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墨江金厂镍-金矿床镍矿化地质特征及形成时间 被引量:35
1
作者 应汉龙 王登红 刘和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51,共8页
云南墨江金厂镍_金矿床位于北西走向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镍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北西走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上泥盆统金厂组烂山段变余粉砂岩、石英岩和板岩,少数为硅质菱镁岩和蛇纹岩。镍矿体与围岩为过渡... 云南墨江金厂镍_金矿床位于北西走向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镍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北西走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上泥盆统金厂组烂山段变余粉砂岩、石英岩和板岩,少数为硅质菱镁岩和蛇纹岩。镍矿体与围岩为过渡关系,多数与金矿体在空间上分离,少数重叠、穿插,镍矿化时间晚于金矿化。镍矿体以强烈铬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特征,矿石类型有绿色泥岩稠密浸染状黄铁矿型和石英岩浸染状黄铁矿型两种,含镍0.5%至1.2%。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铁矿_方硫镍矿_辉砷镍矿_辉锑矿_闪锌矿,镍矿化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化。为了了解金厂镍矿化与超基性岩成岩的时间和成因联系,在了解区域超基性岩体形成时代的基础上,测定了两类镍矿体中3个蚀变铬绢云母的40Ar/39Ar年龄。铬绢云母的40Ar/39Ar似坪年龄分别为(63.09±0.16)Ma、(62.05±0.14)Ma和(61.55±0.23)Ma,代表镍矿化时间。镍矿化发生于新生代初,比金厂超基性岩侵入晚240Ma以上,金厂镍_金矿床镍矿体是海西期形成的金厂超基性岩在新生代初受热液淋滤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镍矿化 成矿时代 ^40Ar/^39Ar定年 铬绢云母 金厂镍-金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茶花寨金矿床载金黄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组成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威鸿 刘玉平 +3 位作者 杨昌毕 叶霖 刘仕玉 苏文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右江盆地是世界上卡林型金矿床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盆地南缘的滇东南地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茶花寨金矿床为滇东南地区产于印支运动不整合面附近的代表性金矿床,黄铁矿为主要的载金矿物,其环带特征明显,为认识该区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提供... 右江盆地是世界上卡林型金矿床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盆地南缘的滇东南地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茶花寨金矿床为滇东南地区产于印支运动不整合面附近的代表性金矿床,黄铁矿为主要的载金矿物,其环带特征明显,为认识该区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提供了理想的实例。本文在野外考察及镜下观察的基础上,通过LA-ICPMS分析技术,对茶花寨金矿床中不同期次黄铁矿开展了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分析,以总结不同成矿阶段金的富集特征与关键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黄铁矿存在3个期次:沉积成因的Py1,包括草莓状黄铁矿Py1a和环带状黄铁矿核部Py1b,交代成因的中间环带Py2,热液成因最外侧环带Py3。其中,Py1b富集Sb、Pb、Zn等元素,Py2富集As、Co、Ni,Py3则具有较高的Au、As、Cu、Sb含量和稍高的Se、Hg、Tl含量。三者对比显示,Py2中As含量最高,Py1b和Py2除As以外的其他微量元素含量接近或Py2中含量稍低,二者Co/Ni比值均在0.1附近,表明Py2为Py1b受热液交代改造形成;而Py3中微量元素组成与Py1b和Py2差异明显,指示其热液成因,且Py3中Co、Ni含量相较Py1b和Py2更低,Co/Ni比值在0.01~0.1之间,表明成矿流体温度较低且不富集Co、Ni,Py3中Co、Ni主要继承自Py1b和Py2。该矿床Au主要以晶格金的形式赋存在Py3中,其进入黄铁矿晶格与As、Sb、Cu、Se等元素相关。综上所述,茶花寨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富集Au、As、Cu、Sb、Se、Tl等元素的低温热液流体,在到达赋矿地层后,交代Py1b形成高砷的中间环带Py2,流体中Au受高砷的Py2吸附聚集,在Py3形成过程中沉淀下来,最终以固溶体的形式赋存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LA-ICPMS 微量元素 茶花寨金矿床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嘎机多金属成矿区变质岩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跃华 王加昇 +4 位作者 于文修 杨昌毕 郑晓军 韩欢欢 何昊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嘎机Pb-Zn-Cu多金属成矿区位于老君山穹窿状变形-变质岩系和花岗岩体的北部接触带上,属于滇东南W-Sn-Pb-Zn-Cu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规模达到中型的多金属矿床。