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基质栽培研究概况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凌云 包丽仙 +3 位作者 卢丽丽 普红梅 王颖 杨琼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91,共3页
综述了基质筛选、移栽密度、营养配比以及生长调节剂使用4个方面对基质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影响及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基质栽培中,基质选择要因地制宜,本着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移栽密度需与营养配比相结合,以保证植株光合作用,... 综述了基质筛选、移栽密度、营养配比以及生长调节剂使用4个方面对基质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影响及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基质栽培中,基质选择要因地制宜,本着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移栽密度需与营养配比相结合,以保证植株光合作用,提高结薯粒数;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上,需注意基质残留等问题对原原种生产造成影响。未来研究要注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机理,特别是其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原理,以提高基质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原原种 基质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燕山 白建明 +5 位作者 许世坤 普红梅 王云华 季寿堂 谢富生 隋启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3,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350 m3·hm^(-2)、1650 m3·hm^(-2)、1950 m3·hm^(-2)、2250 m3·hm^(-2)4个灌水量和1个常规沟灌为对照,研究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发育...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350 m3·hm^(-2)、1650 m3·hm^(-2)、1950 m3·hm^(-2)、2250 m3·hm^(-2)4个灌水量和1个常规沟灌为对照,研究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发育快,株高、单株茎叶鲜重、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鲜重高于常规沟灌,膜下滴灌较沟灌增产6 416.08 kg·hm^(-2),增产21.29%,水分利用率高79.5 kg·hm^(-2)·mm-1。膜下滴灌下不同灌水量马铃薯水分利用率随灌水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产量和耗水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滴灌1950 m3·hm^(-2)的产量最高,为39 732.0 kg·hm^(-2),当灌水量增加到2250 m3·hm^(-2)时,产量较滴灌1950 m3·hm^(-2)处理的下降6 624.5 kg·hm^(-2),下降16.67%。从产量提高和节水方面考虑,在生育期间有效降雨量在70 mm左右时,灌水量在1650~1950 m3·hm^(-2)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膜下滴灌 灌水量 水分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栽培密度对6个马铃薯基因型微型薯繁育种薯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梁淑敏 李燕山 +7 位作者 杨琼芬 王颖 白建明 李先平 姚春光 潘哲超 孙文祥 隋启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54-2460,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6个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6个不同用途基因型马铃薯(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多重比较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6个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6个不同用途基因型马铃薯(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多重比较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基因型对产量、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对中薯个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大小薯个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Duncan多重比较)。密度和不同基因型之间不存在互作。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大中小薯个数增加,但薯块平均重量在降低。【结论】为了获得数量多的小整薯个数不同的品种有最适宜的密度。不同密度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呈规律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马铃薯大中小薯块茎个数和总薯个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密度 基因型 繁育种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及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凌云 姚春光 +6 位作者 卢丽丽 包丽仙 张天芝 孙文祥 李文娟 隋启君 杨琼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46-1650,共5页
试验采用不同杀菌剂、组合及不同喷施间隔天数对3个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生(代森锰锌)、瑞凡(嘧菌环胺)及组合(山德生+金雷+达科宁+富帅得)对晚疫病防控效果较好,和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P〈0.0... 试验采用不同杀菌剂、组合及不同喷施间隔天数对3个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生(代森锰锌)、瑞凡(嘧菌环胺)及组合(山德生+金雷+达科宁+富帅得)对晚疫病防控效果较好,和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P〈0.05),但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用瑞凡杀菌剂的单产均值达到33 766.5 kg/hm2,其次是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Agrifos600(亚磷酸)的防控效果较差;杀菌剂组合的防治效果产量达到30 177 kg/hm2,增产8%~41%;杀菌剂组合间隔14 d喷药的防控效果优于间隔7 d喷药。从参试的品种防治效果看,在云南省大春季节的种植时,合作88采用瑞凡进行防治效果较好,陇薯6号采用银法利进行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而费乌瑞它较感晚疫病,各种药剂的防控效果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凌云 卢丽丽 +3 位作者 包丽仙 普红梅 李燕山 杨琼芬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66-68,共3页
为缩短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生长周期,提高结薯数量,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采取遮光和喷施叶面肥的组合处理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在云南省滇中地区海拔1 600~2 000 m繁育马铃薯原原种,遮光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 为缩短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生长周期,提高结薯数量,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采取遮光和喷施叶面肥的组合处理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在云南省滇中地区海拔1 600~2 000 m繁育马铃薯原原种,遮光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茎膨大时间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喷施叶面肥处理对所有供试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茎开始膨大时间均没有影响。