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功能食品作物产业技术创新简介
1
作者 曾亚文 杨晓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功能食品作物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是作物遗传育种、食品营养功能组学及预防医学前沿交叉建立功能食品作物学科和预防慢性病功能食品作物的种质、品种、理论、技术、产品、标准和品牌技术体系,以功能粮食(大麦青稞和功能稻...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功能食品作物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是作物遗传育种、食品营养功能组学及预防医学前沿交叉建立功能食品作物学科和预防慢性病功能食品作物的种质、品种、理论、技术、产品、标准和品牌技术体系,以功能粮食(大麦青稞和功能稻米等)、功能杂粮(荞麦和燕麦等)和功能蔬菜(魔芋和姜科等)功能食品作物研发为主的创新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遗传育种 功能食品 作物学科 食品营养 创新团队 功能组 青稞 功能稻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样品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国雁 陈丹 +9 位作者 徐象国 杨雅云 李全衡 陶祥 张菲菲 隆文杰 刘圆圆 瞿冲芬 丁铭 蔡青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1期109-122,共14页
通过整理2020-2023年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得到的8416份样本信息,对种质类型、作物分类、地理分布等进行了综合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种质类型方面,地方品种、野生资源、选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占比分别... 通过整理2020-2023年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得到的8416份样本信息,对种质类型、作物分类、地理分布等进行了综合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种质类型方面,地方品种、野生资源、选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占比分别达到了89.28%、9.51%、0.88%和0.33%;从作物类型来看,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经济作物和牧草绿肥的占比依次为55.18%、19.72%、11.92%、11.24%和1.94%;样本涵盖了78个科,241个属,391个种,其中,豆科、禾本科、蔷薇科、葫芦科的样本数目居前4位;在州(市)级别上,样本数排前3名的地区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市,分别占总样本数的9.87%、9.67%和8.50%;从云南的少数民族如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白族的资源利用情况来看,这些群体提供的样本数量较多;在不同的农业生态种植区中,滇中高原盆地的粮、烟、油、菜、果、桑区收集的样本数量最多,共3415份,占总数的40.58%。整个省内,随海拔升高,农作物样本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海拔区间,各州(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rillouin丰富度指数表现各异;昭通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昆明市在不同海拔区间的优势度指数普遍高于其他地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Brillouin丰富度指数在6个海拔梯度上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在海拔1000~1500m和3000m以上区间内,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此次调查收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初步摸清了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状况,为今后创新种质和开发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收集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新平县农业生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苏火生 陈光 +4 位作者 唐一春 王海平 李荣英 廖祥龙 蔡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8-683,共6页
对云南省新平县3个乡镇的11个村进行了重点调查,实地走访了15个村小组,访问了90户农户,共收集到与彝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特优、特有、特用农业生物资源164份。分析了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和消长情况及原因和... 对云南省新平县3个乡镇的11个村进行了重点调查,实地走访了15个村小组,访问了90户农户,共收集到与彝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特优、特有、特用农业生物资源164份。分析了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和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并针对该地区的农业生物资源的特性,提出了利用、保护和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新平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农家保护与种质库保存对云南地方稻种等位变异的影响
4
作者 董超 汤翠凤 +5 位作者 阿新祥 甘树仙 张斐斐 杨雅云 冒嘉伟 戴陆园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0-1402,共13页
【目的】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农家保护与种质库保存下云南地方稻种等位变异,以期分析农家保护与种质库保存方式对水稻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影响,为地方稻种遗传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及其保护途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种质库保存的12份... 【目的】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农家保护与种质库保存下云南地方稻种等位变异,以期分析农家保护与种质库保存方式对水稻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影响,为地方稻种遗传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及其保护途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种质库保存的12份地方稻种(命名为品种名-1)与其对应农家保护的地方稻种(命名为品种名-2)为试验材料,利用72个SSR分子标记对这24份地方稻种材料(共12组)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等位变异分析。