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试验设计结合CRITIC、熵权-TOPSIS法研究复配精油对泡菜发酵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吴昕怡 朱志妍 +4 位作者 田浩 李雪瑞 牛之瑞 王瀚墨 刘秀嶶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6,146,共8页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易受微生物污染,柠檬精油、香茅精油和肉豆蔻精油的复配精油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精油的配比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该研究以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不同配比的复配精油对泡菜发酵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确定...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易受微生物污染,柠檬精油、香茅精油和肉豆蔻精油的复配精油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精油的配比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该研究以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不同配比的复配精油对泡菜发酵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合熵权-TOPSIS综合评价,筛选出最适宜在泡菜中使用的复配精油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复配精油的最佳配比为柠檬精油0.05 g/kg、香茅精油0.15 g/kg、肉豆蔻精油0.15 g/kg。该研究可为泡菜的绿色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发酵过程 复配精油 正交试验设计 CRITIC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加工方式云南小粒咖啡游离氨基酸差异及其呈味机制
2
作者 高子琪 李泽林 +4 位作者 牛之瑞 刘秀嶶 山云辉 范方宇 田浩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1,共10页
为探究三种不同初加工方式(水洗、蜜处理和日晒)对云南小粒咖啡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及其呈味机制,本研究通过杜马斯定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总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 为探究三种不同初加工方式(水洗、蜜处理和日晒)对云南小粒咖啡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及其呈味机制,本研究通过杜马斯定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总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特征滋味氨基酸进行筛选和分子对接进行呈味机制验证。结果表明,水洗咖啡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其次是蜜处理,日晒含量最低;咖啡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为水洗最高(0.40%),日晒次之(0.36%),蜜处理最低(0.33%)。从三组样品中均检测到17种游离氨基酸,但含量、分布和占比不同。水洗样品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314.20 mg/L、日晒第二为304.99 mg/L、蜜处理含量最低278.08 mg/L,其中水洗的鲜味和甜味氨基酸总含量最高,日晒中苦味氨基酸总含量最高,蜜处理的鲜味、苦味和甜味氨基酸总含量均最低。PCA和OPLS-DA进一步筛选得到Thr、Tyr、Phe分别是水洗、蜜处理和日晒咖啡液的特征滋味氨基酸。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三种特征游离氨基酸可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疏水、静电等相互作用力与T1R2/T1R3和T2R14受体紧密结合,从而呈现它们的滋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小粒咖啡 初加工 游离氨基酸 多元统计分析 分子对接 呈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风味研究动态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子琪 刘秀嶶 +4 位作者 李泽林 范方宇 王翰墨 田浩 牛之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25-235,共11页
为了梳理2000~2022年间国内外咖啡风味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筛选出6818篇关于该领域的文献,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等软件对纳入文献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作... 为了梳理2000~2022年间国内外咖啡风味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筛选出6818篇关于该领域的文献,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等软件对纳入文献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作者、关键词、研究机构、国家(地区)以及发表期刊等信息以可视图的方式展示,探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归纳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咖啡风味研究方向的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巴西是年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拉夫拉斯联邦大学(Universidade Federal De Lavras,UFLA)是发表文献量最多的研究机构;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分别是发表该领域文献最多的期刊;对该领域研究贡献最大的学者是来自德国的Hofmann;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五个方向,即特征香气形成机制、化合物潜在致病风险、产品安全性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化合物抗氧化性及生物利用度、风味前体物及种植管理,并且研究深度呈现出逐年深入的态势,本文为咖啡风味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风味 文献计量学 风味化合物 咖啡研究热点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特色食品乳扇中铝含量的检测 技术研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彭珍华 马雪涛 +5 位作者 杨凡 张雪媛 张卜文 刘秋平 胡赠彬 谭建林 《中国乳业》 2021年第8期101-106,共6页
