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马铃薯的生产及品种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云昆 李先平 +2 位作者 李树莲 李云海 邓纪新 《中国马铃薯》 2000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云南 马铃生产 品种评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主要菜区小菜蛾抗药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雪燕 何婕 《云南农业科技》 1998年第4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杀虫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部分粳稻育成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及育种对策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卿 王建军 +6 位作者 周家武 孙有权 李家瑞 李成云 周玉萍 世荣 陈国新 《作物品种资源》 1999年第4期16-18,共3页
通过对1985~1995 年云南省农科院中日合作课题新育成的42 个粳稻品种农艺性状的分析表明, 云南粳稻育种由穗数型向穗重型演变。今后我省高产育种要以穗重型品种为核心, 在保持或适当增加现有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穗实粒数... 通过对1985~1995 年云南省农科院中日合作课题新育成的42 个粳稻品种农艺性状的分析表明, 云南粳稻育种由穗数型向穗重型演变。今后我省高产育种要以穗重型品种为核心, 在保持或适当增加现有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穗数型 穗重型 育种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1999年云南省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明菊 毕云青 《云南农业科技》 2000年第5期5-7,共3页
对采自云南各地的 86个标样的监测发现 ,与其它生理小种相比 ,条中 2 5号、水源 11致病类群中的类型 3、类型 11、类型 13有较高的出现频率。依次为 4 65%、 19 77%、 2 0 93 %、33 72 %。是当前的流行小种 。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生理小种 监测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小麦锈病防治研究回顾 被引量:1
5
作者 冉云 《云南农业科技》 1993年第6期3-7,共5页
小麦锈病是云南省小麦生产上存在的危害性很大的一种病害。50年代以来,小麦秆锈病和条锈病曾分别经历一次和五次大流行。通过抗锈品种的更迭,锈病流行频率及强度虽然得到缓和,但由于云南省自然生态条件复杂,小麦种植季节多种多样。
关键词 小麦 锈病 防治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茶叶受农药污染情况调查
6
作者 邓吉生 张雪燕 《云南农业科技》 1990年第4期22-23,共2页
我省自然条件优越,年温差小,四季均适宜茶树的生长;日温差大,有利于茶多酚等高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因此,我省茶叶以品质优良而驰名中外,在国内外市场上富有竟争力。凤庆的一级工夫茶、勐海的红碎茶、下关沱茶等被评为国优产品。
关键词 云南 茶叶 农药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斑潜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培兴 胡芷萍 《云南农业科技》 1998年第6期17-17,共1页
由云南省科委和省计委联合下达、省农科院植保所和省植保植检站共同主持的省“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斑潜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在多方面共同协作之下,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初召开了课题年度总结会。省有关领导和部门负... 由云南省科委和省计委联合下达、省农科院植保所和省植保植检站共同主持的省“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斑潜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在多方面共同协作之下,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初召开了课题年度总结会。省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省农科院领导及16个协作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潜蝇 烟叶受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稻曲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缪巧明 李化瑶 《云南农业科技》 1994年第3期8-12,共5页
稻曲病是由病原菌Ustilagnode virens(cooke)Tak.引起的一种水稻真菌性病害.最初该病在我省水稻生产上只是零星发生属于次要病害,但近年来该病日趋蔓延,危害逐年加重.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侵染循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果园杂草的危害与防除策略 被引量:22
9
作者 郭怡卿 赵国晶 +1 位作者 李向东 许胡兰 《云南农业科技》 1994年第4期7-9,共3页
