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云南家蚕病毒
被引量:
1
1
作者
方琦
丁铭
+3 位作者
董占鹏
张仲凯
彭潞波
张丽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37-338,共2页
关键词
电镜
家蚕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省桑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
3
2
作者
雷树明
李刚
+2 位作者
杨雷
李金见
杨继芬
《广西蚕业》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桑树根结线虫病是由根结线虫侵入桑树的根系组织而引起的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成片的桑树死亡,给蚕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根据云南省桑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重点阐述了通过严格选择无病苗地、培育无病桑苗,利用抗性砧...
桑树根结线虫病是由根结线虫侵入桑树的根系组织而引起的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成片的桑树死亡,给蚕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根据云南省桑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重点阐述了通过严格选择无病苗地、培育无病桑苗,利用抗性砧木进行嫁接,土壤深翻、改土增肥,合理轮作以及使用药物石灰、氨水、蓖麻粕、阿维菌素、克线磷等方法,防止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根结线虫病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蜜蜂授粉技术及其在云南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1
3
作者
卢焕仙
夏培康
陈松
《云南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蜜蜂
授粉技术
云南
规模化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省桑紫纹羽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
2
4
作者
白红英
杨雷
《广西蚕业》
2013年第2期5-6,共2页
根据云南省桑树桑紫纹羽病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重点阐述了选择无病苗地,选用无病苗木,深翻土壤,改善土壤肥力,利用抗性砧木进行嫁接,合理轮作、间作和药物防治等方法,防止桑紫纹病的发生与蔓延。
关键词
桑树
桑紫纹羽病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省桑树病虫害防治现状分析与建议
5
作者
冉瑞法
白兴荣
储一宁
《广西蚕业》
2007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文主要针对云南省目前主要的几大病虫害防治现状作了分析,并建议重视和启用传统的物理方法来进行防治,让害虫在杂草上越冬后再行除去并烧毁,多利用生物技术防治和开发桑树专用的新农药,这样既很好地防治了病虫害,又减小了害虫的抗药性。
关键词
桑树病虫害
防治现状
分析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蚕桑和蜜蜂副产物的药用价值
6
作者
谢道燕
《云南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蚕桑
蜜蜂
副产物
药用价值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
7
7
作者
杜周和
刘俊凤
+4 位作者
刘斌彬
董占鹏
余泉友
鲁成
陈义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8-1348,共11页
为探索中国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B.mori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少数样本克隆测序)获得34个家蚕和野桑蚕样本淀粉酶基因amy序列片段(715bp)。分析发现56个多态性位点,鉴定出28种单倍型(haplotyp...
为探索中国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B.mori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少数样本克隆测序)获得34个家蚕和野桑蚕样本淀粉酶基因amy序列片段(715bp)。分析发现56个多态性位点,鉴定出28种单倍型(haplotype);核苷酸多样性π=0.01390±0.00103,单倍型多样度Hd=0.988±0.011。核苷酸不配对分析(mismatchan alysis)和Fu’sFs检测表明中国野桑蚕曾发生过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野桑蚕传差异主要在种群内,种群间和地理组群间差异不显著。聚类树上34个样本聚为3枝/3蔟,野蚕和家蚕都不按地理区域或系统(类型)聚类,A枝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和不同类型的家蚕混合构成,并且进一步分成3个亚枝,每一亚枝也同时包含家蚕和野蚕,B枝由3个家蚕和1个野蚕混合构成,C枝全部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构成。网络分析没有发现"祖先单倍型"和优势单倍型。结果提示,淀粉酶基因是一个多态性丰富的分子标记,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据此推测家蚕起源于多种生态类型混杂的野桑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野桑蚕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淀粉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蚕对入侵蛹虫草菌的防御反应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柴建萍
谢道燕
+1 位作者
田学军
冉瑞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08-1313,共6页
为探明家蚕对入侵虫草菌防御反应,用从云南野生蛹虫草中分离的M05菌株,以菌液涂抹方式侵染云蚕7家蚕品种5龄第2天幼虫,对菌株入侵家蚕体壁部位显微观察,对家蚕体液免疫因子血淋巴酚氧化酶、血淋巴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家蚕气门...
