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iR-4646-5p、miR-3654联合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云南宣威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仁宁 万鑫蕊 +4 位作者 黄萱 李明平 许凯 方绕红 李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4-664,共11页
背景与目的宣威肺癌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加,还具有全年龄段高发、女性肺癌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寻找更多稳定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宣威肺癌的诊断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究4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各自及联合传统肺癌肿瘤... 背景与目的宣威肺癌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加,还具有全年龄段高发、女性肺癌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寻找更多稳定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宣威肺癌的诊断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究4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各自及联合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宣威肺癌检测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检测4个miRNA和5种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45例宣威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表达量,采用逻辑回归模型综合评估4个miRNA在宣威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效能等相关统计学指标。结果单个血清miRNA中miR-4646-5P、miR-3654在宣威肺癌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miR-3654用于诊断的效果最好,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7%、82.2%、0.847。miR-3654联合miR-4646-5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诊断宣威肺癌的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01,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1.7%。结论血清miR-3654在4个miRNA中对宣威肺癌诊断效果最好,并且联合miR-4646-5p、CEA能有效提高其对宣威肺癌的诊断价值,有望作为有价值的宣威肺癌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宣威肺腺癌 肺肿瘤 肿瘤标志物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肠道定植继发血流感染遗传同源性分析
2
作者 李欣玥 张鸿娟 +6 位作者 朱晓雁 黄美佳 许云敏 李寻蝶 郑心怡 李少轩 单斌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8-1147,共10页
目的 探究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肠道定植菌株与血流感染菌株之间的遗传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 目的 探究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肠道定植菌株与血流感染菌株之间的遗传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筛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存在肠道定植CRKP者,追踪其继发血流感染情况并对存在血流感染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血流感染菌株进行配对分析。采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铁载体定量及血清抗性试验比较肠道定植菌株与血流感染菌株的耐药性及毒力表型差异。结合全基因组测序,解析两组菌株遗传同源性。结果 共12 878例患者行CRE筛查,发现存在肠道定植CRKP 60例(0.47%),其中6例(10.0%)发生血流感染,此类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为66.7%(4/6)。配对菌株以ST11-KL64型产KPC-2酶为主,占比91.7%(11/12)。除1例患者(分类一致性为82.6%)外,余肠道定植菌株与血流感染菌株在除替加环素外的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谱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分类一致性均达100%)。所有配对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铁载体合成量的组内相关系数均>0.75,表明毒力表型高度一致。除1例患者外,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同一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血流感染菌株基因组高度同源(SNP差异<10),且不同科室来源的定植菌株之间出现克隆相关性(SNP差异<120)。结论 CRKP肠道定植阳性率虽低,但继发血流感染后死亡风险高。肠道定植菌株与血流感染菌株耐药谱、生物被膜形成及铁载体合成量高度一致,基因组同源性高,表明肠道定植为继发感染的直接来源。建议加强高危患者的早期筛查与动态监测,实施风险分级防控与干预,优化防治策略,以降低CRKP的感染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肠道定植 血流感染 全基因组测序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DNMT1增强NK细胞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武坤 黄佳莉 +3 位作者 程沈菊 李艳红 曾云 史明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59,共7页
目的:探讨敲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对NK细胞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AML患者、对照人群外周血NK细胞,PCR测定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DNMT1蛋白水平。构建DNMT1敲除小鼠,获取NK^(DNMT1-/-)细胞;以白介... 目的:探讨敲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对NK细胞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AML患者、对照人群外周血NK细胞,PCR测定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DNMT1蛋白水平。构建DNMT1敲除小鼠,获取NK^(DNMT1-/-)细胞;以白介素-12、15、18刺激NK细胞以构建记忆性NK细胞,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水平。将记忆性NK细胞与HL60细胞共培养,LDH法检测NK^(DNMT1-/-)细胞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凋亡及NK细胞NKG2D水平,Western blot测定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蛋白水平。通过尾静脉注射HL60细胞构建AML模型小鼠,同时注射记忆性NK细胞,检测小鼠体重、CD33阳性率及生存时间。结果:AML患者外周血NK细胞DNMT1 mRNA、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经白介素刺激后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NK^(DNMT1+/+)细胞比较,NK^(DNMT1-/-)细胞经白介素刺激后IFN-γ分泌能力明显升高(P<0.05)。NK^(DNMT1-/-)细胞对HL60细胞杀伤、凋亡诱导作用明显强于NK^(DNMT1+/+)细胞(均P<0.05)。NK^(DNMT1-/-)细胞的NKG2D水平及表达穿孔素、颗粒酶B能力明显高于NK^(DNMT1+/+)细胞(均P<0.05)。与注射NK^(DNMT1+/+)细胞的AML小鼠相比较,注射NK^(DNMT1-/-)细胞的AML小鼠体重明显增加,CD33阳性率明显下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结论:敲除DNMT1可增强NK细胞对AML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NK细胞记忆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急性髓系白血病 NK细胞 记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K1基因rs11611246位点多态性与云南汉族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武坤 苏艳丹 +2 位作者 杨金荣 王雪娇 曾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19-1624,共6页
