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产白兰花和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相中 尹燕 +4 位作者 刘晓芳 段利平 刘天成 杨燚 于明乾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春季产白兰叶(LM-1)和夏季产白兰花(FM)和叶(LM-2)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春季产白兰叶、夏季产白兰花和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74、80及88个成...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春季产白兰叶(LM-1)和夏季产白兰花(FM)和叶(LM-2)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春季产白兰叶、夏季产白兰花和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74、80及88个成分。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3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GC含量,各占总峰面积的96.8%、97.7%和98.9%。白兰花油和叶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分别是芳樟醇、α-小茴香烯、丁香油酚甲醚、反式罗勒烯、2,4-二异丙烯基-1-甲基-1-乙烯基环己烷、石竹烯、大根叶烯D、异丁香油酚甲醚、橙花叔醇、α-葎草烯、桉叶油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兰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龙胆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2
作者 沈涛 金航 +5 位作者 王元忠 张金渝 袁天军 杨维泽 赵振玲 杨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868-16870,16874,共4页
综述了中药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从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3个方面总结了关于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龙胆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生物可利用镉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云涛 刘晓海 +2 位作者 项朋志 施润菊 胥义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73,共4页
建立了环境样品中生物可利用镉的镀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考察了同位镀铋膜测定镉的条件。结果表明在HAc—NaAc介质中镉可在镀铋膜电极上得到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V=-0.84V),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6μg/L,结合3... 建立了环境样品中生物可利用镉的镀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考察了同位镀铋膜测定镉的条件。结果表明在HAc—NaAc介质中镉可在镀铋膜电极上得到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V=-0.84V),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6μg/L,结合3步连续萃取,利用标准加入法对环境样品中的生物可利用镉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2.3%~4.1%,加标回收率97%~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微分电位溶出 铋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云南省不同辣椒品种中辣椒碱及二氢辣椒碱的含量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录 陈海云 +5 位作者 刘菲菲 姚元成 徐胜平 杨克沙 赵海云 曹建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9-303,共5页
利用超声提取法对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辣椒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具体方法为:采用色谱柱HanbonSci&Tech.LichrospherC18(250×4.6mm,5μm)分离,甲醇-3‰磷酸水溶液... 利用超声提取法对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辣椒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具体方法为:采用色谱柱HanbonSci&Tech.LichrospherC18(250×4.6mm,5μm)分离,甲醇-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65%~90%,0~30min),检测波长280nm,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1%,平均回收率都在99%以上。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高的稳定性,适用于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的辣椒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含量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辣椒碱 二氢辣椒碱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析及化学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红燕 杨柳 +2 位作者 朱文辉 李春 丁中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314,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烟草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快速分离与测定。烟草中17种氨基酸在8 min之内实现了快速分离和测定。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31个烟草样品(4个品种:烤烟,香料烟,晒烟,白肋烟)中烟草氨基...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烟草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快速分离与测定。烟草中17种氨基酸在8 min之内实现了快速分离和测定。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31个烟草样品(4个品种:烤烟,香料烟,晒烟,白肋烟)中烟草氨基酸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草样品中氨基酸总量为:白肋烟>晾晒烟>香料烟>烤烟。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类烟草样品可以完全各自聚为一类,同时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占到氨基酸总变量的73.3%,其中第一主成分占到总变量的62.3%,表明不同种类间烟草样品中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差异较大,其结果与聚类分析一致。该方法简单快捷,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分布特征能反应不同种类烟丝的特性,可用于不同种类烟草的比较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氨基酸 烟草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兰叶和茎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相中 尹燕 +4 位作者 黄荣 陈名红 葛鹏刚 马正姣 桂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1-244,共4页