建立干法灰化-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乳扇中铝的含量。采用干法灰化对牛奶和乳扇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乳扇中铝含量,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评价乳扇中铝含量对人体存在的... 建立干法灰化-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乳扇中铝的含量。采用干法灰化对牛奶和乳扇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乳扇中铝含量,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评价乳扇中铝含量对人体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铝在0.0~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干法灰化前处理方式的检测结果满足方法学要求,回收率为91.90%~96.80%,精密度为3.59%~6.52%;检出限为0.15 mg/kg。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乳扇存在膳食摄入潜在风险。干法灰化-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适合乳扇批量产品检测,对于保证乳扇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乳扇的质量安全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灰化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乳扇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外源接种黄曲霉产毒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亚莉 康冠宏 +3 位作者 杨丽源 祝红昆 李治滢 周红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5-441,共7页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接种产毒黄曲霉进行模拟普洱茶发酵试验,并在发酵结束时通过LC-MS/MS法对茶样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接种的黄曲霉能在茶叶中生长繁殖...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接种产毒黄曲霉进行模拟普洱茶发酵试验,并在发酵结束时通过LC-MS/MS法对茶样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接种的黄曲霉能在茶叶中生长繁殖,初期生长较快,但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黄曲霉在茶叶中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数量逐渐下降。发酵终止时,未在茶样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黄曲霉 黄曲霉毒素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测定云南野生干巴菌香气成分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茜茜 李军明 +2 位作者 王亚琴 张学忠 李昆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4-176,180,共4页
分别采用静态顶空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云南野生干巴菌的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分析,对两种方法所得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共同检出的6种组分分别为苯乙醛、天然壬醛、癸醛、3-辛酮、3-辛醇、1-辛烯-3-... 分别采用静态顶空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云南野生干巴菌的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分析,对两种方法所得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共同检出的6种组分分别为苯乙醛、天然壬醛、癸醛、3-辛酮、3-辛醇、1-辛烯-3-醇,其中1-辛烯-3-醇、3-辛酮、3-辛醇是构成云南野生干巴菌香气的重要物质,两种方法测出的相对含量均较高。静态顶空法检测出的组分种类较多,相对含量较高,较真实地反映了云南野生干巴菌的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较少,主要是醛酮类和弱极性的烃类物质,基本能反映云南野生干巴菌的特色香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 顶空固相微萃取 云南野生干巴菌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井然 冯雷 陈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186-9187,9210,共3页
氨基酸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之一,也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检测是十分必要的。综述了目前用于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分析检测的诸多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氨基酸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之一,也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检测是十分必要的。综述了目前用于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分析检测的诸多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分析方法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 茶叶 分析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单宁为模板制备介孔氧化铝及其对水体中氟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成华 黄海波 +1 位作者 林海 廖学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1-706,共6页
以杨梅单宁为模板,Al(NO3)3.9H2O为铝源制备了介孔Al2O3吸附材料,研究了介孔Al2O3对水体中氟的吸附特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Al2O3的晶形为γ-Al2O3。N2-吸附/脱附分析表明,γ-Al2O3存在明显的介孔结构。吸附实验发现,在酸性... 以杨梅单宁为模板,Al(NO3)3.9H2O为铝源制备了介孔Al2O3吸附材料,研究了介孔Al2O3对水体中氟的吸附特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Al2O3的晶形为γ-Al2O3。N2-吸附/脱附分析表明,γ-Al2O3存在明显的介孔结构。吸附实验发现,在酸性条件下介孔γ-Al2O3对氟的吸附量较高;介孔γ-Al2O3对水体中氟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初始氟离子浓度为95mg·L-1、温度为303K时的平衡吸附量达到58.28mg·g-1,而温度为323K时的平衡吸附量达到68.27mg·g-1,而且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介孔γ-Al2O3对氟的吸附在前2h吸附较快,8h基本达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速度方程。介孔γ-Al2O3吸附氟达平衡后经5mmol·L-1的NaOH溶液解吸,能将吸附的氟全部解吸,解吸后的介孔γ-Al2O3对氟的吸附能力基本不变,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单宁 模板 介孔Al2 O3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带抗泥砂堵塞试验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9
