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SA-MLP模型在岩质边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侯克鹏 包广拓 孙华芬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5-1803,共9页
岩质边坡的力学参数量化及稳定性分析对岩质边坡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Hoek-Brown(H B)准则是一种用于确定岩体力学参数的经典方法,能反映出边坡岩体变形和位移的非线性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首先,提出一种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 岩质边坡的力学参数量化及稳定性分析对岩质边坡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Hoek-Brown(H B)准则是一种用于确定岩体力学参数的经典方法,能反映出边坡岩体变形和位移的非线性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首先,提出一种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改进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用于边坡稳定性预测、指标敏感性分析及参数反演。其次,将收集的1085组岩质边坡的几何参数和H B准则参数等作为输入变量,极限平衡理论Bishop法求解的安全系数作为输出变量,对SSA MLP模型进行训练学习和性能评估。最后,将该模型运用于25个边坡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模型收敛速度快、精度高,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参数量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边坡稳定性 HOEK-BROWN准则 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Critic法正态云模型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亚平 李克钢 +2 位作者 李明亮 秦庆词 王航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针对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HP-Critic法的正态云模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选取容重γ、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坡高H和坡角α这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然后基于AHP法和Critic... 针对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HP-Critic法的正态云模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选取容重γ、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坡高H和坡角α这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然后基于AHP法和Critic法确定指标主客观权重,再采用乘法合成归一化方法求出综合权重;并结合正态云模型理论,确定边坡稳定性等级;最后,将该模型运用于云南某石灰岩矿山,且与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预测结果准确,可为类似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组合赋权 云模型 岩质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FAHP-CRITIC法与云理论的露天矿边坡危险性评估模型 被引量:36
3
作者 侯克鹏 王黎蝶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43-2451,共9页
针对传统评估方法无法同时解决露天矿边坡危险性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FAHP-CRITIC法博弈赋权与正态云模型的边坡危险性评估方法。选取地质、工程、水文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改进F... 针对传统评估方法无法同时解决露天矿边坡危险性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FAHP-CRITIC法博弈赋权与正态云模型的边坡危险性评估方法。选取地质、工程、水文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改进FAHP法和CRITIC法分别确定主、客观权重;进而通过博弈论模型确定最优综合权重;然后结合云模型计算各指标的不同等级隶属度,求出不同边坡隶属于不同危险等级的综合确定度,由最大隶属度原则划分边坡的危险性等级。将该模型运用于某露天铜矿边坡危险性评估,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方法是科学可行的,并与其他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改进的FAHP法 CRITIC法 博弈论 云模型 综合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层状充填体动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金鑫 孙伟 +3 位作者 赵建光 张盛友 卢开放 程海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4-955,共12页
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层状充填体的动力学特性,本文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及LSDYNA模拟软件,研究灰砂比、冲击速率和分层数对充填体动态弹性模量、静/动态峰值应力、动态强度增长因子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 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层状充填体的动力学特性,本文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及LSDYNA模拟软件,研究灰砂比、冲击速率和分层数对充填体动态弹性模量、静/动态峰值应力、动态强度增长因子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分层数增加,充填体的动态弹性模量、静/动态峰值应力逐渐减小;随灰砂比增加,充填体的静/动态峰值应力逐渐增大;随冲击速率增大,充填体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峰值应力及动态强度增长因子逐渐增大;在冲击破碎过程中,完整充填体的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而层状充填体则于分层面处发生劈裂破坏;当冲击速率小于4 m/s时,未分层充填体沿试件表面发生轻微破碎,层状充填体则沿试件分层面处发生断裂;充填体内分层面的存在可降低充填体动态峰值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充填体 冲击荷载 动力学 破坏模式 动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