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技术改进及应用检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杨竹云 许彦艳 +5 位作者 李华宏 杨迎冬 胡瑞峰 夏龙松 刘博文 魏蕾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利用2014—2022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数据和气象降水资料,开展有效降水量致灾概率研究,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因子,分区建立了新一代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模型性能开展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新建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提... 利用2014—2022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数据和气象降水资料,开展有效降水量致灾概率研究,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因子,分区建立了新一代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模型性能开展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新建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提高了预警产品的时空分辨率和准确率,应用效果良好。模型能提前较好地反映出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背景下的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对较难预报的局地强降水,也可以通过实时更新的监测预警产品给出风险加强的趋势,提前发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能直接客观反映出极端强降水背景下的气象风险高级别预警,起到较好的预警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地质灾害 预警模型 致灾概率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磷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涛 杜斌 +5 位作者 王枫 杨淑胜 黄太平 米云川 段召艳 周骞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7-1174,共18页
磷矿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其保障程度事关国家资源能源和粮食安全,云南省磷矿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分布集中、矿床类型简单、大中型矿床多、矿石质量好、易开采等特点。随着近年镇雄羊场磷矿取得找矿重大突破,云南省磷矿成为矿... 磷矿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其保障程度事关国家资源能源和粮食安全,云南省磷矿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分布集中、矿床类型简单、大中型矿床多、矿石质量好、易开采等特点。随着近年镇雄羊场磷矿取得找矿重大突破,云南省磷矿成为矿床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云南省磷矿矿床类型、资源储量等,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矿床进行了详细解剖,从时空分布特征、含矿岩系特征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成矿规律,在羊场磷矿床研究基础上完善了云南省沉积型磷矿成矿模式,结合潜力评价工作成果,圈定了8处重点找矿远景区,为云南省磷矿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镇雄羊场磷矿高品位磷块岩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太平 夏建峰 +3 位作者 米云川 胡清华 赵勇 周骞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8-1198,共11页
云南省镇雄县羊场磷矿是近年来评价的早寒武世超大型沉积磷块岩矿床,具有资源储量大、矿石品质优、资源分布集中的特点,为目前亚洲最大规模隐伏单体富磷矿床。本文主要采用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 云南省镇雄县羊场磷矿是近年来评价的早寒武世超大型沉积磷块岩矿床,具有资源储量大、矿石品质优、资源分布集中的特点,为目前亚洲最大规模隐伏单体富磷矿床。本文主要采用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该矿床磷块岩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嵌布粒度和连生关系、解离度等进行了系统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初步探讨了磨矿细度和选矿方法。