作者 胡蔚 罗永茂 马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3期10-12,共3页
针对现有滴灌带抗泥砂堵塞试验装置存在试验用水不能充分循环利用、浑水配比不均匀、试验样品安装铺设不规范等问题,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操作性强、检验检测准确性高、满足多种规格型号、高效的抗泥砂堵塞性能试验的装置,并根... 针对现有滴灌带抗泥砂堵塞试验装置存在试验用水不能充分循环利用、浑水配比不均匀、试验样品安装铺设不规范等问题,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操作性强、检验检测准确性高、满足多种规格型号、高效的抗泥砂堵塞性能试验的装置,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了重复性和再现性试验。优化结果显示,试验装置的综合性能好,为滴灌带抗堵塞性能检验提供了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带 抗泥砂堵塞性能试验的装置 检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天然树脂加固饱水古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景然 邱坚 冯净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8,共6页
用天然树脂(氢化松香和漂白紫胶)对61根海门口遗址饱水古木进行加固,使其满足后续的运输、贮存及展示要求,同时也可为其他大型饱水古木的加固保护提供宝贵经验。加固完成后用其中一根具有代表性的古木进行加固效果评价。加固效果评价方... 用天然树脂(氢化松香和漂白紫胶)对61根海门口遗址饱水古木进行加固,使其满足后续的运输、贮存及展示要求,同时也可为其他大型饱水古木的加固保护提供宝贵经验。加固完成后用其中一根具有代表性的古木进行加固效果评价。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包括:加固收缩率、脱水收缩率、最大含水率、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疏水性、耐菌腐性能以及天然树脂脱出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古木颜色及纹理与现代健康材接近;加固收缩率横向为5.15%,纵向1.68%;古木的基本密度从0.16 g/cm3提高到0.23 g/cm3;最大含水率从578.68%下降到367.56%;顺纹抗压强度从3.67 MPa增加到16.70 MPa;加固古木三切面的表面接触角都明显增大,说明其疏水性明显增强;耐菌腐试验中天然树脂加固古木质量损失率为6.41%,属强耐腐木材;浸入古木内部的松香及紫胶可以用乙醇通过浸泡的方式重新脱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门口遗址 饱水古木 加固保护 加固效果评价 氢化松香 漂白紫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分析测试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仕兴 牛华 +5 位作者 张学忠 杨凡 彭珍华 祝红昆 马雪涛 李军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8-384,共7页
绿色分析技术已成为国际分析化学的前沿科学,是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绿色分析技术要求食品分析和检验者们能够发展绿色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从源头上制止污染的产生,减轻食品分析对操作者造成的伤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无污染或少污染的... 绿色分析技术已成为国际分析化学的前沿科学,是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绿色分析技术要求食品分析和检验者们能够发展绿色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从源头上制止污染的产生,减轻食品分析对操作者造成的伤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绿色分析化学技术将是今后食品分析的发展方向。文章重点介绍绿色分析测试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分析技术 食品 检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木质部解剖特征的中华木兰与3种古茶树进化研究
12
作者 梁涤 李有贵 +1 位作者 高景然 邱坚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52,共8页
以中华木兰和同一茶山上的3种不同驯化阶段的古茶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华木兰和3种古茶树的木质部解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中华木兰和3个不同驯化阶段的古茶树在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上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4个树种之间的进化顺序。... 以中华木兰和同一茶山上的3种不同驯化阶段的古茶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华木兰和3种古茶树的木质部解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中华木兰和3个不同驯化阶段的古茶树在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上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4个树种之间的进化顺序。结果表明:从管孔轮廓、管孔组合、穿孔板类型、管间纹孔式、导管-射线间纹孔式及木射线高度均表现出中华木兰较为原始的特点;从3种不同驯化阶段的古茶树的进化程度上看,野生型茶树较为原始,栽培型茶树最为进化,过渡型茶树处于两者之间;因此,从中华木兰到野生型茶树、过渡型茶树、栽培型茶树呈现出不断进化的趋势,从解剖学的角度进一步为山茶科的进化过程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木兰 木材解剖 宏观构造 微观构造 古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苏丹红的HPLC/DAD/MS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雷 孙文通 +1 位作者 李军明 李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17,共3页
