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彝良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钱均祥 刘莉 +9 位作者 赵艳丽 张金渝 唐发宽 易万磊 曹忠娥 李华 石昌华 石亚娜 王丽 王家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6,共11页
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实地采访及标本鉴定,对昭通市彝良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及栽培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结果表明,昭通市彝良县共记录670多种药用植物,其中鉴定整理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40... 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实地采访及标本鉴定,对昭通市彝良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及栽培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结果表明,昭通市彝良县共记录670多种药用植物,其中鉴定整理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408种,隶属于111科297属(包括蕨类植物13科20种,裸子植物5科7种,被子植物93科381种);栽培药用植物主要有天麻、金银花、半夏、桔梗、党参、花椒和云当归等。文中对部分药用植物进行了编目,包括名称、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此外,还对昭通市彝良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良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不同产地药用植物重楼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赵艳丽 张霁 +6 位作者 袁天军 沈涛 侯英 杨式华 李伟 王元忠 金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31-1835,共5页
重楼属植物极具药用价值,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省区。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贵州、广西和云南三个不同产区的70份野生药用植物重楼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地鉴别。采用多元信号校正、标准正态变量、一阶导数、二阶导数、Norris平滑... 重楼属植物极具药用价值,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省区。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贵州、广西和云南三个不同产区的70份野生药用植物重楼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地鉴别。采用多元信号校正、标准正态变量、一阶导数、二阶导数、Norris平滑和Savitzky-Golay 滤波六种方法,对训练集(50份样品)原始光谱进行优化处理。结果表明,多元信号校正结合二阶导数和Norris平滑预处理光谱效果最好。采用光谱标准偏差选择光谱波段(7450~4050 cm -1),结合主成分-马氏距离(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ahalanobis dis-tance ,PCA-MD)建立分类模型,前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R2、RMSEC 和 RMSEP 分别为89.44%,97.58%,0.1796,0.2664,预测正确率90%;采用变量重要性图选择光谱波段(7135.33~4007.35 cm -1),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PLS-DA )建立判别模型,前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R2、RMSEC和RMSEP分别为89.28%,95.88%,0.2348,0.3482,预测正确率为100%。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可知:采用变量重要性图方法选择光谱波段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建立的判别模型能更准确地鉴别不同产区的重楼,该方法的建立为中药材真伪和品质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光谱波段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毕节地区端午药市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维泽 金航 +6 位作者 许宗亮 陈秀花 杨美权 杨绍兵 杨天梅 钱均祥 张金渝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230,共9页
对贵州省毕节地区端午节的传统药市进行了初步的民族植物学调查。毕节地区的端午药市出售药物种类繁多,经过2008年至2012年5次的调查,共记录了250多种植物药,其中鉴定整理的药用植物有131种,隶属于55科121属;此文对131种药用植物进行了... 对贵州省毕节地区端午节的传统药市进行了初步的民族植物学调查。毕节地区的端午药市出售药物种类繁多,经过2008年至2012年5次的调查,共记录了250多种植物药,其中鉴定整理的药用植物有131种,隶属于55科121属;此文对131种药用植物进行了编目,包括名称、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此外,还对毕节地区端午药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节 端午药市 民族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金渝 金航 +4 位作者 王波 赵振玲 张智慧 李林玉 潘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B09期500-504,共5页
系统地分析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及现状,对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药用植物资源 保护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复合种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远菊 张霁 +2 位作者 王元忠 张金渝 金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41-1947,共7页