研究表明,矿石属高品位硅-钙质碳酸盐型磷块岩矿石,P_(2)O_(5)含量29.34%,有用矿物为氟磷灰石,常呈隐晶-微晶集合体形式产出(俗称胶磷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及少量黄铁矿等,矿石具低镁低硅特征,可采用正-反浮选法选矿;矿石嵌布粒度细,连生关系复杂,不易解离,选矿时需细磨以增加单体解离度,但需注意过磨产生机械夹带和泥化等问题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矿石已达到磷精矿指标,可直接加工利用,若需选矿,建议重点研究磨矿工艺,探索联合选矿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选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场磷矿 磷块岩 工艺矿物学 单体解离 正-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镇雄羊场磷矿早寒武世无机碳、有机碳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杰 周艳玲 +4 位作者 米云川 牛奕宁 吴佳怡 周余国 陈剑波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6-1098,共13页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发现了超大型隐伏磷矿(羊场磷矿),目前针对该磷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学方面,相关的沉积地球化学及古环境研究较少,而且国内外对寒武纪早期纽芬兰世无机碳同位素(δ^(13)C_(carb))、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发现了超大型隐伏磷矿(羊场磷矿),目前针对该磷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学方面,相关的沉积地球化学及古环境研究较少,而且国内外对寒武纪早期纽芬兰世无机碳同位素(δ^(13)C_(carb))、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及其二者间关系的研究也鲜有报道。本文选取羊场磷矿3个钻孔(ZK001、ZK0701、ZK1512)开展高分辨率δ^(13)C_(carb)和δ^(13)C_(org)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从灯影组顶部至朱家箐组底部,δ^(13)C_(carb)和δ^(13)C_(org)出现明显负漂移,这与前人在华南及世界多地报道的Basal Cambrian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BACE)负漂移事件一致,可能是由有机碳库氧化造成的;3个钻孔中均未能发现Zhujiaqing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ZHUCE)正漂移事件,这可能是因为磷矿矿体产出层位存在短暂的沉积间断。尽管如此,通过3个钻孔的无机碳同位素与前人报道的华南地区无机碳同位素综合曲线对比,认为该磷矿产出时代属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对钻孔ZK001和ZK0701的无机碳、有机碳同位素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差值(ΔC_(carb-org)=δ^(13)C_(carb)-δ^(13)C_(org))的平均值在灯影组中分别为28.8‰和22.2‰,在朱家箐组下部分别上升到31.7‰和31.7‰(解耦),朱家箐组中部开始往上分别减小至29.6‰和29.8‰;朱家箐组中出现δ^(13)C_(carb)与δ^(13)C_(org)解耦现象,可能是初级生产力或碳埋藏的增加所导致。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羊场磷矿的产出时代和古环境演变过程,同时也为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有机碳同位素 无机碳同位素 磷矿 云南昭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平县阿德博独居石矿床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炳华 曹晓民 +4 位作者 杨淑胜 邢程 孙涛 李婉婷 张爱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3-539,共17页
西南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具有复合叠加成矿特征。阿德博独居石矿床位于云南省金平县境内,印度地块、哀牢山-金沙江断裂带南侧,属于哀牢山隆起的东南延伸部分。该矿床赋存于花岗质风化壳中,岩性主要有片麻状花岗岩、二长... 西南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具有复合叠加成矿特征。阿德博独居石矿床位于云南省金平县境内,印度地块、哀牢山-金沙江断裂带南侧,属于哀牢山隆起的东南延伸部分。该矿床赋存于花岗质风化壳中,岩性主要有片麻状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矿体中主要含有独居石,少量磷钇矿、锆石、金红石、钛铁矿、榍石。岩体中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31.40±0.16Ma(MSWD=7.8),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34.52±0.22 Ma(MSWD=1.3),表明阿德博岩体形成于新生代古近纪,与三江地区构造体制转换阶段富碱斑岩体的成矿时期一致。片麻状花岗岩中45个锆石Hf同位素数据结果较均一,(176Hf/177Hf)i比值范围为0.282583~0.282712,平均为0.282633,εHf(t=31.40 Ma)范围为-6.00^-1.44,平均值为-4.21。二长花岗岩中13个锆石Hf同位素数据结果变化范围较大,(176Hf/177Hf)i=0.282484~0.282814(平均值为0.282681),εHf(t=31.40 Ma)=-9.43~2.22(平均值为-2.45);其中有8粒锆石的εHf(t)为负值,5颗锆石的εHf(t)为正值,暗示岩体的源区主要为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可能有地幔物质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风化壳 独居石矿床 阿德博 金平县 云南 西南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在云南省实践的思考与建议:以香格里拉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松 黄钊 +7 位作者 代达龙 宋旭锋 许晶 赵俊 雷波 陈杰 黄元有 朱能刚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2期51-57,共7页