目的:分析云南汉族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WNK1基因rs11611246位点多态性,并探讨此基因位点多态性与ALL发病关系。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首诊ALL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患儿9... 目的:分析云南汉族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WNK1基因rs11611246位点多态性,并探讨此基因位点多态性与ALL发病关系。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首诊ALL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患儿95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采用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分析rs11611246位点多态性,免疫印迹法检测ALL患者骨髓WNK1蛋白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LL患儿与健康儿童rs11611246位点GG型、GT型、TT型等位基因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规律,GG型基因会显著增加儿童ALL患病风险(OR:2.002,95%CI:1.517~2.853,P=0.012),合并分析后发现G等位基因ALL发病风险是T等位基因2.189倍(95%CI:1.583~2.971,P=0.008)。GG型基因与“出生后居室装修”、“放射性物质接触”有协同交互作用(P<0.05)。GG型、GT/TT型患儿第1疗程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无显著差异,但是GG型患儿5年无复发生存率、5年无事件生存率及5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GT/TT型患儿(P<0.05)。GG型患儿骨髓细胞WNK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GT型、TT型(P<0.05)。结论:WNK1基因rs11611246位点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相关,与部分环境因素呈协同交互作用,对患儿预后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K1 rs11611246 基因多态性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及红细胞参数特点分析
5
作者 郭晓潞 吴亚敏 张艳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1-485,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比较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18-45岁成人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昆明医...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比较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18-45岁成人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筛查地贫基因的病例3195例,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β珠蛋白基因21个位点突变型。将携带β-地贫基因的单纯杂合子患者分为β^(+)杂合子组、β^(0)杂合子组,对照组为体检健康人群219例,收集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4项指标数据,比较β^(+)、β^(0)杂合子组与对照组4个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在18-45岁之间β^(+)、β^(0)杂合子与健康人群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结果:确诊地贫基因携带者688例,占21.53%;包含β珠蛋白基因突变322例,其中β^(+)杂合子145例,β^(0)杂合子151例,β^(+)纯合以及β^(+)和β^(0)双重杂合14例;β珠蛋白和α珠蛋白同时突变或缺失12例。β^(+)地贫以CD26 G>A突变型携带率最高,占57.9%;β^(0)地贫以CD17 A>T突变型携带率最高,占46.4%。将检出的296例β-地贫杂合突变携带者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参考区间比较,发现RBC大于参考区间最高值有218例,Hb、MCV、MCH小于参考区间最低值分别为105、281、269例。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比较,4个红细胞参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进一步不同性别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均P<0.001)。结论:昆明地区人群的地贫基因携带率、β杂合子地贫基因型携带率均处于较高水平,β^(+)、β^(0)杂合子携带者与健康人群红细胞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应做好告知工作,在处于适婚年龄的成人中应该加强筛查,以预防重型地贫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血液学表型 基因突变 红细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多重耐药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永师 杜娜 杜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537,共8页
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治疗困难,迫切需要寻找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新型药物。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具有耐药性低、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对多重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治疗困难,迫切需要寻找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新型药物。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具有耐药性低、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对多重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中草药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抑菌作用。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药联合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抗多重耐药菌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多重耐药菌 抑菌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肿瘤中T细胞耗竭现象的作用机制和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莫馨霈 李艳 +1 位作者 段勇 熊秋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5-712,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以T细胞为来源,通过体外基因修饰后回输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尤其是血液病的治疗。尽管CAR-T细胞具有许多优点,如治疗效果显著,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副作用和毒性、CAR-T细胞耗竭、肿瘤微环境的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以T细胞为来源,通过体外基因修饰后回输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尤其是血液病的治疗。