【结果】供试24份地方稻材料共检测出等位基因数490个,变幅4~12个,平均6.8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337~0.910,平均为0.769。农家保护的地方稻种较种质库保存的地方稻种等位基因数量、特有等位基因数量、有效等位基因数量均略低,但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略高,表明农家保护的地方稻种遗传多样性略有降低。农家保护的小白糯-2和烂地谷-2分别在标记RM333和RM213上未检测出等位变异位点,小白糯-2、老粳糯-2和老鼠牙-2分别在标记RM349、RM18和RM333上检测出纯合等位变异位点,表明农家保护下部分等位位点流失。12组地方稻种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222~0.917,其中香谷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高,小白糯的最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205处可将供试地方稻种材料聚类为籼、粳两大类,每组对应地方稻种材料均对应聚在一小类,表明供试对应地方稻种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且对应程度较高。24份地方稻种材料共检测出等位变异位点数260个,变幅6~57个,其中28个位点与抗逆相关,25个与育性相关,33个与抗病虫相关,26个与产量及营养相关,且农家保护下理论产量提高,表明农家保护下产生遗传变异可能是向着提高适应性来增加产量的方向发展。【结论】在农家保护下地方稻种的部分等位基因纯合与流失是其遗传多样性降低的内在原因,而其在育性、抗病虫、抗逆、产量及营养高效等功能连锁标记上产生大量的遗传变异,并呈株高降低、产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增强了地方稻种应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压力变化的能力,说明农家保护是地方稻种资源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稻种 SSR标记 等位变异 农家保护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地布朗族聚集区地方稻种资源苗瘟抗性评价及抗性基因鉴定
5
作者 董超 董丽英 +6 位作者 薛静 杨雅云 汤翠凤 阿新祥 张斐斐 杨勤忠 戴陆园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明确农家保护下云南布朗族地方稻种资源苗期稻瘟病抗性水平与分布。【方法】以云南三地布朗族聚集区78份地方稻种资源为材料,利用10个稻瘟病菌株进行苗期接种鉴定和2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31个功能标记检测与分析。【结果】苗期... 【目的】明确农家保护下云南布朗族地方稻种资源苗期稻瘟病抗性水平与分布。【方法】以云南三地布朗族聚集区78份地方稻种资源为材料,利用10个稻瘟病菌株进行苗期接种鉴定和2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31个功能标记检测与分析。【结果】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78份地方稻种资源抗性在40%~100%,平均抗性达93.6%;其中55份地方稻种资源对10个菌株的抗性达100%,占总资源数的70.5%;3个布朗族聚集区地方稻种资源的抗性强弱为勐海县(99.00%)>墨江县(89.09%)>双江县(80.59%)。菌株08-16-6a-1和HN-09-1c-7对3个布朗族聚集区的地方稻种资源致病力最强(11.54%),而菌株HN-09-1c-7和08-20-1a-1对勐海县稻种资源致病力最强(4.00%),菌株08-20-1a-1对墨江县稻种资源致病力最强(36.36%),菌株08-16-6a-1对双江县稻种资源致病力最强致病力最强(52.94%)。功能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从云南三地布朗族聚集区的地方稻种资源中,检测出Pi9、Pi5、Pita、Pikh、Pid2和Pikm 6个抗性基因;抗性基因频率为73.08%~84.62%,最高的为Pid2,最低的为Pi9;勐海县稻种资源中频率最高为Pita和Pid2,最低为Pi9;墨江县中频率最高为Pid2、Pi5和Pi9,最低为Pita;双江县中频率最高为Pid2、Pita、Pikm、Pikh和Pi9,最低为Pi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个抗性基因对苗期叶瘟抗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抗性基因组合可解释苗期叶瘟抗性变化1.8%~25.8%,抗性基因Pid2+Pi5+Pikm+Pikh组合的贡献率最低,而6个抗性基因组合的贡献率最高,但组合效应均不显著。【结论】云南三地布朗族聚集区的地方稻种资源抗性强、抗谱宽,Pid2基因为主要抗性基因,筛选出38份对10个菌株抗性达100%且含Pid2和Pi9基因的资源,是拓宽稻瘟病抗性遗传背景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稻种资源 布朗族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功能标记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份甜荞种质资源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翟冰欣 黄春燕 +6 位作者 王宇 谭静 卢文洁 刘鑫 谢佳星 王莉花 孙道旺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5-1055,共11页
【目的】对不同甜荞种质资源产量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为甜荞种质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源于国内外各地的68份甜荞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2个产量性状进行测定,并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目的】对不同甜荞种质资源产量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为甜荞种质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源于国内外各地的68份甜荞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2个产量性状进行测定,并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68份甜荞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12个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4.59%46.56%,平均为30.23%,其中主花序空瘪种子率、株粒数、主花序未结实花朵率、株粒重和小区产量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46.56%、44.95%、42.58%、42.08%和35.24%,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在0.06~12.25,平均为4.41,说明参试甜荞种质资源间产量性状差异较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小区产量与主花序种子数、株粒数、株高和主茎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79.544%,第一主成分(PC1)主要由小区产量、株粒数、主花序种子数和株高决定,第二主成分(PC2)主要由主花序未结实花朵率和茎粗决定,第三主成分(PC3)主要由主花序空瘪种子率、主茎节数和株高决定。