按照《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要求,云南省选取五华区、富源县、景洪市、香格里拉市作为试点区域,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工作,进一步验证和优化清查技术方法,探索开展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 按照《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要求,云南省选取五华区、富源县、景洪市、香格里拉市作为试点区域,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工作,进一步验证和优化清查技术方法,探索开展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湿地资源、国家公园等6类资源实物量清查。收集各类资源清查价格信号资料,建立省级清查价格体系,开展各类资源经济价值量估算,摸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满足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产报告制度、平衡表编制制度建设需要。本文以香格里拉市清查试点为例,总结清查技术方法和工作经验,分析现阶段清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统一分类标准、完善清查价格体系、加强资产清查成果分析应用等4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为在云南省全面开展清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资产清查工作提供云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所有 自然资源 清查分类 实物量清查 价值估算 清查价格体系 生态价值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矿集区东区重力场特征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忠 代达龙 +5 位作者 张小兵 李开毕 王光杰 唐鉴 曹涛 王小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1-761,共11页
利用1∶5万重力测量数据,分析云南省个旧矿集区东区重力(剩余)异常特征;基于剩余重力异常,综合分析多尺度断裂体系的构造特征,确定了11条断裂,其中EW向4条断裂为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圈定了隐伏岩体突起范围。依据物性(密度)测定结果,结合... 利用1∶5万重力测量数据,分析云南省个旧矿集区东区重力(剩余)异常特征;基于剩余重力异常,综合分析多尺度断裂体系的构造特征,确定了11条断裂,其中EW向4条断裂为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圈定了隐伏岩体突起范围。依据物性(密度)测定结果,结合2条剖面成果推断矿区深部岩体和矿体分布形态;并圈定隐伏矿体13处,其中6处为已知矿体,其余7处找矿前景良好。总结了花岗岩体和断裂与重力异常特征的对应关系,根据花岗岩体、断裂构造与矿体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 花岗岩体 断裂 重力异常 重力正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羊场超大型隐伏磷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忠 白兵 +4 位作者 黄钊 张有荣 米云川 张蓉 汪金明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9-455,共7页
依据羊场磷矿区地质特征和物性(电性)特征,运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矿区进行探测分析,自地表至深部划分了五个电性层及相应地层和构造;推测隐伏含矿层位在背斜核部隆起,沿两翼缓慢向深部延伸,总体呈马鞍状展布,磷矿层厚度在40~80 m之间,最... 依据羊场磷矿区地质特征和物性(电性)特征,运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矿区进行探测分析,自地表至深部划分了五个电性层及相应地层和构造;推测隐伏含矿层位在背斜核部隆起,沿两翼缓慢向深部延伸,总体呈马鞍状展布,磷矿层厚度在40~80 m之间,最浅约500 m,最深约1500 m。经钻探工程揭露在深部发现超大型磷矿,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本区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法是探测同类型隐伏磷矿的有效地球物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 隐伏磷矿 电性 羊场背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羊场磷矿区寒武系梅树村组沉积演化特征及古环境对磷成矿的制约
9
作者 胡清华 夏建峰 +4 位作者 周骞 赵勇 王枫 刘和松 黄太平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310,共28页