本实验主要研究云南秋季产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香气成分。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分析了两种提取物中的挥发油香气成分。分别从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63、78种... 本实验主要研究云南秋季产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香气成分。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分析了两种提取物中的挥发油香气成分。分别从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63、78种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两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各占总峰面积的95.7%、97.3%。结果表明秋季产白兰叶和茎挥发油的主要香气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分别是芳樟醇、石竹烯、橙花叔醇、大根叶烯D、β-荜澄茄烯、反式罗勒烯、α-葎草烯、桉叶油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兰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在羧基化石墨烯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正玮 高云涛 +3 位作者 王振峰 闫莉莉 张宏教 赵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8-1084,共7页
本实验制备了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并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羧基化石墨烯/玻碳电极(GO-COOH/GCE),以此为工作电极研究了镉在GO-COOH/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方法。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GO-COOH膜修饰玻碳电极能显著加强... 本实验制备了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并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羧基化石墨烯/玻碳电极(GO-COOH/GCE),以此为工作电极研究了镉在GO-COOH/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方法。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GO-COOH膜修饰玻碳电极能显著加强镉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在pH=4.5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镉在GO-COOH/GCE电极上出现1组氧化还原峰,Epa=-0.81 V,Epc=-0.93 V,△E=0.12 V;ipa=8.04μA,ipc=8.54μA,ipa/ipc=0.94。氧化峰电流与Cd2+浓度在5.5×10-7~7.5×10-6g.L-1(r=0.996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7g.L-1。实际样品测定的RSD为1.2%(n=5),平均回收率为101.3%。GO-COOH膜对镉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本法是一种可靠、快捷、灵敏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保健品螺旋藻药片中镉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石墨烯 循环伏安法 差分脉冲伏安法 螺旋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云南野生裂褶菌中的7种金属元素 被引量:4
8
作者 郭俊明 白红丽 +3 位作者 张虹 王宝森 崔茜 刘贵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89-2291,共3页
为开发和利用云南野生裂褶菌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其中Zn,Co,Ni,Cu,Fe,Cr和Mg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裂褶菌中Zn,Co,Ni,Fe,Cr和Mg含量丰富,Cu含量较低,Zn/Cu值为7.4,与抗癌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Zn高Cu... 为开发和利用云南野生裂褶菌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其中Zn,Co,Ni,Cu,Fe,Cr和Mg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裂褶菌中Zn,Co,Ni,Fe,Cr和Mg含量丰富,Cu含量较低,Zn/Cu值为7.4,与抗癌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Zn高Cu低的关系相同,说明云南野生裂褶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 野生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rbcL基因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适应性进化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丁帅 熊勇 +4 位作者 李正涛 王忠诚 孟亚媛 李乐 肖焱波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30,共7页
目的:利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菊花叶绿体中编码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氧化酶大亚基rbcL基因,并对该电子克隆的菊花rbcL基因序列、编码氨基酸的特性及适应性进化进行分析。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利用电子克隆方法克隆出菊花rbcL完整基因序列,... 目的:利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菊花叶绿体中编码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氧化酶大亚基rbcL基因,并对该电子克隆的菊花rbcL基因序列、编码氨基酸的特性及适应性进化进行分析。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利用电子克隆方法克隆出菊花rbcL完整基因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建模和评价。结果:通过电子克隆获得菊花rbcL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该系列长1 452bp,编码氨基酸483个。在预测电子克隆菊花rbc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中,主要有α螺旋19个,β折叠18个。通过适应性进化分析找到7个氨基酸正选择位点(228S,255V,279T,309M,328S,439T,449T)。结论:电子克隆获得菊花rbcL基因的完整序列为以后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对所编码的蛋白质适应性研究有利于探究对菊科植物适应环境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RBCL基因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 适用性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名红 李玉 +1 位作者 黄相中 李成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2,共4页
