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翟鑫华 张盼盼 +3 位作者 周建峰 何亚鹏 黄惠 郭忠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56-7062,共7页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目前成为能源设备领域使用占比最多的一类电化学储能电池。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中Li+的主要提供者,其研发始终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富锂锰基正极...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目前成为能源设备领域使用占比最多的一类电化学储能电池。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中Li+的主要提供者,其研发始终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高电压和优异的高温性能等优点,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正极材料。然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工作中存在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例如富锂锰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锂镍混排,导致层状结构坍塌,影响材料性能,进而使得此类正极材料的应用前景受限。因此,近些年研究者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进行大量改性研究,并获得优异的成果。在所有的改性方法中,离子掺杂改性由于其特殊的机理,成为改性方法中较佳的选择。目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离子掺杂的主要形式包括阳离子掺杂、阴离子掺杂、聚阴离子掺杂和共掺杂。阳离子掺杂是现阶段最为常见的掺杂形式,其主要是在过渡金属位置进行掺杂,少部分在Li位进行掺杂。阳离子掺杂能够抑制过渡金属离子向锂层迁移,减缓尖晶石相生成,提高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阴离子掺杂主要是弥补和替换充电过程中形成的氧空位,该方法能够抑制氧空位形成,提高正极材料的安全性和库伦效率。聚阴离子掺杂与阴离子掺杂相似,同样是在正极材料的氧位进行掺杂,由于聚阴离子与过渡金属的结合能更强,过渡金属迁移被抑制,层状结构更加稳固,材料性能显著提升。共掺杂是将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掺杂到正极材料中,该方法具备阴、阳离子单独掺杂时的效果,可以稳定层状结构,并能显著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提高电池的循环能力。本文总结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组成、反应机理以及自身存在的缺陷,重点讨论了阳离子掺杂、阴离子掺杂、聚阴离子掺杂和共掺杂等掺杂方法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现阶段掺杂改性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制备稳定和高性能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离子掺杂 掺杂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优化及晶面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建峰 翟鑫华 +4 位作者 张盼盼 何亚鹏 董劲 黄惠 郭忠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057-11065,共9页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rich manganese cathode material,LMCM)具有高放电比容量(250 mAh·g^(-1)@0.1C)、高电压、制作成本低和环保等优点,被视为下一代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之选,是锂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 Wh/kg的关键电极材料...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rich manganese cathode material,LMCM)具有高放电比容量(250 mAh·g^(-1)@0.1C)、高电压、制作成本低和环保等优点,被视为下一代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之选,是锂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 Wh/kg的关键电极材料。但LMCM存在首次不可逆容量高和库伦效率差、倍率性能差和电压衰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此类正极材料的大规模使用。为了解决LMCM存在的问题,相关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方面,针对LMCM在循环过程中的容量特性及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为LMCM优化改性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表面包覆、离子掺杂、表面酸处理等方法进行改性以提升LMCM的电化学性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因此,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在材料结构优化及活性晶面调控方面不断尝试,在保持LMCM优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降低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抑制循环过程的电压衰减。