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体系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跃 王明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2-44,共3页
大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特色显著 ,历史价值、旅游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等构成其价值体系。
关键词 大理市 历史文化名城 价值体系 历史价值 旅游价值 艺术价值 民俗价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生态文化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明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19-122,共4页
彝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对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有直朴的认识 ,把树木分类管理 ,在生产活动中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从事农业生产 ,形成自身的农耕文明和生态文化。但它毕竟与现代生态文化的要求存在差距 ,只有吸收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彝族... 彝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对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有直朴的认识 ,把树木分类管理 ,在生产活动中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从事农业生产 ,形成自身的农耕文明和生态文化。但它毕竟与现代生态文化的要求存在差距 ,只有吸收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彝族的生态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生态文化 分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龙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明东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29-31,共3页
独龙江流域是独龙族的主要居住地 ,这里地理区位独特 ,气候特殊 ,物种丰富 ,是有名的“生物基因库”。独龙族社会发育程度低 ,生产方式落后 ,属农耕经济文化中的山林刀耕火种型。基本特征是把劳动直接投入生态系统 ,通过强化劳动与改进... 独龙江流域是独龙族的主要居住地 ,这里地理区位独特 ,气候特殊 ,物种丰富 ,是有名的“生物基因库”。独龙族社会发育程度低 ,生产方式落后 ,属农耕经济文化中的山林刀耕火种型。基本特征是把劳动直接投入生态系统 ,通过强化劳动与改进技术 ,放大或增加生态系统的输出功率 ,试图在生产力和劳动产品之间形成正比例关系。但独龙族的生态文化在外界的影响下 ,正在发生变化 ,对生态系统的负作用日益明显。本文试图探讨独龙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族 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独龙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明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93,共3页
独龙族长期因交通阻障而被封闭在深山狭谷中 ,在那里 ,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其宗教信仰、建筑风格、生产工艺、文化艺术都具有神秘和原始的色彩 ,但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 。
关键词 独龙族 传统文化 多元宗教 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龙族传统农耕文化与生态保护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宣林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70-73,共4页
本文对独龙族传统农耕文化进行了实地田野考察,从独龙族传统的耕地类型、耕作方式、植树习俗、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独龙族 传统农耕文化 生态保护 中国 耕地类型 耕作方式 植树习俗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经》的“夷狄”论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桥贵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51-53,共3页
《太平经》是中国道教最早的经典之一 ,其“夷狄”思想代表了道教早期的民族思想 ,具有积极、进步的一面 ,后来的道教在此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道教 太平经 夷狄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彝族农业刍议
7
作者 王明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3-86,共4页
改土归流之后 ,彝区土地增垦 ,兴修水利 ,推广玉米、土豆等农作物 ,由于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以致多种耕作方式并存 ;农业祭祀反映了彝族的重农思想 ;
关键词 清代 彝族 农业 土地增垦 兴修水利 农业祭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彝族地区土地买卖、典当和租佃分析
8
作者 王明东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63-66,共4页
清代 ,彝族地区多种社会经济形态并存 ,口头约定或者立写契约作为土地买卖、典当和租佃的依据 ,体现出政治上的不平等以及经济上的剥削关系。汉族地主、商人到彝区买卖土地使一部分彝族“无田有赋” ,情况更加复杂。文章分凉山彝区和云... 清代 ,彝族地区多种社会经济形态并存 ,口头约定或者立写契约作为土地买卖、典当和租佃的依据 ,体现出政治上的不平等以及经济上的剥削关系。汉族地主、商人到彝区买卖土地使一部分彝族“无田有赋” ,情况更加复杂。文章分凉山彝区和云贵彝区来说明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彝族地区 土地 买卖 典当 租佃 经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始皇六次巡游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建虹 殷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102-104,共3页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他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在位期间,曾进行六次巡游,尽管其巡游的目的一是显示皇威,威慑六国旧贵族,巩固秦王朝的统治;二是游山玩水,但客观上对当时秦朝交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他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在位期间,曾进行六次巡游,尽管其巡游的目的一是显示皇威,威慑六国旧贵族,巩固秦王朝的统治;二是游山玩水,但客观上对当时秦朝交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直接加强了统一集权的封建王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 巡游 目的 特点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学人 为人师表——记马曜先生学术生涯座谈会
10
作者 东方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人物传记 马曜 学术生涯 学术研究 社会实践 诗词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