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剑川县鼠疫疫源地分离菌株基因组多态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石丽媛 丁奕博 +6 位作者 张海鹏 郭英 段存娟 谭红丽 董珊珊 钟佑宏 王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阐明云南剑川野鼠疫源地鼠疫菌种群的演化及其与云南省其他疫源地菌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按不同时间、不同疫点、不同分离源,随机选取24株剑川分离鼠疫菌进行研究;采用差异区段(DFR)、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s)... 目的阐明云南剑川野鼠疫源地鼠疫菌种群的演化及其与云南省其他疫源地菌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按不同时间、不同疫点、不同分离源,随机选取24株剑川分离鼠疫菌进行研究;采用差异区段(DFR)、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s)及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以DFR+CRISPRs聚类分析划分簇,再以MLVA26对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4株剑川菌株中,20株菌聚为一个簇(剑川野鼠鼠疫簇);2017年疫情分离3株菌位于丽江野鼠鼠疫簇,与丽江菌株(2017LZ)存在2个位点的差异(N2577,M23);剩余1株为一个独立株;50年代菌株与其邻近的80年代菌株间位点差异未超过3。结论剑川原野鼠疫源地的发现时间可往前推至上世纪50年代,同时疫情还波及过家鼠和人群;剑川县境内存在2种类型的野鼠疫源地,其鼠疫防控具有复杂性,应继续加强鼠间鼠疫的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剑川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边境地区鼠疫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丰义 杨荣 +7 位作者 李思儒 孔进姣 谭红丽 张海鹏 王鹏 钟佑宏 石丽媛 宋志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7,共7页
目的探索云南边境地区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所分离鼠疫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为进一步研究1982-2007年的第2次流行的起因及流行规律提供线索。方法收集1982-2007年鼠疫流行期间边境地区的鼠疫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获得262株... 目的探索云南边境地区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所分离鼠疫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为进一步研究1982-2007年的第2次流行的起因及流行规律提供线索。方法收集1982-2007年鼠疫流行期间边境地区的鼠疫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获得262株边境地区鼠疫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云南省有17个边境县(市)发生鼠疫疫情,判定疫点数552个,病例数123例。云南边境地区分离鼠疫菌中存在1.ORI2、1.ORI3、1.IN3、2.ANT和2.MED 5种基因型,其中1.ORI2为优势种群。258株1.ORI2种群的云南鼠疫菌分属于4个亚簇。在整个系统发育关系中,缅甸及越南支系嵌入在云南支系内。结论1982-200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鼠疫流行强度大,呈现由西向南、向东发展的趋势;云南与毗邻国家存在鼠疫跨境传播的风险,应加强边境地区鼠疫监测及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 家鼠鼠疫疫源地 鼠疫菌 基因组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鹤庆县首次在活鼠间发现鼠疫流行 被引量:8
3
作者 郭英 段炳华 +9 位作者 洪梅 郭新芝 赵桂华 段存娟 张海鹏 石丽媛 丁奕博 梁云 黄文丽 王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5-858,863,共5页
目的通过对宿主动物及指示动物的流行病学调查,查明鹤庆县是否存在鼠间鼠疫流行。方法采用入户检诊检疫,搜寻自死鼠,同时笼捕法捕鼠;相应材料分别进行F1抗原抗体检测及细菌学检验。结果 (1)调查期间未发现自死鼠及疑似病人;(2)共捕获35... 目的通过对宿主动物及指示动物的流行病学调查,查明鹤庆县是否存在鼠间鼠疫流行。方法采用入户检诊检疫,搜寻自死鼠,同时笼捕法捕鼠;相应材料分别进行F1抗原抗体检测及细菌学检验。结果 (1)调查期间未发现自死鼠及疑似病人;(2)共捕获354只鼠,以大绒鼠(257只)及齐氏姬鼠(29只)为主;共分离鼠体蚤242匹,以方叶栉眼蚤(181匹)及特新蚤指名亚种(27匹)为主;(3)捕获鼠均为肉眼观察健康活鼠;(4)所得92份狗血清及4份鼠血清F1抗体检测阴性;(5)共分离鼠疫菌10株,其中大绒鼠6株、齐氏姬鼠1株、方叶栉眼蚤1株及特新蚤指名亚种2株。结论证实鹤庆县在活鼠间发生鼠疫流行,初步认为大绒鼠、齐氏姬鼠为主要宿主,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活鼠间的鼠疫流行是新发现的鼠疫流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鹤庆 活鼠 保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2018年动物间鼠疫监测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苏丽琼 段彪 +2 位作者 梁云 杨智明 吴鹤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掌握和分析云南省2018年鼠疫疫情现况,为鼠疫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对云南省104个县(市)开展鼠疫宿主、媒介、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黄胸鼠疫源地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齐氏姬鼠-大绒鼠... 目的掌握和分析云南省2018年鼠疫疫情现况,为鼠疫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对云南省104个县(市)开展鼠疫宿主、媒介、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黄胸鼠疫源地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齐氏姬鼠-大绒鼠疫源地以齐氏姬鼠、大绒鼠为优势种,黄胸鼠疫源地黄胸鼠鼠体蚤以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为主;褐家鼠以缓慢细蚤、人蚤和印鼠客蚤为主。齐氏姬鼠-大绒鼠疫源地齐氏姬鼠鼠体蚤以棕形额蚤、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大绒鼠鼠体蚤以方叶栉眼蚤为主,特新蚤指名亚种为次要寄生染蚤种。对47 618只动物进行细菌学检验,检出鼠疫菌4株;对20 710组媒介进行细菌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应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验动物血清20 105份,阳性4份,应用鼠疫反相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验动物脏器23份,阳性5份。结论云南省野鼠疫源地玉龙县和古城区发生动物鼠疫流行,流行强度猛烈,家鼠疫源地未发生鼠疫疫情,但是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全省鼠疫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监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致病性耶尔森菌调查研究
