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在不同海拔条件下育性转换规律及适应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自国 元生朝 +3 位作者 曾汉来 李玉珍 李自成 魏存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8-354,共7页
对2个籼型5个粳型湖北光敏核不育材料在元江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的育性转换与光温条件的分析表明,N5047S和W7415S在400米至1600米4个试点中均有明显的育性转换,但随着海拔升高,不育期缩短。W6154S,6334S,农垦58S,31111S和WD1S仅在400米和... 对2个籼型5个粳型湖北光敏核不育材料在元江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的育性转换与光温条件的分析表明,N5047S和W7415S在400米至1600米4个试点中均有明显的育性转换,但随着海拔升高,不育期缩短。W6154S,6334S,农垦58S,31111S和WD1S仅在400米和800米2个试点中存在育性转换,在1230米和1600米海拔点则无明显的育性转换。在光照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海拔不同引起的育性转换变化是温度差异所致,温度在诱导育性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供试品系间诱导育性转换的光温条件差异很大,日长与温度存在较强的互补作用和互作效应。在诱异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中,粳型材料以光长因子的作用较强,W6154S则温度作用显著。诱导育性转换的临界光长与温度的互补互作效应,是光敏核不育水稻适应地区向南北推移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 育性转换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河谷双季稻氮肥适宜用量和时期的研究
2
作者 张业海 《土壤肥料》 CSCD 1993年第4期30-33,共4页
通过对元江河谷区双季稻二年四季的氮化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区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双季稻有其独特的需肥规律和吸肥特点,该区的最佳施氮量,高肥早稻为7.99kg/亩,晚稻为8.68kg/亩;中肥早稻为11.54kg/亩,晚稻为6.06kg/亩。... 通过对元江河谷区双季稻二年四季的氮化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区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双季稻有其独特的需肥规律和吸肥特点,该区的最佳施氮量,高肥早稻为7.99kg/亩,晚稻为8.68kg/亩;中肥早稻为11.54kg/亩,晚稻为6.06kg/亩。氮化肥不同施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时期间的稻谷产量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从表观结果看,早稻以底、蘖、穗三期施用的稻谷产量略高,晚稻则以一次作底肥的略高,同时还表明,前期施氮量过大,容易造成钾“饥饿”,必须配施适量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双季稻 氮肥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