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铅冶炼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产排污系数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凯 孙科源 +2 位作者 赵杨 邢杰 安俊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9-204,共6页
针对云南省的铅冶炼行业企业的原料、工艺、企业规模和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进行全面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研究了工艺及产排污情况。重点分析铅冶炼企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产生及变化规律,借助物料衡算、实测法核算和经验估值... 针对云南省的铅冶炼行业企业的原料、工艺、企业规模和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进行全面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研究了工艺及产排污情况。重点分析铅冶炼企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产生及变化规律,借助物料衡算、实测法核算和经验估值等方法分析,计算出铅冶炼行业生产过程中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产生规律和排放等参数。该研究获取危险废物产排污系数可用于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核定许可排污量、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制定、清洁生产审计等工作,为云南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排污系数 重金属 危险废物 铅冶炼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锌行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产排污系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科源 安俊菁 +1 位作者 黄凯 胡若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5期7-11,共5页
以云南省锌采选和冶炼行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为对象,针对其产生种类与数量、处理方式及处置现状进行调查,采用物料衡算、实测法核算和经验估值等方法对锌冶炼过程中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产污和排放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锌矿山采选过程... 以云南省锌采选和冶炼行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为对象,针对其产生种类与数量、处理方式及处置现状进行调查,采用物料衡算、实测法核算和经验估值等方法对锌冶炼过程中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产污和排放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锌矿山采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锌冶炼不同工段产污系数最大的危险废物为烟尘,在产能<5万t/a的锌冶炼焙烧、电解锌、电炉炼锌和精馏过程中烟尘的产污系数分别为178.7 kg/t^268 kg/t、218 kg/t^312.6 kg/t、188.5 kg/t^230.9 kg/t、12.5 kg/t^21.7 kg/t;在产能≥5万t/a的锌冶炼焙烧、电解锌过程中烟尘产污系数分别为693 kg/t^863 kg/t、256.5 kg/t^384.7 kg/t,排污主要集中在电解锌工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排污系数 重金属 危险废物 锌冶炼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浸技术在云南省铜冶炼企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安俊菁 王少龙 +2 位作者 熊国焕 黄凯 于站良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8,25,共4页
概述了国内外铜堆浸技术的研究现状、基本工艺和流程,简要介绍了云南铜冶炼的生产情况及硫酸堆浸、氨堆浸技术在云南的应用情况。指出堆浸工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云南省堆浸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铜冶炼 堆浸 硫酸堆浸 氨堆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重金属污染源控制途径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毕婷婷 钱琪所 《南方农机》 2015年第8期61-62,共2页
重金属污染末期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必须将其控制在重金属产生源头。分析云南省重金属主要来源,尾矿库分布与流域重金属污染有直接关联污染元素通过河流做为其运移途径,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提出加强动态管理更新、加大涉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末期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必须将其控制在重金属产生源头。分析云南省重金属主要来源,尾矿库分布与流域重金属污染有直接关联污染元素通过河流做为其运移途径,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提出加强动态管理更新、加大涉重金属企业监管、合理选择尾矿堆存方式、加强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以及开展后续调查等措施,促使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作出重金属污染防治应急对策及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规划,实现重金属污染源头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重金属污染 尾矿库 污染防治 源头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处理效果