为探明家蚕对入侵虫草菌防御反应,用从云南野生蛹虫草中分离的M05菌株,以菌液涂抹方式侵染云蚕7家蚕品种5龄第2天幼虫,对菌株入侵家蚕体壁部位显微观察,对家蚕体液免疫因子血淋巴酚氧化酶、血淋巴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家蚕气门是M05菌株入侵并发生体壁防御反应的主要部位;菌株侵入体腔,酚氧化酶防御因子被启动,酶活力增强且最大值达0.77 U;家蚕启动防御反应,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当菌株侵入后消耗或破坏了血淋巴中部分蛋白质,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蛹虫草M05菌株
血淋巴酚氧化酶
血淋巴蛋白质
防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被引量:
15
9
作者
白兴荣
廖鹏飞
《中国食用菌》
2008年第5期61-62,共2页
以桑枝和蚕沙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配方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利用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杏鲍菇菌丝在桑枝和蚕沙为主的2种配方中均能正常生长,菌丝长势、满袋天数、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与当前杏鲍菇生产主用配方(CK)相当,以配方A稍好。
关键词
杏鲍菇
桑枝
蚕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生无刺蜂(Trigona ventralis Smith)生物学特性及繁养研究初报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强
王凤贺
+3 位作者
杨甫
张学文
罗卫庭
董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035-7036,共2页
无刺蜂是重要的热带植物传粉昆虫之一,为更好地利用野生无刺蜂进行授粉,对其生物学特征及过箱饲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野生无刺蜂可以在北方进行过箱饲养,同时对无刺蜂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无刺蜂
生物学
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蚕品种云蚕_7、云蚕_8的种性维持
被引量:
10
11
作者
杨继芬
雷树明
+3 位作者
李刚
刘建波
杨雷
杨文
《中国蚕业》
200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根据云蚕7、云蚕8在饲养过程中出现的种性退化情况,重点阐述了通过掌握品种特性、强化管理、扩大饲育蛾数、创造适合的饲育环境、加强5选等工作来维持蚕7、云蚕8原有的品种性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关键词
家蚕
饲育环境
选择
双重保种
种性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蜜蜂寄生螨类新纪录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有泉
王海蓉
匡邦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蜂螨是危害蜜蜂的主要寄生虫,我国已记载大蜂螨(Varroajacbsoni),小蜂螨(Tropliaelapsclareae),新曲厉螨(Neocyholaelapsindica).我们在进行蜜蜂资源考察过程中,在小...
蜂螨是危害蜜蜂的主要寄生虫,我国已记载大蜂螨(Varroajacbsoni),小蜂螨(Tropliaelapsclareae),新曲厉螨(Neocyholaelapsindica).我们在进行蜜蜂资源考察过程中,在小蜜蜂属(Micrapis)蜂巢内新采得一种蜂螨,经鉴定为尚氏瓦螨(Euvarroasinhai),为中国蜜蜂寄生螨类新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寄生螨
尚氏瓦螨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源昆虫蚕蛹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
8
13
作者
柴建萍
陈世良
+1 位作者
白兴荣
谢道燕
《云南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蚕蛹
开发利用
昆虫资源
产业结构调整
产品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危害云南桑树的害虫-侧多食跗线螨
被引量:
1
14
作者
高翔
陈世良
+1 位作者
俞秀琼
陈国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于侧多食跗线螨危害桑树的报道很少,尤其在云南省该虫对桑树危害则是近几年才有所发现,在云南省农科院蚕蜂研究所桑树上的危害始于2003年7月,当时夏伐桑长出30cm左右,发现桑树生长缓慢,叶片皱缩,似病害又似虫害,似病害不知什...