复合种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其他国家也被广泛应用。药用植物的复合种植是对传统中药材种植模式的优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药材与作物争地的矛盾,对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复合种植的概念、发... 复合种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其他国家也被广泛应用。药用植物的复合种植是对传统中药材种植模式的优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药材与作物争地的矛盾,对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复合种植的概念、发展历史、理论基础以及主要模式,分析了复合种植对药用植物生长、产量、药效成分、病虫害防治的影响,对药用植物复合种植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探讨了药用植物复合种植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药用植物栽培者合理种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复合种植 生态学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澄江县药用维管植物多样性及保护利用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段涵宁 田琴 +3 位作者 王艳萍 邓国宾 张金渝 李璐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113,共7页
根据云南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编制的《澄江县药用维管植物名录》,对县域内药用维管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种子植物属的区系特征、珍稀濒危物种和药用部位等做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澄江县药用维管植物有122科416属645种;种子植物属的... 根据云南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编制的《澄江县药用维管植物名录》,对县域内药用维管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种子植物属的区系特征、珍稀濒危物种和药用部位等做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澄江县药用维管植物有122科416属645种;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特征为热带比温带成分略少,表现为亚热带区系;珍稀濒危植物20种,包括11种兰科,4个中国特有种;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有236种;药用部位多为根茎及全草入药,共占药用植物的67.01%。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需求,基于澄江县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特点,初步探讨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药用植物多样性 澄江县 梁王山 抚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重楼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与鉴别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金渝 王元忠 +5 位作者 赵艳丽 杨绍兵 张霁 袁天军 王家俊 金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76-2180,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43(16)优化氯仿、无水乙醇和水对46份重楼样品的提取条件,基于紫外吸收光谱检测,采用平均值、平滑和二次微分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用SIMCA软件及共有峰和变异峰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重楼样品...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43(16)优化氯仿、无水乙醇和水对46份重楼样品的提取条件,基于紫外吸收光谱检测,采用平均值、平滑和二次微分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用SIMCA软件及共有峰和变异峰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重楼样品在氯仿、无水乙醇和水分别提取50,40,50min时提取率最高,在20h内稳定性RSD%分别在0.06~1.88,0.05~2.42,0.03~0.35之间,精密度RSD%分别在0~1.48,0.05~0.37,0.09~0.44之间,重现性RSD%分别为0~1.23,0.04~0.30,0.12~0.25。定性分析显示,重楼样品不同种、不同产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定量分析显示,重楼样品间最大共有峰率为80.00%,最小变异峰率为6.25%。该法定性评价不同种及不同产区间的重楼样品,并定量分析任意两个样品间的差异,阐明重楼种间及不同产区间的相似度,为中药材真伪、品种鉴别和品质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共有峰 变异峰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智慧 张金渝 金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B09期496-499,共4页
组织培养是植物育种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对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药用植物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川东獐牙菜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别 被引量:2
9
作者 狄准 赵艳丽 +4 位作者 左智天 龙华 张雪 王元忠 李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8-393,共6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快速鉴别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快速鉴别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 Franch)。采集4个不同地区70株样品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数据,原始光谱数据经预处理(自动基线校正,自动平滑,一阶求导,二阶求导)后导入OMNIC 8.2,比较吸收峰的差异;用SIMCA-Pa+10.0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以前三个主成分三维得分图比较产地鉴别效果;红外光谱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通过树状图比较不同部位分类效果。结果显示,(1)不同产地根的光谱图在1 739,1 647,1 614,1 503,1 271,1 243,1 072cm^(-1)附近的吸收峰有差异,不同产地茎的光谱图在1 503,1 270,1 246cm^(-1)吸收峰附近有差异;(2)相同产地不同部位的光谱特征峰有差异;(3)PLS-DA分析结果显示自动基线校正+自动平滑+二阶求导这种预处理方式分类效果最好,根的红外光谱数据产地鉴别效果最佳;(4)HCA的树状图,显示根的聚类分析结果正确率83%,茎的聚类分析结果正确率49%,叶的聚类分析结果正确率70%。FTIR技术结合PLS-DA与HCA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不同部位产地鉴别效果有差异,根的光谱数据产地鉴别效果最佳,二阶求导处理增强了样品的特异性,使PLS-DA的三维主成分得分图分类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产地鉴别 川东獐牙菜 系统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产地茯苓菌核中汞元素含量研究(英文)