羊场磷矿床赋存于扬子陆块西南部梅树村组(ε_(1)ms)浅海相地层中,研究区梅树村组沉积环境演化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羊场磷矿区梅树村组的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矿区梅树村组地... 羊场磷矿床赋存于扬子陆块西南部梅树村组(ε_(1)ms)浅海相地层中,研究区梅树村组沉积环境演化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羊场磷矿区梅树村组的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矿区梅树村组地层沉积演化过程及磷矿富集部位。结果表明,矿区梅树村组的主量元素总体CaO、MgO含量较高,并具较高的烧失量。同时上部富含P2O5,下部含较高的SiO_(2)。梅树村组一段(ε_(1)ms^(1))形成于早寒武纪海侵早、中期,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多元素富集,一段下亚段(ε_(1)ms^(1-1))U、Mo富集系数超过地壳平均值的60倍,一段上亚段(ε_(1)ms^(1-2))U、Mo富集系数超过地壳平均值的10倍,二者U、Mo富集的峰值差异较大,微量元素比值判断均处于贫氧或缺氧环境。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一段下亚段(ε_(1)ms^(1-1))的Ce为无异常、Eu显示弱负异常,一段上亚段(ε_(1)ms^(1-2))的Ce和Eu均为弱负异常。反映出梅树村组一段处于潮下低能环境,随时间推移,由下亚段ε_(1)ms^(1-1)到上亚段ε_(1)ms^(1-2)沉积演化过程由相对缺氧环境向相对氧化环境转变。梅树村组二段(ε_(1)ms^(2))处于潮间带和潮下带高能环境,沉积物为内源沉积,是磷矿石赋存层位;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沉积环境为缺氧环境,稀土元素Ce显负异常,为氧化环境;说明梅树村组二段磷块岩中的胶磷矿是在干旱炎热的环境下,由潮下带氧化-还原界面之上过饱和富含磷质的海水中结晶析出,并沉积在海底封闭或半封闭缺氧环境。梅树村组三段(ε_(1)ms^(3))位于潮上带或潮间带上部,沉积物为内源沉积,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继承了梅树村组二段的特点,沉积时为炎热干燥气候下的氧化环境。综上认为,梅树村组地层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经历了由海进初期-海进中期-海进晚期-海退期4个阶段,气候经历了由干旱炎热-温暖湿润-干旱炎热-干旱炎热4个阶段,海底环境经历了由还原-氧化-以还原为主,还原与氧化相互更替-氧化4个阶段的沉积过程。并指出羊场磷矿赋矿区位置处于扬子陆块滇东陆表海内浅滩之水下潮间带或潮下高能带,同时在海水相对封闭或半封闭的还原环境或半还原环境下,更利于胶磷矿的形成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场磷矿区 梅树村组 岩石地球化学 胶磷矿 磷块岩 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地块那俄铍矿床成矿时代和流体包裹体特征
10
作者 明添学 何小虎 +5 位作者 唐忠 陈雷 杨清标 薛戈 王云晓 苏肖宇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8-1255,共18页
铍(Be)广泛应用于国防尖端科技和战略新兴领域,是一种国家亟需的战略性资源。寻找铍的潜力资源区是快速解决我国铍资源困境的“捷径”。腾冲地块是东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过程,其中早白垩世—新生代以来岩... 铍(Be)广泛应用于国防尖端科技和战略新兴领域,是一种国家亟需的战略性资源。寻找铍的潜力资源区是快速解决我国铍资源困境的“捷径”。腾冲地块是东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过程,其中早白垩世—新生代以来岩浆活动频繁,发育大量与岩浆作用相关的锡(钨)稀有金属矿床(点)。地质调查评价表明该区域可能形成潜在的铍、铷、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床,那俄铍矿床是其中发育的典型花岗伟晶岩型矿床,含矿花岗伟晶岩侵入到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围岩中。本文通对花岗伟晶岩和二长花岗岩围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并对花岗伟晶岩中绿柱石和石英开展流体包裹体研究,从而探讨那俄铍矿床成矿年代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那俄地区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年龄为46.9~44.3 Ma,二长花岗岩围岩年龄为122.9 Ma,表明那俄铍矿床形成于始新世,二长花岗岩围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两者不存在成因关联。结合腾冲地块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历史,我们认为那俄铍矿床可能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构造背景下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为典型的造山期后LCT伟晶岩型铍矿床。绿柱石和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那俄铍矿床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NaCl-H_(2)O包裹体以及少量纯液相水包裹体、CO_(2)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72.0~299.4℃)、低盐度(0.70%~3.87%NaCleq)、低密度(0.723~0.913 g/cm^(3))的特征。成矿流体压力和深度估算,表明那俄铍矿床形成于浅层低压环境。腾冲地块锂铍地球化学异常中心与腾冲地块主要锡矿化、伟晶岩带分布一致,暗示腾冲地块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与锡矿化、伟晶岩带关系密切。结合区域已发现铌钽、铷、锂等矿化点,表明腾冲地块存在较大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该研究结果对理解那俄铍矿床的成因和地质背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腾冲地块的稀有金属矿产勘查和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地块 始新世 花岗伟晶岩 铍矿床 稀有金属 成矿时代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那俄花岗伟晶岩型铍矿床矿石矿物的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明添学 唐忠 +8 位作者 李蓉 何小虎 田素梅 殷伟 覃勇凯 包丛法 李良 杨斯琦 张子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9-497,共19页