关于侧多食跗线螨危害桑树的报道很少,尤其在云南省该虫对桑树危害则是近几年才有所发现,在云南省农科院蚕蜂研究所桑树上的危害始于2003年7月,当时夏伐桑长出30cm左右,发现桑树生长缓慢,叶片皱缩,似病害又似虫害,似病害不知什么病,似虫害肉眼又看不到虫。先后2次把样本送昆明鉴定,由于虫体较小,爬行又快,专家一直未看到过该虫体。经过我们多次在解剖镜下观察研究,初步确定是一种螨类。经过几年的观察,分析对照,并经专家的指导,最终确定该螨为侧多食跗线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多食跗线螨
云南省农科院
桑树
危害
害虫
生长缓慢
镜下观察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蚕人工性别控制与应用
被引量:
1
15
作者
白兴荣
董占鹏
廖鹏飞
《云南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自然界绝大多数生物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数量大体保持着平衡,一般情况下家蚕的雌雄性比为1:1。但家蚕雌雄性别间的经济价值具有较大差异,每条雌蚕要产生300-800粒蚕卵,需将相当大的一部分营养用于制造蚕卵,因此雄蚕的蚕茧出丝率...
自然界绝大多数生物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数量大体保持着平衡,一般情况下家蚕的雌雄性比为1:1。但家蚕雌雄性别间的经济价值具有较大差异,每条雌蚕要产生300-800粒蚕卵,需将相当大的一部分营养用于制造蚕卵,因此雄蚕的蚕茧出丝率和担桑产丝量比雌蚕高15%-20%,且雄蚕体质强健、出丝量高、茧丝质量好,因而在丝茧育中人们希望专养雄蚕。另一方面,在蚕种繁育中又希望多养雌蚕,生产更多的蚕种。可见,生产目的不同,对蚕的性别要求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性别控制
家蚕
雌雄性比
专养雄蚕
蚕种繁育
经济价值
茧丝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蜂飞逃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
1
16
作者
周春涛
《中国蜂业》
2022年第7期23-23,共1页
一、中蜂飞逃主要原因中蜂飞逃主要原因有:巢内缺蜜缺粉;病虫敌害侵袭,如巢内巢虫危害严重、遭遇盗蜂、胡蜂侵袭、受囊状幼虫病危害严重等;人为干扰,如过箱操作不当、频繁开箱检查、过度取蜜,转地运输时受到震动等;箱内环境恶化,如巢脾...
一、中蜂飞逃主要原因中蜂飞逃主要原因有:巢内缺蜜缺粉;病虫敌害侵袭,如巢内巢虫危害严重、遭遇盗蜂、胡蜂侵袭、受囊状幼虫病危害严重等;人为干扰,如过箱操作不当、频繁开箱检查、过度取蜜,转地运输时受到震动等;箱内环境恶化,如巢脾老旧、箱内有积水、不卫生、蜂箱异味浓重等;蜂群(蜂箱)的位置外环境恶劣,如处于烈日暴晒或寒风侵袭;蜂场及周围充满对蜂群刺激性较强的气味,如烟熏、有毒气体、农药味太严重;群势较弱;蜂群周边蜜粉源匮乏而不远处有蜜粉源植物开花流蜜,为了生存,集体迁飞到蜜粉源丰富的区域;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如夏季从炎热的低海拔坝区、河谷地带向凉爽的山区、半山区转移等;蜂种的遗传性(迁徙习性),如迁飞来投或收捕的野生蜂群容易发生再次飞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状幼虫病
蜜粉源植物
开箱检查
取蜜
流蜜
群势
巢虫
中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蚕品种种性退化的原因和保持方法
被引量:
3
17
作者
江亚
《云南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2-33,共2页
培养一对新蚕品种,需要经过多年累代的杂交、培育、选择、选配,固定成纯种,并经过配合力测定,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新蚕品种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后,由于各省区、各地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饲养方法与选择方式的差异,在多年的繁育过...
培养一对新蚕品种,需要经过多年累代的杂交、培育、选择、选配,固定成纯种,并经过配合力测定,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新蚕品种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后,由于各省区、各地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饲养方法与选择方式的差异,在多年的繁育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品种遗传物质的遗传漂移现象,进而使品种的遗传性状发生某些改变,造成品种优良性状丢失,不良性状得到表现,即出现所谓的品种退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品种性状发生较大分离,生命力下降,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弱,繁育系数降低等,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种性退化
原因
生态环境条件
杂交组合
遗传物质
遗传性状
繁育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的对策
18
作者
杨继芬
雷树明
+2 位作者
白红英
黄有存
欧秀华
《北方蚕业》
2009年第3期37-38,40,共3页
以桑蚕原种质量为生产一代杂交种的前提和基础,重点阐述了通过合理制定作业计划,贯彻落实技术措施,加强桑园基础建设、科学管理桑园,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发蛾调节、制种技术、加强蚕种保护,加强检验检疫等技术环节,提高桑...
