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iR-4646-5p、miR-3654联合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云南宣威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仁宁 万鑫蕊 +4 位作者 黄萱 李明平 许凯 方绕红 李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4-664,共11页
背景与目的宣威肺癌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加,还具有全年龄段高发、女性肺癌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寻找更多稳定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宣威肺癌的诊断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究4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各自及联合传统肺癌肿瘤... 背景与目的宣威肺癌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加,还具有全年龄段高发、女性肺癌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寻找更多稳定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宣威肺癌的诊断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究4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各自及联合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宣威肺癌检测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检测4个miRNA和5种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45例宣威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表达量,采用逻辑回归模型综合评估4个miRNA在宣威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效能等相关统计学指标。结果单个血清miRNA中miR-4646-5P、miR-3654在宣威肺癌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miR-3654用于诊断的效果最好,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7%、82.2%、0.847。miR-3654联合miR-4646-5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诊断宣威肺癌的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01,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1.7%。结论血清miR-3654在4个miRNA中对宣威肺癌诊断效果最好,并且联合miR-4646-5p、CEA能有效提高其对宣威肺癌的诊断价值,有望作为有价值的宣威肺癌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宣威肺腺癌 肺肿瘤 肿瘤标志物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孕妇无乳链球菌耐药状况与其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析研究
2
作者 董小雪 马志刚 +3 位作者 张鸿娟 李欣玥 许云敏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9-1315,共7页
目的分析孕晚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分布以及和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及D试验阳性率的相关性,为临床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 目的分析孕晚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分布以及和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及D试验阳性率的相关性,为临床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孕晚期孕妇临床分离的GBS菌株,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多重PCR的方法进行荚膜血清型分型,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分析,药敏分析应用WHONET 5.6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26.0。结果共收集168株无乳链球菌,血清分型中血清型Ⅲ的检出率最高为31.5%(53/168),其次为Ⅴ型31.0%(52/168),Ⅰb型25.0%(42/168),Ⅰa型7.7%(13/168),Ⅱ、Ⅳ型少见,未检出Ⅳ型、Ⅶ型、Ⅷ型、Ⅸ型。检出的9种不同的毒力基因中每株菌至少含有3种上的毒力基因,其中cylB、fbsA和fbsB基因检出率为100.0%(168/168),hylB、lmb和scpB基因检出率均大于91.0%,bac基因检出率最低,为27.0%(47/168)。血清型Ⅰb中bca和bac基因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血清型(P<0.05),分别为92.1%(39/42)和88.1%(42/47),血清型Ⅲ中bac基因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血清型(P<0.05),为3.8%(2/53)。未检出对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6.7%和70.8%。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在不同的血清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D实验阳性率为16.6%(28/168),其中Ⅴ型血清型中D实验阳性率为85.7%(24/28),与其他血清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生殖道GBS血清型以Ⅲ型和Ⅴ型为主,普遍存在3种以上毒力基因,不同血清型之间毒力基因表达率、D试验阳性率、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存在差异。未发现耐青霉素G和万古霉素的菌株,青霉素仍可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信号传导调控脑-肠轴功能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浩能 黄松苓 潘俊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炎症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复杂生物反应,多种免疫细胞、神经和非免疫细胞、炎症信号-体液形成复杂互作网络,参与大脑和肠道的调控。近年来研究表明,雌激素(主要指17β-雌二醇)在炎症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显著抑制脑-肠轴炎症信号传导。... 炎症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复杂生物反应,多种免疫细胞、神经和非免疫细胞、炎症信号-体液形成复杂互作网络,参与大脑和肠道的调控。近年来研究表明,雌激素(主要指17β-雌二醇)在炎症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显著抑制脑-肠轴炎症信号传导。肠道菌群失调是引发炎症信号在脑-肠轴中传导的原因之一,也是继发神经炎症的重要原因。而雌激素不仅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减少菌群失调引发的肠道炎症,也可以通过平衡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信号的传递来调控神经系统炎症,这表明雌激素对脑-肠轴炎症信号调节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雌激素对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炎症的调节综合论述,系统讨论脑-肠轴炎症信号的产生及雌激素对脑-肠轴炎症信号的调节,以期为雌激素对脑-肠轴功能调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脑-肠轴 肠道菌群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DNMT1增强NK细胞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武坤 黄佳莉 +3 位作者 程沈菊 李艳红 曾云 史明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59,共7页