云南地形地势复杂,气候多样,具有立体农业的特点,因此,果树种类十分丰富,既有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果树,又有温带、寒温带的冬季落叶果树.目前,我省果园面积约117万亩,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地,这些地区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加之杂草的蔓延危害... 云南地形地势复杂,气候多样,具有立体农业的特点,因此,果树种类十分丰富,既有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果树,又有温带、寒温带的冬季落叶果树.目前,我省果园面积约117万亩,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地,这些地区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加之杂草的蔓延危害,消耗了土壤养分,使病虫害滋生,果园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果树生长及果品产量、质量.因此,杂草的危害已成为影响果园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杂草 防除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田蓼科杂草一新分布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国晶 郭怡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95-96,共2页
卷茎蓼(Polygonum convolvulus L.)是世界性分布的旱地作物主要危害性杂草之一,它常危害麦类、豆类、棉花、蔬菜等20多种作物,主要在我国东北与西北地区发生而造成严重危害,云南原无记载。作者于1981 年在丽江麦田中发现,据查证,为当地... 卷茎蓼(Polygonum convolvulus L.)是世界性分布的旱地作物主要危害性杂草之一,它常危害麦类、豆类、棉花、蔬菜等20多种作物,主要在我国东北与西北地区发生而造成严重危害,云南原无记载。作者于1981 年在丽江麦田中发现,据查证,为当地农民同年引进小麦种子时夹带传入。(标本存于云南农科院植保所)。为了便于检疫、识别与防除,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杂草 卷茎蓼 形态 防治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常见野生食花植物资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向东 赵国晶 冉云 《河北林果研究》 1998年第S1期14-16,共3页
植物的花,具有大自然赋予的美丽色彩和丰富的营养。自古多作观赏怡情,入药治病,而作为蔬菜食用者不多。笔者历时3年,对云南民间常见的采花为菜的9种植物进行了调查。现将调要结果整理如下,以利野生食品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使其成... 植物的花,具有大自然赋予的美丽色彩和丰富的营养。自古多作观赏怡情,入药治病,而作为蔬菜食用者不多。笔者历时3年,对云南民间常见的采花为菜的9种植物进行了调查。现将调要结果整理如下,以利野生食品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使其成为更多人的美味佳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云南人民出版社 春季开花 野生 食花 云南省 总状花序 常绿草本植物 去涩味 蝶形花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麦蚜种类及寄主植物调查
12
作者 陶耀明 余芸英 +5 位作者 李树莲 李永平 孙丽仙 王继光 李存芝 戴玉华 《云南农业科技》 1992年第5期15-16,共2页
一、麦蚜种类调查方法及结果在昆明、玉溪两地于小麦生长季节除对大田调查外,并设立观察圃系统调查;对通海、峨山、江川、曲靖、嵩明等地也进行了考察。观察圃所播品种昆明为墨查,玉溪为0230,播种期昆明分别为10月25日、11月9日;玉溪分... 一、麦蚜种类调查方法及结果在昆明、玉溪两地于小麦生长季节除对大田调查外,并设立观察圃系统调查;对通海、峨山、江川、曲靖、嵩明等地也进行了考察。观察圃所播品种昆明为墨查,玉溪为0230,播种期昆明分别为10月25日、11月9日;玉溪分别为10月20日、11月4日。田间管理均与当地大田相同,从小麦出苗至收获不施用任何农药,在自然感虫条件下于小麦各生育阶段,采取随机整株取样方法调查各种蚜虫发生数量,每次取样100株,虫数不少于200头。小麦生育前期蚜虫发生零星,往往取样虫数不足,采取增加调查株数来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蚜 害虫 种类 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稻飞虱冬季虫源考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中日稻飞虱越冬考察组 陶耀明 《云南农业科技》 2000年第4期3-6,共4页
1996年 1月 2 3日至 2月 8日 ,“中日东亚季风区水稻迁飞性害虫大范围迁移动态共同研究”课题组 ,再次组织在云南境内沿缅甸、老挝、越南边境一线考察了褐飞虱、白背飞虱在云南的冬季虫源情况。通过考察认为 :在滇西南 ,滇南的思茅、西... 1996年 1月 2 3日至 2月 8日 ,“中日东亚季风区水稻迁飞性害虫大范围迁移动态共同研究”课题组 ,再次组织在云南境内沿缅甸、老挝、越南边境一线考察了褐飞虱、白背飞虱在云南的冬季虫源情况。通过考察认为 :在滇西南 ,滇南的思茅、西双版纳海拔 80 0m以下稻区 ,冬早春季白背飞虱、褐飞虱在秧田、本田上能正常繁殖 ,存在大量冬季虫源。在滇西南海拔 80 0~130 0m稻区 ,有白背飞虱、褐飞虱越冬 ,其中以白背飞虱为主 ,褐飞虱零星存在。该稻区稻飞虱冬季虫量不能构成早春虫源。在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海拔 80 0m以下双季稻区 ,虽有冬早春秧及再生稻苗和落粒自身苗 ,因越冬场所狭小 ,故白背飞虱、褐飞虱虫量偏少 ,为非冬季虫源区。提出将云南稻飞虱分为东西两大片发生区及开展防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背飞虱 冬季虫源 稻飞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稻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治
14
作者 包绍永 《云南农业科技》 1994年第2期26-27,共2页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1400~1500万亩,从海拔76.4m的河口县到海拔2695m的宁蒗县均有分布,每年全省总产量450~500万吨.
