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RKY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彩云 张晓东 +3 位作者 沈涛 李涛 王元忠 李富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37-144,共8页
WRKY蛋白是被广泛研究的一类DNA特异结合转录因子,其通过结合植物次生代谢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元件来调节代谢过程。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在自然界中起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综述了WRKY转... WRKY蛋白是被广泛研究的一类DNA特异结合转录因子,其通过结合植物次生代谢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元件来调节代谢过程。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在自然界中起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综述了WRKY转录因子的起源、进化、结构,及其对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等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调控,为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 次生代谢 生物合成 萜类 黄酮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2
作者 丁艳霞 崔秀明 戴云 《特产研究》 2005年第4期60-63,共4页
综述草果的基源植物、化学成分、炮制、药理作用和临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草果 基源植物 化学成分 炮制 药理 临床及其它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蒿叶片氮磷钾吸收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韦美丽 陈中坚 +3 位作者 黄天卫 孙玉琴 李绍平 谷安宇 《特产研究》 2008年第4期40-42,共3页
目的掌握黄花蒿叶片氮磷钾吸收规律。方法全N测定用靛酚蓝比色法,全P采用钒钼黄比色法,全K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黄花蒿叶片氮磷钾含量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全生育期氮磷钾含量比为3.5~5.2∶1:3.1~4.6。种源、施肥和种植地点... 目的掌握黄花蒿叶片氮磷钾吸收规律。方法全N测定用靛酚蓝比色法,全P采用钒钼黄比色法,全K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黄花蒿叶片氮磷钾含量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全生育期氮磷钾含量比为3.5~5.2∶1:3.1~4.6。种源、施肥和种植地点均影响其氮磷钾含量。结论黄花蒿在生长前期需肥量大,施肥以N_(12)P_3K_(12)最适宜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酚、黄酮功能性成分导向的草果种质资源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胡一凡 高晓余 +5 位作者 苏俊宇 安梅 杨林霞 杨绍兵 田洋 范源洪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5-927,共13页
草果是一种富含多酚和黄酮的药食同源作物。功能性草果资源的研究评价是育种利用和产业化开发的核心。本研究旨在草果资源的通便活性成分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分析,进行草果种质资源的筛选评价,探讨成分积累的可能因素。对来... 草果是一种富含多酚和黄酮的药食同源作物。功能性草果资源的研究评价是育种利用和产业化开发的核心。本研究旨在草果资源的通便活性成分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分析,进行草果种质资源的筛选评价,探讨成分积累的可能因素。对来自老挝、缅甸,我国四川、广西、云南的57份草果资源,采用福林酚法、NaNO_(2)-Al(NO_(3))_(3)-NaOH比色法分别测定草果水提物的多酚、黄酮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多酚和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地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用广靶代谢组学检测草果水提物的组分构成,检测出草果水提物中含量最高的为黄酮(46.34%)和多酚(15.98%);通过小肠墨汁推进实验验证草果水提物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纺锤形草果资源的多酚和黄酮含量高于椭圆形果和圆形果,国外和我国云南怒江的草果资源的黄酮含量高于其他地区种质;草果多酚、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经度(P<0.05)、纬度(P>0.05)呈负相关,因此推测草果多酚和黄酮的积累可能与温度、光照、紫外线、土壤水分有关。以多酚和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将草果资源分为3个等级,利用该方法筛选到优良草果资源为我国云南怒江种质GS-3、GS-10和国外种质MDL-1、MGK-2。研究结果可为草果质量等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分析方法,不但可以指导草果资源的考察和收集,而且可为草果资源的育种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多酚 黄酮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种质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左应梅 金航 +5 位作者 杨绍兵 杨天梅 杨维泽 杨美权 许宗亮 张金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59-65,共7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A)、哈茨木霉(B)、德根贝(C_1、C_2、C_3、C_4、C_5)等微生物菌剂对3年生三七植株的病害发生情况、生长发育、地下部分干物质产量和三七根部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A)、哈茨木霉(B)、德根贝(C_1、C_2、C_3、C_4、C_5)等微生物菌剂对3年生三七植株的病害发生情况、生长发育、地下部分干物质产量和三七根部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植株的病害防治、生长发育、总干重、总皂苷含量均有一定的作用。处理C_1的植株发病率为13.25%,防治效果最佳;各生物菌剂对三七病害防治作用效果大小依次为:C_1>A>C_2>C_4>C_5>B>C_3>CK_2>CK_1。处理C_1对三七的株高、茎粗和剪口粗影响最大,比CK_1分别提高41.11%、44.44%和33.96%。处理C4对三七的叶长、叶宽影响最大,比CK1分别提高37.13%、24.27%。各生物菌剂处理对三七地下部分干重的影响效果大小依次为:C_1>C_3>C_4>B>A>CK_2>C_2>C_5>CK_1。处理C_3的剪口和须根的总皂苷含量分别比CK_1提高69.15%、248.24%,分别比CK_2提高87.34%、378.71%;处理C_1主根和剪口的总皂苷含量分别比CK_1提高59.61%和36.78%,分别比CK_2提高205.01%和51.49%。综合来看,处理C_1(97 mL/667m^2)对三七的病害防治、生长发育、产量及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生物菌剂 病害防治 生长发育 有效成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董志渊 杨斌 +5 位作者 杨丽英 王馨 李林玉 严世武 王克勤 李绍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6,共3页
