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钾营养对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化学成分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柴家荣 尚志强 +4 位作者 戴福斌 黄学跃 杨宏光 雷丽萍 管仕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5-9,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营养对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水平及氮、磷、钾比例与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内在化学成分关系密切。叶绿体色素含量与施N水平,N:P2O5和N:K2O比例呈正相关,三要素对叶绿素、叶绿素a...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营养对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水平及氮、磷、钾比例与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内在化学成分关系密切。叶绿体色素含量与施N水平,N:P2O5和N:K2O比例呈正相关,三要素对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的影响作用为N>K>P。施N水平和N:P2O5、N:K2O比例与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总糖、还原糖、施木克值、糖/碱、氮/碱呈负相关,三要素对总糖的影响为N>P>K,而对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的影响是N>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叶绿体色素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的白肋烟品种改良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红恋 周海燕 +5 位作者 王瑞云 宋莹丽 孙军伟 王新中 轩书章 史宏志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明确不同转化株鉴别标准的科学性,探讨基于不同转化株鉴别标准的白肋烟品种改良效果。在采用不同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对TN86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对不同改良种的烟叶经济性状、烟碱转化率和TSNAs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烟碱转化率... 为明确不同转化株鉴别标准的科学性,探讨基于不同转化株鉴别标准的白肋烟品种改良效果。在采用不同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对TN86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对不同改良种的烟叶经济性状、烟碱转化率和TSNAs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烟碱转化率低于2.5%作为选择标准得到的改良种1(PNC<2.5)烟碱转化率稳定,上部叶比常规种低37.7%,中部叶低38.3%;总TSNAs含量低,比常规种低17.9%;产量、产值及上中等烟比例也明显优于其他改良种,且后代变异系数最小。改良种2(PNC<3)和改良种3(PNC<5)的烟碱转化性状分离明显,TSNAs含量较高。综合来说,烟株烟碱转化率2.5%作为区别转化株和非转化株的标准较为可靠,选择PNC<2.5的烟株进行留种或制种可以保证后代群体中出现转化株的频率最低,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降烟碱含量和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形成和积累,提高烟叶的香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转化株 鉴别标准 白肋烟 品种改良 烟草特有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砍收时期对白肋烟上部叶晾制前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红恋 赵田 +6 位作者 周海燕 孙军伟 字萍 宋莹丽 王瑞云 吴疆 史宏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以白肋烟TN 86为材料,研究了砍收期对晾制前后上部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晾制前总氨基酸含量为124.47-140.78 mg/g,以酪氨酸含量和比例较高,在各个砍收时期天冬氨酸含量为7.78-11.16 mg/g,表现为打顶后4周〉6周〉5周〉3周〉2周... 以白肋烟TN 86为材料,研究了砍收期对晾制前后上部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晾制前总氨基酸含量为124.47-140.78 mg/g,以酪氨酸含量和比例较高,在各个砍收时期天冬氨酸含量为7.78-11.16 mg/g,表现为打顶后4周〉6周〉5周〉3周〉2周。晾制前甘氨酸和苏氨酸与砍收时期相关性达显著水平。晾制后总氨基酸含量为73.78-97.77 mg/g,以天冬氨酸比例和含量较高,在各个砍收时期天冬氨酸含量为23.73-31.25 mg/g,以打顶后2周砍收的含量较高,打顶后4周砍收比例较高。天冬氨酸在晾制前含量和比例不高,晾制后却大幅度上升。晾制后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与砍收期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天冬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总氨基酸与砍收期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砍收时期对晾制后氨基酸含量影响大于晾制前。打顶后2周砍收有利于上部叶天冬氨酸积累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上部叶 砍收时期 氨基酸 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及相关致香物差异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柴家荣 雷丽萍 +3 位作者 汪安云 夏振远 子宏伟 管仕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68-1471,共4页
采用改进后的Arnon法及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探索不同自肋烟品种叶绿体色素及相关致香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时品种间叶绿素含量0.623—0.735mg/g,变异系数7.07%;类胡萝h素含量0.169—0.217mg/g,变异系数11.8... 采用改进后的Arnon法及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探索不同自肋烟品种叶绿体色素及相关致香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时品种间叶绿素含量0.623—0.735mg/g,变异系数7.07%;类胡萝h素含量0.169—0.217mg/g,变异系数11.8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2.887—4.336,变异系数18.0r7%;不同品种间叶绿素/类胡萝h素比值差异〉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调制后品种间叶绿素裂解的产物含量148.12—230.01n,g/g,变异系数17.39%;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53.036—91.344mg/g,变异系数23.33%;品种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差异〉叶绿素裂解的产物;综合结果,TN90、Kyg07品种成熟时叶绿素含量略低,但类胡萝卜素含量略高,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低,比叶重较适宜,晾制后相应降解的致香物多,更有利烟叶香气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品种 叶绿体色素 致香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新品种云白3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柴家荣 管仕军 +3 位作者 字萍 张晨东 轩书章 王涵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云白3号是采用常规杂交选择途径而育成的白肋烟新品种,2010年经全国烟草新品种农业评审,2012年通过全国烟草新品种审定。该品种生长整齐,长势强,有效叶较多,农艺性状表现较好。较耐肥,适应性较强。高抗TMV,中抗黑胫病,中感南方根结线虫... 云白3号是采用常规杂交选择途径而育成的白肋烟新品种,2010年经全国烟草新品种农业评审,2012年通过全国烟草新品种审定。该品种生长整齐,长势强,有效叶较多,农艺性状表现较好。较耐肥,适应性较强。高抗TMV,中抗黑胫病,中感南方根结线虫病,感赤星病。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优。全国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产值在4省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丰产性。烟叶总体外观质量、物理特性略优于对照,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与对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云白3号 选育 特征特性 Yunbai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品种田间性状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雷丽萍 字萍 +4 位作者 柴家荣 汪安云 王涵 夏振远 管仕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219-5223,共5页
[目的]综合鉴定引进云南白肋烟品种资源田间性状,为品种的选育及利用奠定科学依据。[方法]以大面积种植品种TN86为对照,结合田间植物学、农艺、产量性状进行外观质量评价及内在化学成分分析。[结果]B49、B64、CSC220、CSC224生长较整齐... [目的]综合鉴定引进云南白肋烟品种资源田间性状,为品种的选育及利用奠定科学依据。[方法]以大面积种植品种TN86为对照,结合田间植物学、农艺、产量性状进行外观质量评价及内在化学成分分析。[结果]B49、B64、CSC220、CSC224生长较整齐、成熟集中、长势强表现较好。有效叶B64最多,B49、Clay102、CSC220、CSC224接近CK。平均产量B10、B151、Clay102、B37、B49超过CK,其他品种产量低于CK。晾制后烟叶B37、B64、Clay102、CSC220、CSC254成熟度好、叶片结构疏松、叶面展或舒展、光泽明亮或亮,外观质量较好,B10、B151、T11406成熟度差、叶片结构较密、光泽较暗,外观质量较差。化学成分B10、B151总糖、还原糖偏高,比例欠协调,;B37、B64、Clay102、CSC220、CSC221、SCS254各成分含量适宜,比例较协调。[结论]综合性状以B37、B64、Clay102、CSC220较优,其次是B49、CSC224、SCS254,其他品种表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品种 田间性状 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