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甘蔗品种第15轮区试在云南保山试点的表现 被引量:3
1
作者 石红军 段兆祜 +4 位作者 刘猛道 容小阳 余常山 白志刚 张华昌 《广西糖业》 202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云南省保山市是全国甘蔗品种20个区域试验点之一,2021—2024年完成了第15轮区域试验。以柳城05-136为第1对照(CK1)、云蔗081609为第2对照(CK2),开展11个甘蔗品种1年新植2年宿根区域试验,分析其萌芽率、分蘖率、株高、茎径、单茎重、产... 云南省保山市是全国甘蔗品种20个区域试验点之一,2021—2024年完成了第15轮区域试验。以柳城05-136为第1对照(CK1)、云蔗081609为第2对照(CK2),开展11个甘蔗品种1年新植2年宿根区域试验,分析其萌芽率、分蘖率、株高、茎径、单茎重、产量、含糖量及11月至次年3月的品质。结果表明,中蔗14号、福农1311808和柳城1539等11个甘蔗品种的产量和含糖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蔗14号、福农1311808和柳城1539的产量均高于2个对照;参试品种中含糖量排名靠前的品种有中蔗14号、柳城1539、福农1311808和中蔗8号,但均未同时高于2个对照。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产量性状指标、品质性状指标及田间长势,认为云蔗15505和柳城1539可在低海拔和中海拔区域进行推广应用,福农141854、福农1311808和中蔗8号等品种的表现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区试 云南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剂与药剂配施对云南保山魔芋生长、软腐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会英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19期28-30,共3页
为明确云南保山魔芋软腐病绿色防治措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于2022年开展菌剂与药剂配施田间试验,了解对云南保山魔芋生长、软腐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菌剂(M)、单施药剂(N)和菌剂与药剂配施(MN)均可显著影响魔... 为明确云南保山魔芋软腐病绿色防治措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于2022年开展菌剂与药剂配施田间试验,了解对云南保山魔芋生长、软腐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菌剂(M)、单施药剂(N)和菌剂与药剂配施(MN)均可显著影响魔芋生长、软腐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提升魔芋产量,MN处理效果较佳,菌剂与药剂配施可作为该地区魔芋软腐病较佳防治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剂 药剂 配施 魔芋 软腐病 产量 长势 影响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隆阳: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忠梅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66-67,共2页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云南隆阳,古称永昌,有“永世良久、昌盛繁荣”之意。隆阳区产业资源富集,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粮油、烟草、畜牧、...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云南隆阳,古称永昌,有“永世良久、昌盛繁荣”之意。隆阳区产业资源富集,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粮油、烟草、畜牧、林果、咖啡、茶叶的重要生产基地,2022年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县,隆阳区历来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近年来,隆阳区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契机,以蔬菜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为路径,走出一条蔬菜高质量发展为主的产业振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生产基地 产业振兴 传统农业大县 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 乡村特色 资源富集 蔬菜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地区12个桑树品种(系)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志姣 甘春雁 +6 位作者 李德焕 樊金欣 肖祥飞 周艺垠 范国明 杨丽莎 杨钧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9-177,共9页
【目的】了解保山地区桑树种质资源的品质特征,以筛选出能适于当地种植的以桑叶为保健品生产原料的优良桑树品种。【方法】以12个不同品种的桑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幅、叶长、10片叶的总质量、叶片与叶幅的比值等表型性状指标... 【目的】了解保山地区桑树种质资源的品质特征,以筛选出能适于当地种植的以桑叶为保健品生产原料的优良桑树品种。【方法】以12个不同品种的桑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幅、叶长、10片叶的总质量、叶片与叶幅的比值等表型性状指标及叶片中多糖、黄酮、总酚、1-脱氧野尻霉素、白藜芦醇等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指数选择法对叶用不同桑树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2个品种桑树叶片各个表型性状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育711号’的叶幅、叶长和10片叶的总质量分别为17.49 cm、22.77 cm和96.40 g,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台湾长果’叶片的长幅比最大,为1.80。‘粤葚大十’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2.58%;‘龙桑’的黄酮含量最高,为31.44 mg/g;‘一串红’的总酚、白藜芦醇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6.32、0.07 mg/g;‘黑珍珠’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最高,为9.92 mg/g。综合排名为:‘黑珍珠’>‘一串红’>‘龙桑’>‘白珍珠’>‘红果2号’>‘白玉王’>‘台湾长果’>‘粤葚大十’>‘四季果’>‘育711号’>‘农桑14号’>‘农桑8号’。【结论】‘黑珍珠’和‘一串红’这2个品种的表现均较好,其中‘黑珍珠’桑叶的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均较高;‘一串红’的总酚和白藜芦醇含量均相对较高。这2个品种适宜作为优良的叶用种质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资源评价 表型性状指标 生物活性成分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区海拔梯度对咖啡叶锈病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付兴飞 胡发广 +4 位作者 黄家雄 李亚男 李亚麒 邰杰 李贵平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337-342,共6页
为明确干热区咖啡叶锈病的危害症状和周年动态及不同海拔梯度对咖啡叶锈病和重寄生菌的影响,对咖啡叶锈病症状进行田间观察和周年动态监测,并对700~1 500 m共9个海拔梯度的咖啡叶锈病及重寄生真菌发生情况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在干热区,... 为明确干热区咖啡叶锈病的危害症状和周年动态及不同海拔梯度对咖啡叶锈病和重寄生菌的影响,对咖啡叶锈病症状进行田间观察和周年动态监测,并对700~1 500 m共9个海拔梯度的咖啡叶锈病及重寄生真菌发生情况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在干热区,咖啡叶锈病全年发生,有3个危害高峰期,分别为12月、2月和4月,其中12月的危害最严重。咖啡叶锈病危害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相关,海拔1 500 m的咖啡叶锈病危害显著高于700~1 400 m的8个海拔梯度的;海拔1 400~1 500 m的咖啡叶锈病全年均有发生。在11月至次年6月发现了咖啡叶锈病的重寄生现象,寄生率有2个高峰期,即1月和3月,重寄生率分别为(20.19±5.44)%和(25.70±5.72)%;重寄生率与海拔高度成正比,海拔1 400 m和1 500 m的重寄生率显著高于800~1 300 m的7个海拔梯度的。以上结果表明,在干热区,海拔梯度对咖啡叶锈病产生了显著性影响,重寄生与咖啡叶锈病发生具明显迟滞性,在高海拔地区咖啡叶锈病的重寄生率超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咖啡叶锈病 重寄生菌 周年动态 干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