将山东产区的金银花引种到云南栽培,开展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IBA和NAA浸泡处理插穗,扦插苗的成活率高、生根数多、根较长;而IAA的处理效果不明显;当用50 mg/L IBA浸泡插穗10 min时,扦插苗的成活率达94.00%,生根数达46.67条... 将山东产区的金银花引种到云南栽培,开展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IBA和NAA浸泡处理插穗,扦插苗的成活率高、生根数多、根较长;而IAA的处理效果不明显;当用50 mg/L IBA浸泡插穗10 min时,扦插苗的成活率达94.00%,生根数达46.67条,根长达4.52 cm;珍珠岩育苗比腐殖土或混合基质育苗的效果好,扦插苗质量较好,成活率达86.00%,生根数达35.20条,根长达4.8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扦插 生长调节剂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子参不同居群的光合特性及保护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左应梅 张金渝 +4 位作者 杨维泽 杨绍兵 许宗亮 杨天梅 杨美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6-19,25,共5页
测定了相同栽培条件下珠子参不同居群的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以探讨其生理生态适应性机理。结果表明,8个珠子参居群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存在一定差异,居群7、1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是居群4的2.21倍和2.18倍、居群... 测定了相同栽培条件下珠子参不同居群的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以探讨其生理生态适应性机理。结果表明,8个珠子参居群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存在一定差异,居群7、1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是居群4的2.21倍和2.18倍、居群6的2.02倍和2.00倍,差异显著。居群7、1的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最大,其中居群1的Cond和Tr值分别是居群6的2.61倍和2.35倍,差异显著,蒸汽压亏缺值较小;而居群4、6情况相反。表明珠子参居群植株利用水分的能力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它们之间光合能力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居群4、6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大,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小于居群7、1,丙二醛含量最大,Pn值最小。表明珠子参不同居群的抗氧化酶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该协同作用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可能是珠子参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子参 光合特性 保护酶活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嫁接实用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储一宁 罗坤 +2 位作者 冉瑞法 吴克军 徐明 《农村实用技术》 2007年第2期39-41,共3页
桑树嫁接是桑树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的基本技术,本文给大家介绍3种实用的桑树嫁接方法。
关键词 嫁接方法 实用技术 桑树 品种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蚕活动蚕台饲育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钟健 罗坤 +3 位作者 江秀均 陈松 吴克军 徐明 《农村实用技术》 2007年第2期41-42,共2页
大蚕饲养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养蚕阶段,传统的蚕簸饲养的方式中,近2.5千克的蚕簸每天要搬动3~4次,饲养1盒蚕种,每天要搬动蚕簸120多次,费时费力。蚕台是对传统蚕簸饲养方式的一种改进方式。是一种投资较少、省力化的养蚕设备,一... 大蚕饲养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养蚕阶段,传统的蚕簸饲养的方式中,近2.5千克的蚕簸每天要搬动3~4次,饲养1盒蚕种,每天要搬动蚕簸120多次,费时费力。蚕台是对传统蚕簸饲养方式的一种改进方式。是一种投资较少、省力化的养蚕设备,一般分为固定蚕台和活动蚕台,而相应的养蚕方式也就称为固定蚕台育和活动蚕台育。固定蚕台由于不方便除沙、拆洗而难于推广。而活动蚕台育则能方便拆卸、操作简单而倍受蚕农青睐。制作活动蚕台十分简单,取材容易,节约空间,节约大量的劳力和用工,是广大蚕农特别是新发展蚕区蚕农的首选。本文中将介绍大蚕活动蚕台饲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蚕饲养 蚕台育 饲育技术 劳动密集型 饲养方式 养蚕 省力化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CM-41催化氧化二苯甲烷制备二苯甲酮的反应条件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芳 李晚谊 +2 位作者 杨盛春 彭丽 王家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57-760,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Co掺杂MCM-41用于液相催化氧化二苯甲烷的反应,并探讨了不同溶剂及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二苯甲烷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得出较优的反应条件:m(二苯甲烷)∶m(催化剂)=10∶1;V(二苯甲烷)∶V(冰醋酸)=1∶... 系统地研究了Co掺杂MCM-41用于液相催化氧化二苯甲烷的反应,并探讨了不同溶剂及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二苯甲烷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得出较优的反应条件:m(二苯甲烷)∶m(催化剂)=10∶1;V(二苯甲烷)∶V(冰醋酸)=1∶10;温度为100℃,时间为10 h,二苯甲烷的转化率21%,二苯甲酮的选择性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催化氧化 二苯甲烷 二苯甲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滇黄精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乔仪 张天祥 +4 位作者 鲁菊芬 赵坚能 严燕 王洪丽 张金渝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1期64-67,73,共5页
为研究滇黄精果实及种子不同处理方法对出苗的影响,本试验对果实进行不同贮藏和去果皮处理,对种子进行不同贮藏、激素和消毒处理,观测各处理种子出苗率,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室内摊开堆捂果实的方法,以及手搓洗砂藏10 d... 为研究滇黄精果实及种子不同处理方法对出苗的影响,本试验对果实进行不同贮藏和去果皮处理,对种子进行不同贮藏、激素和消毒处理,观测各处理种子出苗率,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室内摊开堆捂果实的方法,以及手搓洗砂藏10 d再混砂搓揉去除残留果皮的方法均显著提高了种子出苗率(达90%以上);种子采用砂藏层积处理方法出苗率最高达88.7%,较室内干藏处理高27.4%;同时,采用乙烯利和赤·吲乙·芸苔的激素处理均可缩短种胚完成后熟的时间,浓度为200 mg/L的赤·吲乙·芸苔处理出苗时间最短,播种后68 d可出苗。滇黄精果实及种子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出苗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堆捂和去除果皮方法均影响种子质量,间接影响出苗率,合理的果实处理方法是提高出苗率的前提保障。砂藏层积处理是促进种子胚形态后熟的主要方法,采用激素处理可显著缩短出苗时间,但消毒处理对种子出苗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果实处理 种子处理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