材料晶体结构优化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构筑缺陷体系、层状-尖晶石异质结构、微纳结构、多孔结构等,优化后的结构能够有效缩短充放电过程中Li+的扩散路径,提升材料的结构强度,减少过渡金属离子的迁移和相变的发生,增强电解液渗透性,有效提高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稳定性;而晶面调控通过构筑具有α-NaFeO_(2)结构且晶向与锂层平行的晶面作为Li+脱嵌的电化学活性面,为Li+扩散提供畅通的路径,既能缩短Li+的扩散距离,又能提高Li+脱嵌的速率,从而提升材料大电流充放电能力。本文归纳了LMCM的研究进展,分别对材料的容量特性及结构演变、结构优化、电化学活性晶面调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LMCM研究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并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LMCM的设计和可控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结构优化 晶面调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物体系单槽双室电积锰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佳敏 常麟晖 +2 位作者 陈步明 黄惠 郭忠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2,共6页
本工作在单槽双室电解槽中采用氯盐电解质进行了电沉积锰的工艺研究。初步探索了带有亚氨基二乙酸官能团的螯合树脂TP-207对高Mn^(2+)电解液中杂质离子的吸附除杂作用过程,提出了四种离子吸附模型;同时,确定了氯盐体系隔膜电积锰工艺参... 本工作在单槽双室电解槽中采用氯盐电解质进行了电沉积锰的工艺研究。初步探索了带有亚氨基二乙酸官能团的螯合树脂TP-207对高Mn^(2+)电解液中杂质离子的吸附除杂作用过程,提出了四种离子吸附模型;同时,确定了氯盐体系隔膜电积锰工艺参数,与传统硫酸盐体系和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电解最佳条件为阴极液初始锰离子浓度(影响较小)0.9 mol/L;电解液温度越低,电流效率越高,最佳温度为5℃;阴极电流密度(影响一般)为450 A/m^(2);pH(影响很大)为弱酸性的6.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电解Mn时的电流效率可达83.211%,电耗最低为4022.7 kW·h·t^(-1),对应的Mn产品晶型为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体系 螯合树脂 吸附净化 电解锰 单槽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蓄电池板栅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建峰 董劲 +2 位作者 潘明熙 黄惠 郭忠诚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7期120-125,共6页
铅酸蓄电池板栅起传导、汇集电流并使电流分布均匀的作用,同时对活性物质起支撑作用,其性能与铅酸电池性能息息相关。因此,综述铅酸蓄电池板栅在合金成分、结构设计以及炭材料板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不同优化方案对板栅综合性能和电... 铅酸蓄电池板栅起传导、汇集电流并使电流分布均匀的作用,同时对活性物质起支撑作用,其性能与铅酸电池性能息息相关。因此,综述铅酸蓄电池板栅在合金成分、结构设计以及炭材料板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不同优化方案对板栅综合性能和电池性能的影响,总结各类方案的优点与不足,并对今后板栅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板栅材料 合金成分 结构设计 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积用新型阳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陶毅 陈步明 +2 位作者 黄惠 郭忠诚 何亚鹏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42-155,181,共15页
铅阳极价格低廉且在酸性硫酸盐溶液中稳定而被用于生产高纯度的锌,但随着矿物品位降低,锌电解液环境变差,传统铅阳极的许多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包括析氧电位过高、阳极溶解引起的阴极产品污染、力学性能差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几... 铅阳极价格低廉且在酸性硫酸盐溶液中稳定而被用于生产高纯度的锌,但随着矿物品位降低,锌电解液环境变差,传统铅阳极的许多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包括析氧电位过高、阳极溶解引起的阴极产品污染、力学性能差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几个不同方面对新型阳极进行阐述:(1)在铅合金中掺杂不同的元素(如Ag、Ca、Co、RE等),通过外加物质改善合金结构,提升铅阳极电催化活性,降低铅在电解液中的溶解;(2)应用不同加工工艺提升铅合金内部均匀致密程度,提升合金力学性能;(3)应用其他类型的阳极,如钛基阳极、铝基阳极、碳纤维阳极等防止铅合金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介绍不同阳极改进方式的同时也提及了其制备工艺和电催化机制,为未来新型阳极的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积 新型铅合金 钛基阳极 铝基阳极 碳纤维阳极 催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正极材料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盼盼 黄惠 +2 位作者 何亚鹏 李宵波 郭忠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58,共11页