5
作者 张海鹏 李玉琼 +6 位作者 刘正祥 段兴德 樊荣 浦恩念 洪梅 王鹏 邵宗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2-825,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种致病性耶尔森菌的分布及流行现状。方法选择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5个县,采集鼠盲肠及犬肛门拭子标本,通过冷增菌后提取增菌液DNA并对foxA、ail、...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种致病性耶尔森菌的分布及流行现状。方法选择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5个县,采集鼠盲肠及犬肛门拭子标本,通过冷增菌后提取增菌液DNA并对foxA、ail、inv、caf1等特异基因进行PCR检测,基因阳性可疑标本进行菌株分离纯化后进行菌落PCR鉴定,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集标本1631份,其中鼠盲肠段标本985份、犬肛门拭子标本646份。自鼠肠道中共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4株,分离率为2.44%(24/985),自犬肛门拭子中共分离到14株,分离率为2.17%(14/646),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分离率为2.33%(38/1631),且3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阴性;自昭通永善县犬肛门拭子中分离到唯一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分离率为0.15%(1/646);未分离到鼠疫耶尔森菌。结论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鼠和家犬中携带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云南省首次自鼠疫指示动物犬中分离到假结核耶尔森菌,未发现鼠疫耶尔森菌的相关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耶尔森菌 毒力基因 云南省 金沙江中下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1年云南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彬彬 杨慧 +4 位作者 杨秋菊 夏淑婷 杨富萍 赵溯 杨向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云南省钩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钩体病疫情资料,采用SPSS 22.0和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和图表的统... 目的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云南省钩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钩体病疫情资料,采用SPSS 22.0和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和图表的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2011—2021年云南省累计报告钩体病733例,年均发病率为0.1427/10万,无死亡病例。11年间钩体病的总体发病率不全相同(χ^(2)=777.017,P<0.001)。发病率最高为2014年(224例,0.4820/10万),最低为2020年(0例,0.0000/10万)。全年除1月外均有病例报告,5月开始发病数显著上升,8月达发病高峰,5—10月为高发季(658例,89.77%)。全省16个州(市)中有12个州(市)报告钩体病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65例)、普洱市(187例)、临沧市(186例),占总病例的87.04%。所有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以20~54岁青年和中年发病最多(599例,81.72%)。职业分布中农民最多(572例,78.04%),其次为工人(48例,6.55%)。男女病例之比为1∶1.16,钩体病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3,P=0.003)。结论云南省是我国钩体病的重流行区,5—10月高发,农民、工人是钩体病的高危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局部区域高发。需提升基层诊治能力,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警惕自然疫源地的潜在流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监测分析 流行病学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2010-2019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及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秋菊 于彬彬 +1 位作者 张青 杨向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云南省19个监测点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开展布病监测、控制、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2010-2019年间19个监测点(每年2个国家级监测点和10个省级非固定监测点)...