聚类分析显示,68份甜荞种质资源可分为四大类,类群Ⅰ包含17份材料,类群Ⅱ包含29份材料,类群Ⅲ包含6份材料,类群Ⅳ包含16份材料,4个类群材料各有特点,改良品种时可根据特点选择亲本,其中类群Ⅰ产量的平均值最高(0.54 kg);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F)大于2.500,筛选出3份甜荞种质资源。【结论】68份甜荞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的高产优质材料2022-资-甜-22、2022-资-甜-34和2022-资-甜-7,可作为云南甜荞新品种选育的优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产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阿昌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林辉 刘光华 +10 位作者 刘倩 吕玉兰 魏团仁 王跃全 程金焕 余腾琼 程耿 杨顺林 娄予强 戴陆园 徐福荣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3,共5页
2008年9月、2009年5-6月分别对云南省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和梁河县的九保、曩宋2个阿昌族乡共18个村分布的与阿昌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300份。本文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 2008年9月、2009年5-6月分别对云南省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和梁河县的九保、曩宋2个阿昌族乡共18个村分布的与阿昌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300份。本文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云南省阿昌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昌族 农业生物资源 陇川县 梁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昂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林辉 刘光华 +10 位作者 刘倩 吕玉兰 魏团仁 程金焕 娄予强 王跃全 刘发万 杨峰 杨维泽 戴陆园 徐福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04-1608,共5页
2008年9~10月、2009年9月分别对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镇康县南伞镇、镇康县军赛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乡2乡1镇10个村分布的与德昂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257份。文章... 2008年9~10月、2009年9月分别对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镇康县南伞镇、镇康县军赛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乡2乡1镇10个村分布的与德昂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257份。文章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云南德昂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昂族 农业生物资源 潞西市 镇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怒族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 被引量:5
9
作者 汤翠凤 胡忠荣 +11 位作者 伍少云 李坤明 张丽琴 杨峰 金杰 徐福荣 阿新祥 杨雅云 张恩来 董超 张斐斐 戴陆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1017,共7页
对云南省怒江僳傈族自治州兰坪、贡山、福贡3县4个乡怒族村寨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或经验进行了较系统地调查、收集和整理。结果表明:在调查区怒族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共有24科、49种、121份,包括粮食、蔬菜、果树、药用4类,分别... 对云南省怒江僳傈族自治州兰坪、贡山、福贡3县4个乡怒族村寨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或经验进行了较系统地调查、收集和整理。结果表明:在调查区怒族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共有24科、49种、121份,包括粮食、蔬菜、果树、药用4类,分别占收集样品的58.68%、19.83%、15.70%和5.79%;怒族利用这些农业生物资源的传统知识主要涉及食用、药用、文化宗教等方面,其中以食用和药用为主,在用途、用法上具有独到的地方,有非常明显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这说明农业生物资源不仅为怒族的基本生存提供了食物和药品来源,也在他们的宗教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族 农业生物资源 传统知识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优异农业生物种质资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殿升 阮仁超 +4 位作者 李锡香 陈善春 李先恩 许明辉 方沩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1-829,共9页
"贵州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是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根据项目要求,现已完成对贵州省42个县(市)的普查和21个(市)的系统调查。本项目历时5年,经过多个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基本查清了贵州现有的农业生物资源,共采集了4800多... "贵州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是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根据项目要求,现已完成对贵州省42个县(市)的普查和21个(市)的系统调查。本项目历时5年,经过多个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基本查清了贵州现有的农业生物资源,共采集了4800多份种质资源样本。经过鉴定筛选,从抗病、抗逆、优质、早熟、丰产等不同方面筛选出150多份优异种质资源。这批优异种质资源可为作物育种和基础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种质材料,应加强利用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农业生物资源 优异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生态区糯玉米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变化与多样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隆文杰 武晓阳 +3 位作者 周国雁 陈丹 伍少云 蔡青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1期35-41,共7页
