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叶艳萍 樊建麟 +1 位作者 杨东顺 汪禄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9期192-194,共3页
对近几年来云南省农产品检测样品的来源、类别及检测项目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云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质量安全体系 对策建议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牦牛奶粉掺假检测与产地识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海洋 巫忠东 +2 位作者 林涛 刘宏程 顾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17,共9页
牦牛奶粉的掺假检测和产地识别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促进乳制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传统的DNA检测方法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检测周期长,难以满足快速、低成本现场分析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 牦牛奶粉的掺假检测和产地识别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促进乳制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传统的DNA检测方法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检测周期长,难以满足快速、低成本现场分析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快速辨别牦牛奶粉掺假及产地的方法。收集了来自四川、甘肃、云南及青海的9个品牌的牦牛奶粉。在制备掺假样品之前,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和DNA凝胶电泳验证所收集的牦牛奶粉中是否掺杂了牛奶粉。完成验证后,进行掺假样品的制备以及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采集。采用K最邻近法(K-Nearest Neighbors,KNN)建立分类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建立定量预测模型。通过优化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变量筛选方法进一步提升定量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KNN对牦牛奶粉掺假检测(纯牛奶粉、纯牦牛奶粉、掺杂着牛奶粉的牦牛奶粉)及产地识别(四川、甘肃、云南、青海)实现了100%的正确分类。掺假定量预测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_(c))为0.9975,预测集相关系数(R_(p))为0.9913,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1.9823%,性能偏差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为7.2522。本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预测牦牛奶粉中牛奶粉的掺杂以及牦牛奶粉产地的辨别,为牦牛奶粉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奶粉 产地 掺假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K 最邻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种植和常规种植对云南水稻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鹏 杨旭昆 +8 位作者 陈璐 王文治 米艳华 刘振环 李茂萱 苏雯 王相全 杨彦雄 郭陆军 《农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2-19,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机种植模式对云南水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试验采取田间相邻种植,设置“水稻+蚕豆+水稻”轮作模式下有机和常规2种模式的水稻种植方式,采用重复和对照组设计。各项... 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机种植模式对云南水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试验采取田间相邻种植,设置“水稻+蚕豆+水稻”轮作模式下有机和常规2种模式的水稻种植方式,采用重复和对照组设计。各项指标的检测依据对应的国家标准进行测定。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云南水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机种植模式的镉、砷低于常规水稻,铅、铬、铜的含量均高于常规种植水稻,有机+模式除镉含量低于常规水稻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常规水稻,通过方差分析P>0.05,各项安全品质指标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营养品质除膳食纤维低于常规种植,其余营养品质均高于常规种植,有机+模式各项营养品质指标均高于常规种植,有机种植模式营养品质总体上要高于常规种植,有机种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营养品质,但经过方差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有机种植前期生产投入成本高,产量低于常规种植,但有机稻米市场价格优势明显,最终收益为常规种植的2.5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常规种植和有机种植2种不同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优化云南水稻产业结构、改善部分地区种植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种植 常规种植 云南水稻 品质影响 经济效益 水稻品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4
作者 方海仙 陈兴连 +3 位作者 李昕昀 李俊 普娅丽 刘宏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6,共7页