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云南省19个监测点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开展布病监测、控制、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2010-2019年间19个监测点(每年2个国家级监测点和10个省级非固定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云南省的布病疫情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云南省2010-2019年19个布病监测点共检测布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18654份,其中阳性539份,阳性率为2.89%,年血清学阳性率在0.94%~4.56%之间,布病的阳性率呈随年份推移而上升的趋势(χ_(趋势)^(2)=48.556,P<0.01);季节分布看,夏秋季略高于冬春季,4-9月共检出阳性319例,阳性人数占总数的59.18%;年龄分布看,30~50岁年龄组检出最多,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32,P<0.01);性别分布看,男女性别比为1.37∶1,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36,P<0.01);地区分布看,阳性率最高的3个州市依次为红河州、昆明市、曲靖市,病例呈散发状态。结论2010—2019年期间,云南省布病监测点重点职业人群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滇中地区职业人群阳性率较高,并有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需加强对布病重点职业人群的健康宣教及对外来牲畜的检验检疫工作,预防人间布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监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狂犬病病人和犬类感染狂犬病病毒及M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丁继超 章域震 +6 位作者 李浩 杨卫红 冯云 陶晓燕 申辛欣 唐青 张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8-524,共7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部分地区狂犬病病人和疫点犬群携带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状况及RABV膜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M)基因序列分析,为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09年在云南省采集犬脑组织标本606份,狂犬病病人唾液8... 目的调查云南省部分地区狂犬病病人和疫点犬群携带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状况及RABV膜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M)基因序列分析,为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09年在云南省采集犬脑组织标本606份,狂犬病病人唾液8份,脑脊液1份,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RABV抗原,用RT-PCR检测RABV核酸,对阳性标本进行M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所有标本经检测,RABV抗原和/或核酸阳性16份,其中疫点扑杀的貌似健康犬脑组织3.10%(10/323),狂犬病病人唾液5份、脑脊液1份。狗肉餐馆屠宰犬的脑组织283份均为阴性。云南16株RABV的M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5%~100%和85.2%~99.5%。它们与中国人用疫苗株aG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3.9%~85.7%和82.3%~93.6%;与人用疫苗株CTN181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99.7%和98.5%~9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云南16株RABV均属基因Ⅰ型并可分为进化Ⅰ和Ⅱ群并分别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相邻省份流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云南省狂犬病流行与周边省份和东南亚地区的狂犬病传播扩散有一定关系;狂犬病疫点部分貌似健康犬携带RABV并具有传染源意义;云南狂犬病病毒株M基因与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CTN株的同源性和亲缘关系较近,但与aG株同源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膜基质蛋白基因 同源性 遗传进化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2008-2018年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狂犬病病毒基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卫红 杨鹤飞 +3 位作者 冯云 章域震 潘虹 王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9-345,共7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8-2018年人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对近3年新获得的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8年人间狂犬病疫情资料;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D...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8-2018年人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对近3年新获得的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8年人间狂犬病疫情资料;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DFA)检测2015-2018年人和其它动物脑组织样本,DFA阳性样本提取核酸和反转录,用特异性引物对组织标本中病毒的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和糖蛋白(glycoprotein,G)基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经序列测定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08-2018年全省狂犬病发病死亡病例828例,全省发病率在0.046/10万~0.285/10万之间波动;11年来,全省狂犬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全年均有发生,夏秋季节高发;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全省共16个州(市)中14个有病例报告,红河和文山等老疫区疫情仍较重,疫区面积不断扩大。