滇西那俄铍矿床是近年评价的小型稀有金属矿床,矿体主要为石榴子石钠长石化花岗伟晶岩脉,赋存于二长花岗岩中。矿体长100~1150 m,厚度0.43~3.70 m,w(BeO)为0.007%~1.790%,w(Ta_(2)O_(5))为0.0032%~0.0533%,w(Rb_(2)O)为0.041%~0.317%。... 滇西那俄铍矿床是近年评价的小型稀有金属矿床,矿体主要为石榴子石钠长石化花岗伟晶岩脉,赋存于二长花岗岩中。矿体长100~1150 m,厚度0.43~3.70 m,w(BeO)为0.007%~1.790%,w(Ta_(2)O_(5))为0.0032%~0.0533%,w(Rb_(2)O)为0.041%~0.317%。有用组分以铍矿为主,共伴生钽、铷矿;少数矿石以钽矿为主,共伴生铍、铷矿。矿石矿物以绿柱石、铌钽铁矿、白云母、钾长石为主,区内最明显的找矿标志是含绿柱石伟晶岩,其次是含石榴子石钠长石化伟晶岩。电子探针分析显示:绿柱石属于无碱绿柱石-低碱绿柱石,分子式为Be_(2.8928~2.9481)AI_(1.9766~2.0225)Si_(6)O_(18);云母中w(Li_(2)O)为0.5001%~2.4279%,w(Rb_(2)O)为0.7303%~2.3042%,属白云母—多硅白云母—富锂多硅白云母;钾长石中含有较高的w(Rb_(2)O),为0.4861%~1.0334%,分子式为K_(0.8932~0.9713)[Al_(1.0013~1.0151)Si_(2.9809~2.9990)O_(8)];石榴子石能谱谱系以发育Mn、Fe双峰为特征,以锰铝榴石(Spe)和铁铝榴石(Alm)为主,锰铝榴石体积分数达67.02%~69.07%,属岩浆成因锰铝榴石。本区Be元素主要赋存于绿柱石中,Rb元素赋存于钾长石和白云母中,Li元素赋存于白云母—多硅白云母—富锂多硅白云母中。白云母和绿柱石成分显示那俄地区花岗质岩浆初始Li并不富集,在伟晶岩演化晚期岩浆中高度富集F-Li流体活动是该地区稀有金属异常富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那俄铍矿床 伟晶岩型铍矿床 花岗伟晶岩 绿柱石 云母 钾长石 石榴子石 稀有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最大规模隐伏单体富磷矿床羊场磷矿深部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淑胜 王路 +6 位作者 王云晓 米云川 董涛 黄太平 王枫 佘中明 段文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3-1085,共13页
羊场磷矿床位于镇雄县城北西部,地处碗厂镇庆坝村-盐源镇(羊场)蓼叶坝村一带。矿床具有资源储量大、矿石品质优、资源分布集中的特点,为目前亚洲最大规模隐伏单体富磷矿床,位居全球第5位。矿床成因类型为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ϵ_(1)ms... 羊场磷矿床位于镇雄县城北西部,地处碗厂镇庆坝村-盐源镇(羊场)蓼叶坝村一带。矿床具有资源储量大、矿石品质优、资源分布集中的特点,为目前亚洲最大规模隐伏单体富磷矿床,位居全球第5位。矿床成因类型为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ϵ_(1)ms)的浅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矿体呈层状隐伏于羊场背斜,总体上矿体由东往西,矿化有变富趋势。目前,羊场磷矿取得了深部找矿重大突破,揭露3层磷矿体,在祝家厂、冯家沟和庆坝村3个普查区累计探获磷矿石推断资源量Ⅰ+Ⅱ+Ⅲ品级矿石量27.00×10^(8)t,平均厚度36.77 m,P_(2)O_(5)平均品位22.94%,磷矿潜在资源132.0×10^(8)t,有效提升了我国磷矿资源接续能力,实现我国紧缺战略性矿产深部找矿突破,潜在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巨大。通过项目成果系统总结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磷矿床的形成机理及富集规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深部磷矿找矿技术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早寒武世磷矿的成矿理论,对滇东北地区隐伏磷矿床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羊场超大型磷矿的发现,实现深部隐伏磷矿找矿技术重大突破,大幅扩大云南省磷矿保有资源量,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做实做大云南省资源经济、打造千亿级全国重要磷化工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为维护能源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提供了坚强的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树村组 羊场背斜 隐伏单体富磷矿床 羊场磷矿 云南镇雄 亚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西缘羊场磷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磷环境的指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骞 米云川 +5 位作者 赵勇 黄太平 王加昇 胡清华 夏建峰 宰西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9-1138,共20页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海水氧化还原条件息息相关,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磷块岩较完整记录了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信息。