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丰种业玉米杂交种标准化制种技术
1
《农村实用技术》 2015年第7期29-30,共2页
玉米杂交制种,不同于制种大田玉米,它要求选择的制种田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土层肥沃,灌溉方便,无遮荫,有安全隔离区,在500m以上间隔距离的田块种植。因此,选择制种田时还要隔离区内有天然屏障,通风良好,有防护林带,以避免和减轻干热风天... 玉米杂交制种,不同于制种大田玉米,它要求选择的制种田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土层肥沃,灌溉方便,无遮荫,有安全隔离区,在500m以上间隔距离的田块种植。因此,选择制种田时还要隔离区内有天然屏障,通风良好,有防护林带,以避免和减轻干热风天气的损失,并且植株生长整齐,抽穗一致,便于田间去杂和母本去雄。1制种基地的选择与隔离条件1.1制种基地的选择宜选择地势平坦,中上等肥力,能灌能排的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地 玉米杂交制种 制种田 大田玉米 田间去杂 制种基地 隔离条件 隔离区 干热风 天然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新品种红单6号的标准化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乐自祥 李海谦 +4 位作者 吴学有 王祥 朱明波 严文伟 李字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6期124-125,共2页
杂交玉米新品种红单6号(红Q-2)是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云南的生产、气候、生态实际,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人工多代选优汰劣育成地方种质一环系966-1-2与外引进的热带、亚热带强抗性CML172自交系杂交育成。经省、州历年的试验示范,... 杂交玉米新品种红单6号(红Q-2)是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云南的生产、气候、生态实际,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人工多代选优汰劣育成地方种质一环系966-1-2与外引进的热带、亚热带强抗性CML172自交系杂交育成。经省、州历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较强的抗性(有效解决云南穗粒腐病、灰斑病等多种病害),品质好,中稳产,适应性广。2006年通过省品种审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玉米200601号)。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57g/L,粗蛋白11.68%,粗脂肪4.16%,粗淀粉68.00%,赖氨酸0.3%。该品种标准化大田制种适宜密植,每亩可达5800~6000株,最高制种田块亩产可达534kg,大面积制种平均单产都在300~400kg之间,配合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开发前景较大的优良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标准化高产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红单6号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3
《农村实用技术》 2015年第7期26-28,共3页
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所经历的时期称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是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根、茎、叶的分化生长,地上部主要以长叶为主。根是这一时期的生长中心,保证根系良好发育,... 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所经历的时期称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是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根、茎、叶的分化生长,地上部主要以长叶为主。根是这一时期的生长中心,保证根系良好发育,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的关系,对促苗早发、培育壮苗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些生育特点,夏玉米苗期管理的任务目标为:根治病虫保全苗、科学蹲苗育壮苗、适期除草免草害、合理留苗防倒伏、拔苗定苗保整齐。主要的管理措施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苗期 苗期管理 夏玉米 中熟品种 生育特点 早熟品种 生长中心 晚熟品种 部主 玉米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玉米科研育种品牌 创建“科研+企业+管理+农户”的种子开发新模式
4
作者 乐自祥 王祥 +5 位作者 李字明 李海谦 吴学有 严文伟 朱明波 林永辉 《云南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云南省国营种子公司改革改制完成后,新的种业形成。但公司小而且多、乱、杂,不具备科研育种的条件,无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和良好的加工机械设施、场地,更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因此,生产出的种子经管理部门抽检多家出现质量问题,不达国标标... 云南省国营种子公司改革改制完成后,新的种业形成。但公司小而且多、乱、杂,不具备科研育种的条件,无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和良好的加工机械设施、场地,更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因此,生产出的种子经管理部门抽检多家出现质量问题,不达国标标准。针对云南实际,笔者认为,首先从科研育种单位源头做起,且按国家"四级"生产标准程序进行科研育种。品种审定后,着力品牌打造,实践"科研+企业+管理+农户"的种子开发新模式,这样对做强科研、做大企业、提升管理、农民效益最大化才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种 杂交种 国家标准 选优汰劣 扬长避短 强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