对2015-2018年的46份DFA阳性的样本经RT-PCR扩增后获得N基因序列34个和G基因序列33个,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提示34个RABV N基因和33个RABV G基因均属于YN-A进化群,并与来自四川省的6株RABV亲缘关系最为接近,34个N基因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是99.2%~100%和99.1%~100%,33个G基因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是98.5%~100%和98.7%~100%。结论云南省狂犬病持续流行,疫情呈下降趋势,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在重视老疫区疫情的同时应关注新疫区的疫情趋势;34个RABV N基因和33个RABV G基因分析结果均属于YN-A进化群,与中国Ⅰ型RABV处于同一分支,YN-A分支的RABV毒株为目前云南省的优势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特征 狂犬病病毒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永善县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亚红祥 董万贤 +4 位作者 魏培发 周天惠 周济华 张云智 樊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对云南省永善县恙虫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胶体金免疫试验对发热患者血清进行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sushi)IgG和IgM抗体检测,采用夜夹法诱捕调查地区鼠类,用巢氏PCR方法对鼠脾脏做groEL基因片段扩增和基因序列分... 目的对云南省永善县恙虫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胶体金免疫试验对发热患者血清进行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sushi)IgG和IgM抗体检测,采用夜夹法诱捕调查地区鼠类,用巢氏PCR方法对鼠脾脏做groEL基因片段扩增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2015年5-10月在永善县发现恙虫病患者34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1例,临床诊断病例13例;主要发病于8月,占总病例数的32.35%;40—49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2.35%;农民发病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79.41%;有焦痂或溃疡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4.12%,其中位于腹股沟最多(占有焦痂或溃疡患者的31.25%);有皮疹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0.00%。在捕获的39份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脾组织样品中,恙虫病东方体groEL基因片段扩增阳性9份(阳性率23.08%)。groEL基因片段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本次检测到的YSP30株与的HSB1、FAR1、UAP4等Saitama型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最密切,检测到的其余8株与UT213、UT221、SH205等Karp型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最密切。结论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了永善县存在恙虫病疫源地,当地存在Karp和Saitama相关的2种基因型恙虫病东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恙虫病东方体 流行病学 基因序列分析 永善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恙虫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感染的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亚红祥 张云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是否存在恙虫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感染病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的恙虫病东方体(OT)抗体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体,用巢式PCR扩增患者血液中的OT基... 目的调查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是否存在恙虫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感染病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的恙虫病东方体(OT)抗体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体,用巢式PCR扩增患者血液中的OT基因sta56片断与汉坦病毒(HV)基因L片断。结果 79例患者中,实验室确诊HFRS 5例、恙虫病3例、HFRS与恙虫病混合感染4例;巢式PCR检测到HV L片断核酸2例(DLR2和DLR6),序列分析两者间的同源性100%,DLR2与老挝汉城病毒L0199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4.6%,与中国汉城病毒L99株的同源性80.5%,与云南汉坦病毒YN06-256的同源性69.8%。结论首次证实云南省存在恙虫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感染病例,其HFRS病原体遗传进化关系与老挝汉城病毒L0199株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不明原因发热 混合感染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虫媒病毒与虫媒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7-1129,共13页