扬子西缘羊场磷矿床是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超大型磷矿床,可重建该时期古海洋环境。本文采用ICP-MS等手段,分析羊场磷...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海水氧化还原条件息息相关,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磷块岩较完整记录了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信息。扬子西缘羊场磷矿床是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超大型磷矿床,可重建该时期古海洋环境。本文采用ICP-MS等手段,分析羊场磷矿床磷块岩及其围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特征,探讨其形成时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羊场磷矿床磷块岩CIA值为46.40~65.60,平均57.43,显示其风化程度较低,稀土元素总量ΣREE相对较低(140.0×10^(-6)~237.4×10^(-6)),但较富集Y(87.0×10^(-6)~183.2×10^(-6));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相对平缓,LREE/HREE值为4.22~7.50,显示出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δCe=0.22~0.42),Eu异常不明显(δEu=0.90~1.21),U/Th值为2.55~27.68,反映了磷块岩成矿过程中受到热水活动的影响;结合δCe、V/Cr、Y/Ho、Sr/Cu等元素分析认为,由底部震旦纪灯影组,到含磷层寒武纪梅树村组,直至上覆牛蹄塘组,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由底部的相对还原环境,向上变为氧化环境,直至顶部变为相对还原环境。古气候环境表现为寒冷干燥-温暖湿润交替出现的变化规律,古海水盐度表现为由咸水→半咸水→咸水→淡水的演化过程。综合分析后认为,羊场磷矿床磷块岩形成于相对氧化的咸水和较为干旱的古气候环境,并有热水活动参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块岩 梅树村组 沉积环境 羊场磷矿床 扬子地块西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镇雄羊场磷矿区下寒武统梅树村组沉积环境及富集成矿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米云川 杜斌 +4 位作者 夏建峰 王枫 周骞 黄太平 胡清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9-1118,共20页
羊场超大型磷矿床是新近勘查发现的大埋深全隐伏浅海相碳酸盐岩型层状磷块岩矿床,赋矿地层为下寒武统梅树村组(?1ms),目前对其沉积环境和富集成矿机制认识薄弱。本文在代表性钻孔岩芯系统观测的基础上,利用沉积(微)相分析、矿物学及矿... 羊场超大型磷矿床是新近勘查发现的大埋深全隐伏浅海相碳酸盐岩型层状磷块岩矿床,赋矿地层为下寒武统梅树村组(?1ms),目前对其沉积环境和富集成矿机制认识薄弱。本文在代表性钻孔岩芯系统观测的基础上,利用沉积(微)相分析、矿物学及矿物化学示踪等手段,重点解析梅树村组各岩性段的岩石矿物(组合)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查明沉积环境演化,探究磷质来源、迁移及富集机制,建立其成矿模式。对比分析表明,赋矿地层垂向上表现出海侵-海退序列的近岸潮坪相沉积环境,识别出潮上坪、潮间坪和潮下坪3个亚相6种微相,潮上坪分为潮上滩、潮上灰坪,潮间坪分为潮间灰坪、潮间滩、风暴流,潮下坪发育低能潮下坪;潮间坪中的高能潮间滩是最有利的磷块岩形成环境,长期保持的浅水环境下多期次潮汐、波浪反复作用,利于富磷粒屑的簸选富集与再造,从而形成矿区北西侧矿层富厚、南东侧渐趋薄贫的磷块岩矿床。由此,羊场磷矿床的成矿作用可分为3个阶段:初始堆积沉淀成矿阶段(上升洋流携带的磷质来源)、生物化学凝聚沉淀与加积异化成矿阶段(微生物分解、转化及复合作用驱动的迁移与富集成矿)、簸选富集与再富集成矿阶段(多期次波浪、潮汐作用驱动的沉淀再次富集成矿)。这为矿区及外围地区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树村组 羊场背斜 沉积环境演化 成矿机制 磷块岩矿床 羊场磷矿 镇雄地区 滇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扬子西南缘戛洒地区大红山岩群高压榴闪岩的发现及厘定
15
作者 黄亮 黄钊 +6 位作者 孙载波 曾文涛 何云龙 吕卫 杨旭山 刘福来 何兆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8-1829,共12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滇中新平县戛洒的浅部熔岩铁矿地区原划分的大红山岩群红山组内部,新发现了一套变质强烈的变质岩。岩相学研究表明,该变质岩为榴闪岩类,退变质作用强烈,仅保留有部分俯冲-折返的矿物学记录,未见岩石早期变质及峰期...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滇中新平县戛洒的浅部熔岩铁矿地区原划分的大红山岩群红山组内部,新发现了一套变质强烈的变质岩。岩相学研究表明,该变质岩为榴闪岩类,退变质作用强烈,仅保留有部分俯冲-折返的矿物学记录,未见岩石早期变质及峰期变质阶段的矿物组合,且矿物世代具顺时针变质轨迹特征。据电子探针测试结果,通过GBP(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石)平均温压计法,其记录的最大变质压力达1.52 GPa;角闪石单矿物温压计法获得角闪石记录的最大变质压力为0.66 GPa,表明榴闪岩为高压变质级。结合大红山岩群的成岩时代、变质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认为大红山岩群成岩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期,是古元古代晚期洋盆的岩石组分;主期变质作用形成于Rodinia超大陆拼合-裂解过程的俯冲-折返作用;大红山岩群可能是一套不完整的蛇绿混杂岩,代表了古元古代晚期洋盆的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山岩群 榴闪岩 高压 顺时针变质 戛洒地区 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新生代黄连沟铍矿床花岗伟晶岩演化及其对成矿的指示