目的:探讨敲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对NK细胞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AML患者、对照人群外周血NK细胞,PCR测定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DNMT1蛋白水平。构建DNMT1敲除小鼠,获取NK^(DNMT1-/-)细胞;以白介... 目的:探讨敲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对NK细胞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AML患者、对照人群外周血NK细胞,PCR测定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DNMT1蛋白水平。构建DNMT1敲除小鼠,获取NK^(DNMT1-/-)细胞;以白介素-12、15、18刺激NK细胞以构建记忆性NK细胞,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水平。将记忆性NK细胞与HL60细胞共培养,LDH法检测NK^(DNMT1-/-)细胞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凋亡及NK细胞NKG2D水平,Western blot测定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蛋白水平。通过尾静脉注射HL60细胞构建AML模型小鼠,同时注射记忆性NK细胞,检测小鼠体重、CD33阳性率及生存时间。结果:AML患者外周血NK细胞DNMT1 mRNA、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经白介素刺激后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NK^(DNMT1+/+)细胞比较,NK^(DNMT1-/-)细胞经白介素刺激后IFN-γ分泌能力明显升高(P<0.05)。NK^(DNMT1-/-)细胞对HL60细胞杀伤、凋亡诱导作用明显强于NK^(DNMT1+/+)细胞(均P<0.05)。NK^(DNMT1-/-)细胞的NKG2D水平及表达穿孔素、颗粒酶B能力明显高于NK^(DNMT1+/+)细胞(均P<0.05)。与注射NK^(DNMT1+/+)细胞的AML小鼠相比较,注射NK^(DNMT1-/-)细胞的AML小鼠体重明显增加,CD33阳性率明显下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结论:敲除DNMT1可增强NK细胞对AML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NK细胞记忆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急性髓系白血病 NK细胞 记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淑敏 杜艳 毕建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2-677,共6页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mucoviscous Klebsiella pneumoniae,HMKP)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的克隆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mucoviscous Klebsiella pneumoniae,HMKP)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的克隆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拉丝试验收集非重复HMKP菌株。采用PCR检测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型及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别比较K1型和K2型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模式的差异,以及毒力基因rmpA或rmpA2阳性组与阴性组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共收集HMKP菌株42株,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88.10%),主要的疾病分布为肿瘤(26.19%)、呼吸系统疾病(21.43%)、脑部疾病(21.43%)。荚膜血清型以K1(28.57%)和K2(33.33%)型为主,85.71%的菌株携带高毒力基因rmpA/rmpA2和iucA/iutA。MLST以ST23(21.43%)、ST86(19.05%)最常见。K1型和K2型有不同的毒力基因携带模式,K1型携带的毒力基因数多于K2型。rmpA或rmpA2阳性组的毒力基因rmpA2或rmpA、iucA、iutA携带率高于其阴性组(P<0.05)。结论本院HMKP以K1、K2荚膜血清型为主,ST型主要为ST23、ST86,85.71%的菌株为携带高毒力基因rmpA/rmpA2和iucA/iutA的HV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基因 分子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及红细胞参数特点分析
6
作者 郭晓潞 吴亚敏 张艳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1-485,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比较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18-45岁成人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昆明医...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比较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18-45岁成人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筛查地贫基因的病例3195例,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β珠蛋白基因21个位点突变型。将携带β-地贫基因的单纯杂合子患者分为β^(+)杂合子组、β^(0)杂合子组,对照组为体检健康人群219例,收集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4项指标数据,比较β^(+)、β^(0)杂合子组与对照组4个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在18-45岁之间β^(+)、β^(0)杂合子与健康人群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结果:确诊地贫基因携带者688例,占21.53%;包含β珠蛋白基因突变322例,其中β^(+)杂合子145例,β^(0)杂合子151例,β^(+)纯合以及β^(+)和β^(0)双重杂合14例;β珠蛋白和α珠蛋白同时突变或缺失12例。β^(+)地贫以CD26 G>A突变型携带率最高,占57.9%;β^(0)地贫以CD17 A>T突变型携带率最高,占46.4%。将检出的296例β-地贫杂合突变携带者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参考区间比较,发现RBC大于参考区间最高值有218例,Hb、MCV、MCH小于参考区间最低值分别为105、281、269例。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比较,4个红细胞参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进一步不同性别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均P<0.001)。结论:昆明地区人群的地贫基因携带率、β杂合子地贫基因型携带率均处于较高水平,β^(+)、β^(0)杂合子携带者与健康人群红细胞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应做好告知工作,在处于适婚年龄的成人中应该加强筛查,以预防重型地贫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血液学表型 基因突变 红细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多中心血流感染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孟雪斐 张鸿娟 +13 位作者 马志刚 冀旭峰 刘平娟 喻华 蓝锴 季萍 贾伟 李刚 刘家云 谢小芳 鲍春梅 耿荣华 曲芬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5-993,共9页
