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松蠹害木不同器官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差异研究
1
作者 胡青 杨旭 +2 位作者 彭明俊 肖良俊 杨刚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6,88,共10页
云南松长期遭受切梢小蠹的危害,森林中产生了大量的林业废弃物。为实现云南松蠹害木林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分别以云南松蠹害木的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小麦秸秆、毛竹为对照)为原材料,于300、500、700℃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并利... 云南松长期遭受切梢小蠹的危害,森林中产生了大量的林业废弃物。为实现云南松蠹害木林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分别以云南松蠹害木的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小麦秸秆、毛竹为对照)为原材料,于300、500、700℃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并利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对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云南松蠹害木不同器官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差异,同时为云南松蠹害木林业废弃物土壤改良提供科学参考。结果显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云南松蠹害木不同器官生物炭与对照生物炭相比:pH值、灰分含量升高,产率下降;C含量升高,H/C比值减少;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减小;比表面积和总孔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平均孔径减小;生物炭的醇、酚-OH、脂肪性C-H、羰基减弱。具有较高pH值的500℃树叶生物炭和700℃树叶生物炭可以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具有较高的总C含量和高芳香饱和度的树干生物炭可以用于提高土壤的含碳量。综合考虑低产率的制约、生物炭质量和制备生物炭中的制备成本,本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蠹害木生物炭优于小麦秸秆、毛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切梢小蠹 外源碳物质 林业废弃物 生物炭 理化性质 制备原料 热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传光 郭永清 +4 位作者 沈艳 蒋云东 周云 方波 贠新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以实地走访和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电站范围内乔木和灌木的砍伐以及草本植物的割除,但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无显著减少,一些电站因光伏板遮阳保湿,物种略有增加... 以实地走访和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电站范围内乔木和灌木的砍伐以及草本植物的割除,但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无显著减少,一些电站因光伏板遮阳保湿,物种略有增加。电站建设对基因多样性的影响不大,但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光伏项目的实施使林地用途改变,破坏了一定数量的地表植被,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内景观潜在的美学价值,但范围较小,对自然景观风貌的影响不大。项目区域内水土流失可控,通过保护措施可恢复植被,施工和运行过程有切实可行的污染及影响防治措施,污染物产生量小,排放达标。项目对区域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小,不会导致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的明显改变。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措施,并对云南省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作出预警,实现光伏发电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生态影响 林地资源 生物多样性 生态景观 水土保持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文试验林场森林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传光 沈艳 +2 位作者 龚纯伟 毕波 贠新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为了解普文试验林场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土壤类型调查和基本理化性质测定,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普文试验林场土壤为紫色砂岩上发育的赤红壤,土壤pH值总体属于酸性水平且随土层加深酸性减弱。A层SOM含... 为了解普文试验林场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土壤类型调查和基本理化性质测定,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普文试验林场土壤为紫色砂岩上发育的赤红壤,土壤pH值总体属于酸性水平且随土层加深酸性减弱。A层SOM含量高,随土层加深呈高—中—低明显变化。N含量水平高,随土层加深含量下降,但仍能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土壤P素十分缺乏,区域内各土层AP大部分处于较缺乏水平,少部分区域极度缺乏。土壤K素较丰富,且随土层加深有升高趋势,可被植物利用的AK仅少部分区域处于丰富水平,大部分处于较缺水平。中量元素中AS基本与同区域农田土壤中含量处于同一水平,EMg含量较低,ECa十分缺乏。微量元素基本与同区域农田土壤中含量处于同一水平或略高。受生物富集过程影响,土壤养分表现出较明显的“表聚性”,大部分区域土壤肥力等级为中等肥沃,少数为贫瘠水平,土壤养分含量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评价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普文试验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制备的云南松切梢小蠹蠹害木生物炭对黑麦草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
作者 赵敏 李常春 +5 位作者 温晓林 胡青 郭翠莲 杨旭 张传光 彭明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0,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制备的云南松切梢小蠹蠹害木生物炭对黑麦草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明确云南松蠹害木生物炭在植物种植中应用的可行性,为云南松蠹害木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黑麦草盆栽试验,以未添加生物炭...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制备的云南松切梢小蠹蠹害木生物炭对黑麦草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明确云南松蠹害木生物炭在植物种植中应用的可行性,为云南松蠹害木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黑麦草盆栽试验,以未添加生物炭的土壤为对照组(CK),以添加300、500和7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土壤为试验组(分别记为T300、T500和T700),待黑麦草生长240 d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1)在门水平上,土壤真菌优势类群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囊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土壤细菌优势类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各优势类群的相对丰度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属水平上,未分类真菌和细菌的占比较高,分别高于48%和69%。