5
作者 常蓉 赵扬 +2 位作者 张辰 周小刚 王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95-1404,共10页
通过研究不同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的单电极电絮凝体系在120 min内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COD、氨氮的去除效果,基于BBD响应曲面法探究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反应时间的单独及相互作用,从优化目标污染物去除率与电絮凝体系能耗角度分析电絮... 通过研究不同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的单电极电絮凝体系在120 min内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COD、氨氮的去除效果,基于BBD响应曲面法探究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反应时间的单独及相互作用,从优化目标污染物去除率与电絮凝体系能耗角度分析电絮凝构建策略。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反应时间3个单一因素与COD、NH_(3)-N去除率存在显著相关性,电流密度与反应时间呈正相关,与极板间距呈负相关,3个因素两两交互对COD、NH_(3)-N的去除影响不显著。在极板间距5.5 cm、电流密度80 mA·cm^(-2)、反应时间120 min的运行条件下目标污染物去除率最大,COD为87%,NH_(3)-N为86.5%。从安全、经济、环境多方面综合考虑,在长时间、低电流密度和短时间、高电流密度这2个电絮凝构建体系下可实现污染物高效净化及电解池体系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垃圾渗滤液 响应曲面法 去除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冶炼过程汞的流向和分布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若鹏 黄小凤 +4 位作者 安俊菁 赵杨 刘秀状 赵丹 尚志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共4页
利用物料衡算法对云南省某铜冶炼企业铜冶炼过程中汞的流向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铜冶炼系统中的汞主要来自铜精矿;经过制酸工艺,汞绝大部分进入到酸泥、污酸中,一部分进入到硫酸产品中,很少一部分随烟气排放;烟气中的汞能够达到规定... 利用物料衡算法对云南省某铜冶炼企业铜冶炼过程中汞的流向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铜冶炼系统中的汞主要来自铜精矿;经过制酸工艺,汞绝大部分进入到酸泥、污酸中,一部分进入到硫酸产品中,很少一部分随烟气排放;烟气中的汞能够达到规定的排放限值;经过污水处理系统,污酸中的汞进入到砷钙渣、中和渣和石膏渣中,回用水指标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元素走向 平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窑还原焙烧锌冶炼污泥与烟尘回收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杨 邢杰 +1 位作者 安俊菁 孙科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4,共5页
设计了处理能力为100t/d的回转窑,开展低品位锌冶炼废水处理污泥还原焙烧回收氧化锌烟尘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含锌品位对回转窑挥发获得氧化锌烟尘的效果有显著影响;当污泥的锌品位为5.04%和8.34%时,表冷收尘系统回收烟尘含锌分别为19... 设计了处理能力为100t/d的回转窑,开展低品位锌冶炼废水处理污泥还原焙烧回收氧化锌烟尘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含锌品位对回转窑挥发获得氧化锌烟尘的效果有显著影响;当污泥的锌品位为5.04%和8.34%时,表冷收尘系统回收烟尘含锌分别为19.4%和21.4%,对应的布袋收尘系统回收烟尘的含锌量高达50.2%和51.6%。水淬渣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均低于GB5085.3-2007危险废物的各项限值,可直接用于生产或堆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废水处理污泥 氧化锌烟尘 毒性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冶炼制酸酸泥中汞富集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凯 安俊菁 +1 位作者 赵杨 孙科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24,共4页
采用常压浸出—还原富集的方法,以次氯酸钠与硝酸为混合浸出剂,将铜冶炼酸泥中的汞转化为Hg2+转移至浸出液中,再将其还原富集为零价汞而分离。结果表明,铜酸泥中汞浸出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5mL/g、搅拌速度500r/min、浸出温度20℃、浸出... 采用常压浸出—还原富集的方法,以次氯酸钠与硝酸为混合浸出剂,将铜冶炼酸泥中的汞转化为Hg2+转移至浸出液中,再将其还原富集为零价汞而分离。结果表明,铜酸泥中汞浸出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5mL/g、搅拌速度500r/min、浸出温度20℃、浸出时间30min、浸出液硝酸与次氯酸钠体积比4∶1,铜酸泥中汞浸出率可达93.6%。在浸出液中添加0.1%浓度为10%的次亚磷酸钠,絮凝沉降后,富汞渣中汞品位高达20.6%,达到制汞原料的需求,实现了酸泥中汞的净化与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酸泥 浸出 还原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侧吹熔炼炉处理CRT含铅玻璃工业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安俊菁 黄凯 +5 位作者 赵杨 马悍 王廷坤 胡若鹏 孙科源 王晓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2,18,共4页
在密闭侧吹熔炼炉内开展CRT含铅玻璃替代炼铅原料的配比工业试验。结果表明,CRT含铅玻璃可以替代部分铅矿石和硅石作为密闭侧吹熔炼炉炼铅的原料,在CRT含铅玻璃23.2%配比条件下,铅回收率最高。
关键词 CRT含铅玻璃 工业试验 密闭侧吹熔炼炉 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