为了解云南省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在滇中温暖、滇西北冷凉、滇南暖热和滇东北温凉4个生态区之间的变化与多样性差异,采用SPSS 22.0分析了物候性状、株高及穗位高、子粒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共1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 为了解云南省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在滇中温暖、滇西北冷凉、滇南暖热和滇东北温凉4个生态区之间的变化与多样性差异,采用SPSS 22.0分析了物候性状、株高及穗位高、子粒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共1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4个生态区之间的差异,并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滇东北生态区的株高及穗位高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生态区,滇中生态区玉米穗粗、轴粗、千粒重、穗行数和含油量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滇东北生态区。株高、穗位高、穗长和轴粗的多样性指数在4个生态区之间有显著差异,且滇南生态区的最大,滇中生态区的次之,滇东北生态区的最小;其余12个性状在滇南生态区的多样性指数虽然多数较滇中生态区的更高,但差异不显著;除抽雄至散粉时间、散粉至吐丝时间和全生育期3个性状外,另外9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滇东北与滇西北生态区之间的差异也显著不同,且为滇西北生态区高于滇东北生态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材料能被划分为2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了43份材料,第Ⅱ类群只有5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地方品种 数量性状 多样性 生态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蔬菜种质资源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丽琴 耿智德 +3 位作者 傅宝玲 王平盛 杨顺林 隆文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7-39,共3页
经过28天的调查和对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初步了解了金平县蔬菜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利用现状。本次调查到的蔬菜资源共39份,分为七大类,即叶用芥菜类、瓜类、葱蒜类、茄果类、薯芋类、根菜类、野菜类。其中叶用芥菜类、野菜类资源较... 经过28天的调查和对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初步了解了金平县蔬菜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利用现状。本次调查到的蔬菜资源共39份,分为七大类,即叶用芥菜类、瓜类、葱蒜类、茄果类、薯芋类、根菜类、野菜类。其中叶用芥菜类、野菜类资源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种质资源 种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蛋白地方小麦及“铁壳麦”种质资源抗条锈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明菊 伍少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6,共4页
为了从云南省地方小麦种质资源中发掘优异抗条锈材料,采用近年来国内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1、条中32、水源11-14及Hybrid46-7、Hybrid46-8等,对37份高蛋白地方小麦(普通小麦)和23份特有小麦(云南小麦,俗称"铁壳麦")种质的抗条锈... 为了从云南省地方小麦种质资源中发掘优异抗条锈材料,采用近年来国内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1、条中32、水源11-14及Hybrid46-7、Hybrid46-8等,对37份高蛋白地方小麦(普通小麦)和23份特有小麦(云南小麦,俗称"铁壳麦")种质的抗条锈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不同程度地具有很强的抗条锈性,全生育期表现免疫的占48.33%,仅成株期表现免疫的占18.33%,成株期表现中~高抗的占6.67%,具有慢锈性的占26.67%,说明这批优异抗锈种质可作为云南省小麦抗条锈育种的宝贵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抗务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越 丁明亮 +5 位作者 张敦宇 付坚 钟巧芳 肖素勤 柯学 程在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22-1930,共9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16个州(市)881份水稻种质材料12个农艺性状表型多样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拓宽栽培稻的遗传基础及选育高原特色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81份云南16个州(市)的水稻种质为材料,测定其株高、有效穗数、穗长、... 【目的】分析云南省16个州(市)881份水稻种质材料12个农艺性状表型多样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拓宽栽培稻的遗传基础及选育高原特色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81份云南16个州(市)的水稻种质为材料,测定其株高、有效穗数、穗长、剑叶长、剑叶宽、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谷粒长、谷粒宽和千粒重等12个农艺性状,通过计算各农艺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并对种质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最后结合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D值,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筛选综合评价指标。