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云南省光伏板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真 周仿荣 +4 位作者 高振宇 文刚 马御棠 朱鹏航 吴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1,共7页
光伏板提取是山火遥感监测虚警库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避免山火遥感监测误报、提升山火遥感监测运行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地表环境较为复杂,采用遥感技术提取光伏板面临较大挑战。为克服光伏板样本不均衡等难点,将Res... 光伏板提取是山火遥感监测虚警库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避免山火遥感监测误报、提升山火遥感监测运行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地表环境较为复杂,采用遥感技术提取光伏板面临较大挑战。为克服光伏板样本不均衡等难点,将ResNet-50残差网络作为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的骨干网络,在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SPP)模块后融入注意力机制以更有效地聚合特征的多尺度上下文信息。构建云南省光伏板提取模型,并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利用改进的DeepLabV3+模型进行光伏板提取的精准率达97.95%,召回率达95.84%,交并比达93.73%,在各模型中表现最佳,能实现高精度的光伏板提取,利用该模型提取云南省光伏板面积共40.149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LabV3+ 光伏板 语义分割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不对称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感知与辨识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鹏辉 钱国超 +3 位作者 白浩 刘红文 杨万先 石晓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共11页
针对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感知与辨识存在的难题,提出了基于阻尼率变化量的参数不对称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感知方法,通过有源逆变装置主动短时调控零序电压,根据故障前后系统阻尼率变化量大小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实现高阻接地故障... 针对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感知与辨识存在的难题,提出了基于阻尼率变化量的参数不对称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感知方法,通过有源逆变装置主动短时调控零序电压,根据故障前后系统阻尼率变化量大小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实现高阻接地故障灵敏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系统零序等值导纳相角变化特征的故障类型辨识方法,主动改变零序电压幅值调控系数,依据不同接地方式下的导纳相角变化轨迹,实现瞬时性和永久性接地故障类型的准确辨识。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适用于三相参数不对称配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均能实现低、高阻接地故障的感知与辨识,抗过渡电阻能力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接地故障 零序电压 故障感知 故障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储协同的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被引量:4
3
作者 董哲源 徐天奇 +1 位作者 李琰 朱全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321-10329,共9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柔性负荷和储能装置等资源的不断扩增,配电网逐渐转变成主动参与电网运行的调节与控制的主动配电网。针对储能装置、柔性负荷的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荷源储协同的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多时间尺度的主动... 随着分布式能源、柔性负荷和储能装置等资源的不断扩增,配电网逐渐转变成主动参与电网运行的调节与控制的主动配电网。针对储能装置、柔性负荷的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荷源储协同的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多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调度模型,然后以配电网电能质量最佳和最小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以储能约束、网络平衡约束以及柔性负荷约束等作为约束条件。最后通过IEEE-33系统构建主动配电网,建立日前-日内的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利用随机权重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柔性负荷 源荷储协同 随机权重粒子群算法 滚动优化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电力设施遥感识别方法
4
作者 马仪 周仿荣 +4 位作者 文刚 王一帆 王国芳 耿浩 曹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82-186,共5页
针对电力设施遥感目标识别需要,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注意力机制的改进YOLOv5网络,实现光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针对遥感图像中目标尺度差异大、小目标角度,背景复杂的特点,基于YOLOv5网络的改进模型,加入FPN与PAN相结合的金字塔特征融... 针对电力设施遥感目标识别需要,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注意力机制的改进YOLOv5网络,实现光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针对遥感图像中目标尺度差异大、小目标角度,背景复杂的特点,基于YOLOv5网络的改进模型,加入FPN与PAN相结合的金字塔特征融合结构,增强网络提取遥感图像中不同尺度特征的能力,并利用CBAM注意力机制增强密集分布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升复杂背景下目标的定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效率,为遥感图像在电力设施识别与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深度学习 目标识别 电力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样本优化选择的机器学习云检测研究