富锂锰正极材料(Li-rich manganese cathode material,LMCM)因高比容量(>250 mAh·g^(-1))、低成本等优势,被视为最具前景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该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存在不可逆的结构转变等问题,造成首次不可逆... 富锂锰正极材料(Li-rich manganese cathode material,LMCM)因高比容量(>250 mAh·g^(-1))、低成本等优势,被视为最具前景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该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存在不可逆的结构转变等问题,造成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高、倍率性能差、能量衰减和电压衰减等问题。通过体掺杂、表面包覆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策略可一定程度上改善LMCM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重点介绍LMCM存在的问题及改性研究工作,分析LMCM存在的问题及起因,详细阐述目前主要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并讨论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此外,本文还分析目前LMCM材料产业化进展和面临的主要挑战。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配套材料发展缓慢,目前仅在部分企业实现小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正极材料 体掺杂 包覆改性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I/CeO_2/W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钲源 张红艳 +3 位作者 潘飞 黄惠 郭忠诚 赖耀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4-569,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聚苯胺/二氧化铈(PANI/CeO2)、聚苯胺/碳化钨(PANI/WC)、聚苯胺/二氧化铈/碳化钨(PANI/CeO2/WC)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拉曼光谱(Raman)对三种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和结构分析,... 采用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聚苯胺/二氧化铈(PANI/CeO2)、聚苯胺/碳化钨(PANI/WC)、聚苯胺/二氧化铈/碳化钨(PANI/CeO2/WC)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拉曼光谱(Raman)对三种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和结构分析,并且通过交流阻抗和阳极极化测试材料在65g/L Zn2++150g/L H2SO4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了一些具有一定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二氧化铈 碳化钨 复合材料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电池负极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宵波 张盼盼 +2 位作者 何亚鹏 黄惠 郭忠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7,共9页
近年来,环境污染与化石能源日益匮乏,使得储能设备不断发展更新。电池作为新型储能设备在能源供给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目前二次电池市场中使用最广泛的主要还是锂离子电池及铅酸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等优点,有超越铅酸... 近年来,环境污染与化石能源日益匮乏,使得储能设备不断发展更新。电池作为新型储能设备在能源供给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目前二次电池市场中使用最广泛的主要还是锂离子电池及铅酸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等优点,有超越铅酸电池的趋势,但因低温容量衰减严重、高温易爆炸等缺点导致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铅酸电池具有使用温度范围较宽、安全可靠以及售价低廉等优势,在工业使用方面更具有普遍性。铅酸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失效问题。目前铅酸电池失效模式主要起源于正负极早期容量损失、板栅腐蚀以及负极硫酸盐化等。作为混合动力汽车常用的动力来源,铅酸电池需在高倍率放电部分荷电状态(HRPSoC)下运行,此时,决定电池寿命的主要因素是负极是否失效。负极失效使得电池性能急剧下降、寿命缩短,而铅酸电池负极添加剂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解决负极失效问题。本文对铅酸电池常用的负极添加剂的研究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铅酸电池负极添加剂主要包括碳材料、导电聚合物、无机或金属氧化物等,可以提高电池负极活性物质(NAM)的利用率,改善大电流放电、低温充放电、快速充电等性能。同时碳、聚苯胺、无机或金属氧化物等材料的加入能够分担铅酸电池负极的部分充电电流,减缓大电流对负极的冲击、抑制负极铅硫酸盐化、提高电池高倍率放电部分荷电状态循环寿命、降低负极放电深度、升高电池析氢电位、降低电池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电池 失效机制 负极添加剂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铜钛合金的掺杂元素改性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英卓 何亚鹏 +4 位作者 李宵波 陈胜 陈步明 黄惠 郭忠诚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33-140,共8页
