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生态扶贫补偿机制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1
作者 杨虹 张柯 《北方金融》 2020年第1期39-47,共9页
近年来,在云南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通过生态扶贫补偿理论,对生态补偿和精准扶贫的内在联系与逻辑进行分析,探究云南民族地区的生态扶贫补偿机制,并将其分为生态扶贫补偿对象机制、生态扶贫... 近年来,在云南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通过生态扶贫补偿理论,对生态补偿和精准扶贫的内在联系与逻辑进行分析,探究云南民族地区的生态扶贫补偿机制,并将其分为生态扶贫补偿对象机制、生态扶贫补偿标准机制、生态扶贫补偿方式机制以及生态扶贫补偿政策机制逐一进行研究,并对云南民族地区的生态扶贫补偿机制提出了加快市场机制引入、鼓励贫困对象参与及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精准扶贫 生态扶贫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与因素分析——基于金融发展与企业集聚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珏 李子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6-100,共15页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基于2014-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探究低空经济对新质生产...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基于2014-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探究低空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低空经济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经过工具变量法、随机效应分析和剔除特殊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其结果依旧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发展与企业集聚在低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由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存在,东部与中部地区低空经济并不能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西部与东北地区则能够通过发展低空经济带来较大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效应,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门槛效应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均具有单门槛效应,在跨过相应的门槛值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低空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新质生产力 金融发展 企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3
作者 许敏 《北方经济》 2012年第18期66-67,69,共3页
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互动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和主潮流,云南省既是旅游大省,又是民族文化资源大省。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现状,试图从中找出影响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并给出促进文化旅... 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互动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和主潮流,云南省既是旅游大省,又是民族文化资源大省。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现状,试图从中找出影响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并给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作用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4
作者 陈文杰 《北方经济》 2012年第12期77-78,共2页
本文通过对广西1985~2010年的GDP和银行存贷款数据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得出银行存贷款有助于推动广西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以点代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商业银行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 本文通过对广西1985~2010年的GDP和银行存贷款数据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得出银行存贷款有助于推动广西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以点代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商业银行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存贷款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段顺琼 王静 +2 位作者 冯少辉 李靖 韩素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59,共5页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独特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泊区域典型代表玉溪市近30年水资源变化情况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独特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泊区域典型代表玉溪市近30年水资源变化情况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2005-2007年水资源脆弱性程度为中度脆弱,并呈现一定的恶化趋势,表明目前高原湖泊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显著错位情况,亟待加强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水资源脆弱性 脆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6
作者 吴烨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7,共11页
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城市经济系统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韧性,是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5—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绿色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之... 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城市经济系统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韧性,是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5—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绿色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即对东部沿海城市、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及大数据试验区城市的经济韧性促进效果更加显著。从短期发展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均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从长期发展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在达到峰值后,逐步减弱直至消退。因此,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应促进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深度融合,制定差异化地区发展策略,构建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影响的长效机制,强化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驱动作用,推动城市经济韧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创新 城市经济韧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排斥空间效应与影响要素研究--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虹 张柯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6,共10页
以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以16个州市2011-2017年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空间分析并建立空间模型考察了云南16个州市金融排斥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空间特征上,云南省16个州市金融排斥程度较深,且存在全局正向空间相关性... 以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以16个州市2011-2017年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空间分析并建立空间模型考察了云南16个州市金融排斥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空间特征上,云南省16个州市金融排斥程度较深,且存在全局正向空间相关性,局部上大多州市稳定并聚集在"HH"区域;在影响因素上,政府干预、城市化水平、交通运输、产业结构与科学教育对云南省的金融排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城乡收入分配结构对云南省金融排斥有着正向影响。据此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排斥 空间效应 空间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二元经济内容的沉思
8
作者 邢琦 《新经济》 2014年第17期37-37,共1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元结构日趋明显化,其为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由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可以看出二元经济的严峻性,本文通过前人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元结构日趋明显化,其为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由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可以看出二元经济的严峻性,本文通过前人二元经济特点总结结合我国一般国情,分析二元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二元经济转换缓慢的原因以及加快一体化的个人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剩余劳动力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钟正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8-360,共3页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江苏省2000年-2010年的货运量和GDP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江苏省物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间的内在关系,论证了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对江苏省未来发展物流产业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增长 回归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湖南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琼 《北方经济》 2010年第4期80-81,共2页
本文从产业结构对湖南经济增长的影响计量分析入手,探讨了促进湖南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优化升级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激励与经济发展
11
作者 王振国 《北方经济》 2012年第12期25-26,共2页
本文通过对心理需求和动机的考察,从结构化不确定性和非结构化不确定性分析了市场条件下不确定性对经济行为人产生激励作用的原理,并说明了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需求 动机 结构化不确定性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潘毅 《山西农经》 2021年第15期1-5,共5页
运用VAR模型,采用我国2000—2018年相关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前一期的农业经济增长对当期的农业经... 运用VAR模型,采用我国2000—2018年相关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前一期的农业经济增长对当期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前一期的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对当期农业经济增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从整体上看,农村金融发展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但农业经济增长没有很好地回馈农村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经济 VAR模型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私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贡献
