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萃取柚子叶挥发油的研究及GC-MS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劲芸 徐世涛 +2 位作者 魏杰 施红林 张虹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30-1336,共7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子叶的挥发性成分,以挥发油得率为衡量工艺参数的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的流量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柚子叶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MPa、萃取温度45℃、CO...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子叶的挥发性成分,以挥发油得率为衡量工艺参数的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的流量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柚子叶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7kg·h-1、萃取时间120min为最佳工艺。通过GC-MS对挥发油进行分析,从柚子叶挥发油中分离出144个组分,鉴定了61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叶 超临界CO2萃取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澳洲坚果花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劲芸 张虹娟 +3 位作者 魏杰 徐世涛 高则睿 阴耕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澳洲坚果花的挥发性成分,并与同时蒸馏萃取法进行比较。以坚果花挥发油得率为衡量工艺参数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的流量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坚果花挥...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澳洲坚果花的挥发性成分,并与同时蒸馏萃取法进行比较。以坚果花挥发油得率为衡量工艺参数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的流量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坚果花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7 kg/h、萃取时间120 min为最佳工艺,坚果花挥发油萃取得率达0.76%,高于同时蒸馏萃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花 超临界CO2萃取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学森 黄静 +2 位作者 施红林 徐世涛 李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792-794,1220,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GC-TOFMS分析同时蒸馏萃取法、回流法、程序升温微波萃取法提取的荆芥挥发性成分和顶空气体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并比较4种提取方法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影响。[结... [目的]分析研究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GC-TOFMS分析同时蒸馏萃取法、回流法、程序升温微波萃取法提取的荆芥挥发性成分和顶空气体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并比较4种提取方法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从同时蒸馏萃取物、回流提取物、程序升温微波萃取物和顶空气体中分别鉴定出60、27、38和34种成分,而且,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明显不同。从同时蒸馏萃取物中鉴定出60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44.75%);回流提取物中鉴定出34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34.90%);程序升温微波萃取物中鉴定出38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39.90%);顶空气体中鉴定出27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84.82%)。由此可见,云南德宏产荆芥的主要成分为草蒿脑。[结论]该方法稳定、简捷、可靠,可用于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HERBA SCHIZONEPETAE) 同时蒸馏萃取 回流 微波萃取 顶空 GC—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龙草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忠 芦燕玲 +2 位作者 黄静 李亮星 李干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3期16109-16110,16119,共3页
[目的]研究吉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浓度75%的乙醇为溶剂对吉龙草样品进行提取,并采用经典层析法进行萃取分离,再运用核磁共振碳谱、氢谱和质谱等多种现代谱学方法对吉龙草化学成分的结构进行解析鉴定。[结果]从吉龙草中分离得到6个... [目的]研究吉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浓度75%的乙醇为溶剂对吉龙草样品进行提取,并采用经典层析法进行萃取分离,再运用核磁共振碳谱、氢谱和质谱等多种现代谱学方法对吉龙草化学成分的结构进行解析鉴定。[结果]从吉龙草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4)、芹菜素-5-O-β-D-葡萄糖苷(5)和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1~6均首次从吉龙草中分离获得,3~6为首次从香薷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龙草(Elsholtzia communis(Coll e tHemsl )Diels) 黄酮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方法提取香蜂花叶挥发性成分的GC-TOFMS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劲芸 魏杰 +2 位作者 黄静 高则睿 徐世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621-2623,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香蜂花叶挥发性成分含量,探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香蜂花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GC-TOFMS仪分析测定,由同时蒸馏萃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分别提取的香蜂花叶挥发油,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 [目的]分析研究香蜂花叶挥发性成分含量,探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香蜂花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GC-TOFMS仪分析测定,由同时蒸馏萃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分别提取的香蜂花叶挥发油,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从同时蒸馏萃取物中分离出93种成分,鉴定出41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89.79%;其中含有的最主要成分为香叶醛(24.54%);从超声波辅助提取物中分离出67种成分,鉴定出31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92.26%;其中含有的最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0.80%)。[结论]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蜂花(Melissa OFFICINALIS L.) 同时蒸馏萃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 GC-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