目的分析2018-2020年多中心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演变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或仪器法,对11所三级医院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0年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数据分... 目的分析2018-2020年多中心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演变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或仪器法,对11所三级医院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0年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数据分析使用WHONET5.6。结果11所三级医院3年血流感染标本共分离病原菌207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399株(59.8%),革兰阳性菌8343株(40.2%);排名前3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231株,25.2%)、肺炎克雷伯菌(2840株,13.7%)、表皮葡萄球菌(1517株,7.3%)。3年药敏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60.0%(62.8%、63.6%和66.3%);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逐年上升(16.7%、16.8%和21.6%),其中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高36.2%和30.6%;MRSA检出率逐年下降(32%、31.6%和30.7%);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0.2%、10.5%和7.5%;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77.6%、76.7%和74.7%);屎肠球菌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除利奈唑胺和四环素外,屎肠球菌的耐药性均高于粪肠球菌;布鲁菌共检出300株,其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检出最多(165株)。结论11所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3年检出及构成变化不大,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绝对优势;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布鲁菌所有成员单位均有检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检出数最多。临床应持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碳青霉烯类耐药 细菌耐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定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分子特征及其感染相关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孟雪斐 张鸿娟 +5 位作者 宋贵波 马志刚 李小凤 梁媛 刘涵禹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3-572,共10页
目的通过对直肠拭子主动筛查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和对应患者感染后分离出的CRE进行配对分析研究,以探讨CRE定植和感染之间的分子特征异同,为临床CRE感染的防控提供帮助和指导。... 目的通过对直肠拭子主动筛查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和对应患者感染后分离出的CRE进行配对分析研究,以探讨CRE定植和感染之间的分子特征异同,为临床CRE感染的防控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采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直肠拭子标本进行CRE菌株筛查。监测筛查阳性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对感染菌株及其定植菌株同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CRE主动筛查定植率为2.41%(75/3116),其感染率为45.3%(34/75)。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检出以bla_(KPC)为主:定植组bla_(KPC)(25/34)、bla_(OXA48)(9/34),感染组bla_(KPC)(25/34)、bla_(OXA48)(10/34),检出率P>0.05;ST分型以ST11型检出率最高,定植组ST11型(25/34)、ST231型(9/34),感染组ST11型(25/34)、ST231型(9/34),检出率P>0.05。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的为:定植组mrkD(34/34)、uge(32/34)、fimH(33/34)、wabG(32/34)、entB(32/34),感染组mrkD(34/34)、fimH(31/34)、uge(34/34)、wabG(31/34)和entB(30/34),检出率P>0.05。定植菌是否发生感染与毒力基因uge、iucA、iutA、rmpA和iroB相关,P≤0.05。结论肠内定植CRE与其感染CRE之间高度同源,主动筛查是防控CRE感染的重要举措,通过CRE主动筛查对高危人群预防CRE感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肠道定植 主动筛查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员静 单斌 +14 位作者 孟雪斐 张鸿娟 马志刚 喻华 耿荣华 曲芬 刘平娟 刘家云 谢小芳 蓝锴 冀旭峰 贾伟 李刚 鲍春梅 季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了解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不同地区11家医院6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临床分离株,按统... 目的了解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不同地区11家医院6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临床分离株,按统一方案和标准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参照2020版CLSI标准判读,并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CRE检出率分别是6.4%(1897/29525)、6.8%(2186/32239)、7.3%(2171/29816),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大肠埃希菌(CR-ECO)的3年总检出率分别是13.2%和2.0%。CRE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43.8%(2681/6123),其次是尿液标本16.0%(977/6123)、血液标本8.1%(496/6123)和分泌物标本4.5%(278/6123)。不同种属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中不同标本类型的占比不同,CR-KPN以痰液标本为主,CR-ECO以尿液标本为主。不同科室的CRE检出率有所不同,以ICU检出最高。体外药敏结果显示,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不同菌属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不同。CR-KPN和CP-ECO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的体外抗菌活性较高。结论CRE检出呈上升趋势,各地区需加强本地区CRE监测,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有效遏制CRE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不同抗菌药物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体外活性分析