以桑蚕原种质量为生产一代杂交种的前提和基础,重点阐述了通过合理制定作业计划,贯彻落实技术措施,加强桑园基础建设、科学管理桑园,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发蛾调节、制种技术、加强蚕种保护,加强检验检疫等技术环节,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的措施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原种
质量
技术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簇中保护对蚕茧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陈世良
杨荣贵
+1 位作者
张金祥
杨文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26-28,共3页
簇中环境是决定蚕茧质量的重要因素 ,经过调查研究 ,簇中的各种气象因素对茧质影响很大 ,故需调整簇中环境因子 ,加强簇中保护 ,达到提高蚕茧质量 ,增加养蚕收入 ,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环境因子
上簇密度
簇中保护
蚕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蜜蜂采集行为初步观察
被引量:
5
20
作者
刘方邻
匡海鸥
+2 位作者
张学文
雷树明
余玉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07-410,共4页
分析了东方蜜蜂发生采集行为的基本条件,研究了采集粉蜜的同一性,并初步测定了采集范围.结果表明:东方蜜蜂具有调整蜂群结构以最大生态效率来利用自然资源的特性.
关键词
东方蜜蜂
采集同一性
采集距离
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云南家蚕病毒
被引量:
1
1
作者
方琦
丁铭
董占鹏
张仲凯
彭潞波
张丽珍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37-338,共2页
关键词
电镜
家蚕
病毒
分类号
S884.5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省桑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
3
2
作者
雷树明
李刚
杨雷
李金见
杨继芬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广西蚕业》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文摘
桑树根结线虫病是由根结线虫侵入桑树的根系组织而引起的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成片的桑树死亡,给蚕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根据云南省桑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重点阐述了通过严格选择无病苗地、培育无病桑苗,利用抗性砧木进行嫁接,土壤深翻、改土增肥,合理轮作以及使用药物石灰、氨水、蓖麻粕、阿维菌素、克线磷等方法,防止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蔓延。
关键词
桑树
根结线虫病
发生
防治
分类号
S888.7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蜜蜂授粉技术及其在云南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1
3
作者
卢焕仙
夏培康
陈松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蜜蜂
授粉技术
云南
规模化
产业化
分类号
S897.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省桑紫纹羽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
2
4
作者
白红英
杨雷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广西蚕业》
2013年第2期5-6,共2页
文摘
根据云南省桑树桑紫纹羽病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重点阐述了选择无病苗地,选用无病苗木,深翻土壤,改善土壤肥力,利用抗性砧木进行嫁接,合理轮作、间作和药物防治等方法,防止桑紫纹病的发生与蔓延。
关键词
桑树
桑紫纹羽病
发生
防治
分类号
S888.7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省桑树病虫害防治现状分析与建议
5
作者
冉瑞法
白兴荣
储一宁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广西蚕业》
2007年第2期31-34,共4页
文摘
本文主要针对云南省目前主要的几大病虫害防治现状作了分析,并建议重视和启用传统的物理方法来进行防治,让害虫在杂草上越冬后再行除去并烧毁,多利用生物技术防治和开发桑树专用的新农药,这样既很好地防治了病虫害,又减小了害虫的抗药性。
关键词
桑树病虫害
防治现状
分析与建议
分类号
S888.7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蚕桑和蜜蜂副产物的药用价值
6
作者
谢道燕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蚕桑
蜜蜂
副产物
药用价值
资源开发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
7
7
作者
杜周和
刘俊凤
刘斌彬
董占鹏
余泉友
鲁成
陈义安
机构
西南大学
蚕
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四川省
农业
科学院
蚕
业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重庆大学农
学院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8-1348,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200406250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05CB121000)
文摘