13
作者 魏刚 《改革与开放》 2006年第2期21-22,共2页
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均增速达24%以上,占GDP的比重从 1979年的不足1%增长到目前已超过1/3。在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到4/5,从农村转移出来的1.3亿劳动力超过70%... 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均增速达24%以上,占GDP的比重从 1979年的不足1%增长到目前已超过1/3。在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到4/5,从农村转移出来的1.3亿劳动力超过70%在个体私营经济从业。目前,地市县经济的主体力量已经是非公有制经济,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公有制经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一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中国 所有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促进共同富裕?——基于金融抑制与金融排斥视角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海岚 闫伟男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2,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特选取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中介效应检验、异质性检验等方法,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特选取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中介效应检验、异质性检验等方法,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此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减轻金融抑制与金融排斥程度,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从而验证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金融抑制/金融排斥→促进共同富裕”这一传导机制;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和“知识鸿沟”效应,并且不同区域的传导路径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金融抑制 金融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效激发了文旅消费潜力?——基于CFP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海岚 康思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70,共13页
基于中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4—2020年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文旅消费潜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激发了家庭文旅消费潜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促消费效应主要源... 基于中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4—2020年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文旅消费潜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激发了家庭文旅消费潜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促消费效应主要源于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而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对文旅消费潜力的激发作用尚不显著;(2)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激发文旅消费,且夜间经济已成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的重要动能;(3)数字普惠金融对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居民认知能力差异。据此建议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在欠发达地区的纵深推广、加快发展型与享乐型消费市场的建设以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能,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深入挖掘数字普惠金融对文旅消费的提振作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文旅消费 夜间经济 消费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晋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线性加权模型动态的分析
16
作者 闫伟男 《现代营销(下)》 2023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随着晋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之间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查...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随着晋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之间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查找2011—2020年晋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数据,对晋城市发展历程进行定性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线性加权模型计算法,对晋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对其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晋城市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整体的协调可持续性在不断提高,但仍然处于不协调状态,长远来看,晋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仍然需各方作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市 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 线性加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17
作者 李子成 王珏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3-15,共13页
在数字技术和智能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发展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探究国家级新区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新区能够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数字技术和智能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发展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探究国家级新区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新区能够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表明,国家级新区通过人才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进而对新质生产力产生积极影响,而政府治理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则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及高水平地区国家级新区设立对新质生产力并无显著影响,而西部和东北地区以及低水平地区则能够通过建立国家级新区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新质生产力 多期DID 政府治理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与企业ESG表现: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8
作者 熊云飚 代宇杰 王月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2期22-39,共18页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匹配中国省级层面绿色金融指数与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考察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匹配中国省级层面绿色金融指数与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考察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在绿色金融提升企业ESG表现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加快绿色金融发展速度,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强化ESG理念,加大ESG投资,鼓励企业ESG实践;三是鼓励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四是强化环境规制对企业ESG的支撑作用,充分释放环境政策的政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ESG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云飚 代宇杰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83-101,共19页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010—2021年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匹配省级层面营商环境指数,考察营商环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提升作...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010—2021年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匹配省级层面营商环境指数,考察营商环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提升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商环境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型企业、成长期企业及东部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为明显的提升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营商环境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政府补贴水平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此,提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纾解企业融资困境、发挥政府补贴效应及制度差异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政府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ESG表现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新武 黄蕊 姚保帅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4期89-106,共18页
绿色金融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同时也在逐渐影响企业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以下简称“ESG”)表现行为。利用2010-2020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三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究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水... 绿色金融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同时也在逐渐影响企业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以下简称“ESG”)表现行为。利用2010-2020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三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究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ESG表现能力的影响效应,并着重考察数字化转型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若致力于提升其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其ESG表现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为企业的ESG绩效提供了有益的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监测、评估和管理其环境影响,同时改善社会责任履行和治理机制,从而提高整体ESG表现。基于产权性质和地理位置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ESG表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和中部地区更加明显。本文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绿色金融政策和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企业ESG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