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符明联 魏生广 +5 位作者 贺斌 和爱花 原小燕 余绍伟 雷元宽 李根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4,共6页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广应用以节约劳动力投入为主的少免耕栽培方法已成为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南方油菜产区发展生产的必然选择。为筛选适宜云南不同生态产区最经济有效的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制定云南省油菜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2009...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广应用以节约劳动力投入为主的少免耕栽培方法已成为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南方油菜产区发展生产的必然选择。为筛选适宜云南不同生态产区最经济有效的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制定云南省油菜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2009~2010年度,在云南陇川、凤庆、丽江、腾冲、罗平5个具有代表性的油菜生态区,与传统精细栽培模式为对照,对当地主要轻简化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生产劳动力和肥料投入占总投入的85%以上,属于高劳动强度农业生产;轻简化栽培下油菜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产量均降低,其增产潜力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增加种植密度;以少免耕为主的云南常见轻简化栽培方式平均节约生产成本20.83%,节本增效66.49%,投入产出比提高29.68%;云南油菜轻简化栽培应因地制宜选用少免耕打塘点播种(滇南热区)、免耕撒播(滇中高稳产区)、免耕打塘点播(滇东北和滇西北冷凉地区)、免耕移栽(滇西)、跟牛点播(滇东旱地油菜产区)等轻简化栽培方式。为提高商品油菜籽的总产量,在部分有劳动力条件的滇中及滇中以南产区,仍以采用传统的翻耕栽培(直播或移栽)方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轻简化栽培 模式 节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论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沙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6期94-98,共5页
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在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10个承试点完成了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5个,其中5个品种在第一年试验中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综合表现较差,被淘汰。10个品种完成两年试验,经试验结果分析,6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推荐进入... 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在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10个承试点完成了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5个,其中5个品种在第一年试验中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综合表现较差,被淘汰。10个品种完成两年试验,经试验结果分析,6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推荐进入生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区域试验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玉米生产主要限制因素及育种对策
3
作者 陈宝良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5期10-13,共4页
主要从自然、生物、品种选育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临沧市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分析了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育种对策,为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生产 限制因素 育种 问题 对策 临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小麦生产回顾与发展思考
4
作者 沙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44-47,共4页
小麦是临沧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60万亩,占全市夏收粮豆作物播种面积的42.3%,总产占夏收粮豆作物总产的40.5%。通过回顾小麦生产历史,结合生态区域特点和生产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认识、稳定面积,改善农业生产... 小麦是临沧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60万亩,占全市夏收粮豆作物播种面积的42.3%,总产占夏收粮豆作物总产的40.5%。通过回顾小麦生产历史,结合生态区域特点和生产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认识、稳定面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加快良种选育和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加强栽培模式创新、提高耕作管理水平,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培育龙头企业提质增效,确保粮食安全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历史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优质小麦生产现状与应对策略
5
作者 赵建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2期6-7,共2页
分析临沧市小麦生产发展现状,提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相应对策。
关键词 优质小麦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6
作者 杨志坤 王少安 杨向虎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83-86,共4页
在临沧市进行了14个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各品种的形态特征、抗逆性、丰产性等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154-65、云麦16Ⅰ4-4、凤16-6-15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建议进入生产试验,同时扩大示范种植。
关键词 小麦 区域试验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甘蓝型油菜每角粒数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苇 俎峰 +7 位作者 罗延青 赵凯琴 张建昆 张国建 刘亚俊 董云松 李劲峰 王敬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1-339,共9页
为培育高角粒数的油菜品种,研究种子(或胚珠)败育对每角果粒数的影响,选取36份双单倍体(DH)材料,采用自然开放和强制自交、杂交、辅助人工授粉等4种处理方式,分别调查各处理中初花时胚珠数和成熟风干角果中正常成熟籽粒和败育种子的数... 为培育高角粒数的油菜品种,研究种子(或胚珠)败育对每角果粒数的影响,选取36份双单倍体(DH)材料,采用自然开放和强制自交、杂交、辅助人工授粉等4种处理方式,分别调查各处理中初花时胚珠数和成熟风干角果中正常成熟籽粒和败育种子的数量与形态变化,探寻种子(或胚珠)败育发生原因。结果发现:材料的初始胚珠数为23. 05~36. 15个,差异极显著。种子成熟后,每角粒数为平均16. 80;胚珠数与每角粒数间的相关系数为0. 77**;各材料每角粒数占初始胚珠数的百分比平均为56. 19%,近44. 00%的胚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会发生败育;胚珠数与每角粒数呈正相关;败育是导致每角粒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不同材料胚珠数不同,胚珠数、败育比率均与材料基因型有关。根据胚珠的直径可将败育类型划分为3种:a类型(直径小于0. 1mm)、b类型(直径0. 1~1. 0mm)、c类型(胚败育)。3种败育类型在36个参试材料和4种试验处理中均有发生,前两种类型败育是胚珠(或种子)败育的主要类型,平均发生概率分别为19. 34%和7. 91%,胚败育发生概率较低,仅为1. 54%。胚珠(或种子)败育现象普遍存在于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原因可能与花粉和柱头发育、花粉与柱头识别、受精以及胚初期发育异常相关;胚败育可能与胚发育停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每角粒数 结实率 授粉 胚珠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稻模式下穗肥用量对直播籼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海平 刘玉文 +5 位作者 王耀伟 李如会 田淑玲 欧阳怡平 杨久 杨从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3-581,共9页