为探索中国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B.mori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少数样本克隆测序)获得34个家蚕和野桑蚕样本淀粉酶基因amy序列片段(715bp)。分析发现56个多态性位点,鉴定出28种单倍型(haplotype);核苷酸多样性π=0.01390±0.00103,单倍型多样度Hd=0.988±0.011。核苷酸不配对分析(mismatchan alysis)和Fu’sFs检测表明中国野桑蚕曾发生过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野桑蚕传差异主要在种群内,种群间和地理组群间差异不显著。聚类树上34个样本聚为3枝/3蔟,野蚕和家蚕都不按地理区域或系统(类型)聚类,A枝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和不同类型的家蚕混合构成,并且进一步分成3个亚枝,每一亚枝也同时包含家蚕和野蚕,B枝由3个家蚕和1个野蚕混合构成,C枝全部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构成。网络分析没有发现"祖先单倍型"和优势单倍型。结果提示,淀粉酶基因是一个多态性丰富的分子标记,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据此推测家蚕起源于多种生态类型混杂的野桑蚕。
关键词
家蚕
野桑蚕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淀粉酶基因
Keywords
Domesticated silkworm (Bombyx mori)
wild mulberry silkworm (B. mandarina)
genetic diversity
phylogeny
amylase gene (amy)
分类号
Q961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对入侵蛹虫草菌的防御反应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柴建萍
谢道燕
田学军
冉瑞法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红河
学院
生命
科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08-1313,共6页
基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资助项目(2007C)
文摘
为探明家蚕对入侵虫草菌防御反应,用从云南野生蛹虫草中分离的M05菌株,以菌液涂抹方式侵染云蚕7家蚕品种5龄第2天幼虫,对菌株入侵家蚕体壁部位显微观察,对家蚕体液免疫因子血淋巴酚氧化酶、血淋巴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家蚕气门是M05菌株入侵并发生体壁防御反应的主要部位;菌株侵入体腔,酚氧化酶防御因子被启动,酶活力增强且最大值达0.77 U;家蚕启动防御反应,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当菌株侵入后消耗或破坏了血淋巴中部分蛋白质,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降低。
关键词
家蚕
蛹虫草M05菌株
血淋巴酚氧化酶
血淋巴蛋白质
防御反应
Keywords
Bombyx mori
Cordyceps militaris
Haemolymph phenoloxidase
Haemolymph protein
Defense reactions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被引量:
15
9
作者
白兴荣
廖鹏飞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08年第5期61-62,共2页
文摘
以桑枝和蚕沙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配方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利用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杏鲍菇菌丝在桑枝和蚕沙为主的2种配方中均能正常生长,菌丝长势、满袋天数、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与当前杏鲍菇生产主用配方(CK)相当,以配方A稍好。
关键词
杏鲍菇
桑枝
蚕沙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无刺蜂(Trigona ventralis Smith)生物学特性及繁养研究初报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强
王凤贺
杨甫
张学文
罗卫庭
董霞
机构
北京农林
科学院
农业
科技信息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云南
农业
大学东方蜜
蜂
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035-7036,共2页
文摘
无刺蜂是重要的热带植物传粉昆虫之一,为更好地利用野生无刺蜂进行授粉,对其生物学特征及过箱饲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野生无刺蜂可以在北方进行过箱饲养,同时对无刺蜂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无刺蜂
生物学
授粉
Keywords
Stingless bee
Biology
Pollination
分类号
Q966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蚕品种云蚕_7、云蚕_8的种性维持
被引量:
10
11
作者
杨继芬
雷树明
李刚
刘建波
杨雷
杨文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中国蚕业》
200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文摘
根据云蚕7、云蚕8在饲养过程中出现的种性退化情况,重点阐述了通过掌握品种特性、强化管理、扩大饲育蛾数、创造适合的饲育环境、加强5选等工作来维持蚕7、云蚕8原有的品种性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关键词
家蚕
饲育环境
选择
双重保种
种性维持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蜜蜂寄生螨类新纪录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有泉
王海蓉
匡邦郁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文摘
蜂螨是危害蜜蜂的主要寄生虫,我国已记载大蜂螨(Varroajacbsoni),小蜂螨(Tropliaelapsclareae),新曲厉螨(Neocyholaelapsindica).我们在进行蜜蜂资源考察过程中,在小蜜蜂属(Micrapis)蜂巢内新采得一种蜂螨,经鉴定为尚氏瓦螨(Euvarroasinhai),为中国蜜蜂寄生螨类新纪录.
