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自交后代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及抗性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段春芳 李月仙 +11 位作者 宋记明 姜太玲 肖明昆 沈正松 刘倩 熊贤坤 耿沙 车彬 张钦 李林虹 严炜 刘光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6-1176,共11页
通过室内离体接种方法对137份GR891木薯自交后代进行了木薯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并对其中93份高抗和抗病材料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等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7份材料中56份表现高抗(40.88%),37份为抗病(27.0... 通过室内离体接种方法对137份GR891木薯自交后代进行了木薯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并对其中93份高抗和抗病材料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等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7份材料中56份表现高抗(40.88%),37份为抗病(27.01%),33份为中感(24.09%),9份为感病(6.57%),2份为高感(1.46%)。在93份抗性材料中,10个主要性状变异系数在14.46%~77.63%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0~2.04,说明GR891木薯自交后代中抗性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分析显示,3对性状呈极显著相关,3对性状呈显著相关,其中单株鲜薯重与茎粗、单株鲜薯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和0.680。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茎粗、主茎高、单株鲜薯数量和单株鲜薯产量为木薯表型变异的主要特征,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4.52%。聚类分析将93份抗性材料分为3大类,第Ⅰ类综合性状较差,包含7份材料;第Ⅱ类综合性状优异,在产量性状和抗病性方面表现突出,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包含4份材料;第Ⅲ类包含82份材料,其中Ⅲa在产量性状和抗病性方面表现较好,展现出显著的高产潜力,包含9份材料。本研究结果为木薯抗疫霉根腐病种质的鉴选及抗性遗传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891木薯 自交后代 根腐病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