本实验研究了一种针对食品中非法添加苏丹红的分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然后用HPLC对苏丹红样品进行分离,DAD和MS进行串联检测。提高了分析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本方法灵敏度高,具有较高且稳定的回收率,精密度较好... 本实验研究了一种针对食品中非法添加苏丹红的分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然后用HPLC对苏丹红样品进行分离,DAD和MS进行串联检测。提高了分析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本方法灵敏度高,具有较高且稳定的回收率,精密度较好。分析应用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 HPLC/DAD/MS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应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仕兴 张晓红 +5 位作者 牛华 张学忠 钟读波 王亚琴 李军明 祝红昆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7,共5页
食品农药残留不仅是经济问题、市场问题,更是涉及到民众生命健康问题。当前制约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瓶颈是缺少灵敏、快速、安全、经济方法,将纳米材料引入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不仅解决这个瓶颈问题,也成为分析化学一个研究热点,取得许多创... 食品农药残留不仅是经济问题、市场问题,更是涉及到民众生命健康问题。当前制约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瓶颈是缺少灵敏、快速、安全、经济方法,将纳米材料引入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不仅解决这个瓶颈问题,也成为分析化学一个研究热点,取得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将纳米材料与生物学、免疫学、电化学及材料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检测食品残留农药方法中,是检测农药残留重要发展趋势。本文综述纳米材料应用于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食品检测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造烟叶中B[a]P重要前体化合物与单位重量B[a]P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
15
作者 冯雷 王晋 +8 位作者 张涛 陈建华 许永 李晶 刘欣 刘春波 申钦鹏 杨光宇 张承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6-240,共5页
测定了60份再造烟叶样品的烟气苯并[a]芘释放量和7种甾醇类及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相关分析、序贯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苯并[a]芘释放量与以上烟草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多酚类化合物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对B[a]P释放量存在直... 测定了60份再造烟叶样品的烟气苯并[a]芘释放量和7种甾醇类及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相关分析、序贯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苯并[a]芘释放量与以上烟草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多酚类化合物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对B[a]P释放量存在直接正效应,但影响程度不高;2)芸香苷变量可解释31.6%单位重量B[a]P的变异并对单位重量B[a]P产生正效应.3)甾醇类化合物对苯并芘释放量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苯并[A]芘 相关分析 序贯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提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蔬菜中硒形态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倩 刘兴勇 +5 位作者 陈兴连 罗兰 尹本林 李新宇 杜丽娟 王云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1,共6页
该研究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同时测定富硒蔬菜中SeO_(4)^(2-)、SeO_(3)^(2-)、SeMet、SeCys 2、MeSeCys... 该研究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同时测定富硒蔬菜中SeO_(4)^(2-)、SeO_(3)^(2-)、SeMet、SeCys 2、MeSeCys等5种硒形态化合物含量的方法。蔬菜样品0.2 g加入4 mg蛋白酶XIV,加入5.00 mL pH为7.5的水溶液在37℃超声波提取80 min,微孔滤膜过滤,利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以25 mmol/L柠檬酸溶液(pH 6.0)为流动相,可在7 min内完成5种硒形态的完全分离。SeO_(4)^(2-)、SeO_(3)^(2-)、SeMet、SeCys 2、MeSeCys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0.9995,回收率范围为96.3%~104.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6%。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适用于富硒蔬菜中硒的形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硒形态 富硒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五氧化二磷中的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少华 白帆 +3 位作者 孔涛 罗兰 杨智蓉 寸杰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1,共6页
研究了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五氧化二磷中的砷,确定了酸介质、酸度、还原剂浓度、预还原剂和掩蔽剂。结果表明:方法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64μg/L,定量限为0.21μg/L;8次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 研究了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五氧化二磷中的砷,确定了酸介质、酸度、还原剂浓度、预还原剂和掩蔽剂。结果表明:方法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64μg/L,定量限为0.21μg/L;8次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4%,加标回收率为92.87%~101.30%,检验结果与DDTC银盐法无明显差异。该法操作更便捷,所用试剂少,是一种测定五氧化二磷中砷含量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DDTC银盐法 五氧化二磷 测定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38
18
作者 吕世懂 姜东华 +3 位作者 杨凡 周降生 廉明 孟庆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83-1591,共9页
