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牟定安益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1
作者 夏自辛 孙涛 +5 位作者 马致远 李泽姗 刘彦泽 杨小进 王庭震 付贵金川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63,共18页
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相关的岩浆矿床,包括硫化物和氧化物矿床,是Ni-Cu-PGE和Fe-V-Ti矿床的重要类型。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以发育众多此类侵入体及其相关的岩浆Ni-Cu-PGE-Fe-V-Ti矿床而闻名。云南牟定安益矿床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是... 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相关的岩浆矿床,包括硫化物和氧化物矿床,是Ni-Cu-PGE和Fe-V-Ti矿床的重要类型。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以发育众多此类侵入体及其相关的岩浆Ni-Cu-PGE-Fe-V-Ti矿床而闻名。云南牟定安益矿床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是一个产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大型钛磁铁矿铂族金属矿床,赋存有超过3600万t铁矿石(平均Fe_(2)O_(3)为30%)、约39000 kg的铂族金属(Pt+Pd,平均品位为0.35g/t),伴生可观的V_(2)O_(5)和TiO_(2)矿产。含矿岩体呈岩脉状,岩性主要为含长单辉岩和含钛磁铁矿单辉岩,约占整个岩体的80%。笔者对安益岩体开展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研究发现,安益岩体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与峨眉山高Ti玄武岩地区化学特征相近;含钛磁铁矿单辉岩和含长单辉岩的εNd(t=260Ma)值为-13.2~-11.3,(^(87)Sr/^(86)Sr)_(i)值为0.708496~0.709269,具有强烈的富集特征;与峨眉山高Ti、低Ti玄武岩、橄榄岩具有相似的地幔岩浆演化序列,位于玄武岩演化系列的中基性端元。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及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安益岩体的母岩浆来源于深源地幔的部分熔融,且源区含有富集特征的地壳再循环物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显著的单斜辉石、斜长石及Fe-Ti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上升侵位过程中发生了较低程度的地壳混染,最终形成具有钛磁铁矿-铂族元素矿化的镁铁-超镁铁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源地幔部分熔融 岩石成因 钛磁铁矿型铂族矿床 安益镁铁-超镁铁岩体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牟定安益铂钯钛磁铁矿床铂族矿物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殷顺媛 张爱萍 +5 位作者 黄锦辉 杨兆鑫 马致远 李泽姗 夏自辛 孙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428,共14页
云南牟定安益矿床为一处铂族金属与钛磁铁矿共同产出的大型钛磁铁矿铂族金属矿床。目前对该矿床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甚少。结合野外宏观地质特征和室内岩矿鉴定,笔者利用TIMA和LA-ICP-MS-Mapping分析方法,对安益矿床中铂族金属矿... 云南牟定安益矿床为一处铂族金属与钛磁铁矿共同产出的大型钛磁铁矿铂族金属矿床。目前对该矿床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甚少。结合野外宏观地质特征和室内岩矿鉴定,笔者利用TIMA和LA-ICP-MS-Mapping分析方法,对安益矿床中铂族金属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安益矿床中的铂族元素(PGEs)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铂族矿物(PGMs)多为铂和钯的砷化物、碲化物,如砷铂矿、砷钯矿、黄碲钯矿、碲钯矿等;主要分布于硅酸盐矿物中,其次为硫化物边缘,部分分布于磁铁矿边缘;铂族矿物成因主要有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2种。岩浆作用形成的铂族矿物分布于硅酸盐矿物中或硫化物边缘,硅酸盐中的铂族矿物是早期PGE与半金属元素形成的纳米团簇颗粒随岩浆演化形成矿物颗粒,被结晶的硅酸盐矿物包裹;分布于硫化物边缘的铂族矿物是残余熔浆结晶的结果。热液作用将PGE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富集于钛磁铁矿单辉岩的部分矿物中,如热液蚀变较强烈的黄铜矿中含有较高的Rh,这也与铂族矿物集中分布在钛磁铁矿单辉岩中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矿物 矿物成因 岩浆铂钯钛磁铁矿床 安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信息量法的永胜县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3
作者 常康泰 赵志芳 +3 位作者 牟乔木 杨永林 胡云飞 秦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3-941,共9页
为研究永胜县泥石流灾害易发性,以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为研究区,将其划分为475个子流域单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关联度计算,剔除掉关联度最低的因子,使用共线性诊断进行独立性检验,最终保留流域平均坡度、流域多年平... 为研究永胜县泥石流灾害易发性,以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为研究区,将其划分为475个子流域单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关联度计算,剔除掉关联度最低的因子,使用共线性诊断进行独立性检验,最终保留流域平均坡度、流域多年平均最大降雨量、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流域平均高程、流域平均melton比率、流域平均水系密度、流域平均崩滑核密度、流域平均道路密度等8个评价因子。评价因子的信息量通过信息量法计算得出,将关联度值作为各因子叠加的权重值,进一步构建灰色关联分析-信息量模型,开展永胜县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泥石流灾害极高易发区频率比高达4.06,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的面积为0.818,说明选取的8个评价因子以及灰色关联分析-信息量评价模型对永胜县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得到的评价结果也对当地的泥石流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灰色关联分析 信息量法 子流域单元 易发性评价 永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瓦渣W-Be矿床中含铍伟晶岩成因研究
