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艾滋病患者分离新生隐球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樊红丽 高丽 +3 位作者 毛小琴 张米 李正伦 杨翠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患者分离新生隐球菌的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采用比色微量稀释法,对2007年8月—2018年7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住院艾滋病患者标本分离的304株新生隐球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6种常用抗隐球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药敏结果显...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患者分离新生隐球菌的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采用比色微量稀释法,对2007年8月—2018年7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住院艾滋病患者标本分离的304株新生隐球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6种常用抗隐球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泊沙康唑MIC_(50)分别为1、2、4、0.03、0.06、0.12μg/mL,MIC_(90)分别为1、4、8、0.06、0.12、0.25μg/mL,几何均数分别为0.75、2.32、3.28、0.039、0.053、0.09μg/mL。在6种抗真菌药物中,新生隐球菌对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为1.32%,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为0.33%,未发现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产生耐药的菌株。结论云南省艾滋病患者分离的新生隐球菌对不同药物敏感性有差异,可为临床选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新生隐球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心包疾病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雪娇 朱艳梅 +2 位作者 高虹 汪习成 王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心包疾病的超声心动图改变。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67例艾滋病合并心包病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分析其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结果。结果①心包病变声像图特征:心包积液567例,占100.0%;心包膜增厚385例,占67....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心包疾病的超声心动图改变。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67例艾滋病合并心包病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分析其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结果。结果①心包病变声像图特征:心包积液567例,占100.0%;心包膜增厚385例,占67.9%;两者常合并存在。②病因诊断:机会感染554例,占97.7%;非霍奇金淋巴瘤、卡波西肉瘤心包膜浸润13例,占2.3%。③临床治疗结果:510例(89.9%)治疗后心包积液及心包膜增厚消失,但可反复发作;57例(10.1%)持续存在。结论 AIDS心包疾病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改变,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心包积液 心包炎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CT表现
3
作者 史东立 汪习成 +4 位作者 赵大伟 齐石 陈枫 何宁 李宏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艾滋病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影像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消化道肿瘤的CT特点。结果:1例卡波西肉瘤累及直肠,肠壁环形增厚,强化明显,无肿大淋巴结。5例淋巴瘤中3例以多节...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艾滋病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影像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消化道肿瘤的CT特点。结果:1例卡波西肉瘤累及直肠,肠壁环形增厚,强化明显,无肿大淋巴结。5例淋巴瘤中3例以多节段弥漫性浸润为主,管壁环形增厚,管腔狭窄不明显,1例为局灶浸润,1例局灶浸润伴腔内结节状突起;5例均有腹膜后增大淋巴结,其中4例同时伴系膜淋巴结增大,4例增强轻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4例胃肠道腺癌中3例表现为局灶突起结节,明显强化,管腔狭窄,灶周见增大淋巴结。结论:艾滋病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能够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肉瘤 卡波西 淋巴瘤 腺癌 消化道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巨大型尖锐湿疣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安丽辉 李玉叶 +3 位作者 陈文颖 唐永流 王丽 黎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9-741,共3页
巨大型尖锐湿疣又称Buschke—Lowenstein tumor,由Buschke和Lowenstein于1925年提出并命名.发生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机体,常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感染相关,疣体巨大、易恶变。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巨大型尖锐湿疣又称Buschke—Lowenstein tumor,由Buschke和Lowenstein于1925年提出并命名.发生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机体,常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感染相关,疣体巨大、易恶变。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性传播疾病,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目前巨大型尖锐湿疣并发HIV感染和(或)AIDS的报告仍非常少㈣。笔者于2008年2月-2012年6月共诊治5例男性艾滋病并发巨大型尖锐湿疣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尖锐湿疣 CD4+T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嗣兴 寇建琼 +4 位作者 李惠琴 李佳佳 冯菊 劳云飞 楼金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51-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住院艾滋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特性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度,为临床治疗选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120血培养仪进行真菌培养和检测。根据菌落生长特征,用YBC鉴定卡进行菌种的鉴定与分析;ATB F... 目的探讨医院住院艾滋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特性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度,为临床治疗选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120血培养仪进行真菌培养和检测。根据菌落生长特征,用YBC鉴定卡进行菌种的鉴定与分析;ATB FUNGUS 3试条进行真菌临床敏感性测定。结果从2868份不同标本中培养分离出208株深部真菌,不同阳性标本分离菌株构成比依次为:痰34.13%(71株),脑脊液27.40%(57株),血12,50%(26株),粪10.10%(21株),骨髓7.21%(15株),尿4.81%(10株),其他部位标本3.85%(8株)。14例危重患者在多部位分离出2~3种不同种类真菌。208株真菌中,构成比居前5位者分别为:新生隐球菌34.13%(71株),白假丝酵母菌33.65%(70株),马内菲青霉菌14.90%(31株),光滑假丝酵母菌5.77%(12株),热带假丝酵母菌3.85%(8株)。新生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非常敏感(敏感率90.63%~100.00%);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显示45.45%~57.82%的耐药。马内菲青霉菌对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5.80%、84.10%。结论艾滋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病原菌较正常人群分布特殊,加强艾滋病患者不同部位病原标本的送检及监测,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减少耐药真菌的产生有特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真菌感染 抗药性 微生物 医院感染 抗真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树林 赵月娟 +2 位作者 汪习成 李志鹏 朱燕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确诊的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5例行胸部CT平扫,1例加做胸部增强扫描;1例行DR胸部正侧位摄片。结果 6例患者...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确诊的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5例行胸部CT平扫,1例加做胸部增强扫描;1例行DR胸部正侧位摄片。结果 6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其中2例表现为单一结节肿块影,1例为斑片渗出影,3例合并浸润实变影、斑片状模糊影。6例中出现结节及团块实变影4例,空洞2例;斑片状渗出影4例,间质样改变2例,支气管扩张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胸膜腔积液3例。结论结节肿块影、浸润实变影伴空洞、斑片状模糊影是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常见影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红球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zivir^TM治疗80例HIV/AIDS患者临床研究
7
作者 周曾全 陆林 +10 位作者 张云桂 王玲 段松 段一娟 王玉 崔文庆 梅珊 魏飞力 樊移山 何大一 曹韵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1.评估TrizivirTM(AZT+3TC+ABC,TZV)治疗中国HIV/AID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2.HIV/AIDS患者的依从性;3.考察中国社区内HIV/AIDS患者服用固定剂量三联片治疗的可行性。方法80例HIV/AIDS患者进入治疗组。是一项单中心、开放式、无对照... 目的1.评估TrizivirTM(AZT+3TC+ABC,TZV)治疗中国HIV/AID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2.HIV/AIDS患者的依从性;3.考察中国社区内HIV/AIDS患者服用固定剂量三联片治疗的可行性。方法80例HIV/AIDS患者进入治疗组。是一项单中心、开放式、无对照的临床试验。患者接受36个月的治疗,在治疗1,2,3,4,5,6,9,12,18,24,30和36个月按时到门诊随访。结果57例(71.3%)患者完成36个月治疗随访,23例(28.7%)在治疗过程中因药物不良反应、机会性感染复发、依从性不好或治疗失败而退出。57例治疗3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增加252/μL,93.0%的患者显示病毒载量<400拷贝/mL。在36个月的治疗期间,有4例患者出现耐药。结论TZV抗病毒效果显著,对于病毒载量>500000拷贝/mL的患者也有很好的效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显示明显增加。TZV不良反应较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服用方便,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对某些患者尤其有毒瘾者不失为一种可以选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三协唯 有效性 安全性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