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基于云南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樊爱霞 潘海岚 王晓琴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加快口岸由“通道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学理性探讨,依托层次分析思想构建测度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 加快口岸由“通道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学理性探讨,依托层次分析思想构建测度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边境口岸数量多、类型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1年数据,运用CRITIC权重法,对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口岸经济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提升显著,创新发展有待加强,共享作用显现,绿色发展不平稳,岸城协调性不足。推动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转变发展理念,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岸岸、岸城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强口岸开放发展能力,以此推进云南口岸现代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经济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CRITIC权重法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基于偏离—份额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琴 潘海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4,共5页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①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经济总体情况及云南省三次产业作两阶段偏离-份额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区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而云南省产业结构...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①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经济总体情况及云南省三次产业作两阶段偏离-份额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区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而云南省产业结构却未得到有效调整,且其二、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进而严重制约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从省情出发,云南应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云南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 FCTC对云南烟草经济的负面影响与对策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剑波 杨虹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而云南又是中国最重要、规模最大的"两烟"生产基地。随着FCTC在中国全面实施日期的逼近(2011年),云南烟草经济已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趋利避害,将FCTC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是一个迫...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而云南又是中国最重要、规模最大的"两烟"生产基地。随着FCTC在中国全面实施日期的逼近(2011年),云南烟草经济已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趋利避害,将FCTC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探讨了FCTC对云南烟草经济的负面影响,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求云南烟草经济平稳、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TC 云南 烟草经济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虹 张柯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65,共14页
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州市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Panel-var模型对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并未使得三者之间实现良性互... 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州市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Panel-var模型对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并未使得三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普惠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并且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有促进及扩大作用,但是作用程度较小;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并无格兰杰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普惠金融发展二者并存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作用;城乡收入差距与普惠金融发展并存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内生性机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问题探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虹 王乔冉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7,共12页
通过云南省8州8市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以及普惠金融和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从总体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以及普惠金融和科... 通过云南省8州8市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以及普惠金融和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从总体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以及普惠金融和科技创新的交互项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云南省经济的增长;在效应传导路径方面,普惠金融通过促进科技创新的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同时科技创新也通过融入普惠金融的形式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对科技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普惠金融发展跨越门槛值时,科技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才呈现正的效应。因此,要发挥普惠金融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注重普惠金融和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因类施策,从而更好地兼顾公平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 被引量:8
6
作者 廖乐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4,共6页
近些年来,特色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色经济与常规经济相比较,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区别。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仅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以及良好机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 近些年来,特色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色经济与常规经济相比较,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区别。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仅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以及良好机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必须以特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指导,不断开拓新思路,即突出少数民族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拓宽和丰富县域特色经济的范围与形式;正确认识、处理特色经济与常规经济、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经济 比较优势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帮对云南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廖乐焕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6,共7页
"山间铃响马帮来"。马帮是云南自古以来直至新中国建立以前各民族商品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在云南,马帮的发展演化过程,其实也是云南社会和商品经济得到不断开发与发展的过程。通过阐述云南马帮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云南商品经济... "山间铃响马帮来"。马帮是云南自古以来直至新中国建立以前各民族商品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在云南,马帮的发展演化过程,其实也是云南社会和商品经济得到不断开发与发展的过程。通过阐述云南马帮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试图论证马帮是云南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而探讨以马帮为推动力的云南商品经济所具有的民族经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帮 商品经济 云南 民族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研究——基于云南省8州8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虹 丁勇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6-76,共11页