目的:制备一批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基体标准物质。方法:以绿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喷洒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样品经粉碎、过筛、均质、装瓶,通过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后,由3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确定量值,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绿茶... 目的:制备一批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基体标准物质。方法:以绿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喷洒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样品经粉碎、过筛、均质、装瓶,通过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后,由3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确定量值,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的量值分别为(0.185±0.0197),(0.207±0.0466)mg/kg,k=2,置信区间为95%。结论:研制出的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基体标准物质足够均匀,足够稳定,定值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联苯菊酯 氯氟氰菊酯 基体标准物质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矿质元素特征分析与综合评价
5
作者 李倩 沙凌杰 +7 位作者 尹本林 严红梅 李绍祥 刘琨 尹健 杨云芳 刘兴勇 丁明亮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1690,共10页
【目的】系统分析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的主要矿质元素,为指导当地居民的膳食营养摄入及培育富含有益矿质元素的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育成的63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籽粒中主要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 【目的】系统分析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的主要矿质元素,为指导当地居民的膳食营养摄入及培育富含有益矿质元素的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育成的63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籽粒中主要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通过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对不同小麦品种(系)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63个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中12个矿质元素和3个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8.69%~117.53%,其中钾(K)、磷(P)、镁(Mg)、钙(Ca)、铁(Fe)、锌(Zn)、锰(Mn)、钠(Na)、铜(Cu)、钼(Mo)、硒(Se)和钴(Co)12个矿质元素含量的均值分别为4181.94、3138.09、1104.32、462.47、49.57、38.00、20.96、12.36、5.82、0.18、0.02和0.02 mg/kg,而铬(Cr)、砷(As)和镉(Cd)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均值分别为0.12、0.01和0.04 mg/kg。Na、Ca、Cu、Fe、K、Mg、Zn等元素含量之间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Cd与Na含量、Co与Cd含量、Co与Se含量、Cd与As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56、-0.56、-0.50。63个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可聚为四大类群,其中云麦119单独聚为一类,云麦114单独聚为一类,2023Y4-69、2023Y4-98、2023Y4-134和2023Y4-145聚为一类,其他57个品种(系)聚为一类;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系)籽粒中的元素含量可聚类为三大类群,其中Se、Mo和Cd元素聚为一类,Mn、Cr、Co和As元素聚为一类,Na、Ca、Cu、Fe、K、Mg、P和Zn元素聚为一类。PCA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PC1~PC4)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2.987%,PC1影响较大的特征向量为Na、Ca、Cu、Fe、K、Mg、Zn含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排名前10的云南省小麦品种(系)分别是云麦119、云麦114、云麦122、云麦120、云麦117、2023Y4-139、云麦123、2023Y4-85、2023Y4-77、2023Y4-96。【结论】63个云南省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云麦119、云麦114、云麦122、云麦120和云麦117等小麦品种可作为培育富含矿质元素小麦品种的亲本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系) 矿质元素 综合评价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高原生态区域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筛选研究
6
作者 姚宗泽 杨艳 +3 位作者 字珍兰 杨晓洪 刘艳芳 王世敏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筛选适合在低纬高原生态区域种植的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充分发挥玉米DUS测试中标准品种的示例和矫正作用。【方法】参照《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玉米》的具体要求对100个试验材料的37个数量性状进行测试,同... 【目的】筛选适合在低纬高原生态区域种植的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充分发挥玉米DUS测试中标准品种的示例和矫正作用。【方法】参照《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玉米》的具体要求对100个试验材料的37个数量性状进行测试,同时基于玉米品种性状数据按《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总论》中标准品种筛选原则进行玉米标准品种筛选,并利用NTSYSpc 2.10e统计软件对筛选的玉米标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总体评价。【结果】筛选到可作为在低纬高原生态区域种植的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29个,覆盖37个数量性状,可示例159个表达状态,平均每个品种可示例约5.5种性状表达状态,每个性状约有4.3种性状表达状态可被标准品种示例;聚类结果显示,筛选的29个玉米标准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为0.7841~0.9098。【结论】本试验筛选到的29个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覆盖性状及表达状态范围广、品种示例能力强,可作为云南等低纬高原区域进行玉米DUS测试的标准品种,为标准品种的进一步使用和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S测试 玉米 标准品种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黑木耳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7