【目的】为实现水稻减肥稳产或者减肥增产、节本增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探索云南省湿热籼稻亚区冬马铃薯—水稻轮作模式下直播籼稻高产高效的施肥新方法。【方法】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选择前作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块,以杂交籼稻品种F优... 【目的】为实现水稻减肥稳产或者减肥增产、节本增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探索云南省湿热籼稻亚区冬马铃薯—水稻轮作模式下直播籼稻高产高效的施肥新方法。【方法】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选择前作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块,以杂交籼稻品种F优498和隆两优1206为试验材料。在不施基蘖肥的基础上,设置0、60、90和120 kg/hm^(2)4个穗肥用量,分别以N_(0)、N_(1)、N_(2)和N_(3)表示,穗肥全部为氮肥,并且按照促花肥和保花肥质量比1∶1施用,研究穗肥用量对直播籼稻群体质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保花肥前,2品种不同施肥量之间茎蘖数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保花肥后,能够减缓分蘖消亡速率,显著提高分蘖成穗率和有效穗数(P<0.05)。穗肥显著减小倒3叶与倒4叶相对叶色差,显著提高齐穗期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每穗粒数和总颖花量(P<0.05),同时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促进齐穗期、成熟期和齐穗后干物质积累(P<0.05)。施用60、90和120 kg/hm^(2)穗肥分别促使F优498增产12.10%、19.33%和17.34%,隆两优1206增产12.15%、19.35%和7.88%,2个品种均为穗肥用量90 kg/hm^(2)产量最高,其中F优498为10.36 t/hm^(2),隆两优1206为9.52 t/hm^(2),最高产量的实现是通过增加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获得高颖花量的同时维持较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最优穗肥用量90 kg/hm^(2)分别将F优498和隆两优1206氮肥农学效率提高到18.65和17.15 kg/kg。【结论】在云南前作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块,由于基础地力较高,采取前期不施基蘖肥,结合晒田控制水稻高峰苗过大,促使无效分蘖期叶色落黄,在倒4叶和倒2叶分别施用45 kg/hm^(2)纯氮作穗肥,可以减缓分蘖消亡速率,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促进大穗的形成,进而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肥用量 旱直播 杂交籼稻 产量 群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筛选 被引量:3
9
作者 贺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48-49,64,共3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滇西南各产区的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在滇西南油菜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德宏、沧源、凤庆、腾冲、景谷等区域,比较不同栽培模式的成本、效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油菜生产劳动力和肥料投入占总投入的91.25%,属于高劳动... [目的]筛选出适宜滇西南各产区的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在滇西南油菜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德宏、沧源、凤庆、腾冲、景谷等区域,比较不同栽培模式的成本、效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油菜生产劳动力和肥料投入占总投入的91.25%,属于高劳动强度农业生产;轻简化栽培模式下油菜单株产量、每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均降低,增加密度是提高产量的主要因素;以直播为主的滇西南常见轻简化栽培模式平均节约生产成本48.14%,增加纯效益55.10%,提高投入产出比57.74%。[结论]该研究为滇西南油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轻简化栽培模式 生产成本 滇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玉米生产回顾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鸿飞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7期42-45,共4页
玉米是临沧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2.2%,占秋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1.3%,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的52%,占秋收粮食作物总产的60.6%。通过分析玉米生产特点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玉米是临沧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2.2%,占秋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1.3%,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的52%,占秋收粮食作物总产的60.6%。通过分析玉米生产特点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技术引进、加大间套种示范、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科技到位率等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历史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临麦15的选育
11
作者 赵建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8期213-214,共2页
临麦15号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麦类作物室根据育种目标,于1996年以A122作父本、87-5/E232作母本选育出的小麦品种。该品种多年表现株高90 cm左右,穗长9 cm左右,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约43 g。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背景、选育经过、产量... 临麦15号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麦类作物室根据育种目标,于1996年以A122作父本、87-5/E232作母本选育出的小麦品种。该品种多年表现株高90 cm左右,穗长9 cm左右,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约43 g。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背景、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麦15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大麦新品种临大麦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12
作者 沙云 杨向虎 +2 位作者 赵建芳 王少安 计宪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4期192-193,共2页
临大麦3号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大麦新品种,2013年4月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滇登记大麦2012009号)。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临大麦3号 选育经过 性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