10
作者 董小雪 张鸿娟 +5 位作者 苏艳丹 李欣玥 许云敏 朱晓雁 郭兰花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研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临床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PCR... 目的研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临床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PCR方法检测bla_(KPC)、bla_(OXA-48)、bla_(VIM)、bla_(NDM)和bla_(IMP)等5种耐药基因,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棋盘法检测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协同抑菌活性,计算联合药敏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和敏感折点指数,判断两种组合之间的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作用,评估不同组合之间的协同效果。结果本研究共收集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234株,其中产金属酶的菌株占12.8%(30/234),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为100%(30/30)。分别从不同样本类型中选择6株产金属酶的代表性菌株进行联合药敏实验,结果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对6株菌株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均<0.5,表现出协同作用,协同率为100%(6/6),联合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时,每个组合仅对1株菌株表现出协同作用,协同率为16.7%(1/6),但在美罗培南的组合中,有3株菌株表现出相加作用,相加率为50%(3/6),对2株双酶型菌株均无协同或相加作用,敏感折点指数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明显优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协同效果显著。结论体外联合药敏结果显示,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具有显著的协同效果,联合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协同效果不明显,因此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可作为治疗产金属酶肠杆菌感染的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药敏实验 碳青霉烯类 多重耐药 协同抑菌活性 金属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飞 李小凤 +4 位作者 梁媛 李洁 姜波 单斌 宋贵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0-825,共6页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规律及耐药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多中心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s-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开展...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规律及耐药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多中心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s-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开展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遗传信息研究,并对碳青霉烯酶基因与外膜孔蛋白OprD编码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将81株CRPA分为36个ST型,总体以ST3390(41.98%,34/81)为主,其中有5种为新发现的ST型别;CRPA菌株中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检出率较高(65.43%,53/81),尿液标本检出率最高(80.00%,28/35),其中IMP、VIM和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7.04%、27.16%和1.23%,未检测到KPC、GES、SPM和OXA-40型碳青霉烯酶基因;oprD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发现,高达96.29%(78/81)CRPA临床分离株发生了各种类型的突变,以单个或者多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为主(76.54%,62/81)。结论81株CRPA主要的耐药机制为膜孔蛋白基因突变和产碳青霉烯酶;存在ST3390克隆株的局部流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防止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分子流行病学 多位点序列分型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碳青霉烯酶检测中的价值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鸿娟 孟雪斐 +1 位作者 宋贵波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0,I0001,共7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碳青霉烯酶型检测中的价值及性能情况,为实验室进行CRE碳青霉烯酶快速检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收集的70株无菌部位分离的CRE菌株同时使用PCR扩增、基因测序和胶体金免... 目的系统性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碳青霉烯酶型检测中的价值及性能情况,为实验室进行CRE碳青霉烯酶快速检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收集的70株无菌部位分离的CRE菌株同时使用PCR扩增、基因测序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碳青霉烯酶型检测,以测序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实验室检测性能。结果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69株,其中KPC型49株,OXA-48型12株,IMP型1株,NDM型3株,同时检出KPC和OXA-48型2株,同时检出OXA-48和NDM型1株,同时检出KPC和NDM型1株,未检出以上5种基因型1株。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结果与测序结果相比灵敏度100%,特异度97.1%。不符合2株,其中1株为测序结果同时存在KPC和OXA-48两种型,胶体金检测结果为KPC型;1株为测序结果同时存在KPC和NDM两种型,胶体金检测结果为KPC型。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作为一种新的CRE碳青霉烯酶型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容易判读,能够短时间内检测出CRE中的产KPC、OXA-48、VIM、IMP和NDM型碳青霉烯酶的情况,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可作为实验室进行碳青霉烯酶型快速检测的方法,指导临床诊治C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aNDM-1基因敲除对阴沟肠杆菌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代鹏飞 杨恺 +1 位作者 杜艳 刘淑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9-1394,共6页