【结果】881份水稻种质材料12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9378~2.0973,其中穗长的多样性指数最大,有效穗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小;12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92%~43.01%,其中谷粒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二次枝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云南16个州(市)881份水稻种质材料12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6513~2.0040,其中,普洱市、红河州、临沧市、玉溪市、保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曲靖市和文山州水稻种质材料12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在1.900以上。在欧式距离2.2处881份云南水稻种质材料可分为八大类群,其中,第Ⅶ类群综合性状最差,第Ⅷ类群综合性状最优,聚类分析结果与种质来源地无明显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881份水稻种质资源中凤仪白谷(保山市)、陆引46号(普洱市)及白霉谷(临沧市)的综合性状较好。穗长、谷粒长、谷粒宽、二次枝梗数和剑叶宽5个农艺性状对综合评价D值影响显著(F为1814.654),可作为云南水稻种质综合评价的指标。【结论】云南水稻种质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筛选出的凤仪白谷(保山市)、陆引46号(普洱市)及白霉谷(临沧市)可为水稻育种提供优良的亲本或中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表型多样性 综合评价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春花 尹桂芳 +4 位作者 王艳青 孙道旺 卢文洁 陈蕤坤 王莉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3-999,1007,共8页
为了从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拓宽苦荞遗传基础,以48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的苦荞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中株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4.4%最大... 为了从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拓宽苦荞遗传基础,以48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的苦荞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中株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4.4%最大,品质性状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为51.72%最大。聚类结果表明,将48份材料聚为3大类,可区分为低产型、矮秆高产型和中秆高产型。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累计贡献率分别达84.105%和80.332%,各主成分性状载荷值反映了主要数量性状的育种选择潜力。综合分析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可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越 陈玲 +7 位作者 张敦宇 肖素勤 殷富有 王玲仙 王波 钟巧芳 付坚 程在全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78-1789,共12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覆盖云南16个州(市)的90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93个等位基因,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4~18,平均8.78;主要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2048~0.7941,平均0.3803;基因多样...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覆盖云南16个州(市)的90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93个等位基因,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4~18,平均8.78;主要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2048~0.7941,平均0.3803;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77~0.8876,平均0.7307;多态信息含量为0.3202~0.8777,平均0.6986。以地理来源进行分类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在不同州(市)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其中普洱市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及Shannon’s指数最高,而迪庆州和楚雄州相对较低,说明普洱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迪庆州和楚雄州相对较低;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析表明,普洱市与西双版纳州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较高,亲缘关系最近,而昆明市与楚雄州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一致度较低,亲缘关系最远。遗传分化分析显示,908份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质内个体间,且种质间的基因流为2.8388,该值大于1,说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现象;NJ聚类分析、PCA主成分分析及Stur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均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群,其中NJ聚类分析和PCA分析又在2大类群的基础上分为4个亚群,908份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并没有按照地理来源进行聚类,交错分布于各个类群中。表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不同州(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大,将为今后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宝贵的资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分子标记 云南 水稻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51
17
作者 李春花 王艳青 +1 位作者 卢文洁 王莉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7-281,287,共6页