5
作者 张辉 周仿荣 +4 位作者 徐真 文刚 马御棠 韩旭 吴磊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3,共13页
针对云层日变化、云类型、云相态、云光学厚度等特征差异带来的光谱差异,导致传统阈值算法对云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顾及样本优化选择,耦合物理阈值方法和机器学习的云检测算法模型,利用“葵花8号”卫星(Himawari-8)数据... 针对云层日变化、云类型、云相态、云光学厚度等特征差异带来的光谱差异,导致传统阈值算法对云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顾及样本优化选择,耦合物理阈值方法和机器学习的云检测算法模型,利用“葵花8号”卫星(Himawari-8)数据进行日间云检测。通过样本优化选择,使样本中尽可能包括不同情形下的云特征,为机器学习模型提供良好的样本基础,增加模型泛化能力;同时输入特征除了考虑反照率、亮温、亮温差以及天顶角等因素外,还加入了基于反照率和亮温差的物理阈值方法云识别结果;最后基于极限随机树模型进行云检测。结果表明:模型云检测交叉验证精度为96.41%,总漏检率和总虚检率分别为2.08%和0.91%;通过云-气溶胶激光雷达与红外探路者卫星观测(CALIPSO)产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云检测总体精度为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优化 极限随机树 机器学习 云检测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入35kV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测温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延辉 赵振刚 +6 位作者 李英娜 张长胜 谢涛 崔志刚 王科 谭向宇 李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146,共5页
针对干式空心电抗器高电压和强磁场的极端环境,采用埋入式光纤布拉格光栅测温技术,实现了对35 kV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状态下的温度监测。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抗电磁干扰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将传感器埋在导线外包封层表... 针对干式空心电抗器高电压和强磁场的极端环境,采用埋入式光纤布拉格光栅测温技术,实现了对35 kV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状态下的温度监测。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抗电磁干扰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将传感器埋在导线外包封层表面相邻两根通风条之间,距离电抗器上沿约40 cm。温升实验结果表明,达到稳定状态后,最内导线层与最外导线层温度较低,分别约为82℃和72℃;中间各层温度相接近,分布在90~100℃之间,其中第6导线层温度最高约为100℃。埋入式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稳定可靠、准确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够实现极端环境下对35 kV干式空心电抗器温度的在线监测,对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空心电抗器 光纤布拉格光栅 埋入式 温度测量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在干式空心电抗器固化中的应变监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周延辉 赵振刚 +6 位作者 李英娜 张长胜 谢涛 崔志刚 王科 谭向宇 李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7-31,共5页
为了监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固化情况,研制出一种光纤Bragg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应变传感器,实现了固化中电抗器包封应变的在线监测。在制作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时,将传感器埋入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内,在固化过程中监测包封的应变... 为了监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固化情况,研制出一种光纤Bragg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应变传感器,实现了固化中电抗器包封应变的在线监测。在制作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时,将传感器埋入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内,在固化过程中监测包封的应变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固化过程中胶体收缩产生负向的应变,当炉温超过50℃后,包封的负向应变量随固化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大,约8 h后应变量趋于稳定,此刻包封基本固化完全。降温过程中应变量沿负向增加,达到室温后稳定在-5 500με左右。监测固化过程包封应变,对保障电抗器的质量和提高电抗器的机械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BRAGG光栅 干式空心电抗器 包封 固化 应变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换器双分支模块的高光谱影像树种分类深度学习方法
8
作者 王燕 谢俊峰 +4 位作者 赵毅力 周仿荣 冉魁 赵志鹏 王雷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共12页