4
作者 漆群佳 孙涛 +3 位作者 殷顺媛 夏自辛 马致远 李泽姗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2-1021,共20页
【研究目的】铍属于稀有金属,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防科技等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瓦渣钨铍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花岗岩体东北接触带,矿区主要出露老君山岩体二云母花岗岩、古元古代南秧田岩组第二段云母片岩、片麻岩和伟晶岩脉... 【研究目的】铍属于稀有金属,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防科技等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瓦渣钨铍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花岗岩体东北接触带,矿区主要出露老君山岩体二云母花岗岩、古元古代南秧田岩组第二段云母片岩、片麻岩和伟晶岩脉;铍矿化均发生在伟晶岩脉中,具明显分带性;探讨含铍伟晶岩的成因,对区域钨铍矿床成因研究以及铍矿找矿勘查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含铍伟晶岩脉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和绿柱石包裹体研究,探讨含铍伟晶岩成因。【研究结果】含铍伟晶岩脉形成年龄为(187.9±1.4)Ma,岩脉具有高硅、富铝、富碱特征;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富集Rb、Th、U、T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d、Sm、Ti等高场强元素;伟晶岩的(^(87)Sr/^(86)Sr)i=0.702740~0.732013,(^(143)Nd/^(144)Nd)i=0.512017~0.512039,ε_(Nd)(t)=-10.3~-10.6,显示伟晶岩具有富集特征。【结论】伟晶岩成矿流体为中温、中盐度的NaCl-H_(2)O-CO_(2)-CH_(4)±N_(2)体系,形成于陆壳物质部分熔融,在成矿过程中发生过流体不混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年代学 流体不混溶作用 含铍伟晶岩成因 瓦渣W-Be矿床 滇东南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InSAR约束和余震精定位的发震构造研究——以2023年甘肃积石山M_(W)6.0地震为例
5
作者 姚远 赵志芳 +4 位作者 姜金钟 王光明 张帅 赖志滨 郑定昌 《地震学报》 2025年第4期495-508,共14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W)6.0地震,本文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处理了覆盖震源区域的Sentinel-1A SAR影像,得到此次积石山地震的同震地表形变场,并联合余震精定位数据,基于小震断层面拟合方法和弹性半空间...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W)6.0地震,本文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处理了覆盖震源区域的Sentinel-1A SAR影像,得到此次积石山地震的同震地表形变场,并联合余震精定位数据,基于小震断层面拟合方法和弹性半空间的位错模型建立了积石山地震断层几何参数,对本次地震的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并计算了断层面库仑应力变化,评估了此次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2023年积石山地震为逆冲兼走滑型地震,发展断层并未破裂到地表,InSAR形变结果显示:本次地震的升、降轨同震地表形变场均以抬升形变为主,升轨最大雷达视线方向(LOS)位移约7.0 cm,降轨最大LOS位移约6.8 cm;联合小震断层面拟合与断层几何参数反演显示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6—15 km,发震断层面倾向NE,走向为323°,倾角50°;破裂主要集中在地下4—8 km深度范围内,最大滑移量出现于地下5.7 km处,约0.2 m,滑动分布模型显示此次地震运动方向以逆冲为主,矩震级为M_(W)5.8,震中位于拉脊山南缘断裂上。静态库仑应力变化显示此地震的发生增加了拉脊山南缘断裂、拉脊山北缘断裂、倒淌河—临夏断裂东段未来的地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M_(W)6.0地震 InSAR同震地表形变场 余震序列精定位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和改进BP神经网络的城市地面沉降预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定义 左小清 +2 位作者 赵志芳 喜文飞 葛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74-1783,共10页
针对现有城市地面沉降预测方法过度依赖沉降数据、模型单一等问题,以云南省昆明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从多时序多因子角度提出一种改进BP神经网络在城市地面沉降中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主城区地面沉降监测值,然后通过S... 针对现有城市地面沉降预测方法过度依赖沉降数据、模型单一等问题,以云南省昆明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从多时序多因子角度提出一种改进BP神经网络在城市地面沉降中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主城区地面沉降监测值,然后通过SPSSAU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和因子分析选取主城区地面沉降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获取的沉降监测值从多因子多时序角度构建GA-BP和PSO-BP预测模型,最后,得出最优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BAS-InSAR能有效监测城市地面沉降;GA-BP算法相比PSO-BP算法在城市地面沉降预测中性能更好、精度更高;该方法可对长时间、大范围城市地面沉降预测和对某一沉降点多期沉降趋势进行预测。该方法可作为城市地面沉降预测的有效手段,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地面沉降 影响因子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