10
作者 Anna Wiejak 王元忠 +1 位作者 张霁 Jerzy Falandysz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83-3086,共4页
茯苓菌核在亚洲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也是北京传统小吃"茯苓夹饼"原材料。研究旨在测量和评价中国云南地区茯苓菌核的总汞含量。与其他种类蘑菇子实体相比,茯苓菌核汞含量较低。汞含量(干物质)的范围为0.004 1~0.019mg·kg... 茯苓菌核在亚洲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也是北京传统小吃"茯苓夹饼"原材料。研究旨在测量和评价中国云南地区茯苓菌核的总汞含量。与其他种类蘑菇子实体相比,茯苓菌核汞含量较低。汞含量(干物质)的范围为0.004 1~0.019mg·kg^(-1),中位数为0.011mg·kg^(-1),总体平均值为(0.011±0.004)mg·kg^(-1),表明云南不同产地茯苓菌核中Hg含量受到复杂山地类型的影响较大。对每天食用含有50g茯苓菌核的茯苓夹饼Hg摄入量进行健康评估,人均每天Hg摄入量为0.000 003 4~0.000 016mg·kg^(-1),按成人体重60kg计算,人均每天Hg摄入量为0.000 009 2~0.000 55mg。研究结果显示,茯苓菌核中Hg元素含量较低,其摄入量低于健康限量标准。同时,煎煮后的茯苓菌核中Hg摄入量也低于健康限量标准,由茯苓菌核制成的茯苓夹饼Hg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富集 重金属 真菌 野生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弥勒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11
作者 杨文武 薛晶 +1 位作者 王永香 王馨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99-102,共4页
对弥勒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措施,为弥勒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调查报告 弥勒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滇龙胆居群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杨维泽 金航 +4 位作者 杨美权 赵振玲 张智慧 王元忠 张金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6-1334,共9页
为揭示滇龙胆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省5个区域天然分布的20个野生居群400个单株20个表型性状指标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变异系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巢式方差分析对滇龙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进行分析,用... 为揭示滇龙胆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省5个区域天然分布的20个野生居群400个单株20个表型性状指标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变异系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巢式方差分析对滇龙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进行分析,用相关性分析对滇龙胆表型性状与地理气象因子间的变异格局进行分析,用类平均聚类法对20个滇龙胆居群进行分类.结果表明:5个区域的滇龙胆以楚雄地区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39.8%,变异最小的是昆明地区,为31.4%;不同居群的20个表型性状变异程度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14.4%~91.8%之间,平均为40.4%,20个居群的平均变异为26.8%~37.0%;滇龙胆地理居群的表型分化较高,20个性状居群间的分化系数平均为73.14%,变化范围为36.03%~91.94%,居群间变异高于居群内;滇龙胆20个表型性状的总的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547,5个不同分布区域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最大为楚雄(1.271 4),最小为玉溪(1.266 7);表型性状变异受经度和降雨量影响较大,与纬度、海拔和温度相关性不显著;通过UPGMA聚类,滇龙胆被分成3个组,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研究发现滇龙胆表型变异式样丰富,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居群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土壤类型及肥力对云南重楼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翠 袁理春 +3 位作者 杨丽英 徐中志 康平德 杨丽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8-1391,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及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1700~3100 m海拔范围内,云南重楼的产量与海拔高度没有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的类型、肥力和耕作水平有关系;云南重楼在经常翻用、有机质含量或速效肥力较高的壤...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及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1700~3100 m海拔范围内,云南重楼的产量与海拔高度没有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的类型、肥力和耕作水平有关系;云南重楼在经常翻用、有机质含量或速效肥力较高的壤土中生长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不同海拔、土壤类型及肥力对云南重楼质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不同海拔 土壤类型 土壤肥力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云南省8种野生牛肝菌中矿质元素含量 被引量:22
14
