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北中甸松诺含矿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0
1
作者 冷成彪 张兴春 +3 位作者 王守旭 秦朝建 苟体忠 王外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位于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岛弧中广泛发育印支期斑岩及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矿床。松诺(或称松诺力赞)复式岩体位于东斑岩带中部,由石英闪长玢岩、黑云石英二长斑岩、闪长玢岩和含矿石英二长斑岩组成,其南部为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北... 位于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岛弧中广泛发育印支期斑岩及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矿床。松诺(或称松诺力赞)复式岩体位于东斑岩带中部,由石英闪长玢岩、黑云石英二长斑岩、闪长玢岩和含矿石英二长斑岩组成,其南部为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北部为地苏嘎铜矿点。本文对含矿石英二长斑岩进行了岩相学和锆石SHRIMP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锆石颗粒自形较好且均发育规则的韵律环带,Th含量为180-854μg/g,U含量为270-709μg/g,Th/U比值为0.77-1.24,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获得了含矿石英二长斑岩的侵位年龄为220.9±3.5Ma(n=9,MSWD=1.6),这与中甸岛弧洋壳俯冲造山作用的时限(210-235Ma)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年龄 含矿石英二长斑岩 松诺 中旬县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中甸春都斑岩铜矿含矿斑岩的锆石SIMS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兴春 冷成彪 +2 位作者 杨朝志 王外全 秦朝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斑岩铜矿 锆石 二长斑岩 矿区 石英安山岩 中甸 地质意义 年龄 铜矿化 方铅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雪鸡坪斑岩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3
作者 冷成彪 张兴春 +2 位作者 王守旭 秦朝建 王外全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05-206,共2页
中甸岛弧是我国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中义敦岛弧的组成部分,位于义敦岛弧的最南端(杨岳清等,2002)。近年研究发现中甸岛弧已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斑岩型和夕卡岩型铜矿的产地,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赵准,1995;曾普胜等,2003;... 中甸岛弧是我国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中义敦岛弧的组成部分,位于义敦岛弧的最南端(杨岳清等,2002)。近年研究发现中甸岛弧已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斑岩型和夕卡岩型铜矿的产地,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赵准,1995;曾普胜等,2003;曾普胜等,2006;侯增谦等,2003;范玉华等,2006;王守旭等,2007;王守旭等,2008a,2008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床 雪鸡 流体包裹体 义敦岛弧 矿床地质 夕卡岩型 斑岩型 成矿流体 闪长玢岩 水溶液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雪鸡坪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冷成彪 张兴春 +3 位作者 秦朝建 王守旭 任涛 王外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17-2028,共12页
雪鸡坪中型斑岩铜矿床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成矿斑岩为石英闪长玢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属于印支期产物。含矿岩体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发育强硅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粘土化—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工业矿体赋存于... 雪鸡坪中型斑岩铜矿床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成矿斑岩为石英闪长玢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属于印支期产物。含矿岩体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发育强硅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粘土化—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工业矿体赋存于斑岩体中心强硅化和石英绢云母化带内。矿化类型以网脉状矿化为主,细脉浸染状矿化不发育。本文对主要矿化阶段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系统进行了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谱学研究,发现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分为水溶液包裹体、CO_2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3类,子矿物主要为石盐、方解石、赤铁矿和少量 CaCl_2水合物及不透明硫化物。其中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0~420℃,盐度为33.48%~75.40%NaClequiv.,密度为1.01~1.09g/cm^3。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包裹体的液相成分主要为 H_2O,气相成分为 H_2O和 CO_2。早期水溶液包裹体和 CO_2包裹体共生,其均一温度相近,以及纯 CO_2包裹体的发现,指示成矿流体存在不混溶现象,这种不混溶是由原始岩浆流体"二次沸腾"作用产生的。CO_2相分离、温压条件降低和 pH 值升高是雪鸡坪斑岩铜矿硫化物沉淀的主要原因。晚期低温、低盐度的流体可能来源于大气降水与岩浆流体的混和,对矿化的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雪鸡坪斑岩铜矿 中甸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甸红山矽卡岩铜矿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守旭 张兴春 +3 位作者 冷成彪 秦朝建 王外全 赵茂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0-488,共9页