为了揭示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薏苡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5个薏苡种质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薏苡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栽培种的分枝数和分蘖数的遗传变异系... 为了揭示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薏苡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5个薏苡种质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薏苡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栽培种的分枝数和分蘖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达到57.4%和47.5%,野生种百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60.4%。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薏苡13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5.67%,以叶片宽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9%。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5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6.21水平上聚为5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叶片较短型、株高较高叶片较长型以及3个特殊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薏苡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米族地区农业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2
18
作者 康平德 徐中志 +5 位作者 陈翠 徐福荣 汤王外 张恩来 阿新详 杨少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6-362,共7页
2008年至2009年对云南省普米族较集中的玉龙、宁蒗、兰坪、维西4个县的18个乡(镇)32个村与普米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植物资源284份。本文对当地农业植物资源现状和调查、收集到的资... 2008年至2009年对云南省普米族较集中的玉龙、宁蒗、兰坪、维西4个县的18个乡(镇)32个村与普米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植物资源284份。本文对当地农业植物资源现状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对4个调查县普米族地区农业植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普米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普米族地区 农业植物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玲 张敦宇 +9 位作者 陈越 付坚 王波 钟巧芳 余腾琼 肖素勤 柯学 殷富有 王玲仙 程在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17-1425,共9页
【目的】鉴定评价云南药用野生稻对白叶枯病菌株的抗性,为药用野生稻的保护及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4个近年在云南稻作区流行的白叶枯病菌株及国内外部分标准强致病菌系对云南8个居群(OF1~OF8)的31份药用野生稻材... 【目的】鉴定评价云南药用野生稻对白叶枯病菌株的抗性,为药用野生稻的保护及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4个近年在云南稻作区流行的白叶枯病菌株及国内外部分标准强致病菌系对云南8个居群(OF1~OF8)的31份药用野生稻材料进行接种鉴定,测量病斑长度,按照抗性分级标准进行抗性等级划分,建立抗病谱,比较分析不同药用野生稻材料间和不同居群间的抗性差异。【结果】接种24个白叶枯病菌株21 d后,感病材料金刚30的病斑长度均超过20.00 cm,而未接种的叶片未发生任何变化,说明24个白叶枯病菌株均未丧失致病力;31份药用野生稻材料大多出现典型的白叶枯病症状,但抗病等级存在差异,其中,67.7%的供试药用野生稻对XOO8菌株表现抗病,说明XOO8菌株的致病性最强,所有材料均抗XOO14菌株,说明XOO14菌株的致病性最弱。31份药用野生稻的抗菌率均在50.0%以上,其中OF2-1的抗菌率最高,为100.0%,OF4-2的抗菌率最低,为50.0%。8个居群中,以OF5和OF7的抗菌率最高,均为100.0%,说明二者对24个白叶枯病菌株均表现抗性;OF4的抗菌率最低,为79.2%,仅抗19个菌株。8个居群抗性由强至弱排序为:OF5=OF7>OF6>OF1=OF2=OF8>OF3>OF4。各居群内样品个体间抗性差异明显,推测是由于野生稻杂合程度较高所导致。【结论】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对当前在云南流行的白叶枯病小种及国内外部分强致病菌整体抗性较好,其抗性差异来源于居群内的杂合度,与地理分布无关,推测云南药用野生稻具有特异的优良抗白叶枯病基因,其在遗传研究和品种改良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白叶枯病 抗性 鉴定评价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20
作者 卢文洁 尹桂芳 +3 位作者 隆文杰 李程鹏 孙道旺 王莉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从云南省嵩明县试验基地采集金荞麦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并与ITS、TUB2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鉴定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金荞麦叶斑... 从云南省嵩明县试验基地采集金荞麦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并与ITS、TUB2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鉴定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GY3的孢子形态与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相似,菌株GY3的rDNA–ITS及TUB2联合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2个菌株(ZK1–1、ZK5–5)的序列聚在同一分支,鉴定认为金荞麦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GY3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以PDA培养基培养GY3,菌丝生长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水浴10min),连续光照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小孢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