作者 邢博 张霁 +2 位作者 李杰庆 王元忠 刘鸿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9-94,共6页
以云南省8种野生牛肝菌为对象,研究子实体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吸收和积累特征。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云南省8种野生牛肝菌子实体菌柄、菌盖中Mg、Mn、Fe、Ni、Cu、Zn、Cr、As、Cd、Pb、Li、Ba 12种矿... 以云南省8种野生牛肝菌为对象,研究子实体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吸收和积累特征。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云南省8种野生牛肝菌子实体菌柄、菌盖中Mg、Mn、Fe、Ni、Cu、Zn、Cr、As、Cd、Pb、Li、Ba 12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并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从元素的角度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牛肝菌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水平。结果显示,标准品(GBW 10015)中12种矿质元素回收率在88%-105%之间,检出限在0.036-9.456μg/L之间,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8种野生牛肝菌菌柄与菌盖中含有丰富的Fe、Mg、Mn、Zn和Cu元素;Zn、Mg、Cu、Cr和As元素在多数子实体内菌盖的含量高于菌柄,Li和Ba在多数牛肝菌样品中菌柄含量较高;有毒重金属元素Pb、As、Cd、Ni和Cr含量均高于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的规定,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通过数据分析表明,野生牛肝菌中12种矿质元素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同一元素在不同牛肝菌中的含量差异较大,相同子实体菌柄与菌盖中含量差异显著,对矿质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有较好的吸收和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野生牛肝菌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野生与栽培茯苓中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邢博 张霁 +2 位作者 李杰庆 王元忠 刘鸿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60-365,379,共7页
建立微波消解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云南15个产地野生与栽培茯苓菌核中Fe,Mn、Cu、Zn、Co、Li、V、Ba、cr、As、cd、P11等12种矿质元素,探讨茯苓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采用SPSS21.0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 建立微波消解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云南15个产地野生与栽培茯苓菌核中Fe,Mn、Cu、Zn、Co、Li、V、Ba、cr、As、cd、P11等12种矿质元素,探讨茯苓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采用SPSS21.0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均大于O.9990,检出限范围在0.009~1.035μg/L之间,参考物菠菜(GBW10015)和灌木枝叶(GBW07603)测定值在国家参考标准值范围内,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所测样品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栽培种Fe、Mn、Co、V、Cr等元素含量高于野生;野生和栽培菌核q-Fe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31.8~108.3、49.7~805.6mg/kg,Mn元素含量分别为5.59~35.6、12.9~67.7mg/kg;Cu、Zn和Ba元素平均含量在1~10mg/kg之间;c0、Li、V、As、Cd、Ph、Cr等均小于Irag/kg,其中As(〈0.16mg/kg)、Cd(〈0.03mg/kg)、Pb(〈0.35mg/kg)等有毒重金属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药典》(2015版)最高限量。第一主成分解释原始数据变量的49.060%,Mn、Fe、V、Li、As、Cr等元素载荷值较大,茯苓中特征元素为Mn、Fe、V、Li、As、Cr,相关性分析显示14对矿质元素呈现显著相关(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元素在茯苓生长过程中存在内在的相关关系,不同产地样品中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可能与降水、温度、生长的土壤环境和生长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矿质元素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栽培黄花蒿最佳采收期确定及干燥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谷安宇 李绍平 +4 位作者 杨丽英 王馨 李林玉 杨斌 严世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1682-1684,共3页
黄花蒿是我国传统中药,从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抗疟疾的特效药。研究了黄花蒿不同生育时期的青蒿素含量及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栽培黄花蒿的最佳采收期为花芽分化期,最佳干燥方式为自然晾晒。
关键词 黄花蒿 青蒿素 收获期 干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昂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林辉 刘光华 +10 位作者 刘倩 吕玉兰 魏团仁 程金焕 娄予强 王跃全 刘发万 杨峰 杨维泽 戴陆园 徐福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04-1608,共5页