尽管CAR-T细胞具有许多优点,如治疗效果显著,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副作用和毒性、CAR-T细胞耗竭、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和基因改变等。CAR-T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受到限制,且患者常出现复发。CAR-T细胞耗竭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提高CAR-T疗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科学家正在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来抑制CAR-T细胞耗竭的发生。该文探讨了T细胞耗竭和CAR-T细胞耗竭的机制,以及减轻或中断CAR-T细胞耗竭的策略,综述CAR-T细胞耗竭的研究进展,旨在寻找逆转CAR-T细胞功能的最佳策略,为CAR-T治疗技术的改进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T细胞耗竭 癌症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信号传导调控脑-肠轴功能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吴浩能 黄松苓 潘俊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炎症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复杂生物反应,多种免疫细胞、神经和非免疫细胞、炎症信号-体液形成复杂互作网络,参与大脑和肠道的调控。近年来研究表明,雌激素(主要指17β-雌二醇)在炎症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显著抑制脑-肠轴炎症信号传导。... 炎症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复杂生物反应,多种免疫细胞、神经和非免疫细胞、炎症信号-体液形成复杂互作网络,参与大脑和肠道的调控。近年来研究表明,雌激素(主要指17β-雌二醇)在炎症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显著抑制脑-肠轴炎症信号传导。肠道菌群失调是引发炎症信号在脑-肠轴中传导的原因之一,也是继发神经炎症的重要原因。而雌激素不仅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减少菌群失调引发的肠道炎症,也可以通过平衡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信号的传递来调控神经系统炎症,这表明雌激素对脑-肠轴炎症信号调节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雌激素对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炎症的调节综合论述,系统讨论脑-肠轴炎症信号的产生及雌激素对脑-肠轴炎症信号的调节,以期为雌激素对脑-肠轴功能调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脑-肠轴 肠道菌群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39
9
作者 卯建 单斌 +1 位作者 宋贵波 邵天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142例(142株),以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111例(111...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142例(142株),以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111例(111株)为观察组,非多重耐药(N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31例(31株)为对照组,进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按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81例和好转组61例,进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除替加环素外,MDR鲍曼不动杆菌组的耐药率均高于NMDR鲍曼不动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鲍曼不动杆菌组病死率高于NMDR鲍曼不动杆菌组(43.2%比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鲍曼不动杆菌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NMDR组(69.4%比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衰竭、初始抗感染治疗不当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衰竭、使用导尿管、初始抗感染治疗不当、肺部感染是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所致的病死率较NMDR鲍曼不动杆菌病死率高。呼吸衰竭、初始抗感染治疗不当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衰竭、使用导尿管、初始抗感染治疗不当、肺部感染是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血流感染 耐药率 死亡率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33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卯建 任玉吉 +2 位作者 单斌 宋贵波 邵天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133例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33例患者均系医院感染,其中36例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目的探讨133例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33例患者均系医院感染,其中36例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7.1%(36/133),97例检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检出率为72.9%(97/133)。除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外,MRSA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组,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MRSA组年龄≥65岁,呼吸衰竭,住院急诊,入住ICU,手术,使用有创呼吸机、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显著高于MSSA组(P均<0.05);MRSA组患者病死率高于MSSA组(25.0%比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MSSA组(41.7%比2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SA组总住院时间长于MSSA组(24d比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入住ICU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RSA感染所致的病死率较MSSA高,MRSA血流感染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年龄≥65岁、入住ICU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正辉 刘淑敏 杜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0月临床送检的非重复标本,通过VITEK-2系统鉴定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EDTA协同纸...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0月临床送检的非重复标本,通过VITEK-2系统鉴定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EDTA协同纸片法进行金属酶表型确证,PCR技术检测bla_(NDM-1)基因的携带情况,最后采用ERIC-PCR技术分析菌株的同源性,明确待测菌株的耐药流行特征;结果 (1)共收集到206株CRE菌株,产bla_(NDM-1)的有42株(20.0%),其中以弗氏柠檬酸杆菌(43.0%)为主,主要分离自移植中心的尿液标本中;(2)药敏结果显示实验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但磷霉素(5.4%)、阿米卡星(12.0%)和呋喃妥因(18.7%)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3)金属酶表型确证的阳性率为95.0%;(4)ERIC-PCR结果显示弗氏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在本院移植中心存在局部克隆播散;另外有4株分离自儿科的肺炎克雷伯菌电泳图谱相同。结论本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高度流行,尤其是移植中心存在不同菌种的克隆播散型,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NDM-1基因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DNMT1减弱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武坤 晋臻 +4 位作者 李轶勋 李昕 程沈菊 李艳红 郭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68-1774,共7页