(2)添加生物炭后,土壤真菌和细菌的操作分类单元种类组成发生显著变化,但这一变化在门水平上未能体现。(3)土壤真菌群落的Chao1、Pielou、Shannon-Weiner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CK>T300>T500>T700,细菌群落的各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T300>T500>CK>T700,但4个处理间的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4)T500与T700、T300与CK处理间的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相似性较高。【结论】云南松蠹害木生物炭可在300、500和700℃条件下制备,且添加该生物碳不会对黑麦草的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综合考虑云南松蠹害木生物炭对黑麦草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制备的成本,建议在300和500℃条件下制备该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切梢小蠹 生物炭 优势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面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汤浩藩 杨旭 +2 位作者 李子光 彭明俊 许彦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7,共8页
为了探明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改善林分生长状况提供依据,以滇池面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固定监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数学统计和数量分析法对调查林分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 为了探明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改善林分生长状况提供依据,以滇池面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固定监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数学统计和数量分析法对调查林分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乔木层以锥连栎占据主要优势,并伴生有滇青冈、高山栲、滇石栎等树种;主要树种中,以滇石栎在水平方向上的竞争优势最大,而锥连栎在垂直方向上占据显著优势。(2)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66,整体呈聚集分布;各等级大小比数差异不大,整体接近中庸状态;全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275,林木以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为主,锥连栎、滇青冈多为分叉树或同种簇生,混交度极低。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分的结构比较单一,根据结构化经营理论,应调整林木分布格局,使其向随机分布格局发展,并对同种簇生的树丛进行疏伐,同时引进其他乡土树种,从而提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非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 滇池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州柚子园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6
作者 张传光 姜存良 +2 位作者 贠新华 沈艳 杨德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9,共8页
为了解西双版纳州主要柚子园土壤养分状况,以西双版纳州10个主要柚子种植园共42个土壤样本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土样基本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肥力评价。结果显示:(1)西双版纳州柚子园土壤养分肥力均... 为了解西双版纳州主要柚子园土壤养分状况,以西双版纳州10个主要柚子种植园共42个土壤样本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土样基本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肥力评价。结果显示:(1)西双版纳州柚子园土壤养分肥力均为中等肥沃,虽可以基本满足柚子生长需求,但高品质柚子园占比不足20%,70%柚子园土壤酸碱度pH偏低,不适合生产高品质柚子,1号和7号柚子园土壤pH处于最适的生长区间。(2)大量元素除水解性氮(HN)和全钾(TK)外均属于适量水平,35.42%土壤样品全磷(TP)达到极丰富水平,高品质柚子与土壤适当的氮(N)或有机质(SOM)含量,以及较高的磷(P)、钾(K)含量密切相关。(3)有效硫(AS)处于缺乏水平,交换性钙(ECa)和镁(EMg)处于极丰富和丰富水平,但不是造成西双版纳州柚子品质差异的主要因子。有效锰(AMn)、有效锌(AZn)、有效硼(AB)在果品最好的1号柚子园中含量丰富,且显著高于其他果园。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质量可以显著地影响柚子品质,通过提升土壤pH,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锰、锌、硼,有望提高西双版纳柚子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 土壤养分 肥力评价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活性生物炭对水体低浓度氮、磷吸附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倩 张乃明 +2 位作者 夏运生 杨旭 张传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87-2394,共8页
随着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和加强,低浓度污染水体的治理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要部分。为探究不同活性生物炭对水体中低浓度氮(N)、磷(P)的吸附特性,选取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锯木屑、甘蔗渣、咖啡壳和烟梗等5种云南较为丰富... 随着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和加强,低浓度污染水体的治理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要部分。为探究不同活性生物炭对水体中低浓度氮(N)、磷(P)的吸附特性,选取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锯木屑、甘蔗渣、咖啡壳和烟梗等5种云南较为丰富的生物质为原料,硫酸锌(ZnSO_(4))为活化剂,制备得到5种活性生物炭,并对污染水体中低浓度N、P进行模拟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生物炭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均优于未活化的普通生物炭,其中锯木屑活性炭比表面积增加了10.3倍,达(1534.87±23.21)m^(2)·g^(−1),蔗渣活性炭和紫茎泽兰活性炭比表面积均增加了9.5倍,分别为(1225.89±21.21)m^(2)·g^(−1)和(1260.50±14.31)m^(2)·g^(−1),且孔径以过渡孔为主,更有利于吸附水体中N和P。活性生物炭较未活化的普通生物炭对N、P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从720 mg·kg^(−1)和371 mg·kg^(−1)提高至1207 mg·kg^(−1)和675 mg·kg^(−1)。不同活性生物炭对N、P的吸附受pH、COD质量浓度、炭水比等因素的影响。偏酸性条件有利于吸附N,偏碱性条件有利于吸附P;水体COD浓度与活性生物炭脱N除P的效果正相关;炭水比与活性生物炭脱N除P的效果负相关;水体中同时存在N、P污染物时更有利于活性生物炭对N、P的去除,表现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活性生物炭 污染水体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