笔者在钻探工程基础上对矿区内隐伏的花岗片麻岩... 嘎机Pb-Zn-Cu多金属成矿区位于老君山穹窿状变形-变质岩系和花岗岩体的北部接触带上,属于滇东南W-Sn-Pb-Zn-Cu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规模达到中型的多金属矿床。笔者在钻探工程基础上对矿区内隐伏的花岗片麻岩和石英片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原位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花岗片麻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19.9±6.3)Ma,石英片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11.0±11.0)Ma,指示其原岩形成于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特征,为区域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后期均发生了变质作用。花岗片麻岩锆石^(176)Hf/^(177)Hf值在0.28243~0.28252之间,ε_(Hf)(t)=-3.4~0.3,石英片岩锆石^(176)Hf/^(177)Hf值为0.28237~0.28253,ε_(Hf)(t)=-5.7~-0.2。综合分析认为,嘎机多金属成矿区花岗片麻岩和石英片岩均起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该变质岩系与嘎机多金属矿床存在密切的空间关系和成因关系,暗示滇东南地区可能存在被低估的加里东期多金属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嘎机 变质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原位Hf同位素 加里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畴县嘎机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昌毕 普超 +4 位作者 王云忠 施国富 杨飞祥 郑天平 张兴恒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5-266,共12页
云南省西畴县嘎机矿区位于燕山期老君山多金属成矿域北缘,近年的地质普查发现较好矿化信息,已探获铜铅锌资源储量可达中型,具大型矿床潜力。地质勘探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物组成复杂,围岩蚀变以硅化和矽卡岩化为主,矿区深部存在燕山期隐伏... 云南省西畴县嘎机矿区位于燕山期老君山多金属成矿域北缘,近年的地质普查发现较好矿化信息,已探获铜铅锌资源储量可达中型,具大型矿床潜力。地质勘探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物组成复杂,围岩蚀变以硅化和矽卡岩化为主,矿区深部存在燕山期隐伏花岗岩,其外接触带存在较好钨、锡、钼等矿化,从矿区浅部到深部,存在低温成矿元素(Pb-Zn-Cu)→高温成矿元素(W-Sn-Mo-Cu)的垂向分带。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本文认为嘎机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期花岗岩无关,为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有关多金属成矿事件的产物,其成矿物质和流体应主要来源于深部燕山期隐伏岩体,矿床成因属于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围岩蚀变晕、矿化组合类型分带、物化探综合信息探测方法和工程验证与普查评价的结合,是该区隐伏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勘查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机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锡多金属矿化 燕山晚期花岗岩 老君山复式花岗岩体 滇东南西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富源县胜境关金矿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5
作者 李小宽 刘勇 +2 位作者 朱勇祥 李瑞愷 杨飞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46-148,共3页
1成矿地质背景胜境关金矿位于我过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中区"滇黔桂金三角"西北部,是与峨眉山组玄武岩有关卡林型金矿的典型代表,矿床规模为中型。成矿地质构造环境为被动陆缘陆棚碎屑岩盆地、碳酸盐台地(单元)(Z-P)与被动陆缘... 1成矿地质背景胜境关金矿位于我过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中区"滇黔桂金三角"西北部,是与峨眉山组玄武岩有关卡林型金矿的典型代表,矿床规模为中型。成矿地质构造环境为被动陆缘陆棚碎屑岩盆地、碳酸盐台地(单元)(Z-P)与被动陆缘斜坡(单元)(T)和南盘江碳酸盐岩、碎屑岩斜坡(单元)(T)及陆缘裂陷槽(D-P)结合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黔桂金三角 矿集区 卡林型金矿 矿床特征 云南富源胜境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