16
作者 游亚元 何小虎 +2 位作者 明添学 闫庆贺 陈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78-2904,共27页
我国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多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而新生代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报道较少。黄连沟铍(Be)矿床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稀有金属成矿带,是滇西地区发育的典型新生代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加强该... 我国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多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而新生代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报道较少。黄连沟铍(Be)矿床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稀有金属成矿带,是滇西地区发育的典型新生代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加强该矿床的研究对深入认识我国新生代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因和丰富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铌钽铁矿和锡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黄连沟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主要形成于64.0±0.8Ma~66.0±0.3Ma,为新生代新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背景下的产物。电子探针和LA-ICP-MS元素原位微区分析表明,黄连沟钾长石伟晶岩、钠长石-钾长石伟晶岩和钠长石伟晶岩中白云母的Li、Cs、Rb、Be等微量元素含量、石榴子石中Mn的含量以及铌钽铁矿Ta含量、Ta/(Ta+Nb)值等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它们的演化程度逐渐升高。钠长石-钾长石伟晶岩中大量热液电气石的出现,表明钠长石-钾长石伟晶岩在演化过程中存在高挥发分岩浆体系。石榴子石中FeO、MnO含量变化和白云中Cs含量及K/Rb比值变化趋势表明黄连沟稀有金属伟晶岩演化处于Be-Nb-Ta矿化阶段。黄连沟铍矿床区域演化及矿化特征表明,矿区西南方向花岗伟晶岩演化程度最高,该方向可能是矿区的重要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 黄连沟 新生代 稀有金属 花岗伟晶岩 演化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富宁地区“半瓦型”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矿成矿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涛 李云飞 +4 位作者 和建华 易丙红 李宾 俞少颖 佘中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5-909,共15页
滇东南富宁地区地处扬子陆块西南缘,区内分布有多个以“半瓦型”辉绿岩为容矿岩石的卡林型金矿床(点),即金矿体产于不同规模辉绿岩体的内接触带,以及岩体内部的同生张性裂隙中。通过对新鲜辉绿岩(成矿前)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进... 滇东南富宁地区地处扬子陆块西南缘,区内分布有多个以“半瓦型”辉绿岩为容矿岩石的卡林型金矿床(点),即金矿体产于不同规模辉绿岩体的内接触带,以及岩体内部的同生张性裂隙中。通过对新鲜辉绿岩(成矿前)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属于亚碱性玄武岩系列,具有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构造环境进行判别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表明辉绿岩为印支期碰撞造山运动后基性岩浆沿区域断裂上升侵入的产物。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与前人对含矿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辉绿岩的成岩时代、以辉绿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成矿时代,综合分析认为:辉绿岩浆为此类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为成矿流体提供了热源,同时活化、萃取地层中的金元素,从而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 金矿 富宁地区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4在深部隐伏岩(矿)体探测中的应用——以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忠 张小兵 +3 位作者 汪金明 肖高强 张有荣 段召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9,共12页