基于2011—2020年云南省8州8市的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并检验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劳动力、一般劳动力的融合作用及其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创新产出和创新质... 基于2011—2020年云南省8州8市的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并检验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劳动力、一般劳动力的融合作用及其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创新产出和创新质量提升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云南省的外贸竞争力,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劳动力的融合作用也能提升云南省外贸竞争力,但数字经济与一般劳动力的融合作用并不能提升云南省的外贸竞争力;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提高创新质量的途径进而提升云南省的外贸竞争力,但并不能通过增加创新产出来提升云南省的外贸竞争力;数字经济发展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存在异质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外贸竞争力 高质量劳动力 一般劳动力 创新质量 创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比较研究——以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包宁 田晓青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利用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动态就业弹性进行估计和比较,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的短期就业弹性显著低于其他地区,在添加了利率和工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之后,其他地区的短期就业弹性为少数民族地区的12... 利用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动态就业弹性进行估计和比较,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的短期就业弹性显著低于其他地区,在添加了利率和工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之后,其他地区的短期就业弹性为少数民族地区的12.36倍。通过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结论:就业调整速度过低是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短期就业弹性较小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调整速度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动态就业弹性 就业调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帮对云南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乐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0,共4页
马帮是历史上云南各民族商品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成为推动云南社会商品经济和对外经济交往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随着云南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马帮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马帮对... 马帮是历史上云南各民族商品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成为推动云南社会商品经济和对外经济交往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随着云南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马帮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马帮对云南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帮 应急方式 旅游经济 民族经济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云南旅游产业融合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樊爱霞 潘海岚 王晓琴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选取两个时期的投入产出数据定量分析研究云南旅游业的产业特征、经济效益、产业关联状况与波及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旅游业在经历"二次创业",实现"旅游强省"建设战略目标背景下,主动实施...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选取两个时期的投入产出数据定量分析研究云南旅游业的产业特征、经济效益、产业关联状况与波及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旅游业在经历"二次创业",实现"旅游强省"建设战略目标背景下,主动实施旅游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据此,为确定旅游业融合的切入点,并构建基于产业融合的云南旅游业转型升级驱动战略路径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云南旅游业 产业融合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段顺琼 王静 +2 位作者 冯少辉 李靖 韩素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59,共5页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独特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泊区域典型代表玉溪市近30年水资源变化情况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独特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泊区域典型代表玉溪市近30年水资源变化情况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2005-2007年水资源脆弱性程度为中度脆弱,并呈现一定的恶化趋势,表明目前高原湖泊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显著错位情况,亟待加强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水资源脆弱性 脆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12省份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特征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乐焕 张涛 谢霄亭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7,共10页
西部(部分)地区兼具“一带一路”国内循环和“长江经济带”上游的双重媒介作用,其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于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推进更是重中之重。选取西部12省份2010—2020年面板数据,通过“熵权TOPSIS-耦合”模型... 西部(部分)地区兼具“一带一路”国内循环和“长江经济带”上游的双重媒介作用,其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于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推进更是重中之重。选取西部12省份2010—2020年面板数据,通过“熵权TOPSIS-耦合”模型构建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及其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指数,并对两者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通过空间地图探索分析法、莫兰指数及高斯核密度估计法,探究西部12省份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及其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演变、动态演进及极化趋势。研究表明:2010—2020年西部12省份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内部层级分位变化较小,仅重庆实现了较大层次的提升,四川、重庆、广西、云南的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耦合协调度排名依旧靠前,但层级分位变化较大,其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方面都较为凸出;总体上西部12省份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但省际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差异存在扩大态势,“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耦合协调度都至少提升了两个等级;西部12省份在综合考虑省际地理距离和耦合协调度差距后空间集聚性依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 熵权TOPSIS-耦合”模型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4
作者 吴烨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7,共11页
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城市经济系统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韧性,是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5—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绿色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之... 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城市经济系统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韧性,是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5—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绿色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即对东部沿海城市、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及大数据试验区城市的经济韧性促进效果更加显著。从短期发展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均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从长期发展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在达到峰值后,逐步减弱直至消退。因此,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应促进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深度融合,制定差异化地区发展策略,构建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影响的长效机制,强化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驱动作用,推动城市经济韧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创新 城市经济韧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基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立生 龚家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1-62,共12页
