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怒江州斜坡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因素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益敏 谢亚亚 +1 位作者 蒋德明 段亚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0-305,共6页
由于地质背景复杂、地理位置特殊以及气候特征独特,导致怒江州山地灾害频发,人居环境脆弱。选择海拔、坡度、河流、道路、地层岩性、断裂带、降雨量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怒江州斜坡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 由于地质背景复杂、地理位置特殊以及气候特征独特,导致怒江州山地灾害频发,人居环境脆弱。选择海拔、坡度、河流、道路、地层岩性、断裂带、降雨量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怒江州斜坡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确定性系数(CF)分析了斜坡地质灾害易发敏感性,并通过敏感性指数(E)分析了各因子对斜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程度,确定有利于斜坡地质灾发生的条件,绘制了斜坡地质灾害敏感性分区图。结果表明:研究区极低敏感区、低敏感区、中敏感区、高敏感区以及极高敏感区面积比例为19.95∶31.22∶23.84∶16.57∶8.2。采用国土部门提供的研究区历年发生的1 366个斜坡地质灾害点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99%的高、极高敏感区内,发生斜坡地质灾害1 171起,占总的斜坡地质灾害发生数的85.72%;斜坡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情况与孕灾环境敏感性分区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同时采用2017年最新地质灾害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位于高、极高敏感区内的地质灾害数占总灾害数的90%,验证了本次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可为怒江州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地质灾害 孕灾环境 敏感性 怒江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拟建高速公路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谈树成 刘雪斌 +2 位作者 谢亚亚 杨林 赵志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3-380,共8页
高原山地地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对重大建设项目安全危害极大,开展拟建高速公路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对后期线路选址及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分析现状地质灾害特征的基础上,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 高原山地地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对重大建设项目安全危害极大,开展拟建高速公路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对后期线路选址及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分析现状地质灾害特征的基础上,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构造、人类工程活动4个方面选取对地质灾害发育贡献程度较大的因子,基于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信息量法对拟建施甸至链子桥段高速公路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通过研究区已有地质灾害编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HP_信息量模型在拟建工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高速公路 易发性评价 AHP 信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云南泸水市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益敏 谢亚亚 +2 位作者 刘雪斌 段亚苹 朱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2,187,共8页
云南省泸水市位于“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生态环境恶化,需要对泸水市开展生态安全评价,以为泸水市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从研究区主要的生态问题、人类干扰、... 云南省泸水市位于“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生态环境恶化,需要对泸水市开展生态安全评价,以为泸水市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从研究区主要的生态问题、人类干扰、自然要素角度,构建了该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泸水市进行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泸水市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41.95,总体处于较安全水平;空间上,以怒江为轴线,沿怒江呈现出南北向带状分布特征,东西向以怒江为界,越接近怒江,生态安全水平越低,呈现一定的对称分布规律;不安全区与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以上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较大;组成生态不安全的区域中,耕地面积最大,超过了50%,其次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泸水市总体生态安全状况最好的乡镇为片马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空间分析 GIS 泸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系数模型的泸水市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益敏 李驭豪 赵志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6-342,共7页
以泥石流灾害频发的怒江州泸水市为研究区,选取坡度、高程、河流距离、道路距离、岩性、断裂带距离、降雨量、NDVI、土地利用9个影响因子,建立了泸水市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F模型)进行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 以泥石流灾害频发的怒江州泸水市为研究区,选取坡度、高程、河流距离、道路距离、岩性、断裂带距离、降雨量、NDVI、土地利用9个影响因子,建立了泸水市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F模型)进行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将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结果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4个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高易发区及以上级别的易发区内发生的泥石流灾害数量占总数的95.32%,易发性评价结果正确率达到81.99%,表明选取的评价指标合理,CF模型适用于泸水市的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泸水市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也是居民点集中分布区,评价分区结果对泸水市的泥石流灾害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 易发性评价 确定性系数模型 泸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