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育成的粳稻新品系及栽培要点 |
赵国珍
刘吉新
世荣
陈国新
杜娟
徐转
廖新华
华秋瑾
蒋志农
|
《云南农业科技》
|
2004 |
0 |
|
2
|
云南省农科院粳稻中心育成的优质米新品种 |
刘吉新
赵国珍
世荣
陈国新
杜娟
徐转
廖新华
华秋瑾
蒋志农
|
《云南农业科技》
|
2002 |
4
|
|
3
|
云南粳稻优质高产多抗育种及示范推广研究进展 |
廖新华
赵国珍
世荣
|
《云南农业科技》
|
2005 |
1
|
|
4
|
云南高原粳稻与韩国粳稻品质特性比较分析 |
赵国珍
杨世准
苏振喜
廖新华
世荣
朱振华
蒋聪
戴陆园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5
|
冷水胁迫对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
赵国珍
杨世准
芮钟斗
廖新华
苏振喜
世荣
蒋聪
戴陆园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6
|
空间搭载对云南两个粳稻软米品系千粒重和粒形产生的影响 |
苏振喜
张小明
廖新华
赵国珍
朱振华
世荣
蒋聪
邹茜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7
|
云南高原粳稻品质性状因子及品种聚类分析 |
朱振华
蒋志农
赵国珍
苏振喜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8
|
冷水胁迫对云南粳稻育成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
赵国珍
YANG Sea-jun
YEA Jong-doo
袁平荣
朱振华
苏振喜
戴陆园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9
|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产量结构的变化分析 |
苏振喜
袁平荣
赵国珍
蒋聪
世荣
廖新华
朱振华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0
|
云南广适性高产耐寒抗病粳稻新品种合系41号的选育 |
刘吉新
赵国珍
蒋志农
王建军
陈国新
世荣
杜娟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2 |
6
|
|
11
|
云南粳稻碾磨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
赵国珍
刘吉新
李全衡
廖新华
朱振华
苏振喜
世荣
戴陆园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2
|
异地栽培对云南粳稻育成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
赵国珍
袁平荣
杨世准
苏振喜
朱振华
蒋聪
邹茜
戴陆园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3
|
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
赵国珍
蒋聪
邹茜
朱振华
苏振喜
袁平荣
戴陆园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云南高原粳稻“十五”新选品种特性分析 |
苏振喜
赵国珍
廖新华
世荣
朱振华
张学堂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6 |
2
|
|
15
|
云南粳稻育成品种的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肖卿
王建军
周家武
安部信行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9 |
1
|
|
16
|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研究 |
周家武
肖卿
王建军
廖新华
杨晓洪
赵国珍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1 |
0 |
|
17
|
云南粳型特色软米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
苏振喜
赵国珍
廖新华
世荣
蒋聪
朱振华
邹茜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18
|
不同海拔条件下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 |
朱振华
金基永
袁平荣
赵国珍
苏振喜
世荣
邹茜
杨世准
戴陆园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6
|
|
19
|
灰色关联分析在高原粳稻品种选育决策中的应用 |
朱振华
蒋志农
世荣
赵国珍
苏振喜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20
|
低世代集团糙米粒选对水稻品质育种的作用 |
刘吉新
赵国珍
世荣
陈国新
杜娟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