为填补我国铜资源日益稀缺的现状,寻找了一种铜合金的替代材料Zn-Cu-Ti,它具有自清洁、质轻价廉、优良的、安全无毒、延展性、耐腐蚀性等优点。针对目前锌铜钛合金板材存在塑性差,变形困难,温升大,产品性能不易控制等问题,主要介绍了不... 为填补我国铜资源日益稀缺的现状,寻找了一种铜合金的替代材料Zn-Cu-Ti,它具有自清洁、质轻价廉、优良的、安全无毒、延展性、耐腐蚀性等优点。针对目前锌铜钛合金板材存在塑性差,变形困难,温升大,产品性能不易控制等问题,主要介绍了不同掺杂元素(包括Cu、Ti、Mg、稀土等金属元素)对锌铜钛合金的改性情况;同时进一步阐述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包括铸态、均匀化、退火、形变及热挤压变形)对Zn-Cu-Ti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铜钛合金 元素改性 热处理 物理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积的节能增效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雄辉 陈帮耀 +3 位作者 陈步明 黄惠 郭忠诚 郭俊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6-138,共13页
湿法炼铜的目标是以最低的能源消耗和最高的电流效率生产高品质的阴极铜,如何达成这一目标便成为研究的重点。阳极材料是阳极过电位、电流效率、阴极铜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节能阳极的开发对铜电积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在铅合金... 湿法炼铜的目标是以最低的能源消耗和最高的电流效率生产高品质的阴极铜,如何达成这一目标便成为研究的重点。阳极材料是阳极过电位、电流效率、阴极铜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节能阳极的开发对铜电积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在铅合金阳极中引入Ag、Ca、Co、RE等合金元素可提升铅合金的机械强度,抑制铅的溶解,提升电催化活性和耐腐蚀性能;在导电基底上制备具有优良导电性和催化活性的β-PbO_(2)、IrO_(2)-Ta_(2)O_(5)、TiB_(2)/β-PbO_(2)、Co3O4等活性层的复合阳极,可提升阳极的耐腐蚀性能,降低析氧过电位;石墨、具有三维结构的铅以及复合PANI/Co3O4可以提高阳极的活性比表面积,提升电流效率;调整电解液中铜酸比例为0.25~0.30、添加古尔胶、硫脲、Co^(2+)也可以提升阳极性能和改善阴极铜品质;此外通过优化电解液温度、极板间距等工艺条件也会影响阳极的寿命和催化活性。主要从析氧阳极的开发、溶液体系调整以及工艺参数优化等3个方面对湿法炼铜节能措施进行介绍,最后,对铜电积节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积 阳极 电流效率 节能 工艺条件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硫酸体系中表面改性和变质剂元素改性铝合金耐腐蚀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佳敏 陈步明 +2 位作者 黄惠 郭忠诚 何亚鹏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53-161,共9页
综述了铝基合金在硫酸体系中表面改性和添加变质剂元素改性的研究进展。一方面,铝基合金通过在不同的硫酸体系包括纯硫酸、硫酸⁃酒石酸、硫酸⁃硼酸、硫酸⁃草酸、硫酸⁃有机酸中表面改性产生阳极氧化膜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另一方面,通过... 综述了铝基合金在硫酸体系中表面改性和添加变质剂元素改性的研究进展。一方面,铝基合金通过在不同的硫酸体系包括纯硫酸、硫酸⁃酒石酸、硫酸⁃硼酸、硫酸⁃草酸、硫酸⁃有机酸中表面改性产生阳极氧化膜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另一方面,通过在铝基合金中添加不同的变质剂元素,发现Mn、Mg、Re等元素对铝合金的耐腐蚀性有提高作用,Cu、Si、Sc、Ga、Zr等元素对铝合金的耐腐蚀性产生不利影响。提出铝基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规律主要以点蚀和微电池反应呈现,为铝合金能在湿法冶金行业中广泛应用以及向多元化合金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合金 硫酸体系 耐蚀性能 表面改性 变质剂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在析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常麟晖 李佳敏 +3 位作者 谢雄辉 陈步明 黄惠 郭忠诚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38-146,156,共10页
非晶态金属氧化物(AMOs)是一种高效析氧催化剂,该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制备简单易行且成分可控,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引起了研究热潮。对非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析氧作用机理、非晶结构的分布等进行了介绍,归纳了AMOs在不同应用中的研究... 非晶态金属氧化物(AMOs)是一种高效析氧催化剂,该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制备简单易行且成分可控,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引起了研究热潮。对非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析氧作用机理、非晶结构的分布等进行了介绍,归纳了AMOs在不同应用中的研究进展。AMOs在湿法冶金电极材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析氧催化电极中取得成功应用的有含Fe、Ni、Co、Mo、Mn、Ti等的晶态-非晶态(C-A)、非晶态氧化物,析氧过电位在200~-400 mV,同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作为储能材料时提供了极高的储存容量和循环寿命,在可再生技术的水分解和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中充当活性催化剂作用。