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对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区深部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分析,有效确定了矿区地下的空间电性和结构特征。通过构建音频大地电磁法(EH4)找矿标志,总结了EH4剖面视电阻率异常特征与矿体关系:浅部呈脉状或柱状低阻体对应中... 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对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区深部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分析,有效确定了矿区地下的空间电性和结构特征。通过构建音频大地电磁法(EH4)找矿标志,总结了EH4剖面视电阻率异常特征与矿体关系:浅部呈脉状或柱状低阻体对应中低温热液型金、铅、锌多金属矿体,呈柱状中阻体或中低阻体对应矽卡岩型或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体,中阻体对应中酸性岩浆岩(玢岩、斑岩)。圈定了矿区深部隐伏矿体11处,其中5处与钻孔吻合,其余6处找矿前景良好;进一步推断在深部岩体中形成规模较大的斑岩型铜钼矿。研究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针对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或者该类型矿床寻找隐伏岩(矿)体是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 云南东炉房 铜钼多金属矿 电性 隐伏岩(矿)体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漕涧地区三叠纪流纹岩铌矿化的物质来源及富集机制
19
作者 黄亮 孙载波 +5 位作者 杨淑胜 赵枫 田素梅 王晓林 方雄 周家喜 《岩石学报》 2025年第8期2702-2717,共16页
火山岩型Nb矿床相对稀缺,其成矿物质来源和富集机制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团队在三江昌宁-孟连结合带北端的漕涧地区发现了一套全岩铌矿化的三叠纪流纹岩,其Nb富集程度是大陆地壳的13.8倍。该流纹岩铌矿化在三江地区为首次发现,具独特性,... 火山岩型Nb矿床相对稀缺,其成矿物质来源和富集机制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团队在三江昌宁-孟连结合带北端的漕涧地区发现了一套全岩铌矿化的三叠纪流纹岩,其Nb富集程度是大陆地壳的13.8倍。该流纹岩铌矿化在三江地区为首次发现,具独特性,开展深入研究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明显。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灰白色流纹岩具较高SiO_(2)和K_(2)O含量,其他主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属强过铝质和高钾质系列;LREE不同程度富集,LREE、HREE分馏明显;Ba、Sr和Ti亏损,U不同程度亏损和富集,以及Rb、Th、Nb、Ta、Zr、Hf富集,属高分异A 1型花岗岩类,代表昌宁-孟连结合带处于伸展阶段。锆石原位ε_(Hf)(t)值和全岩ε_(Nd)(t)值均为正,相关二阶模式年龄较为相近,均为新元古代拉伸纪产物;全岩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源区来自新元古代拉伸纪富集地幔(EMⅡ型)的部分熔融。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套流纹岩的结晶分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SiO_(2)小于~77.0%时,岩浆熔体具强烈的结晶分异,不仅晶出了大量贫Nb矿物,而且赋Nb矿物发生了析出但未达饱和;第二阶段:SiO_(2)大于~77.0%,残余熔体粘性大,除钾长石以外,岩浆结晶分异的程度或有效性极低,以及流纹岩中Nb类质同象或超显微包体状的赋存形式主要产于该阶段。综合研究认为,流纹岩Nb的富集起源于初始富Nb的富集地幔,并在第一阶段的结晶分异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铌矿化 富集地幔 A 1型花岗岩类 结晶分异 昌宁-孟连结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陆良地区青白口纪硅质火山岩的发现及与南华纪冰期事件的联系
20
作者 黄亮 朱能刚 +5 位作者 刘卫东 方雄 王晓林 孙载波 刘军平 李维科 《地质通报》 2025年第8期1580-1583,共4页
研究区位于滇中陆良地区(图1-a),大地构造位置分属一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区和二级构造单元上扬子古陆块的西缘,三级构造单元滇东被动陆缘及四级构造单元牛头山古隆起(图1-a);其中牛头山古隆起的基底岩石由上下连续沉积的新元古界牛头山... 研究区位于滇中陆良地区(图1-a),大地构造位置分属一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区和二级构造单元上扬子古陆块的西缘,三级构造单元滇东被动陆缘及四级构造单元牛头山古隆起(图1-a);其中牛头山古隆起的基底岩石由上下连续沉积的新元古界牛头山组和陆良组组成,该2套地层于1983年建组(云南省地质调查局,2013,2024),云南省地质调查院(2022)、黄亮等(2023)和云南省地质调查局(2024)根据其间的火山岩U-Pb年龄值为822.0~817.9 Ma,将其新厘定为青白口系,属华夏陆块向扬子陆块俯冲的拼合-离散过程和Rodinia超大陆会聚-伸展转换阶段的岩浆-沉积响应(黄亮等,2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陆良地区 硅质火山岩 青白口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