作者 汪禄祥 和丽忠 +3 位作者 严红梅 陈锦玉 杜丽娟 黎其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55-1459,共5页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云南省黑木耳56份材料的重金属元素铅、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市场和不同产地的黑木耳重金属铅、镉含量变异大(2.20%~64.6%);云南省黑木耳的重金属铅的背景值为3.00 mg/kg,镉的背景值为0.176 mg/kg;云...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云南省黑木耳56份材料的重金属元素铅、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市场和不同产地的黑木耳重金属铅、镉含量变异大(2.20%~64.6%);云南省黑木耳的重金属铅的背景值为3.00 mg/kg,镉的背景值为0.176 mg/kg;云南省黑木耳中铅的安全指数大于镉,铅的风险大于镉的风险。黑木耳的消费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金属铅、镉对消费者的整体危害程度(IFS),食用黑木耳为平均消费量时,IFS几乎均小于1;食用黑木耳为最大消费量时,IFS均大于1。本研究为探讨云南省黑木耳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重金属 背景值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及演进——基于16州(市)37个农业产业2002—2017年数据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叶艳萍 王卫清 +2 位作者 樊建麟 毕亚楠 杨东顺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91-96,共6页
为探索云南省各地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测算2002—2017年云南省16州(市)37个主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区位熵和集中系数,从专业化程度、地理集中程度2个方面对各地区产业的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和历史演进特征进行综... 为探索云南省各地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测算2002—2017年云南省16州(市)37个主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区位熵和集中系数,从专业化程度、地理集中程度2个方面对各地区产业的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和历史演进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云南省共形成187个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其中,竞争力较强的优势集群占集群总数的18%,优势集群比重较大的行业是水产品和林产品业,优势集群比重较大的地区是大理、迪庆和临沧地区;发展潜力较强的潜力集群占集群总数的57%,潜力集群占比较大的行业是蔬菜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业,潜力集群占比较大的地区是红河、普洱、保山和文山地区。从演进过程看,云南省只有少数地区上升型产业多于下降型产业。在揭示云南省各地区各行业农业产业的集群竞争力发展现状和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提出掌握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以及演变趋势;充分考虑农产品特点和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情况下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强教育、引导和鼓励农户创业;科学制定集群发展规划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提高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业 集群竞争力 区位熵 集中系数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作措施对高原苹果行间土壤和果品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杨旭昆 刘振环 +6 位作者 米艳华 杨彦雄 陈璐 王文治 张鹏 王建雄 苏雯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9-33,共5页
[目的]以赤小豆(IL)、箭筈豌豆(IG)、马铃薯(IP)为间作作物结合松针覆土(PC)等措施,研究不同间作措施对苹果行间土壤和果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果园行间间作的田间大区试验,研究PC、IG、IL、IP和常规管理(CK)5种果树间作措施对果园... [目的]以赤小豆(IL)、箭筈豌豆(IG)、马铃薯(IP)为间作作物结合松针覆土(PC)等措施,研究不同间作措施对苹果行间土壤和果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果园行间间作的田间大区试验,研究PC、IG、IL、IP和常规管理(CK)5种果树间作措施对果园土壤养分、重金属含量、C/N、土壤团聚体以及果品质量安全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以赤小豆、箭筈豌豆、马铃薯为间作作物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其中IL增幅最大,可达30.7%)、碱解氮(可提高71%)、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5.4%~25%),提高<2.00 mm土壤团聚体占比,提高20%以上。间作措施均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储量(增加约40%),降低C/N,但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不明显。行间松针覆土前期表现出良好的土壤保墒和抑制杂草的作用,苹果V_(C)含量显著增加,为所有处理最高(456.28 mg/kg);果树行间播撒箭筈豌豆提高苹果糖酸比2.3%,可溶性固形物和V_(C)含量分别增加5.6%、6.5%,苹果质量和产量表现较好。[结论]综合考虑土壤质量和苹果提质增效,推荐采用松针覆盖+间作箭筈豌豆(绿肥)的高原苹果园间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间作模式 C/N 土壤质量 果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代表性古茶树资源表型与生化组分多样性研究
10