2008年9~10月、2009年9月分别对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镇康县南伞镇、镇康县军赛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乡2乡1镇10个村分布的与德昂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257份。文章... 2008年9~10月、2009年9月分别对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镇康县南伞镇、镇康县军赛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乡2乡1镇10个村分布的与德昂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257份。文章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云南德昂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昂族 农业生物资源 潞西市 镇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大豆疫霉菌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俊 石瑶 +4 位作者 徐明 李智敏 王瀚墨 田浩 李晚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2-218,共7页
采用Paper Disk法测定了云南省200种植物的提取物对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光叶合欢(Albizia lucidior)、白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及黄豆树(Albizia procera)的提取物在浓度为10μg/μL时有较好的抗... 采用Paper Disk法测定了云南省200种植物的提取物对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光叶合欢(Albizia lucidior)、白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及黄豆树(Albizia procera)的提取物在浓度为10μg/μL时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在2.5μg/μL时只有黄豆树提取物显示出抗菌活性。并从黄豆树中分离出其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3-O-[α-L-arabinopyranosyl-(1→2)-β-D-fucopyranosyl-(1→6)-2-acetamidO-2-deoxy-β-D-glu-copyranosyl]echinocyst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疫霉菌 大豆疫霉 抗菌活性 天然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野生牛肝菌总汞含量测定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杰庆 杨天伟 +5 位作者 张霁 Jerzy FALANDYSZ Grazyna KRASINSKA Martyna SABA 王元忠 刘鸿高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3-535,共13页
【目的】系统测定云南常见野生牛肝菌中总Hg含量,分析不同产地、种类及不同部位牛肝菌对Hg的富集规律和积累特征,评价野生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为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食用安全评估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采用MA-2000直接测Hg仪—冷原... 【目的】系统测定云南常见野生牛肝菌中总Hg含量,分析不同产地、种类及不同部位牛肝菌对Hg的富集规律和积累特征,评价野生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为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食用安全评估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采用MA-2000直接测Hg仪—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牛肝菌菌盖、菌柄中总Hg含量,计算同一牛肝菌菌盖与菌柄总Hg含量比(QC/S),分析不同种类、部位牛肝菌中总Hg含量的差异和富集规律。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的食用菌中Hg限量标准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规定的每周Hg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现行标准,评价云南野生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结果】同一子实体菌盖与菌柄的比值(QC/S)在0.3~8.8之间,95%牛肝菌样品菌盖、菌柄总Hg含量比(QC/S)≥1,表明多数牛肝菌菌盖对Hg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本研究中多数野生牛肝菌菌盖、菌柄总Hg含量超过GB 2762—2012规定的食用菌中Hg含量限量标准(≤0.1 mg/kg);根据PTWI标准,假设成年人(60 kg)每周食用300 g新鲜牛肝菌,则多数样品Hg摄入量低于允许摄入量,无安全风险,而2013年采自玉溪大营街的美味牛肝菌,2012年采自楚雄永仁县的铜色牛肝菌及2014年采自玉溪新平的绒柄牛肝菌等少数样品Hg摄入量高于该标准。【结论】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菌盖、菌柄中总Hg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有少数牛肝菌总Hg含量超过相关标准,食用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健康风险 重金属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产白及组培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智慧 王丽 +3 位作者 王家金 马聪吉 方艳 刘大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4-899,共6页
【目的】制定白及组培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以云南省不同产地收集到的白及组培苗为研究材料,通过对组培苗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筛选确定白及组培苗的质量分级指标,并制定组培瓶苗和组培驯化苗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 【目的】制定白及组培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以云南省不同产地收集到的白及组培苗为研究材料,通过对组培苗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筛选确定白及组培苗的质量分级指标,并制定组培瓶苗和组培驯化苗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组培瓶苗的分级标准为Ⅰ级苗假鳞茎直径≥9.0 mm,株高≥12.0 cm;Ⅱ级苗假鳞茎直径≥6.0 mm,株高≥9.0 cm;Ⅲ级苗假鳞茎直径≥3.0 mm,株高≥6.0 cm。组培驯化苗的分级标准为Ⅰ级苗假鳞茎直径≥23.0 mm;Ⅱ级苗假鳞茎直径≥12.0 mm;Ⅲ级苗假鳞茎直径≥6.0 mm,3个不同等级组培驯化苗株高均应≥6.0 cm。【结论】该质量分级标准可为白及组培种苗繁育以及生产和销售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组培苗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