以紫娟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大叶种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香气成分,并比较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的差异,同时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结果表明:... 以紫娟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大叶种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香气成分,并比较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的差异,同时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结果表明:紫娟普洱熟茶和大叶普洱熟茶在香气组成上差异不大,共有香气成分76种,但和安化黑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紫娟普洱熟茶和大叶普洱熟茶香气成分均以杂氧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安化黑茶则以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紫娟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1,2,3-三甲氧基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烷酸、芳樟醇氧化物、咖啡因、1,2,4-三甲氧基苯和植醇等;大叶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十六烷酸、咖啡因、1,2,3-三甲氧基苯、植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芳樟醇氧化物等;而安化黑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基丙酮、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β-紫罗酮、咖啡因、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芳樟醇氧化物等。经对比发现,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在香型及香气组成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茶叶产地及加工工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普洱熟茶 大叶普洱熟茶 安化黑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烟草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苏俊 刘昳雯 +3 位作者 杨凡 孔垂丝 杨谨 孟庆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6-1212,共7页
以‘云烟87号’生根组培苗为试材,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R)、蓝光(B)、绿光(G)等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光照处理,研究光质对烟草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CK相比,红蓝绿(RBG)和红蓝白(RBW)组... 以‘云烟87号’生根组培苗为试材,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R)、蓝光(B)、绿光(G)等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光照处理,研究光质对烟草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CK相比,红蓝绿(RBG)和红蓝白(RBW)组合光质使烟草组培苗植株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茎粗、根数、根长和干重显著增加,植株叶绿素含量也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2)RBW组合光质照射的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C/N比值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RBG组合光质处理植株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且各光质及其组合处理的烟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红蓝配光(1RB)使植株可溶性淀粉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3)各光质及其组合处理的烟草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而其SOD、POD和CAT活性较对照均显著提高;其中红光处理的植株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最低,CAT活性最高。研究表明,LED光源不同光质及其组合光照均能够显著降低烟草组培苗的MDA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的伤害,促进烟草组培苗的生长,其主要通过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合成代谢来应对光氧化胁迫;LED光源的RBG和RBW组合光质可作为烟草组培苗生根阶段的最适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质 烟草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紫娟”红茶与滇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1
20
作者 吕世懂 姜东华 +2 位作者 刘川 黄伟 孟庆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4-742,共9页
为了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与滇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紫娟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3种,从滇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2种,它们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 为了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与滇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紫娟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3种,从滇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2种,它们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提取物总量的44.42%和44.99%;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主要为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植醇、咖啡因、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烷酸、香叶醇等;而滇红茶的香气成分主要为芳樟醇、十六烷酸、芳樟醇氧化物、植醇、香叶醇、咖啡因、水杨酸甲酯等。研究发现,紫娟红茶和滇红茶在香气组成上较接近,共有香气成分77种;紫娟红茶除醛类、酯类和酸类含量低于滇红茶外,其余成分含量均高于滇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红茶 滇红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