关键词
蜜蜂寄生螨
尚氏瓦螨
新纪录
Keywords
Parasitic mite on honeybees
Euvarroa sinhai
New record
分类号
S895.3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源昆虫蚕蛹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
8
13
作者
柴建萍
陈世良
白兴荣
谢道燕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蜂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蚕蛹
开发利用
昆虫资源
产业结构调整
产品品牌
分类号
S886.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危害云南桑树的害虫-侧多食跗线螨
被引量:
1
14
作者
高翔
陈世良
俞秀琼
陈国华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云南
农业
大学植物保护
学院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32-33,共2页
文摘
关于侧多食跗线螨危害桑树的报道很少,尤其在云南省该虫对桑树危害则是近几年才有所发现,在云南省农科院蚕蜂研究所桑树上的危害始于2003年7月,当时夏伐桑长出30cm左右,发现桑树生长缓慢,叶片皱缩,似病害又似虫害,似病害不知什么病,似虫害肉眼又看不到虫。先后2次把样本送昆明鉴定,由于虫体较小,爬行又快,专家一直未看到过该虫体。经过我们多次在解剖镜下观察研究,初步确定是一种螨类。经过几年的观察,分析对照,并经专家的指导,最终确定该螨为侧多食跗线螨。
关键词
侧多食跗线螨
云南省农科院
桑树
危害
害虫
生长缓慢
镜下观察
研究所
分类号
S888.7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人工性别控制与应用
被引量:
1
15
作者
白兴荣
董占鹏
廖鹏飞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文摘
自然界绝大多数生物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数量大体保持着平衡,一般情况下家蚕的雌雄性比为1:1。但家蚕雌雄性别间的经济价值具有较大差异,每条雌蚕要产生300-800粒蚕卵,需将相当大的一部分营养用于制造蚕卵,因此雄蚕的蚕茧出丝率和担桑产丝量比雌蚕高15%-20%,且雄蚕体质强健、出丝量高、茧丝质量好,因而在丝茧育中人们希望专养雄蚕。另一方面,在蚕种繁育中又希望多养雌蚕,生产更多的蚕种。可见,生产目的不同,对蚕的性别要求也不同,
关键词
人工性别控制
家蚕
雌雄性比
专养雄蚕
蚕种繁育
经济价值
茧丝质量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蜂飞逃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
1
16
作者
周春涛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中国蜂业》
2022年第7期23-23,共1页
基金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5-SYZ16)。
文摘
一、中蜂飞逃主要原因中蜂飞逃主要原因有:巢内缺蜜缺粉;病虫敌害侵袭,如巢内巢虫危害严重、遭遇盗蜂、胡蜂侵袭、受囊状幼虫病危害严重等;人为干扰,如过箱操作不当、频繁开箱检查、过度取蜜,转地运输时受到震动等;箱内环境恶化,如巢脾老旧、箱内有积水、不卫生、蜂箱异味浓重等;蜂群(蜂箱)的位置外环境恶劣,如处于烈日暴晒或寒风侵袭;蜂场及周围充满对蜂群刺激性较强的气味,如烟熏、有毒气体、农药味太严重;群势较弱;蜂群周边蜜粉源匮乏而不远处有蜜粉源植物开花流蜜,为了生存,集体迁飞到蜜粉源丰富的区域;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如夏季从炎热的低海拔坝区、河谷地带向凉爽的山区、半山区转移等;蜂种的遗传性(迁徙习性),如迁飞来投或收捕的野生蜂群容易发生再次飞逃。
关键词
囊状幼虫病
蜜粉源植物
开箱检查
取蜜
流蜜
群势
巢虫
中蜂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品种种性退化的原因和保持方法
被引量:
3
17
作者
江亚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2-33,共2页
文摘
培养一对新蚕品种,需要经过多年累代的杂交、培育、选择、选配,固定成纯种,并经过配合力测定,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新蚕品种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后,由于各省区、各地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饲养方法与选择方式的差异,在多年的繁育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品种遗传物质的遗传漂移现象,进而使品种的遗传性状发生某些改变,造成品种优良性状丢失,不良性状得到表现,即出现所谓的品种退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品种性状发生较大分离,生命力下降,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弱,繁育系数降低等,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
家蚕品种
种性退化
原因
生态环境条件
杂交组合
遗传物质
遗传性状
繁育系数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的对策
18
作者
杨继芬
雷树明
白红英
黄有存
欧秀华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北方蚕业》
2009年第3期37-38,40,共3页
文摘