红山铜矿床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是在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中型规模的矽卡岩矿床。通常,矽卡岩体就是铜矿体或铜矿化体,主要呈似层状、层状、脉状及透镜体状产于大理岩与角岩接触带或局部在角岩... 红山铜矿床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是在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中型规模的矽卡岩矿床。通常,矽卡岩体就是铜矿体或铜矿化体,主要呈似层状、层状、脉状及透镜体状产于大理岩与角岩接触带或局部在角岩中,未见其与侵入岩直接接触。通过对不同成矿阶段所形成的石榴石、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方解石等典型矿物以及大理岩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发现矽卡岩的最主要组成矿物石榴石的δ^(18)O_(SMOW)范围为6.2~8.3‰,反映了矽卡岩可能直接继承隐伏斑岩体的氧同位素组成。根据磁铁矿的氧同位素组成(5.5~7.1‰)所计算的磁铁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_(SMOW)为13.1~14.7‰(400℃)或12.5~14.1‰(500℃),暗示有富集δ^(18)的 CO_2溶入到成矿流体中。硫化物的δ^(34)S_(CDT)范围4.45~6.20‰,说明矿床具有高度均一的硫源,并且在硫化物的结晶沉淀过程中,流体中硫同位素分馏很弱。由此推测主成矿期成矿流体的δ^(34)S_(ΣS)为5.6±0.6‰。矿床中的大理岩的δ^(13)C_(PDB)为2.0~2.2‰,δ^(18)O_(SMOW)为24.0~24.8‰,说明大理岩是由海相碳酸盐岩经重结晶作用而成。成矿晚期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脉的δ^(13)C_(PDB)范围是-2.4~1.7‰,δ^(18)O_(SMOW)范围是16.3~22.4‰,表明其 C 和 O 主要来源于大理岩。总之,我们推测红山矽卡岩很可能主要是由中酸性岩浆浅成侵位时局部同化碳酸盐围岩所形成的一种富含钙质成分的次生岩浆就位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之间的构造薄弱带冷凝固结而成,矽卡岩型矿化与深部斑岩型矿化具有共同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红山矽卡岩铜矿 中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乃东—米林地区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6
作者 苏学军 段国玺 +2 位作者 彭兴阶 包俊跃 肖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0-707,共8页
以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专题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前期1∶20万区域地质填图和科学考察资料,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基本地质特征、构造演化模式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为重点,论述了三叠纪玉门蛇... 以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专题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前期1∶20万区域地质填图和科学考察资料,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基本地质特征、构造演化模式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为重点,论述了三叠纪玉门蛇绿岩构造冲断片、晚三叠世郎杰学弧前增生楔、泽当-罗布莎-朗县蛇绿混杂构造冲断片和白垩纪朗县弧前构造混杂岩片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将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中蛇绿混杂构造冲断片的原始层序与特罗多斯典型蛇绿岩剖面对比,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各构造带从新元古代—寒武纪克拉通化阶段、奥陶纪—二叠纪克拉通陆表海发展阶段、三叠纪—侏罗纪洋盆主扩张阶段、侏罗纪—白垩纪俯冲消减阶段、白垩纪—渐新世闭合-碰撞造山阶段到中新世以来的伸展、拆离、快速隆升阶段之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 蛇绿混杂岩 构造演化 乃东-米林地区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酸性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向飞 李佑国 +4 位作者 曹晓民 曲晓明 辛洪波 王健 杜德道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84-994,共11页
针对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闭合的时间问题,选择西藏日土县班公湖畔蛇绿岩中的小型酸性侵入岩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研究区酸性岩体的岩性为斜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石SiO2含量介于65.78%~68.76%之间,... 针对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闭合的时间问题,选择西藏日土县班公湖畔蛇绿岩中的小型酸性侵入岩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研究区酸性岩体的岩性为斜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石SiO2含量介于65.78%~68.76%之间,(K2O+Na2O)含量为6.39%~6.86%;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分馏程度高、Eu正异常不明显的特点;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Sr、Ba、Rb,亏损高场强元素Ta、Ti、Nb,并有Ta、Nb元素谷形,显示出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特征。2个斜长花岗斑岩体的LA-ICP-MS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96.08Ma±0.22Ma和96.05Ma±0.30Ma,均属于中生代晚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花岗斑岩 岛弧岩浆岩 地球化学特征 LA-ICP-MS锆石U-PB年龄 班公湖—怒江 特提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酸性侵入岩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向飞 李佑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30-430,共1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板块边界,它横贯西藏高原,东西延伸长约2000km。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主要由规模巨大的蛇绿混杂岩带构成,南北宽度一般为几十千米。它不仅是理解青藏高原形成和特提斯演化的一个关键问题,而且是一条...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板块边界,它横贯西藏高原,东西延伸长约2000km。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主要由规模巨大的蛇绿混杂岩带构成,南北宽度一般为几十千米。它不仅是理解青藏高原形成和特提斯演化的一个关键问题,而且是一条重要的矿产集中富集带。前人主要针对该地区超基性蛇绿岩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曲晓明等,2009a,2009b,2010;江军华等,2010),但对其中的酸性侵入岩的研究还很不足。对此,本文对超基性岩内的酸性侵入岩岩石学特征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侵入岩 蛇绿混杂岩带 岩石学特征 青藏高原 怒江缝合带 超基性岩体 花岗闪长玢岩 特提斯演化 蛇绿岩套 西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岩群麻粒岩及时代讨论 被引量:13
9
作者 尹光候 包钢 +1 位作者 杨淑胜 胡清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8-15,共8页
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侧的尼洋河、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广泛出露有属冈底斯岩浆弧基底岩系的林芝岩群。笔者等在2001—2004年进行1∶25万林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雅鲁藏布江东岸的里龙及西岸扎西绕登一带,在林芝岩群下部中高级... 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侧的尼洋河、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广泛出露有属冈底斯岩浆弧基底岩系的林芝岩群。笔者等在2001—2004年进行1∶25万林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雅鲁藏布江东岸的里龙及西岸扎西绕登一带,在林芝岩群下部中高级变质基性岩中新发现呈透镜状、饼状、瘤状、长条状、豆荚状等零星分布的麻粒岩。初步研究,化学成分具有富MgO,高CaO,低TiO2、K2O,Al2O3/TiO2比值接近20,与世界上典型玄武质科马提岩特征相似;稀土总量较底,类似于中—基性火山岩;原岩可能为一套富镁的超镁铁—镁铁质火山岩系。时代属古元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 古元古界 林芝岩群 麻粒岩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