,采用互相关检测技术提取6个台站各自稳定震相的走时数据,并对漾濞5.1级地... 以2017年3月27日漾濞5.1级地震为例,根据区域特性和信噪比要求,选取数据较为完整的6个台站记录的2017年1月1日~6月6日期间的宾川地震信号发射台气枪震源波形资料,采用互相关检测技术提取6个台站各自稳定震相的走时数据,并对漾濞5.1级地震前后走时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漾濞5.1级地震前后6个台站各自稳定震相存在较为明显的走时变化,且短期内走时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性,相关台站异常幅度大小和异常出现时间存在细小差异。地震发生前,6个台站走时低值异常过程明显,以YUL台最为显著。地震发生前后走时变化形态特征为双“V”型,漾濞5.1级地震发生在第1个“V”型末端。地震发生后,不同方位相关台站受地震的影响程度不同,走时波动大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5.1级地震 气枪震源 走时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近期地壳活动特性及强震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建文 何应文 +4 位作者 邵德盛 洪敏 汪志民 王岩 王伶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8-753,共6页
基于2014年以来云南地区GNSS连续观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配置、克里金插值等方法进行速度场、应变参数的求解,分析云南地区近期地壳活动特性及其强震影响。结果表明,以文山测点为基准的速度场存在整体的顺时针运动特性,且各测点运动方向... 基于2014年以来云南地区GNSS连续观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配置、克里金插值等方法进行速度场、应变参数的求解,分析云南地区近期地壳活动特性及其强震影响。结果表明,以文山测点为基准的速度场存在整体的顺时针运动特性,且各测点运动方向存在差异;云南整体区域最大剪应变积累存在北强南弱、西强东弱的特性,目前滇西北地区最大剪应变增强最快,滇南至滇西南等区域挤压应变积累明显。2014年内的3次6级以上强震在宏观上与最大剪应变的空间分布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且地震的发生并没有改变云南整体区域应力、应变分布格局和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连续观测 速度场 应变场 地壳活动 强震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IOWGA算子的变权组合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建文 邵德盛 +5 位作者 汪志民 金明培 何应文 王岩 洪敏 毛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3-1247,共5页
针对熵权法组合权重分配固定不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OWGA算子的权重分配方法,建立基于熵权-IOWGA算子的变权组合模型。该方法以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作为诱导值,按每一期诱导值的大小对单一模型进行有序赋权,并将其应用到变形数据分... 针对熵权法组合权重分配固定不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OWGA算子的权重分配方法,建立基于熵权-IOWGA算子的变权组合模型。该方法以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作为诱导值,按每一期诱导值的大小对单一模型进行有序赋权,并将其应用到变形数据分析中。实验表明,该方法赋权过程合理,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更加适用于变形分析预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IOWGA算子 变权组合 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