作者 宁功伟 陈晓明 +7 位作者 成雅容 段学良 杨旭 孙超 李友勇 邵金良 刘本英 王洪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2-961,I0007,I0008,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地处世界茶树发源中心地带,古茶树资源极为丰富,是普洱茶和滇红茶核心产区,研究该地区古茶树资源表型和生化组分多样性,对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挖掘利用、整合与保护,以及核心种质构建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 云南省保山市地处世界茶树发源中心地带,古茶树资源极为丰富,是普洱茶和滇红茶核心产区,研究该地区古茶树资源表型和生化组分多样性,对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挖掘利用、整合与保护,以及核心种质构建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定了保山市73份代表性古茶树资源的形态学和生化组分共50个性状,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系统评价了古茶树资源多样性。结果显示,23个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在4.135~4.277之间,平均为4.234;27个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在3.545~4.287之间,平均为4.187,变异系数介于7.88%~153.13%之间,大部分性状表现出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27个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8.419%,其中,生化组分、叶片性状和茶树花性状是茶树变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区域间有差异的21个数量性状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古茶树资源在叶片性状、茶树花性状和生化组分含量间存在一定差异。根据27个数量性状将73份古茶树资源分为5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Ⅳ类属适制绿茶类型资源,第Ⅲ类和第Ⅴ类属红绿茶兼制型资源,从73份古茶树资源中筛选出特异资源36份,其中高茶多酚(≥25%)资源6份、高氨基酸(≥5%)资源29份、低咖啡碱(≤1.5%)资源1份。本研究为保山市古茶树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种质资源信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市 古茶树资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色图像分析的玉米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度分级研究
11
作者 姚宗泽 杨晓洪 刘艳芳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33-139,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显色图像分析的玉米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度分级方法,为玉米花丝花青甙的显色测试及准确判定提供参考。【方法】以22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集其花丝标准图像,用Emgucv 3.0获取花丝标准图像特征值(L、a、b),并基于花丝花... 【目的】建立基于显色图像分析的玉米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度分级方法,为玉米花丝花青甙的显色测试及准确判定提供参考。【方法】以22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集其花丝标准图像,用Emgucv 3.0获取花丝标准图像特征值(L、a、b),并基于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度的实际目测代码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构建花青甙显色强度判定模型。【结果】玉米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度与色空间CIELAB特征值L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7;与特征值b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0;与特征值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基于特征值L与花青甙显色强度进行分段拟合构建的一元回归模型y=-0.0829L+5.5711(L≥30)和y=-0.6038L+21.728(L<30),R2分别为0.8688和0.9934,综合分析准确率达95.56%。【结论】基于色空间CIELAB特征值L进行分段拟合构建的一元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玉米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度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丝花青甙 强度分级 图像特征 DUS测试 一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检测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的地带性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曾亚文 汪禄祥 +4 位作者 普晓英 杜娟 杨树明 刘家富 邰丽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91-1695,共5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云南省5个稻作区16个州市的789份地方水稻糙米中的八种矿质元素,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和多元素同时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1%~110.2%,RSD为0.7%~4.4%。结果表明:糙米...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云南省5个稻作区16个州市的789份地方水稻糙米中的八种矿质元素,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和多元素同时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1%~110.2%,RSD为0.7%~4.4%。结果表明:糙米元素含量(mg.kg-1)依次为P(3834.83±486.49)>K(2567.72±336.74)>Mg(2567.72±336.74)>Ca(153.67±55.90)>Zn(33.35±13.65)>Fe(32.08±25.51)>Cu(14.22±11.85)>Mn(13.58±3.22);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及有色金属富集的滇西北糙米P含量高,早寒武纪动物群及磷矿富集的滇中糙米Ca,Mg,Fe和Zn含量高,作物多样性突出的滇西南糙米Cu和Mn含量高;糙米高磷钾、中钙镁锰和低铁锌分布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及矿产资源富集区。首次提出云南糙米矿质元素含量的地带性特征与生物多样性中心、矿产资源富集区、生命起源及其山脉、河流有关;进一步推断地球矿质元素分布不均匀性及其山脉、河流的相互作用是生命起源的关键。文章研究为解决人类Fe,Zn和Ca等矿质营养不良和生命起源问题以及功能稻米育种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糙米矿质元素 地带性特征 核心种质 云南地方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3种耕地类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米艳华 王红华 +5 位作者 陶祖盛 和丽忠 潘艳华 陈锦玉 沙凌杰 张晓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36-1841,共6页