云南省为南亚热带气候,适于各类吸血节肢动物的生存繁殖及某些虫媒病毒的保存和传播。迄今,云南已分离到至少8科10属28种虫媒病毒,其中包括能引起人和/或家畜严重疾病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基孔肯雅、蜱媒脑炎、寨卡、辛德毕斯、巴... 云南省为南亚热带气候,适于各类吸血节肢动物的生存繁殖及某些虫媒病毒的保存和传播。迄今,云南已分离到至少8科10属28种虫媒病毒,其中包括能引起人和/或家畜严重疾病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基孔肯雅、蜱媒脑炎、寨卡、辛德毕斯、巴泰、马亚罗、肯科伊、盖塔、蓝舌、坦布苏、阿卡斑和曼扎尼拉等病毒;还发现可能导致人、畜感染的新病毒如版纳病毒、云南环状病毒、芒市病毒,以及昆虫特异性病毒如浓核病毒、库蚊黄病毒、伊蚊黄病毒、伊蚊弹状病毒等,为国内已发现虫媒病毒种类最多的省份。加强虫媒病毒和虫媒病毒病调查研究及防控仍是云南省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对近20年(2001-2020年)云南省虫媒病毒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及公共卫生意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病毒 虫媒病毒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海鹏 钟佑宏 +5 位作者 段存娟 郭牧 段彪 李伟 王鹏 吴鹤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9-592,共4页
目的调查梁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7年采集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4个曾流行过鼠疫乡镇的鼠类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同时挑取部分噬菌体进... 目的调查梁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7年采集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4个曾流行过鼠疫乡镇的鼠类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同时挑取部分噬菌体进行电镜扫描。结果共获得338份标本(黄胸鼠234只,臭鼩鼱43只,其余61只),分离到29株鼠疫噬菌体,总分离率为8.58%(29/338),其中19株分离自黄胸鼠,分离率为8.12%(19/234),8株分离自臭鼩鼱,分离率为18.6%(8/43);4个乡镇全部有分离到鼠疫噬菌体,其中遮岛镇分离率最高为16.13%(5/31);初次分离这些鼠疫噬菌体时,其噬斑在双层平板上表现为大(直径≥2.0 mm)、中(≥1.0 mm,≤2.0 mm)及小(≤1.0 mm)3种噬斑;2株有代表性噬菌体皆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结论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中普遍存在鼠疫噬菌体,黄胸鼠是主要的携带宿主,所分鼠疫噬菌体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且具有多态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噬菌体 鼠疫疫源地 流行病学 梁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检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杜春红 尹家祥 +5 位作者 左曙青 栗冬梅 王秀芳 程晓藕 刘正祥 杨光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3-631,共9页
目的了解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滇西地区8个州(市)中抽取的10个县(市、区)40个自然村中,随机抽取800户家庭(每村20户),进行室内捕鼠,采集鼠脾脏标本并提取基因组DNA,鼠... 目的了解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滇西地区8个州(市)中抽取的10个县(市、区)40个自然村中,随机抽取800户家庭(每村20户),进行室内捕鼠,采集鼠脾脏标本并提取基因组DNA,鼠肺标本提取R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或免疫学方法,检测鼠疫、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巴贝西原虫、人粒细胞无形体、埃立克体、汉坦病毒等病原体。结果捕获9种421只小型兽类,采集脏器样本404份,血清样本325份。检出鼠疫F1抗体两种方法共同阳性血清1份;扩增到巴尔通体枸橼酸合酶(gltA)基因64份,阳性率为15.84%,基因分析表明属6种基因型;检出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5份,阳性率为1.24%,系统发育树显示均为Borrelia afzelii型;检出1例复合感染。其余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滇西地区室内小型兽类感染病原体种类多,分布广,对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危害,需加强监测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地区 居民区 小型兽类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临沧地区蜱种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埃立克体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亚红祥 张云智 王静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3-797,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临沧地区蜱虫种类及其自然感染埃立克体的情况。方法采集耕牛体表寄生的蜱虫,经形态学鉴定和分组后,从蜱虫中提取DNA,应用PCR扩增蜱虫COI基因以及埃立克体16S rRNA和groEL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共采集到蜱虫42只,其中微小牛... 目的了解云南临沧地区蜱虫种类及其自然感染埃立克体的情况。方法采集耕牛体表寄生的蜱虫,经形态学鉴定和分组后,从蜱虫中提取DNA,应用PCR扩增蜱虫COI基因以及埃立克体16S rRNA和groEL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共采集到蜱虫42只,其中微小牛蜱38只占90.48%、血蜱4只占9.52%。将每种蜱的2只为1组,在21组样本中,检出COI片断21份(检出率100%);在相同的4组样本中均检出埃立克体16S rRNA片断和groEL片断4份(检出率19.05%)。基因序列分析,检出的COI片断序列中有2份与澳大利亚pava血蜱(JX573136)的同源性最高(89.3%),其余19份序列与马来西亚微小牛蜱B3的同源性最高(99.5%);检出的4份16S rRNA片断序列完全一致,与美国查菲埃立克体Arkansas和埃文埃立克体Aa2FT349及中国北京查菲埃立克体BY-YQ-HME-O18株的同源性均为100%;检出的4份groEL片断序列也完全一致,与日本埃立克体Yonaguni206株的同源性最高均为93.9%。结论经分子检测证实云南临沧地区耕牛体表微小牛蜱中存在一种类似日本Yonaguni206株的埃立克体感染,耕牛体表还可能寄生一种新的血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立克体 蜱虫 PCR检测 基因序列分析 云南临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庆新发野鼠鼠疫疫源地中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其裂解谱测定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波 钟佑宏 +7 位作者 丁奕博 郭英 段存娟 张海鹏 赵丹妮 谭红丽 李伟 王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查明鹤庆新发野鼠鼠疫疫源地内是否存在鼠疫噬菌体,并对所离分鼠疫噬菌体进行形态鉴定及噬菌谱分析。