树种分类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部分树种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导致模型易出现分类混淆,细粒度分类面临较大挑战。为了提高树种分类的精度,以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茶壶实验森林数据集、高峰林场数据集、雄安新区数据... 树种分类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部分树种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导致模型易出现分类混淆,细粒度分类面临较大挑战。为了提高树种分类的精度,以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茶壶实验森林数据集、高峰林场数据集、雄安新区数据集),应用变换器(Transformer)双分支空谱联合网络进行树种分类,该网络由光谱分支、空间分支和变换器组成,光谱分支和空间分支充分利用像素的空间-光谱信息;特征融合部分引入变换器注意力机制,进一步细化特征并提取更多关键特征。结果表明:(1)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以及其他深度学习方法相比,在3个高光谱数据集,变换器的双分支空谱联合网络树种分类方法树种分类精度最高,分类精度分别为98.94%、97.82%、96.57%;(2)在不同训练样本比例下,变换器的双分支空谱联合网络树种分类方法获得最高的分类准确率,且准确率变化较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3)变换器注意力机制融入网络中,有效提高了树种分类的精度,且双分支模块的分类性能优于单分支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树种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频采样判决输出智能电能抄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洪亮 曹敏 刘志坚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5,共6页
国内现有抄表模式主要以人工抄表为主,目前正向四表合一远程自动抄表在线计量模式发展.文中提出了一种扩频采样判决输出的智能电能远程集中抄表通信技术,首先给出了远程抄表系统架构,建立了抄表系统信道物理模态与数学模型,并对抄表系... 国内现有抄表模式主要以人工抄表为主,目前正向四表合一远程自动抄表在线计量模式发展.文中提出了一种扩频采样判决输出的智能电能远程集中抄表通信技术,首先给出了远程抄表系统架构,建立了抄表系统信道物理模态与数学模型,并对抄表系统进行了抄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仿真,接着实现了采样判决输出,并在干扰及衰减的前提下对信源和信宿进行了分析,最后与其它几种通信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很好地适应了远程集抄数据通信传输,保证了电能远程抄表的可靠性、可行性和准确性.对今后四表合一远程自动抄表以及在线计量技术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表 扩频采样 判决输出 远程抄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变电站瞬变电磁法的地质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洪亮 曹敏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348,共5页
高原山地复杂的地质条件与气候环境的影响,使得大多数山地变电站普遍存在地质安全隐患.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地质安全风险对变电站的恶劣影响同时促进我国电力事业正常发展,山地变电站地质安全监测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电力... 高原山地复杂的地质条件与气候环境的影响,使得大多数山地变电站普遍存在地质安全隐患.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地质安全风险对变电站的恶劣影响同时促进我国电力事业正常发展,山地变电站地质安全监测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电力系统以及地球科学系统,讨论了基于瞬变电磁方法对山地变电站地质安全进行监测的技术.首先分析了山地变电站地质失稳机理,接着给出了瞬变电磁探测法的原理及可行性,阐述了山地变电站地质安全监测技术.最后,以云南某山地变电站探测为例,应用瞬变电磁法获取了反映山地变电站边坡分布的视电阻率成像图.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山地变电站进行探测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对于山地变电站的选址、研究、建设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变电站 瞬变电磁法 地质安全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SiO_2粒子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舒凡 夏桓桓 +3 位作者 周良围 何运华 郭新良 于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2-515,共4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得到了疏水的二氧化硅粒子。通过红外光谱、粒径测试和扫描电镜得到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信息,通过接触角仪评定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疏水性能,通过热重测试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热稳定性进...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得到了疏水的二氧化硅粒子。通过红外光谱、粒径测试和扫描电镜得到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信息,通过接触角仪评定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疏水性能,通过热重测试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均获得了一定的疏水性,三甲基氯硅烷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静态水接触角分别是为135.7°和1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粒子 疏水改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冲击下天然酯的长间隙击穿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含博 杨杭 +2 位作者 凤永吉 吕伟杰 彭庆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451-6460,共10页
