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被引量:26
1
作者 林庆 李旭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43,共5页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十分紧迫的工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建立一个有效的保护、抢救、传承、开发的机制。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观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庆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0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生态观 云南少数民族 人与自然 生态保护 森林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现代文明 毁林开荒 《自然辩证法》 禁伐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民族意识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68-172,共5页
本文在概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特点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通过宗教观念、宗教活动的复杂性对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精神民俗进而对民族意识的形成、及民族意识在群体生活中的认同所起的功能,进而分析了云南少数民... 本文在概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特点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通过宗教观念、宗教活动的复杂性对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精神民俗进而对民族意识的形成、及民族意识在群体生活中的认同所起的功能,进而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传统宗教 民族意识 民俗 民族认同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工作理论与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
4
作者 李若青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40,共4页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这一民族工作的核心”[。1](P5)只有确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这一民族工作的核心”[。1](P5)只有确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同繁荣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工作理论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模式选择——以云南多民族地区农村为例
5
作者 李若青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6-189,共4页
农村劳动力是农村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劳动人口,也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增长点。... 农村劳动力是农村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劳动人口,也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增长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多种模式,选择适宜当地的模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经济 农村劳动力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春慧 孙国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82-85,共4页
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必须建立适应西部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 ,在公共财政收入、支出。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公共财政 构建 收入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支出结构 管理体系 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 被引量:22
7
作者 何叔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8,共5页
民族之间的相互同化与民族内部成员的彼此认同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民族现象。前者与民族一体化、民族融合、民族消亡乃至因民族矛盾与冲突产生的民族问题密不可分;而后者则和民族感情、民族心理、民族意识乃至民族识别、民族政策、民... 民族之间的相互同化与民族内部成员的彼此认同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民族现象。前者与民族一体化、民族融合、民族消亡乃至因民族矛盾与冲突产生的民族问题密不可分;而后者则和民族感情、民族心理、民族意识乃至民族识别、民族政策、民族立法密切相关。民族同化与民族认同之间不仅有联系,还有区别,有时甚至是相互背离的。同化与认同的不协调、不同步甚至相背离,是导致民族问题相互矛盾又并行不悖的症结所在,充分反映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过程 民族同化 民族认同 民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被引量:23
8
作者 林庆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4-97,共4页
文化保护和开发的意义以及云南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现状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保护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行政管理学从思想到学说的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马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22-26,共5页
先秦时期,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思想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西汉以后,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行政管理思想成为封建国家正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昌盛,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封建行政管理... 先秦时期,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思想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西汉以后,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行政管理思想成为封建国家正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昌盛,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封建行政管理思想先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行政管理思想的冲击,它靠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巨大传承力不断向前发展,如今在经历了由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嬗变后必将逐步融入现代行政管理科学,使其合理内涵和科学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学 中国 中央集权制 财政管理 民主革命 抗日战争 民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几点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果 贺翔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51-52,共2页
近年来,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的一大“热点”,它为人们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我国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中需解决的腐败与反腐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三个问题均可从新制度经济... 近年来,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的一大“热点”,它为人们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我国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中需解决的腐败与反腐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三个问题均可从新制度经济学中得到重要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产权 政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场域中的“表演现代性”——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旅游表演的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荣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4,共4页