方法以鹤庆县马厂村为核心,选择5km范围内的自然村为采样点,采用鼠铗法进行捕鼠,实验室中取鼠盲肠置入改良PBS中,采用双层平皿对... 目的查明鹤庆新发野鼠鼠疫疫源地内是否存在鼠疫噬菌体,并对所离分鼠疫噬菌体进行形态鉴定及噬菌谱分析。方法以鹤庆县马厂村为核心,选择5km范围内的自然村为采样点,采用鼠铗法进行捕鼠,实验室中取鼠盲肠置入改良PBS中,采用双层平皿对样本进行筛选、纯化得到噬菌体,观察噬菌斑形态,电镜检查噬菌体形态,并在22℃、24℃、28℃及37℃对21株鼠疫菌与115株非鼠疫菌进行裂解特性分析。结果采集的354份标本,分离到2株鼠疫噬菌体;2株噬菌体在高于24℃温度下可裂解鼠疫菌,低于24℃不能裂解鼠疫菌,而非鼠疫菌在4个温度下均不裂解;电镜形态检测2株噬菌体均属于肌尾噬菌体。结论鹤庆新发野鼠疫疫源地内存在着鼠疫噬菌体,且所分鼠疫噬菌体只有在高于24℃时才裂解鼠疫菌,此特性与鼠疫菌在鹤庆县的长期存在相关,且两株噬菌体存在裂解谱较窄,特异性良好,可用于备用诊断噬菌体的筛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庆县 新发鼠疫疫源地 鼠疫噬菌体 裂解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在鼠疫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孔进姣 石丽媛 王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6-1040,共5页
鼠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随着全基因测序的完成,我们对鼠疫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为我们探寻引起其发生发展的因素提供了平台。本文通过对SNP分析的特征、应用条件及其在耶尔森氏鼠疫菌方面的... 鼠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随着全基因测序的完成,我们对鼠疫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为我们探寻引起其发生发展的因素提供了平台。本文通过对SNP分析的特征、应用条件及其在耶尔森氏鼠疫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鼠疫的暴发流行的追踪溯源研究提供相关信息,也为鼠疫的监测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 鼠疫耶尔森菌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市古城区首次证实一起鼠间鼠疫疫情 被引量:12
18
作者 谭红丽 郭英 +4 位作者 杨文艳 陈福美 张福新 张正飞 王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对丽江市古城区的一起鼠间鼠疫进行判定。方法对1份干燥自毙大绒鼠标本进行鼠疫反相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IH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结果该标本经免疫学检测、PCR及RT-PCR检测均为阳性。结论确认丽江... 目的对丽江市古城区的一起鼠间鼠疫进行判定。方法对1份干燥自毙大绒鼠标本进行鼠疫反相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IH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结果该标本经免疫学检测、PCR及RT-PCR检测均为阳性。结论确认丽江市古城区鼠间鼠疫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实时荧光定量PCR 自毙鼠 丽江市古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疫一体系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珊珊 段存娟 +4 位作者 郭英 石丽媛 钟佑宏 李伟 王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3,共6页
本研究根据鼠疫耶尔森氏菌caf1及YPO0392基因,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不同荧光标记的TaqMan荧光探针,构建一体系的检测体系,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8份鼠疫阳性及24份阴性DNA样本进行应用评价。结果显示,一体系双重检测鼠... 本研究根据鼠疫耶尔森氏菌caf1及YPO0392基因,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不同荧光标记的TaqMan荧光探针,构建一体系的检测体系,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8份鼠疫阳性及24份阴性DNA样本进行应用评价。结果显示,一体系双重检测鼠疫DNA的敏感度为17.93×10^-5 ng/μL;19份鼠疫菌DNA都有扩增,25份非鼠疫菌DNA都未扩增;对8份阳性现场DNA样本进行检测,一体系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24份阴性D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caf1和YPO0392基因的一体系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操作方便并节约成本,能够代替单基因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氏菌 caf1 TPO0392 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在细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富萍 杨向东 +1 位作者 于彬彬 高子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96-1201,1210,共7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作为第三代分子遗传标记,因其在遗传疾病、基因进化、适应和物种、医学等领域的研究重要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特征是位点数量多、分布广泛、遗传稳定、通量高,适用于快速、规模...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作为第三代分子遗传标记,因其在遗传疾病、基因进化、适应和物种、医学等领域的研究重要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特征是位点数量多、分布广泛、遗传稳定、通量高,适用于快速、规模化筛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细菌分子分型。本文就SNP技术的概况、与其他分型方法的比较及其在细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 细菌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