文章基于2012—2019年282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1,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对所在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显著提升了所在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 文章基于2012—2019年282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1,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对所在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显著提升了所在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对所在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效应具有滞后性,为所在城市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趋势;区域异质性表明,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能显著提升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但是对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促进效应只在中西部地区城市显著,东部地区城市不够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是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城市经济水平增长的中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双创区域示范基地 数字普惠金融 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M-DEA模型的云南农村生态扶贫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辉 王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3-138,共6页
文章分析并界定了农村生态扶贫的概念,提出云南省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生态扶贫效率低下,因而有必要对影响农村生态扶贫项目效率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以便提出改进云南省农村生态扶贫效率的对策建议。基于此,考虑到非期望产出,文章... 文章分析并界定了农村生态扶贫的概念,提出云南省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生态扶贫效率低下,因而有必要对影响农村生态扶贫项目效率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以便提出改进云南省农村生态扶贫效率的对策建议。基于此,考虑到非期望产出,文章构建了农村生态扶贫项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DEA模型,利用云南省4个州市共27个县进行实地调查所搜集的数据,对这27个县的生态扶贫项目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M-DEA模型 农村生态扶贫 非期望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论视角下的中国传统诚信观研究——兼论对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建乐 孙德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2,共5页
诚信观贯穿于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明的始终。诚信观的缺失又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实,并且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待诚信观的科学态度应是吸取精华,析出糟粕,要努力探求在心理约束和舆论约束等软约束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诚信观,与... 诚信观贯穿于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明的始终。诚信观的缺失又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实,并且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待诚信观的科学态度应是吸取精华,析出糟粕,要努力探求在心理约束和舆论约束等软约束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诚信观,与法律约束和制度约束等硬约束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诚信理念之间的平衡点,即在继承中国传统诚信观精华的基础上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诚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诚信观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空间经济结构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及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乐焕 张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0,共7页
基于2011—2020年四川省15个地级市和重庆市中心城区及20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成渝地区空间经济结构演化特征;建立动态空间嵌套和动态空间半参数模型,挖掘其驱动要素;使用高斯核密度估计法刻画经济结构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成渝... 基于2011—2020年四川省15个地级市和重庆市中心城区及20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成渝地区空间经济结构演化特征;建立动态空间嵌套和动态空间半参数模型,挖掘其驱动要素;使用高斯核密度估计法刻画经济结构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成渝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中部“塌陷”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成渝地区总体上并没有形成第三产业“回流效应”,并且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乏力,而城镇化和人力资本水平开始持续接力;成渝地区存在“城镇化水平”阈值效应,省际间及第三产业发达与落后地区间驱动因素存在异质性;成渝地区总体上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存在正向“M”型非线性关系,政府干预可以缩短边际递减效应持续性,市场配置可以延长边际递增效应时效性;四川省除成都市以外的地区经济开始后起发展,而重庆市则表现平平;成渝地区各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不仅存在横向“拔河效应”,其内部二、三产业也存在纵向动态“拔河效应”;成渝地区局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极化趋势,但这种差异在不断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结构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动态空间嵌套模型 高斯核密度估计 成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散电流环境下内掺水性渗透结晶材料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吕冠东 刘利先 +4 位作者 叶娇 李培锌 李亚恒 丁昊玉 李霖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42-246,共5页
杂散电流对高铁、地铁以及地下管道结构内钢筋的危害极大,特别是沿海及盐碱地区,由于杂散电流与SO_(4)^(2-)的共同存在会加重钢筋的腐蚀,电流-硫酸盐环境下钢筋的腐蚀在工程中被广泛关注。本工作通过在混凝土内掺入渗透结晶材料提高自... 杂散电流对高铁、地铁以及地下管道结构内钢筋的危害极大,特别是沿海及盐碱地区,由于杂散电流与SO_(4)^(2-)的共同存在会加重钢筋的腐蚀,电流-硫酸盐环境下钢筋的腐蚀在工程中被广泛关注。本工作通过在混凝土内掺入渗透结晶材料提高自身密实性,显著降低了杂散电流环境下SO_(4)^(2-)对钢筋的腐蚀。本工作设计了3组实验,通过混凝土一次、二次抗水渗透实验、电通量实验、杂散电流实验探讨了渗透结晶材料对混凝土抗渗性、抗氯离子能力、钢筋腐蚀的影响,通过SEM和XRD分析了掺入渗透结晶材料后混凝土内部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掺入水性渗透结晶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其抗渗性与抗氯离子能力随着掺量增加而提高;该材料通过促进水泥水化,与水泥内部离子反应生成结晶体,填补堵塞孔隙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耐久性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钢筋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渗透结晶材料 抗渗性能 电通量 杂散电流实验 XRD实验 SEM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家贵 王洪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5,共6页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表现为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城乡居民未能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各种经济社会差距持续扩大,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缺失。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经过30年高速经济增...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表现为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城乡居民未能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各种经济社会差距持续扩大,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缺失。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经过30年高速经济增长,现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 发展 社会安全 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