天然酯作为一种环保低碳液体电介质,被普遍认为是矿物油的良好替代品,但其在高场强、长间隙下的放电特性及绝缘性能尚不清晰。该文以天然酯绝缘油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流体动力学方程,考虑多种参与电离的甘油三酯分子的电离能、分子数密度... 天然酯作为一种环保低碳液体电介质,被普遍认为是矿物油的良好替代品,但其在高场强、长间隙下的放电特性及绝缘性能尚不清晰。该文以天然酯绝缘油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流体动力学方程,考虑多种参与电离的甘油三酯分子的电离能、分子数密度和温度对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建立天然酯流注放电仿真模型,研究不同雷电冲击电压和放电间隙的流注发展特性及典型分子的电离情况,分析流注模式转换与甘油三酯分子电离的联系,以及油隙对击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酯的击穿特性不同于矿物油;流注模式转换与高电离能分子电离有关;间隙小于100 mm时,该模型有利于对雷电冲击电压与油隙关系进行模拟判断。该文可为研究天然酯流注发展特性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酯 仿真 流注放电 长间隙 高场强 甘油三酯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异步互联送端系统直流FLC的阶跃死区控制策略及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志坚 唐灏 +1 位作者 郭成 何廷一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3,共8页
针对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异步送端系统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FLC)死区控制及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流FLC阶跃死区控制策略。基于考虑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多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分析了直流FLC死区参数以及高比例新能源装机容量对送端系统频... 针对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异步送端系统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FLC)死区控制及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流FLC阶跃死区控制策略。基于考虑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多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分析了直流FLC死区参数以及高比例新能源装机容量对送端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加入阶跃决策系统,构建改进型直流FLC阶跃死区控制策略。搭建兼顾直流FLC动作特性以及对送端系统频率偏差抑制效果的改进型直流FLC阶跃死区控制策略参数优化模型。使用群智能算法求解出改进型直流FLC阶跃死区控制器最优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直流FLC死区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改善送端系统的频率稳定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联网 直流FLC 高比例新能源 阶跃死区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NN-MC的变压器振动信号预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国超 王山 +3 位作者 张家顺 代维菊 朱龙昌 王丰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
变压器振动信号是评估其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与绕组松动或变形等隐患密切相关,为揭示变压器振动信号的变化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马尔科夫链修正的变压器振动信号预测方法。即分别以变压器运行电压、负载电流... 变压器振动信号是评估其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与绕组松动或变形等隐患密切相关,为揭示变压器振动信号的变化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马尔科夫链修正的变压器振动信号预测方法。即分别以变压器运行电压、负载电流和振动信号归一化特征频率为输入和输出建立变压器振动信号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然后引入马尔科夫链并结合负载电流的变化对振动信号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以获得最终的预测结果。对某500 kV变压器振动在线监测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经马尔科夫链修正后的变压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振动信号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为变压器绕组运行状态的振动监测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振动信号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马尔科夫链 归一化特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光谱阈值与图像技术的静止卫星夜间云检测方法
15
作者 文刚 周仿荣 +6 位作者 马仪 王一帆 王国芳 马御棠 朱龙昌 李春明 吴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针对夜间云检测问题,本文基于静止气象卫星Himawari-8影像数据,分析了云像元光谱特征与图像特征,提出了融合光谱阈值与图像技术的静止卫星夜间云检测方法,实现了静止卫星夜间云的快速、准确检测。利用MODIS云产品和CALIPSO雷达数据,对... 针对夜间云检测问题,本文基于静止气象卫星Himawari-8影像数据,分析了云像元光谱特征与图像特征,提出了融合光谱阈值与图像技术的静止卫星夜间云检测方法,实现了静止卫星夜间云的快速、准确检测。利用MODIS云产品和CALIPSO雷达数据,对云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验证。结果表明:①云检测结果与MODIS的云产品MYD06分布基本一致;②算法夜间平均云检测精度达到80.3%;③不同季节夜间的云检测精度随季节变化较明显,夏季最高达到83.3%,可以区分不同季节夜间的云与非云区域。因此,融合光谱阈值与图像技术的静止卫星夜间云检测方法能有效实现夜间云检测,为夜间云检测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云检测 静止卫星 光谱特征 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特征频带及形态谱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束洪春 龚振 +2 位作者 田鑫萃 董俊 李胜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41-1048,共8页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中发生小故障角故障和高阻接地故障的故障选线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利用各线路零模电流暂态分量能量和最大原理构成的特征频带,详细讨论了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零模电流在特征频带内的相位幅值差异,避免...