关键词 云南 水稻 病害 识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arpin_(Ea)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的晚疫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先平 何云昆 +3 位作者 陈善娜 赵志坚 李树莲 李汝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2-257,共6页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 ,用HarpinEa基因转化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大西洋 (Atlantic) ,获得 10 7个马铃薯转化株系。经过卡那霉素的抗性鉴定和PCR分子检测 ,有 5 9株PCR检测成阳性 ,占所有转化植株的 5 5 14 % .实验对部分转基因植株进行室...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 ,用HarpinEa基因转化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大西洋 (Atlantic) ,获得 10 7个马铃薯转化株系。经过卡那霉素的抗性鉴定和PCR分子检测 ,有 5 9株PCR检测成阳性 ,占所有转化植株的 5 5 14 % .实验对部分转基因植株进行室内抗病性评价 ,从 2 4个PCR阳性株系中筛选到 9个株系的抗病性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其中 7株的抗病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0 1)。结果初步表明HarpinEa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的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 ,提高了植株的晚疫病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HarpinEa基因 转基因马铃薯 晚疫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流行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茂林 张云发 +2 位作者 华秋瑾 和春育 陈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78-81,共4页
云南在50年代后期从越南、广东等地引进香蕉种苗后发生香蕉束顶病,至今由于大量从外省调入种苗已有三次大流行.现有香蕉栽培品种都感病.蕉园病株率平均每10天增加2.07%,5~7月为高峰期,三年后病害增长显著.病害流行与交脉好的发生有密... 云南在50年代后期从越南、广东等地引进香蕉种苗后发生香蕉束顶病,至今由于大量从外省调入种苗已有三次大流行.现有香蕉栽培品种都感病.蕉园病株率平均每10天增加2.07%,5~7月为高峰期,三年后病害增长显著.病害流行与交脉好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报道了“区域防治、销毁病株、无病种苗、适时防蚜”的综合防治技术及具体实施方法.应用该技术在红河县500亩香蕉基地上示范,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束顶病 流行学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传毒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玉彬 包绍永 +1 位作者 林莉 李晓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7,共2页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RSV)的传毒介体,不论长翅型或短翅型成虫都能带毒,并能传毒发病,但以雌虫所占比例较高。各龄若虫也都能带毒,并传毒发病,龄期愈大,带毒率愈高。不同病区虫源自然带毒率差异较大,重病区的保山(邹里)带毒率最高达6...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RSV)的传毒介体,不论长翅型或短翅型成虫都能带毒,并能传毒发病,但以雌虫所占比例较高。各龄若虫也都能带毒,并传毒发病,龄期愈大,带毒率愈高。不同病区虫源自然带毒率差异较大,重病区的保山(邹里)带毒率最高达61.9%,传毒频次多,传毒发病率达17.8%;轻病区的巍山带毒率为10%,传毒发病率仅0.86%;宜良和姚安则介于两者之间。