以桑蚕原种质量为生产一代杂交种的前提和基础,重点阐述了通过合理制定作业计划,贯彻落实技术措施,加强桑园基础建设、科学管理桑园,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发蛾调节、制种技术、加强蚕种保护,加强检验检疫等技术环节,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的措施和意见。
关键词
桑蚕原种
质量
技术管理
对策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簇中保护对蚕茧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陈世良
杨荣贵
张金祥
杨文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26-28,共3页
文摘
簇中环境是决定蚕茧质量的重要因素 ,经过调查研究 ,簇中的各种气象因素对茧质影响很大 ,故需调整簇中环境因子 ,加强簇中保护 ,达到提高蚕茧质量 ,增加养蚕收入 ,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环境因子
上簇密度
簇中保护
蚕茧质量
分类号
S886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蜜蜂采集行为初步观察
被引量:
5
20
作者
刘方邻
匡海鸥
张学文
雷树明
余玉生
机构
中国
科学院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云南
农业
大学东方蜜
蜂
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
蜂
研究所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07-410,共4页
文摘
分析了东方蜜蜂发生采集行为的基本条件,研究了采集粉蜜的同一性,并初步测定了采集范围.结果表明:东方蜜蜂具有调整蜂群结构以最大生态效率来利用自然资源的特性.
关键词
东方蜜蜂
采集同一性
采集距离
生态效率
Keywords
East honey bee
Identity of foraging pollen and nectar
Foraging distance
Ecological efficiency
分类号
S891.5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云南家蚕病毒
方琦
丁铭
董占鹏
张仲凯
彭潞波
张丽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省桑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雷树明
李刚
杨雷
李金见
杨继芬
《广西蚕业》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蜜蜂授粉技术及其在云南的应用前景
卢焕仙
夏培康
陈松
《云南农业科技》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云南省桑紫纹羽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白红英
杨雷
《广西蚕业》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云南省桑树病虫害防治现状分析与建议
冉瑞法
白兴荣
储一宁
《广西蚕业》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蚕桑和蜜蜂副产物的药用价值
谢道燕
《云南农业科技》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
杜周和
刘俊凤
刘斌彬
董占鹏
余泉友
鲁成
陈义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家蚕对入侵蛹虫草菌的防御反应研究
柴建萍
谢道燕
田学军
冉瑞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白兴荣
廖鹏飞
《中国食用菌》
200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野生无刺蜂(Trigona ventralis Smith)生物学特性及繁养研究初报
陈强
王凤贺
杨甫
张学文
罗卫庭
董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蚕品种云蚕_7、云蚕_8的种性维持
杨继芬
雷树明
李刚
刘建波
杨雷
杨文
《中国蚕业》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蜜蜂寄生螨类新纪录
李有泉
王海蓉
匡邦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资源昆虫蚕蛹的开发利用
柴建萍
陈世良
白兴荣
谢道燕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危害云南桑树的害虫-侧多食跗线螨
高翔
陈世良
俞秀琼
陈国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家蚕人工性别控制与应用
白兴荣
董占鹏
廖鹏飞
《云南农业科技》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蜂飞逃的原因及预防
周春涛
《中国蜂业》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家蚕品种种性退化的原因和保持方法
江亚
《云南农业科技》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的对策
杨继芬
雷树明
白红英
黄有存
欧秀华
《北方蚕业》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簇中保护对蚕茧质量的影响
陈世良
杨荣贵
张金祥
杨文
《云南农业科技》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东方蜜蜂采集行为初步观察
刘方邻
匡海鸥
张学文
雷树明
余玉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