目的:比较bla NDM-1基因敲除前后阴沟肠杆菌毒力的变化,阐明bla NDM-1基因对其毒力的影响。方法:将携带bla NDM-1基因的阴沟肠杆菌分为携带耐药基因bla NDM-1的阴沟肠杆菌T2(T2组)、阴沟肠杆菌T2 bla NDM-1基因敲除株(ΔT2组)和阴沟肠杆... 目的:比较bla NDM-1基因敲除前后阴沟肠杆菌毒力的变化,阐明bla NDM-1基因对其毒力的影响。方法:将携带bla NDM-1基因的阴沟肠杆菌分为携带耐药基因bla NDM-1的阴沟肠杆菌T2(T2组)、阴沟肠杆菌T2 bla NDM-1基因敲除株(ΔT2组)和阴沟肠杆菌ATCC13047 (ST组)。检测各组质粒稳定性、各组阴沟肠杆菌的菌落运动直径、生物膜吸光度(A)值、黏附细菌量、黏附率及侵袭黏附比。结果:传代200次后,T2组阴沟肠杆菌仍携带bla NDM-1基因,ΔT2和ATCC13047组阴沟肠杆菌不携带bla NDM-1基因;T2组阴沟肠杆菌仅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 NDM-1,其他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 KPC-2、bla IMP-4、bla VIM-1和bla OXA-48均为阴性;ΔT2和ST组所检测的5种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均为阴性,T2与ΔT2组阴沟肠杆菌携带相同的毒力基因clp B、icmf和acr A。T2组菌落运动直径小于ΔT2和ST组(P<0.05)。与T2组比较,ΔT2组生物膜A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组比较,ΔT2组黏附细菌量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24 h后,T2组和ΔT2组RAW264.7细胞的黏附率和侵袭黏附比低于ST组(P<0.05)。结论:bla NDM-1基因未明显增加阴沟肠杆菌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blaNDM-1 基因敲除 毒力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毒力特性及其对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毕建蝶 刘淑敏 +2 位作者 何秋月 韩睿辉 杜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8-444,共7页
目的对收集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高毒力鉴定,探讨其对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疑似菌株,首先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情况,再结合拉丝... 目的对收集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高毒力鉴定,探讨其对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疑似菌株,首先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情况,再结合拉丝试验、PCR扩增毒力质粒相关基因和药敏试验鉴定其高毒力特性及耐药情况。然后将细菌分别感染RAW264.7细胞4 h和24 h后,黏附与抗吞噬试验检测细菌免疫逃避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的表达。结果两株临床菌株均为高黏液表型、携带毒力质粒相关基因及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判定为HVKP,并且出现了多重耐药(Muiti-drug resistant,MDR)且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HVKP(MDR-HVKP)。在感染4 h和24 h后,巨噬细胞胞外细菌黏附数及胞内活菌数都为:标准菌株>HVKP_(临床)>MDR-HVKP_(临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感染4 h内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均较低。与标准菌株相比,HVKP_(临床)(P=0.007)和MDR-HVKP_(临床)(P=0.009)更能增加TNF-α的表达水平。当感染达到24 h时,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上升较明显,同样高毒力菌株感染引起IL-6和IL-1β表达水平增加的程度大于标准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的HVKP具有高黏液表型、携带毒力质粒相关基因及免疫逃避能力强的特性,易对免疫力低下的重症患者造成严重感染。在感染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后,主要通过释放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β来加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多重耐药 免疫逃避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子痫前期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子代认知能力的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岩团进 张宇航 +6 位作者 何秋月 徐彤 黄薇 苏洪 杨榆玲 何建萍 钱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3-649,共7页
目的 建立妊娠早期子痫前期(PE)大鼠模型,观察其表型、妊娠结局及其子代认知能力的变化。方法 将受孕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在孕鼠妊娠第5天时一次性尾静脉分别注射超低剂量脂多糖(LPS)(0.5μg/kg)和等体积的生理盐... 目的 建立妊娠早期子痫前期(PE)大鼠模型,观察其表型、妊娠结局及其子代认知能力的变化。方法 将受孕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在孕鼠妊娠第5天时一次性尾静脉分别注射超低剂量脂多糖(LPS)(0.5μg/kg)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检测两组孕鼠血压、12 h尿液白蛋白、外周血凝血因子和胎盘细胞因子的水平,观察其胎盘病理变化、妊娠结局及子代认知能力。结果 模型组血压在妊娠第6天开始升高,尿蛋白在妊娠第9天开始升高,对照组的血压和尿蛋白在整个妊娠期间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孕鼠外周血血小板、抗凝血酶Ⅲ(ATⅢ)降低,而D-二聚体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胎仔和胎盘的质量降低(P<0.001),外周血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NF-γ)表达水平增高(P<0.01),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降低(P<0.001)。水迷宫测试显示,模型组子代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比对照组长(P<0.05),而模型组的子代跨越平台象限的频率和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则短于对照组(P<0.05)。HE和PAS染色显示:模型组胎盘的基底层炎症细胞浸润,迷路区血管数量明显减少,肾间质轻微水肿,局部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对照组胎盘和肾脏未出现以上病理改变。结论 妊娠早期一次性注射LPS可以成功建立PE大鼠模型,孕鼠出现PE症状,胎仔生长受限,且其子代认知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脂多糖 大鼠 炎症反应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