在平均温度21.6—22.3℃条件下,潜育期平均为19.4—20.3天;在平均温度24.9-25.6℃下,潜育期平均为13.5—14.4天。水稻返青期,分蘖初期、盛期、末期都能传毒发病,拔节、孕穗及灌浆期传毒后未见发病,在保山灰飞虱1年发生六至七代,全代历期除越冬代(第七代)长达131.4天外一至六代为34.3—68.4天;卵历期除第一代为21.6天外,二至七代为7.9—12.8天;若虫历期除越冬代(第七代)为71.6天外,一至六代为13.1—26.2天;成虫历期除越冬代达50天外,一至六代为6.4—25.8天。一般雌虫比雄虫寿命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带毒率 致病力 潜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茂林 和春育 +2 位作者 华秋瑾 陈静 J.E.Thomas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70-72,共3页
采用台湾的抗香蕉束顶病毒(BBTV)单克隆抗体和澳大利亚的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双抗体夹心法(DAS)测定了云南个旧市黄草坝的病株。结果表明,用此法能成功地检测到BBTV。同时比较了病株茎和叶片的测定结果,茎中的病毒... 采用台湾的抗香蕉束顶病毒(BBTV)单克隆抗体和澳大利亚的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双抗体夹心法(DAS)测定了云南个旧市黄草坝的病株。结果表明,用此法能成功地检测到BBTV。同时比较了病株茎和叶片的测定结果,茎中的病毒含量高于叶片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酶联免疫吸附 束顶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斑潜蝇对寄主的选择及虫源变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陶耀明 王履浙 +4 位作者 何成兴 谢德昌 普文林 王继萍 贾叶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10,共3页
研究明确蚕豆作物是南美斑潜蝇最喜嗜寄主 ,危害严重。秋播蚕豆生长季节 ,南美斑潜蝇嗜好的敏感作物除蚕豆外 ,还有莴苣、牛皮菜、菠菜、芹菜、白菜、芥蓝菜及春马铃薯等。研究表明 ,莴苣、牛皮菜等是秋播蚕豆出苗前后的主要虫源地 ;春... 研究明确蚕豆作物是南美斑潜蝇最喜嗜寄主 ,危害严重。秋播蚕豆生长季节 ,南美斑潜蝇嗜好的敏感作物除蚕豆外 ,还有莴苣、牛皮菜、菠菜、芹菜、白菜、芥蓝菜及春马铃薯等。研究表明 ,莴苣、牛皮菜等是秋播蚕豆出苗前后的主要虫源地 ;春季蔬菜及烤烟苗上南美斑潜蝇虫源主要来自蚕豆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寄主植物 选择性 虫源变迁 蚕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两性菌株酯酶和可溶性蛋白质图谱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体强 翁启勇 +1 位作者 甘代耀 李成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88-92,共5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梯度浓度凝胶电泳法对稻瘟病菌两性菌株的菌体可溶性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同培养条件下的两性菌株的菌体酯酶酶谱相对稳定,同工酶谱带相应分布在凝胶浓度14~26%范围内;交配型A的酯酶谱带明显... 应用聚丙烯酰胺梯度浓度凝胶电泳法对稻瘟病菌两性菌株的菌体可溶性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同培养条件下的两性菌株的菌体酯酶酶谱相对稳定,同工酶谱带相应分布在凝胶浓度14~26%范围内;交配型A的酯酶谱带明显区别于交配型a,两者相似系数为0.762~0.857;电泳结果,两性菌株的菌体可溶性蛋白质谱带有22~25条,分布在凝胶浓度5~26%范围内;研究结果认为酯酶酶谱或可溶性蛋白质图谱可以作为初步、快速鉴别两性菌株交配型的有效手段。此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酶谱分析技术在稻瘟病菌分类和演化研究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两性菌株 酯酶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