具体表现为遮光处理5 h/d能使S03-921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但对其块茎膨大的开始时间却没有影响,所有处理均在全生育期80 d内开始结薯;遮光处理5 h/d、3 h/d能使云薯401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遮光处理5 h/d、3 h/d、1 h/d均能使云薯401的块茎膨大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遮光处理对云薯107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没有影响,但随着遮光时间延长,云薯107的块茎膨大时间比对照提早10~20 d;所有遮光处理对云薯505匍匐茎萌发与块茎膨大的时间均没有影响,该品种均是处理后10 d内形成匍匐茎,20 d内块茎膨大,即在全生育期60 d内就开始结薯。.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单株结薯数的影响也因品种而不同;S03-921的结薯性最好,结薯数最高的是遮光3 h/d+0.2%K_2SO_4的处理,平均结薯达9.6个/株;云薯401结薯性差,所有处理平均结薯数均没有超过3个/株;云薯107结薯最好处理为遮光1 h/d+0.2%KH_2PO_4,平均结薯数达4.9个/株;云薯505结薯最好的处理为遮光3 h/d+0.2%K_2SO_4,平均结薯数达6.6个/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处理 喷施叶面肥 平均单株结薯 马铃薯 原原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大春马铃薯产业情况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春光 张磊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6期374-377,共4页
为充分了解滇东北地区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促进马铃薯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调研了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的生产情况、栽培模式、地膜覆盖、产销情况及马铃薯主食化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滇东北大春马铃薯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相... 为充分了解滇东北地区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促进马铃薯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调研了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的生产情况、栽培模式、地膜覆盖、产销情况及马铃薯主食化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滇东北大春马铃薯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滇东北 产业 间套作 地膜覆盖 主食化 种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8’ 被引量:1
7
作者 隋启君 白建明 +5 位作者 李燕山 姚春光 包丽仙 胡祚 潘哲超 王颖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5期477-480,共4页
抗病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8’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昆明云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用‘滇薯6号’作母本、‘S04-827’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 抗病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8’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昆明云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用‘滇薯6号’作母本、‘S04-827’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马铃薯(2021)530114。该品种晚熟,大春生育期107~118 d;块茎圆形、薯皮光滑、黄皮黄肉、芽眼浅、蒸煮口感好。干物质含量19.60%~23.20%,淀粉含量12.32%~14.82%,蛋白质含量2.20%~2.62%,维生素C含量8.70~15.20 mg/100 g鲜薯,还原糖含量0.10%~0.28%。‘云薯108’植株抗晚疫病、抗Y病毒病。2019~2021年极量攻关中产量最高97196 kg/hm^(2),3次打破云南大春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同时创西南地区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该品种适宜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马铃薯大春作区推广种植,可用于鲜食、饲料和淀粉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抗病 高产 云薯1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薯包衣剂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及幼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燕山 梁淑敏 +4 位作者 张磊 王颖 蒋伟 杨琼芬 隋启君 《作物研究》 2021年第6期570-575,共6页
以薯片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云薯304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采用4种种薯包衣模式处理,测定马铃薯的出苗率、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壮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探讨种薯包衣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薯片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云薯304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采用4种种薯包衣模式处理,测定马铃薯的出苗率、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壮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探讨种薯包衣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薯包衣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出苗率,促进马铃薯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提高壮苗指数,还能提早结薯,增加结薯数。本试验中,25%噻虫·咯·霜灵50 mL+300~350 mL水处理100 kg种薯是最佳种薯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包衣剂 出苗 壮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燕山 普红梅 +3 位作者 姚春光 杨琼芬 隋启君 白建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47-50,53,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行距(主处理)和3种密度(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置、不同密度以及行距与密度互作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度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行距(主处理)和3种密度(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置、不同密度以及行距与密度互作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度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量,随行距的增大产量有降低的趋势。本试验条件下,云薯401行距70 cm、种植密度6.75万株/hm2为最优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薯401 行距配置 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甘薯种质资源收集试验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明福 李江辉 +1 位作者 李洪民 徐宁生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21-26,共6页
在紫色甘薯生产和加工中,品种选择十分重要。收集和引进紫色甘薯种质资源13个品种(系)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云紫2号、脱紫1号、渝紫263、建紫4个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均较好,其产量分别为46.7、45.5、43.5、40.8 t/hm2。可为玉溪市及云... 在紫色甘薯生产和加工中,品种选择十分重要。收集和引进紫色甘薯种质资源13个品种(系)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云紫2号、脱紫1号、渝紫263、建紫4个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均较好,其产量分别为46.7、45.5、43.5、40.8 t/hm2。可为玉溪市及云南部分地区种植紫色甘薯选择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甘薯 资源收集 试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