按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连续4年6次对云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旱(缓)坡农耕地、中海拔旱(陡)坡农耕地和平坝区蔬菜地3个监控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定点定位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登高旱(缓)坡农耕区处于N... 按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连续4年6次对云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旱(缓)坡农耕地、中海拔旱(陡)坡农耕地和平坝区蔬菜地3个监控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定点定位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登高旱(缓)坡农耕区处于Ni背景值偏高区域,除Ni元素超标外,其余监测项目值均低,综合污染指数显示清洁或尚清洁水平,未造成污染。晋宁县金沙平坝区蔬菜地农田土壤除个别点Pb、Ni和Cu有污染现象外,其余均未受到污染,处于清洁到轻度污染水平。富民县河东村旱(陡)坡农耕区处于Cu高背景值区和Ni背景值偏高区域,土壤中Cu含量全部达到重度以上污染水平,Ni达到轻度到中度污染水平,Cr个别位点达到轻度污染,其他监测项目均处于清洁到尚清洁水平,土壤综合污染水平处于重污染水平。保山市登高旱(缓)坡农耕区和晋宁县金沙平坝区蔬菜地均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而富民县河东村旱(陡)坡农耕区则需对土壤环境质量加以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类型 土壤环境质量 动态监测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食用玫瑰的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刘家富 汪禄祥 +1 位作者 黎其万 束继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B09期129-132,共4页
对云南食用玫瑰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脂肪、总糖、维生素C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食用玫瑰蛋白质含量为2.36%-3.01%,氨基酸含量为1.22%~1.44%,脂肪为2.54%~2.67%,总糖为3.48%~3.8... 对云南食用玫瑰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脂肪、总糖、维生素C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食用玫瑰蛋白质含量为2.36%-3.01%,氨基酸含量为1.22%~1.44%,脂肪为2.54%~2.67%,总糖为3.48%~3.86%,维生素C为88.93-90.21mg/100g,粗纤维为3.18%-3.21%。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钙为0.071%~0.13%,铁为39.3~57.3mg/kg,镁为0.034%-0.043%,钾为0.28%~0.31%,锰为2.79~6.81mg/kg,磷为0.041%~0.051%。营养成分大大高于普通水果,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为进一步开发食用玫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食用玫瑰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区农业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米艳华 陆琳 +4 位作者 陈艺齐 张德 段曰汤 杨顺林 朱红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云南省元谋县干热河谷区灌溉型坡地上,调查研究了6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光能、热量和水分利用率,从中优选干热河谷坡耕地高效种植模式。分析研究表明,玉米—番茄和水稻—番茄模式对光能的利用率以及热量接纳系数相对较高,玉米—菜豆模式... 在云南省元谋县干热河谷区灌溉型坡地上,调查研究了6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光能、热量和水分利用率,从中优选干热河谷坡耕地高效种植模式。分析研究表明,玉米—番茄和水稻—番茄模式对光能的利用率以及热量接纳系数相对较高,玉米—菜豆模式相对较差。玉米—番茄模式水分利用率最高,水稻—洋葱模式最低,仅为7.546 kg/mm.hm2。番茄因收获期最长,产量最高,市场价格稳中有升的趋势,使玉米或水稻—番茄模式深受农民欢迎,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农业种植模式 光、热、水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DUS测试技术体系构建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晓洪 张建华 +5 位作者 张金渝 华秋瑾 米艳华 王建军 徐转 王江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765-771,共7页
通过对玉米DUS测试技术体系构建的研究,结果为:①确定了49个品种组成的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群体,补充和完善了原来的群体;②49个DUS测试性状的差异指数为0—8.00,性状20差异指数最大,有30个性状的差异指数为0~2.00,表现较稳... 通过对玉米DUS测试技术体系构建的研究,结果为:①确定了49个品种组成的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群体,补充和完善了原来的群体;②49个DUS测试性状的差异指数为0—8.00,性状20差异指数最大,有30个性状的差异指数为0~2.00,表现较稳定;③26个参试标准品种的差异指数为1.89—8.11,中451最小,掖52106最大;④用方法1得到的DNA的A260IA230为2.119,A260/A280值为1.814,说明方法1所得的DNA纯度高、浓度高、条带清晰、降解少、质量优。⑤从国内、外所用的63对核心引物中筛选出PIC值高,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2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⑥用8%聚丙烯酰胺电泳在20对引物扩增产物中检测出了171个位点,PIC值为0.8554,远远高于3%琼脂糖电泳,更适合DUS测试;⑦探讨了玉米DUS快速测试技术的建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DUS测试 差异指数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糯玉米地方品种的籽粒淀粉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建华 杨晓洪 +2 位作者 张金渝 米艳华 华秋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543-547,共5页