最后提出了当前AMOs应用中的挑战和不足,以及一些可供改进和深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制备稳定和环境友好的新型非晶态氧化物催化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 催化剂 析氧反应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大变形量Zn-1.65Cu-0.15Ti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英卓 王秀凯 +4 位作者 常麟晖 陈步明 黄惠 何亚鹏 郭忠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10-116,共7页
本实验采用中频感应熔炼炉制备锌铜钛合金,通过热轧工艺制备了变形Zn-Cu-Ti合金。首先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随着变形量的变化,发现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金相组织变得越来越不明显,轧制的方向越来越清晰。96.7%变形量的合金延伸率... 本实验采用中频感应熔炼炉制备锌铜钛合金,通过热轧工艺制备了变形Zn-Cu-Ti合金。首先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随着变形量的变化,发现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金相组织变得越来越不明显,轧制的方向越来越清晰。96.7%变形量的合金延伸率最高,可达到54.7%。通过电化学分析发现,合金变形量越大,合金板材的耐蚀性越好。接着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合金在210℃经过热处理,硬度从46HV提高至73HV,在温度稍低时,150~180℃区间内硬度增大的趋势更明显。高温热处理有利于合金抗拉强度的提高,在240℃下热处理保温2 h,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约2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铜钛合金 力学性能 热处理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仿真在湿法炼锌和炼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春翔 陈国木 +3 位作者 何亚鹏 周中华 黄惠 郭忠诚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83,共14页
湿法冶金因独特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的提取过程。与火法冶金相比,湿法冶金具有污染较容易得到控制、对原料适应性强、冶金过程具有较强选择性、规模可控、机动性强、有利于综合回收有价金属、成本较低及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产... 湿法冶金因独特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的提取过程。与火法冶金相比,湿法冶金具有污染较容易得到控制、对原料适应性强、冶金过程具有较强选择性、规模可控、机动性强、有利于综合回收有价金属、成本较低及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等优点。数值模拟建模和仿真是研究和优化湿法冶金过程的一种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方法。本文综述了湿法冶金工业中电积锌和电积铜过程的电流效率、电解液流场及电场等关键技术参数的多物理场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概述了模拟仿真在湿法冶金工业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理场数值模拟 湿法冶炼 电流效率 降低能耗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和硫酸锌溶液中不同镁含量铝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军 黄惠 +2 位作者 赵丹丹 董劲 郭忠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4,41,共6页
为了揭示Mg元素对Al合金作阴极时电化学特性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Al-Mg合金。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电化学阻抗测试、塔菲尔曲线测试和稳态恒电流极化及腐蚀失重法研究了其电化学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以Al-Mg合金作阴极... 为了揭示Mg元素对Al合金作阴极时电化学特性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Al-Mg合金。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电化学阻抗测试、塔菲尔曲线测试和稳态恒电流极化及腐蚀失重法研究了其电化学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以Al-Mg合金作阴极电极析出的电位比纯铝材降低40 m V,2.0%Mg时Al-Mg合金析氢过电位最大(0.836 m V),3.0%Mg时零电势下表观交流电流密度达到1.441×10-12A/cm2,Al-Mg合金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显著提高;整个电极反应过程稳定性不受影响,电化学过程表现为同一种步骤控制; Mg的添加会增加Al-Mg合金的腐蚀速率,使耐蚀性降低,故其不适合单独作为添加元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合金 硫酸溶液 硫酸锌溶液 电化学特性 耐蚀性能 电极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