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东川播卡—拖布卡地区含金石英脉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应汉龙 刘和林 李志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202,共7页
东川播卡—拖布卡地区金矿是云南中部“康滇地轴”中、新元古界昆阳群岩石中发现的第一个金矿,位于接近三江褶皱带的扬子地块西缘。原生金矿化为含金黄铁矿石英脉、细脉、网脉和浸染状石英黄铁矿。四个不同产状的典型含金石英脉的石英... 东川播卡—拖布卡地区金矿是云南中部“康滇地轴”中、新元古界昆阳群岩石中发现的第一个金矿,位于接近三江褶皱带的扬子地块西缘。原生金矿化为含金黄铁矿石英脉、细脉、网脉和浸染状石英黄铁矿。四个不同产状的典型含金石英脉的石英的阶段加热^(40)Ar/^(39)Ar 年龄谱为马鞍形,坪年龄值范围为 59.93±0.21~42.38±0.32 Ma,最小视年龄范围 59.30±4.30~41.90±1.8 Ma,与计算坪年龄加热阶段相应数据的^(40)Ar-^(39)Ar 等时线年龄范围 59.34±0.17~41.25±0.10 Ma,三者基本一致。等时线年龄计算的相关系数大于 0.998,^(40)Ar/^(36)Ar 初始值范围为 293.17±1.40~295.2±0.43,与尼尔值一致。石英形成后没有受到后期地质作用。石英样品的坪年龄没有受到过剩氛和氩丢失的影响,可以作为石英和金矿的年龄。金矿形成于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和始新世初的陆内拉张地质构造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石英 金矿床 云南 ^40Ar/^39Ar年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整合界面及其后期转化在金矿成矿中的意义──以滇黔桂毗邻区金矿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志伟 钱祥贵 刘和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2-57,共6页
滇黔桂"金三角"地区,自古生代以来,存在着5个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面。角度不整合是板内褶皱造山变形,平行不整合是板内造陆变形的重要记录。它们是一种容易失稳的界面。在强烈构造变动背景中,其后期转化的重要型式是... 滇黔桂"金三角"地区,自古生代以来,存在着5个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面。角度不整合是板内褶皱造山变形,平行不整合是板内造陆变形的重要记录。它们是一种容易失稳的界面。在强烈构造变动背景中,其后期转化的重要型式是形成脆性拆离断层带(中浅构造层次)、韧性剪切带(中深构造层次)及其它们之间的韧-脆性转换带。这些后期转化的演化对此区金矿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表现在:①强化流体-岩石间相互作用;②促进金成矿流体的再次运移和聚集,③为金成矿提供定位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后期转化 金矿 滇黔桂毗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地区金矿区域成矿条件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志伟 钱祥贵 +1 位作者 田敏 刘和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0-30,共11页
在成矿构造环境研究基础上,指出滇东南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属裂陷构造盆地性质。该裂陷构造盆地是本区金矿赋存的重要空间,也是它们的成矿场所。本区存在多个金的高背景层位,金矿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变形作用、岩浆作用等因素... 在成矿构造环境研究基础上,指出滇东南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属裂陷构造盆地性质。该裂陷构造盆地是本区金矿赋存的重要空间,也是它们的成矿场所。本区存在多个金的高背景层位,金矿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变形作用、岩浆作用等因素的综合控制,这些因素在不同区段、不同时段的耦合梯度差是造成本区金矿成矿与否的关键条件。基于成矿控制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强调只有耦合梯度高的区段才可能有金的工业矿体出现,并进一步讨论了本区金矿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条件 成矿模式 金矿 滇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