对87份云南糯玉米资源的淀粉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87份云南糯玉米地方品种的籽粒粗淀粉含量在63.08%~76.06%,变异系数为3.93%。其中,有8个糯玉米品种的籽粒粗淀粉含量大于70%,230455的籽粒淀粉含量为76.06%.属高... 对87份云南糯玉米资源的淀粉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87份云南糯玉米地方品种的籽粒粗淀粉含量在63.08%~76.06%,变异系数为3.93%。其中,有8个糯玉米品种的籽粒粗淀粉含量大于70%,230455的籽粒淀粉含量为76.06%.属高淀粉玉米。②参试品种的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与粒色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680^**和r=0.680^**,呈极显著相关;与来源地的海拔(r=0.218^*和r=-0.218^*)、相对湿度(r=-0.237^*和r=0.237^*)、纬度(r=0.231^*和r=-0.231^*)呈显著相关。根据研究结果对高淀粉含量的云南糯玉米的利用方法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基因调控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糯玉米 粗淀粉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蔬菜质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陆琳 邹炳礼 +6 位作者 李茂萱 黎其万 和丽忠 严红梅 汪禄祥 陈锦玉 米艳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52-155,共4页
以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昆明市典型污灌区5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和蔬菜进行重金属(Hg、Cr、Cd、Pb、As、Cu、Ni)污染监测。结果发现,污灌区的蔬菜地土壤重金属As、Ni、Cd、Hg、Cu均存在一定的污染,部分已超过GB 15... 以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昆明市典型污灌区5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和蔬菜进行重金属(Hg、Cr、Cd、Pb、As、Cu、Ni)污染监测。结果发现,污灌区的蔬菜地土壤重金属As、Ni、Cd、Hg、Cu均存在一定的污染,部分已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部分蔬菜已受到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无公害蔬菜标准;土壤中Cd含量与蔬菜中的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多数蔬菜As含量与土壤污染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蔬菜质量 污染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实中辛弗林分离纯化及其标准样品定值与不确定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涛 邵金良 +4 位作者 李茂萱 邹艳虹 杨东顺 刘兴勇 刘宏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9-465,共7页
为了提高枳实药材、柑橘类水果中辛弗林分析测定的准确度和质量评价的一致性等,本研究开展了辛弗林标准样品的研究。利用现代分离纯化手段,从枳实中分离得到辛弗林高纯度单体化合物,分别采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法两种不同原理定值方... 为了提高枳实药材、柑橘类水果中辛弗林分析测定的准确度和质量评价的一致性等,本研究开展了辛弗林标准样品的研究。利用现代分离纯化手段,从枳实中分离得到辛弗林高纯度单体化合物,分别采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法两种不同原理定值方法对辛弗林标准样品进行纯度定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通过F检验和t检验对辛弗林标准样品的均匀性进行考察,利用模拟长途运输条件,对辛弗林的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对辛弗林标准样品的定值、均匀性和稳定性研制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辛弗林标准样品的定值结果为99.62%,均匀性良好,在6个月内稳定性较好,扩展不确定度为0.8%(k=2),量值准确、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弗林 定值 均匀性 稳定性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百合矿质元素的变异特征和性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禄祥 梅文泉 +2 位作者 严红梅 李彦刚 黎其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7-160,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云南百合品种60份材料的15种矿质元素(S、P、K、Na、Ca、Mg、Fe、Zn、Cu、Mn、B、Mo、Sr、Ni、A1)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ICP-AES同时测定百合中15种元素含量的结果是令人满意...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云南百合品种60份材料的15种矿质元素(S、P、K、Na、Ca、Mg、Fe、Zn、Cu、Mn、B、Mo、Sr、Ni、A1)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ICP-AES同时测定百合中15种元素含量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不同百合品种间矿质元素中S、Na、Mg、Fe、Mn、Mo、Ni含量变异小(5%~13%),而P、K、Ca、Zn、Cu、B、Sr、AI含量变异大(17%-54%);在百合的15种矿质元素中,K和Na,Ca和Mo,Zn和Mn都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而P和Mg,cu和sr也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其它矿质元素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文章为探讨利用矿质元素,对百合繁育材料进行快速、可靠筛选的可行性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状 矿质元素 云南百合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