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SD大鼠血常规各项与发育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与血清铁浓度变化的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开宇 杜兴华 +6 位作者 王伟舟 崔鑫 李俊宏 周发勇 谭龙 王辉 李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56-2262,共7页
目的:探讨经心脏穿刺和剪尾2种采血方式对新生SD大鼠血常规的影响;建立其血常规正常参考值范围;研究发育过程中血常规各项、血细胞形态和血清铁(SI)的消长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揭示SI变化的可能机理。方法:新生鼠出生后1、2、3、7和14 d,... 目的:探讨经心脏穿刺和剪尾2种采血方式对新生SD大鼠血常规的影响;建立其血常规正常参考值范围;研究发育过程中血常规各项、血细胞形态和血清铁(SI)的消长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揭示SI变化的可能机理。方法:新生鼠出生后1、2、3、7和14 d,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心脏血和鼠尾血中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GB)含量、血小板(PLT)计数和白细胞(WBC)计数的改变;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2种血液中血细胞形态的差别,及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情况;选择心脏穿刺采血建立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范围;经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各时点心脏血SI含量变化;统计学分析发育时间、血常规各项及SI含量三者间的动态关系。结果:鼠尾血中RBC计数、HGB含量和WBC计数均高于心脏血,且RBC碎片较多;RBC形态随发育逐渐成熟稳定,其碎片亦明显减少;发育时间与心脏血中RBC和PLT计数呈正相关(P<0.01),与HGB含量、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WBC计数和SI含量呈负相关(P<0.01)。SI含量与RBC计数呈负相关(P<0.05),与MCV(P<0.01)和MCH(P<0.05)则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经心脏采血能建立相对完善的正常新生SD大鼠血常规参考值范围;新生鼠血常规各项与发育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发育早期RBC的不稳定性可能是导致SI含量在发育早期较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SD大鼠 血清铁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