为给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发展概况,并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分析方法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评价、亲缘关系及分类、遗传图谱构建、地道性分析、辅助选择育种、种子种苗鉴别和优良品... 为给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发展概况,并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分析方法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评价、亲缘关系及分类、遗传图谱构建、地道性分析、辅助选择育种、种子种苗鉴别和优良品种培育等研究中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药用植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及吸收光谱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英 贝玉祥 高云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5-1049,共5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吸收光谱研究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在335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2个等电吸收点,说明灯...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吸收光谱研究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在335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2个等电吸收点,说明灯盏花素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通过计算获得双链DNA(dsDNA)与灯盏花素的结合比为1∶3,结合常数β=3.63×1013。灯盏花素与DNA作用强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DNA 循环伏安法 吸收光谱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生物材料中痕量铅 被引量:13
12
作者 高云涛 胥义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研究了镀铋膜电极替代镀汞膜电极痕量铅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考察并优化了同位镀铋膜测定铅的条件。结果表明,在HAc-NaAc(pH=4.4)介质中,铅可在镀铋膜电极上得到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利用标准加入法对人尿及血中痕量铅进行了... 研究了镀铋膜电极替代镀汞膜电极痕量铅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考察并优化了同位镀铋膜测定铅的条件。结果表明,在HAc-NaAc(pH=4.4)介质中,铅可在镀铋膜电极上得到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利用标准加入法对人尿及血中痕量铅进行了测定。本法避免了镀汞膜电极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微分电位溶出 铋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叶西番莲藤茎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干鹏 杨丽娟 +2 位作者 赵静峰 羊晓东 李良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30,共4页
为研究镰叶西番莲藤茎的化学成分,从其脂溶性成分中分离了6个化合物,通过IR、MS、NMR等波谱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为4-氧代-3,4-降-木栓烷-2-酸Ⅰ()、2-羟基-3,4-断-木栓烷-3-酸乙酯Ⅱ()、4-烯-3-谷甾酮(Ⅲ)、3-(2,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 为研究镰叶西番莲藤茎的化学成分,从其脂溶性成分中分离了6个化合物,通过IR、MS、NMR等波谱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为4-氧代-3,4-降-木栓烷-2-酸Ⅰ()、2-羟基-3,4-断-木栓烷-3-酸乙酯Ⅱ()、4-烯-3-谷甾酮(Ⅲ)、3-(2,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Ⅳ)、碳十八酸甘油酯(Ⅴ)和正二十八醇(Ⅵ)。其中化合物Ⅰ是首次经提取分离的天然产物,应用二维NMR技术归属了它的碳谱。结果表明,化合物Ⅰ与化学合成的4-oxo-3,4-seco-A(1)-norfriedelan-3-oic acid结构一致。化合物Ⅱ为新的人工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叶西番莲 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铂在多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丽清 普绍平 +3 位作者 放茂良 高云涛 贝玉祥 闫莉莉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2,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卡铂在多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卡铂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卡铂在多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氧化峰电位Epa与还原峰电位Epc分别为0.73 V...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卡铂在多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卡铂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卡铂在多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氧化峰电位Epa与还原峰电位Epc分别为0.73 V、0.26 V,峰电位之差为?E=0.47 V,Ipa/Ipc=1.57。在优化条件下,卡铂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22~0.67 m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2),检出限为0.2 mmol/L。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卡铂含量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卡铂 多壁碳纳米管 电极 电化学行为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叶三条筋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玉春 伍贤学 +4 位作者 孟艳林 秦颖 夏从芳 胡秋芬 李银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55-2458,共4页
目的研究毛叶三条筋Lindera caudata(Nees)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毛叶三条筋提取液的分离纯化采用硅胶、HPLC色谱等技术进行,然后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1R,2S,5R,6S)-2-(3... 目的研究毛叶三条筋Lindera caudata(Nees)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毛叶三条筋提取液的分离纯化采用硅胶、HPLC色谱等技术进行,然后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1R,2S,5R,6S)-2-(3,4-methylenedioxyphenyl)-6-(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1)、(1R,2S,5R,6S)-6-(4-hydroxy-3-methoxyphenyl)-2-(3,4-methylenedi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2)、epipinoresinol(3)、pinoresinol(4)、medioresinol(5)、(-)de-4',4″-O-dimethylepimagnolin A(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三条筋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盐双水相技术去除废水中的酚类物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文 高云涛 +2 位作者 王红斌 李孔明 马存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64-1066,共3页
