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野生荞麦资源地理分布的考察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莉花 叶昌荣 肖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通过1998~2002年7次,对云南6个地、州50多个县、市,野生荞麦资源的系统考察、搜集和整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荞麦野生种、亚种和变种存在着地理分布多样性和两个主要分布中心;发现F x的植物学形态性状与已命名种不尽相同,可能为一个新... 通过1998~2002年7次,对云南6个地、州50多个县、市,野生荞麦资源的系统考察、搜集和整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荞麦野生种、亚种和变种存在着地理分布多样性和两个主要分布中心;发现F x的植物学形态性状与已命名种不尽相同,可能为一个新种或新的变种(待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野生荞麦资源 地理分布 植物学形态 性状 亚种 野生种 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早熟小麦种质资源在云南的利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伍绍云 周金生 +1 位作者 杨延华 奉有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16-119,共4页
通过国内外小麦早熟品种在云南的利用,及云南省育成品种的亲缘系谱分析表明:(1)在过去近30年中,云南省小麦育种的中心亲本为Mentana、Funo、Mexi-pak65、Mexipak66、NP798及Chaping... 通过国内外小麦早熟品种在云南的利用,及云南省育成品种的亲缘系谱分析表明:(1)在过去近30年中,云南省小麦育种的中心亲本为Mentana、Funo、Mexi-pak65、Mexipak66、NP798及Chapingo;(2)由于中心亲本的时效性,80年代后期.云南的中心亲本仅Mexipak65、Mexipak66及Chapingo三个品种;(3)尽快发掘新的育种中心亲本,是云南小麦生产及育种上新台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云南 种质资源 早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创新小麦种质资源的抗锈性筛选和生态适应性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伍少云 奉有壁 汤翠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5-11,共7页
采用多菌系人工混合接种鉴定和不同生态试点自然病害鉴定相结合的病害鉴定方法 ,对常规有性杂交、系谱选育成功的小麦创新种质进行了抗锈性和生态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 ,小麦创新种质YV98- 15和YV98- 30 15对接种条锈病菌和不同小麦生... 采用多菌系人工混合接种鉴定和不同生态试点自然病害鉴定相结合的病害鉴定方法 ,对常规有性杂交、系谱选育成功的小麦创新种质进行了抗锈性和生态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 ,小麦创新种质YV98- 15和YV98- 30 15对接种条锈病菌和不同小麦生态试点的条锈病菌具有良好的抗病性 ,并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可作为广适性和条锈病的抗源亲本利用 ;除玉溪、德宏田麦和楚雄地麦生态型外 ,YV97- 32、YV98- 16、YV99- 10 19和YV97- 12 14可用作叶锈病的抗源利用 ;所有参试材料对所有生态试点的秆锈菌具有良好的抗病性 ,可用作小麦秆锈菌的抗源亲本 ;丽江、昆明田麦生态型的条锈病菌 ,以及玉溪、德宏田麦和楚雄地麦生态型的叶锈病菌可能与接种病菌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抗锈性 生态适应性 云南 病害鉴定 有性杂交 系谱选育 创新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杨庆文 戴陆园 +3 位作者 时津霞 张万霞 任军方 苗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用SSR方法对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 3个自然居群进行 30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元江普通野生稻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Ap =2 6 ,Hs=0 77) ,且群体遗传分化系数较大 ,GST为 4 1 0 8% ,即在遗传变异总量中 4 1 0 8%存在于居... 用SSR方法对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 3个自然居群进行 30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元江普通野生稻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Ap =2 6 ,Hs=0 77) ,且群体遗传分化系数较大 ,GST为 4 1 0 8% ,即在遗传变异总量中 4 1 0 8%存在于居群间。本文还通过对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特点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自然居群 遗传多样性 SSR 普通野生稻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软米低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曾亚文 申时全 +6 位作者 徐绍忠 文国松 罗龙 程德兵 王象坤 李自超 普晓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IR36×八宝米F2 单株直链淀粉含量与农艺、米粒外观性状相关性及其遗传分析表明 ,18个性状有 9个性状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 (P <0 0 1)或显著 (P <0 0 5 )相关性 ,尤其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长 ( 0 35 3 )、株高 ( - 0 2 ... IR36×八宝米F2 单株直链淀粉含量与农艺、米粒外观性状相关性及其遗传分析表明 ,18个性状有 9个性状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 (P <0 0 1)或显著 (P <0 0 5 )相关性 ,尤其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长 ( 0 35 3 )、株高 ( - 0 2 4 2 )、结实率( 0 2 35 )、第一节间长 ( 0 195 )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直链淀粉含量 9%~ 15 %是籼型软米杂种后代的重要指标 ;八宝米的垩白长和第一节间长均表现部分显性主效基因 ,籼型八宝米低直链淀粉基因和IR36的矮秆基因均为 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 ,表明八宝米的优质基因易于转育或表达 ,可广泛用于水稻优质米育种 ;用SSR标记将软米基因有关的低直链淀粉含量定位于第 6染色体上与RM 190连锁 ,其遗传距离为 18 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软米 低直链淀粉含量 农艺性状 外观品质 SSR标记 遗传分析 稻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广亲和性品种的研究与利用
6
作者 文国松 戴陆园 陈勇 《云南农业科技》 1995年第4期3-5,共3页
水稻广亲和性品种的研究与利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品资站(650205)文国松,戴陆园,陈勇1984年袁隆平首次提出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设想。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籼粳亚种杂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籼粳亚种间杂交的不育性... 水稻广亲和性品种的研究与利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品资站(650205)文国松,戴陆园,陈勇1984年袁隆平首次提出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设想。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籼粳亚种杂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籼粳亚种间杂交的不育性一直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严重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亲和性 品种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一、二次果的花器官及果实发育比较 被引量:16
7
作者 陶磅 贾克功 +1 位作者 舒群 张文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以两年生 87-1葡萄为试材 ,比较了正常一次果与夏芽副梢二次果的花器官及果实发育之间的差异 ,并结合物候期和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 ,以期指导生产进行葡萄的反季节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二次果无论从花序大小、花朵数量及大小、子房大小... 以两年生 87-1葡萄为试材 ,比较了正常一次果与夏芽副梢二次果的花器官及果实发育之间的差异 ,并结合物候期和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 ,以期指导生产进行葡萄的反季节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二次果无论从花序大小、花朵数量及大小、子房大小、花药大小及数量、花粉粒大小及数量等方面都普遍小于一次果 ,花粉萌发率及坐果率也低于一次果。二次果的果实发育期明显短于一次果 ,果穗及果实偏小 ,但品质却优于一次果 ,特别是着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果 葡萄 花器官 果实发育 一次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梨优质丰产栽培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舒群 陶磅 张文炳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红色梨 栽培管理 品种特性 园地选择 品种搭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