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桂 杨欣平 +9 位作者 张嗣兴 张米 杨红丽 刘仕芳 李志鹏 陈国兵 王静蓉 吕正超 杨雪娟 汪习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3-628,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转归.方法观察和分析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20年1月17日-2月19日收治的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17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9岁;8例(47.1%)患者有合并症;年龄大且有合并症...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转归.方法观察和分析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20年1月17日-2月19日收治的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17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9岁;8例(47.1%)患者有合并症;年龄大且有合并症患者病情重,儿童病情轻;症状表现为:发热(14例,82.4%)、咳嗽(11例,64.7%)、乏力(9例,52.9%)、咽痛(3例,17.6%)、胸闷(3例,17.6%)、肌肉酸痛(3例,17.6%)、鼻塞和流涕(1例,5.9%).基线实验室检查显示8例(47.1%)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0例(58.8%)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同时上升;10例(58.8%)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下降;4例(23.5%)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同时下降;11例(64.7%)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间质改变,2例(11.8%)表现为局限性间质改变,4例(23.5%)无异常表现.经过抗病毒、对症和合并症等综合治疗措施2周内患者病情均明显改善.相应指标异常患者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上升、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下降、动脉血氧分压上升、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影像学提示肺部病变均吸收明显.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淋巴细胞计数、炎症指标、呼吸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胸部影像学变化;综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治疗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中应用异烟肼预防结核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云桂 王翠芬 +4 位作者 黄琼 张红燕 周奇文 王丹青 杨欣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4-668,共5页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中异烟肼预防治疗(isoniazid preventive therapy,IPT)预防结核病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住院的HIV感染者进行基线筛查,排除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后随机分成IPT组和对照...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中异烟肼预防治疗(isoniazid preventive therapy,IPT)预防结核病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住院的HIV感染者进行基线筛查,排除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后随机分成IPT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和分析IPT组预防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照组结核病发病率。结果188例患者纳入IPT组,20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171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IPT,IPT完成率为91.0%。IPT组总的异烟肼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5%,其中1级和2级不良反应占14.4%,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占2.1%。171例完成了6个月IPT的患者随访18个月均未发生结核病,对照组183例患者完成随访18个月,7例发生结核病,对照组结核病发生率为3.8%,IPT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核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PT预防结核病在HIV感染者中应用初步显示是有效、安全、可行的,实施IPT过程中需要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随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预防治疗 结核病 HIV感染者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宏 排云珍 +5 位作者 章银娣 蒋伟华 谢倩 毛霖 赵青云 汪习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云南德宏地区丙型肝炎(丙肝)患者的丙肝病毒(HCV)基因分型情况,旨在为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9月于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的133例丙肝患者,通过Sanger测序法进行HCV基因分型... 目的探讨云南德宏地区丙型肝炎(丙肝)患者的丙肝病毒(HCV)基因分型情况,旨在为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9月于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的133例丙肝患者,通过Sanger测序法进行HCV基因分型的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133份来自云南德宏地区HCV-RNA阳性的133例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成功分型,共发现3种基因型8种亚型,其中3b型最多,为45例(33.8%),其次为3a型和6n型,分别为31例(23.3%)和22例(16.5%)。<50岁与≥50岁两组患者之间HCV各基因分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之间HCV各基因分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感染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传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性传播、输血,三组间HCV各基因分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德宏地区HCV基因分型以3b、3a及6n最为常见,HCV各基因分型在年龄、性别及感染途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Sanger测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弯曲菌脑膜炎1例报道
4
作者 蒋伟华 章银娣 +4 位作者 排云珍 杨宏 谢倩 杨艳秋 汪习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1-503,共3页
胎儿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人感染后可引起骨髓炎、肺脓肿、关节炎、败血症等,但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很罕见,本文对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胎儿弯曲菌脑膜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胎儿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人感染后可引起骨髓炎、肺脓肿、关节炎、败血症等,但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很罕见,本文对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胎儿弯曲菌脑膜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弯曲菌 感染 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