6
作者 冯英伦 任涛 +4 位作者 张琪 黄建国 易友根 罗兴万 管申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73,I0004-I0006,共15页
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地区薄竹山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沿F3断裂带赋存于中寒武统田蓬组和龙哈组碳酸盐岩和片岩中。为查明该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和空间分布规律,本次研究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和LA-ICP-MS原位微... 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地区薄竹山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沿F3断裂带赋存于中寒武统田蓬组和龙哈组碳酸盐岩和片岩中。为查明该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和空间分布规律,本次研究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和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床中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和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独立银矿物主要有黝锑银矿[(Ag_(4.89),Cu_(4.21))_(9.10)Fe_(2.18)Sb_(3.47)S_(13)]和银黝铜矿[(Ag_(2.40),Cu_(7.10))_(9.50)Fe_(1.77)Sb_(3.80)S_(13)],其次为深红银矿(Ag_(2.66)Sb_(0.90)S_(3))、脆银矿(Ag_(4.88)Sb_(0.94)S_(4))和辉银矿(Ag_(1.83)S)。独立银矿物多呈不规则状、短柱状分布于方铅矿边缘及裂隙中。类质同象形式的银主要赋存于方铅矿中(Ag含量为1316~19147μg/g,平均值5485μg/g),其次为黄铜矿(Ag含量为62.5~553μg/g,平均值206μg/g)和闪锌矿(Ag含量为1~34.1μg/g,平均值7.54μg/g)。方铅矿中Ag浓度<0.005 mol%时,Ag与Sb、In、Sn、As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指示其替换机制为:Ag^(+)^(+)Sb^(3+)↔2Pb^(2+)、Ag^(+)^(+)In^(3+)↔2Pb^(2+)、Sn^(4+)^(+)2(Ag,Cu,Tl)^(+)↔3Pb^(2+)和As^(3+)^(+)Ag^(+)↔2Pb^(2+);Ag浓度>0.005 mol%时,Ag与Bi呈明显的正相关性,主要替换机制为:Ag^(+)^(+)Bi^(3+)↔2Pb^(2+)。该矿床与薄竹山晚白垩世花岗岩有成因联系。空间上Ag平均品位由南向北(远离花岗岩体)逐渐升高,可能主要受控于成矿流体由南向北运移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Pb^(2+)、Zn^(2+)、Ag^(+)等金属离子络合物解体并部分发生沉淀,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进入方铅矿等硫化物中,在南部形成低银的方铅矿,在中部形成独立银矿物组合(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脆银矿)及中等银含量的方铅矿,在北部形成辉银矿及银含量高的方铅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白牛厂 银多金属矿床 赋存状态 替换机制 空间分布规律 LA-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曼龙沟卡林型金矿床磷灰石LA-ICP-MS U-Pb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礼传 杨昌毕 +1 位作者 杨飞祥 王加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滇东南曼龙沟金矿床是滇东南地区代表性的卡林型金矿床,为进一步确定其成矿时代,对其中发育的两类磷灰石——与含金黄铁矿密切共生、呈细脉状集合体产出和与含金黄铁矿关系不密切、在细脉旁呈斑块状集合体产出,开展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 滇东南曼龙沟金矿床是滇东南地区代表性的卡林型金矿床,为进一步确定其成矿时代,对其中发育的两类磷灰石——与含金黄铁矿密切共生、呈细脉状集合体产出和与含金黄铁矿关系不密切、在细脉旁呈斑块状集合体产出,开展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原位U-Pb定年。结果显示,与黄铁矿关系密切共生的磷灰石形成时代为(148±25)Ma(MSWD=0.64),与黄铁矿关系不密切的磷灰石形成时代为(142±69) Ma(MSWD=11.8),两组磷灰石测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说明两者形成于相同的成矿作用过程。总体上看,曼龙沟金矿床成矿时代为~145 Ma,属于燕山早期,矿床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华南陆块岩石圈自东而西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床 磷灰石 LA-ICP-MS U-Pb定年 成矿时代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