A novel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cokery wastewater by propyl-alcohol ammonium sulfate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was investigted.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ammonium sulfate used,the amount of prop... A novel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cokery wastewater by propyl-alcohol ammonium sulfate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was investigted.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ammonium sulfate used,the amount of propyl-alcohol used,pH value on extractield was studied.Extraction was optimized using a L9(34)orthogonal test.The results indicated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the amount of ammonium sulfate used of 18.0 g,the amount of propyl-alcohol used of 16 mL,and pH value of 3.0.A extraction yield of 99.37% was achived under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and via secondary ex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厂废水 酚类物质 双水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项朋志 刘丽梅 +2 位作者 郭英 高云涛 王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9期53-56,共4页
采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阿魏酸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阿魏酸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DNA的存在使阿魏酸在310 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两个等电吸收点,说明... 采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阿魏酸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阿魏酸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DNA的存在使阿魏酸在310 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两个等电吸收点,说明阿魏酸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通过计算,双链DNA(dsDNA)与阿魏酸的结合数约为1,结合常数为1.01×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DNA 循环伏安法 紫外吸收光谱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丝网印刷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正玮 张茜 +2 位作者 闫莉莉 高云涛 王振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3-826,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黄酮化合物灯盏花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丝网印刷电极(MWCNT/SP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实验表明,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浓度为5.0×10-4 g/L的灯盏花素在MWC-NT/SPE电极...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黄酮化合物灯盏花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丝网印刷电极(MWCNT/SP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实验表明,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浓度为5.0×10-4 g/L的灯盏花素在MWC-NT/SPE电极上出现了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峰电位Epa=0.21V,Epc=-0.05V,△E=0.26V,峰电流ipa=1.18μA,ipc=0.205μA,ipa/ipc=5.76。灯盏花素的DPV氧化峰电流值与其浓度在1.2×10-4~2.8×10-3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0),检出限为1.2×10-4g/L。结果表明,该法测定灯盏花素便捷、可靠、较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多壁碳纳米管 丝网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风毛菊属的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青松 丹晓峰 +1 位作者 黄涛 赵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713-4716,4739,共5页
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文献研究法,结合系统植物学的标本采集和数据库查询,对滇西北风毛菊属(Saussurea DC.)药用植物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滇西北风毛菊属药用植物丰富,共19种,分属3亚属。这些风毛菊属药用植物依照形态特征... 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文献研究法,结合系统植物学的标本采集和数据库查询,对滇西北风毛菊属(Saussurea DC.)药用植物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滇西北风毛菊属药用植物丰富,共19种,分属3亚属。这些风毛菊属药用植物依照形态特征、药用功效分为8类,分别是雪莲花、杂赤巴冒卡、鲁孜多保、索贡曼巴、火梅草、公巴嘎几、蛇眼草和莪吉秀类。其中最主要的是雪莲花类,其下又可以分为恰果苏巴、梅朵冈拉、煞杜构固、杯拖勒4类。研究表明,民族民间医药对滇西北风毛菊属药用植物具有一定的分类,但命名没有统一规律;"类药"的概念在进行民族药资源调查或民族药资源化学研究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与丰富的风毛菊属植物种类相比,该属植物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开展是比较薄弱的,今后需要加强这类研究,从中寻找新的药用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风毛菊属(Saussurea DC ) 民族药 资源 民族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对航空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松艳 张俊 曾程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1期1535-1536,共2页
综述了微生物在航空食品和航空燃油系统中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航空安全 航空食品 航空燃油 HACCP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