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中发生小故障角故障和高阻接地故障的故障选线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利用各线路零模电流暂态分量能量和最大原理构成的特征频带,详细讨论了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零模电流在特征频带内的相位幅值差异,避免了传统提取特征频带时无法统一各线路特征频带的不足。基于此提出了综合利用特征频带和数学形态谱的融合判据实现故障选线,利用故障零模电流进行特征频带求取,提取特征频带内电流进行形态谱运算,用形态谱表征特征频带特征。PSCAD/EMTDC及综合实验平台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一方面零模电流的特征频带能有效滤除信号干扰,使故障线路与健全线路零模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差异更显著;另一方面由于形态谱在多刻度下对信号形态进行分析,基于形态谱的选线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选线 高阻抗接地故障 小故障角故障 特征频带 数学形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触发回路的Marx装置同步性能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蕊 谭向宇 +5 位作者 李贻博 马仪 王科 钱国超 徐鹏 陈先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70-174,共5页
Marx装置中气体开关的可靠击穿是同步的关键,必须对其触发回路进行研究,使开关能在极短时间内依次连续击穿。利用ATP-EMTP软件进行触发回路的仿真研究,得到模拟实际触发开关中的触发脉冲。通过研究分析触发电缆的长度、波阻抗以及触发... Marx装置中气体开关的可靠击穿是同步的关键,必须对其触发回路进行研究,使开关能在极短时间内依次连续击穿。利用ATP-EMTP软件进行触发回路的仿真研究,得到模拟实际触发开关中的触发脉冲。通过研究分析触发电缆的长度、波阻抗以及触发电阻对触发脉冲的影响,并结合气体开关的电压建立时间以及触发脉冲波形的要求,给出了Marx装置触发回路合理的参数选择;并仿真产生了符合要求的触发脉冲波形,保证气体开关的可靠击穿与装置的同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装置 同步性能 触发回路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结构对土壤冲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曹晓斌 杜俊乐 +2 位作者 高竹青 田明明 马御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69-3776,共8页
研究基质结构差异对土壤冲击特性的影响,在细化土壤介质冲击理论、完善防雷接地研究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分析了不同基质结构土壤的导电机理;搭建了土壤冲击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受不同基质结构影响的土壤冲击特性。实... 研究基质结构差异对土壤冲击特性的影响,在细化土壤介质冲击理论、完善防雷接地研究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分析了不同基质结构土壤的导电机理;搭建了土壤冲击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受不同基质结构影响的土壤冲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基质为非团聚性结构的土壤,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土壤的冲击电阻率、临界击穿场强和击穿时延均随着土壤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且3者均受到土壤孔隙率和粒径均匀度的影响;对于基质为团聚性结构的土壤,土壤的冲击特性不符合以上规律,且在相同含水量时,红黏土的导电性要弱于均匀粒径的砂质土;用细砂替代土壤开展土壤冲击特性研究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基质结构 团聚性 土粒粒径 土壤冲击电阻率 临界击穿场强 击穿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光光谱成分特性及其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心志 刘柱揆 +1 位作者 严跃 耿开胜 《电气工程学报》 2015年第5期75-81,86,共8页
分析了检测电弧故障的几种主要方法单一使用的劣势,阐释了科学衡量电弧光强度的方法。基于实验详细分析了电弧光的光谱组成成分及各成分在电弧光中的相对强度。分别给出了220V/200A和20kV条件下金属导体短路和高压电离时的电弧光光谱... 分析了检测电弧故障的几种主要方法单一使用的劣势,阐释了科学衡量电弧光强度的方法。基于实验详细分析了电弧光的光谱组成成分及各成分在电弧光中的相对强度。分别给出了220V/200A和20kV条件下金属导体短路和高压电离时的电弧光光谱结构。在220V/200A的条件下,对于金属导体短路时的电弧光而言,大约有60%~70%的电弧光强度处于250~380nm的紫外光波段,而20kV的高电压下,由于空气受激发而电离产生的电弧光中有近90%的强度来自300~380nm的紫外光。通过分析电弧光光谱的特征,给出了电弧光以紫外光为主的重要特点及其在电力系统故障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光 光谱 紫外光 辐射照度 弧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免频率二次跌落的风电场一次调频功率分配方法 被引量:20
20
作者 何廷一 孙领 +3 位作者 王晨光 李胜男 李崇涛 陈亦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0,共9页
风电场基于下垂控制参与系统一次调频时,参数整定不当可能引发机组转速保护动作进而带来频率二次跌落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避免频率二次跌落的风电场一次调频功率分配方法。首先结合下垂控制的响应过程分析了转速保护动作带来频率二次... 风电场基于下垂控制参与系统一次调频时,参数整定不当可能引发机组转速保护动作进而带来频率二次跌落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避免频率二次跌落的风电场一次调频功率分配方法。首先结合下垂控制的响应过程分析了转速保护动作带来频率二次跌落问题的物理机理,然后基于转速及功率约束条件提出了风电机组调频功率评估方法,进而得到风电场的调频功率评估方法和风电场一次调频功率分配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含有风电场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充分发挥风电机组的调频能力,并避免频率二次跌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控制 一次调频 频率二次跌落 调频功率评估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