旅游业发展中形形色色的表演已成为旅游地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之一。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多种文化表演行为,既是表演的"前台",也是生活的"后台",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表演和怀旧,旅游地居民完成了对自... 旅游业发展中形形色色的表演已成为旅游地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之一。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多种文化表演行为,既是表演的"前台",也是生活的"后台",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表演和怀旧,旅游地居民完成了对自我和他者的表述,从而实现了对"现代性"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 旅游表演 传统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学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47-150,共4页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既是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措施。而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需要一个政治...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既是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措施。而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需要一个政治稳定、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深入开展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探析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对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民族关系 发展态势 宏观经济 民族主义 民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村落家族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德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47,共5页
民族地区的村落家族作为一种传统的非正式的组织力量,既有与汉族家族相同的一面,即血缘纽带是它们的生物逻辑,亲属关系是它们的社会逻辑;又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背景,而在组织形态、内部治理和文化表征上体现出少数民族... 民族地区的村落家族作为一种传统的非正式的组织力量,既有与汉族家族相同的一面,即血缘纽带是它们的生物逻辑,亲属关系是它们的社会逻辑;又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背景,而在组织形态、内部治理和文化表征上体现出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村落家族 特性 制度分析 文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与人才发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丽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7-139,共3页
人才资源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智力支撑力量;人才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现代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加大制度创新... 人才资源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智力支撑力量;人才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现代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加大制度创新、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 科学发展观 制度创新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制度的特点及演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晓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0,共6页
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制度发展的特点和整个进程,可以通过三条主线概览:即皇权统治下的少数民族行政制度的二元结构,它反映了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制度在阶级对立社会中,历史运行的基本内容和纵向画面;发展不平衡条件下少数民族行政制度的多元特... 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制度发展的特点和整个进程,可以通过三条主线概览:即皇权统治下的少数民族行政制度的二元结构,它反映了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制度在阶级对立社会中,历史运行的基本内容和纵向画面;发展不平衡条件下少数民族行政制度的多元特征,是少数民族内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差异性在行政制度上同一时空中的横向展现;新中国新旧体制转换下的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管理制度,既是中国少数民族行政管理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少数民族行政管理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行政制度 特点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96,共3页
西部大开发实质上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建设、大保护、大发展,是实现西部各少数民族与区内外汉族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原则。发展机会不公平和发展权利不足是致使西部少数... 西部大开发实质上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建设、大保护、大发展,是实现西部各少数民族与区内外汉族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原则。发展机会不公平和发展权利不足是致使西部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根源。西部大开发应体现“民族公平”并赋予少数民族“公平优先”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少数民族 共同富裕 可持续发展 民族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起飞的前提和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4,共5页
在“贫困恶性循环”和“大推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主要精神,综合出了一个起飞模型,阐述了贫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路径——即社会基础资本投资按30%~40%跨时先行,进而促成生产性资本集聚的发展... 在“贫困恶性循环”和“大推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主要精神,综合出了一个起飞模型,阐述了贫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路径——即社会基础资本投资按30%~40%跨时先行,进而促成生产性资本集聚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社会基础资本 基础设施 公共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女性人才资源开发策略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丽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49-52,共4页
女性人才是国家人才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女性人才的培养和资源的开发是少数民族地方摆脱贫困的重要方式,是延缓人口增长,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投资方式。因此,少数民族女性人才资源开发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西部少数... 女性人才是国家人才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女性人才的培养和资源的开发是少数民族地方摆脱贫困的重要方式,是延缓人口增长,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投资方式。因此,少数民族女性人才资源开发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西部少数民族地方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女性 人才资源开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普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64-167,共4页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由于历史和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要缩小差距,就必须走一条非常规的社会发展道路,这就是通过生产力的跳越式发展,文化心理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法律制度...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由于历史和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要缩小差距,就必须走一条非常规的社会发展道路,这就是通过生产力的跳越式发展,文化心理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法律制度等方面的转型,实现少数民族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少数民族社会 跨越式发展 文化心理结构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普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文化心理是人类社会现象中一个重要层面,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的发展需要人去实现。中国各少数民族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他们的文化心理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如果这一主观因素符合时代要求,那... 文化心理是人类社会现象中一个重要层面,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的发展需要人去实现。中国各少数民族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他们的文化心理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如果这一主观因素符合时代要求,那么它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否则就起阻碍作用。因此,随着民族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必然转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型就是价值观念结构关系的转型、政治价值观念的变化、经济价值观念的变化和伦理价值观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结构 价值观念结构关系 政治价值观念 经济价值观念 伦理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