目的:探讨沉默DNA甲基转移酶(DNMT1)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内抑癌基因wnt抑制因子-1(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构建DNMT1 siRNAi质粒,将DNMT1 siRNAi转染至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 目的:探讨沉默DNA甲基转移酶(DNMT1)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内抑癌基因wnt抑制因子-1(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构建DNMT1 siRNAi质粒,将DNMT1 siRNAi转染至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利用甲基化PCR检测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台盼蓝拒染法和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DNMT1基因后Wnt/β-catenin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DNMT1 mRNA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成功转染72 h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WIF-1基因处于完全甲基化状态,而实验组WIF-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MSP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未甲基化的WIF-1引物扩增出的PCR产物含量显著增加,而甲基化的WIF-1引物扩增出的PCR产物含量显著降低。转染成功48 h后,实验组的OD值、活细胞数及集落形成数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K562细胞中β-actin、myc、cyclin D1和TCF-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沉默DNMT1基因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逆转WIF-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水平,从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人慢性髓系白血病 高甲基化 Wnt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芯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竞争内源性RNA网络的构建和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玉卿 孙运艳 +5 位作者 李轶勋 王丽英 斯南卓玛 陈睿 张曦 杜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9-676,共8页
目的: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的竞争内源性RNA(ceRNA)网络,探讨AML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CBI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AML的表达矩阵(GSE96535),通过R语言的edgeR函数对差异表达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进行筛选... 目的: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的竞争内源性RNA(ceRNA)网络,探讨AML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CBI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AML的表达矩阵(GSE96535),通过R语言的edgeR函数对差异表达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进行筛选。采用miRcode、miRDB、miRTarBase和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的lncRNA与miRNA以及差异表达的mRNA与miRNA之间的调控关系。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lncRNA-miRNA-mRNA的ceRNA调控网络,采用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采用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基因,即Hub基因。采用GEPIA数据库比较AML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前10个Hub基因的表达,绘制Hub基因的生存曲线。结果:与正常对照者比较,AML患者中有1105个mRNA和387个lncRNA存在差异表达。构建的lncRNA-miRNA-mRNA ceRNA调控网络由45个lncRNAs、31个miRNA和89个mRNA组成。GO分析,差异基因所调节的功能主要有膜微结构域调节、谷氨酸受体结合和上皮细胞增殖调节等。KEGG分析,19条通路被富集,其中包括转录调控、蛋白聚糖调控和Ras信号通路等。通过CytoHubba共筛选出GATA结合蛋白3(GATA3)、WT1转录因子(W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等前10个连接度最高的Hub基因。采用GEPIA数据库验证GATA3、WT1、PPARG、MYB原癌基因(MYB)、性别决定相关的高迁移率基因群4(SOX4)和E2F7存在差异表达。E2F7低表达组患者生存率高于E2F7高表达组(P=0.028)。结论:筛选出的lncRNA、miRNA和mRNA所构成的ceRNA网络可能促进了AM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急性髓系白血病 竞争内源性RNA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基因在T-A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坤 郭翀 +5 位作者 马晓波 李云涛 张学美 李林燕 罗珊 史明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对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选取T-ALL患者67例作为试验组,以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qRT-PCR分析PBMC中Notch1和NF-κB通路(IκBα、IKKβ...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对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选取T-ALL患者67例作为试验组,以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qRT-PCR分析PBMC中Notch1和NF-κB通路(IκBα、IKKβ)mRNA表达量,分析Notch1的表达水平与T-ALL患者临床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联,以及Notch1与NF-κB通路mRNA表达水平的关联。沉默Jurkat细胞中的Notch1基因,qRT-PCR分析Notch1、IκBα和IKK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Notch1、磷酸化IκBα(p-IκBα)和磷酸化IKKβ(p-IKKβ)蛋白表达。结果:T-ALL组PBMC中Notch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表达水平与LDH水平、白细胞水平和危险度分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102,P=0.025;r=0.247,P=0.019;r=0.429,P=0.006),而与年龄和性别无显著相关性。Notch1与IκBα 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54,P=0.039),与IKKβ 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38,P=0.002)。Notch1低表达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8.5±2.2)个月,显著长于高表达组的(12.7±3.4)个月(χ;=1.677,P=0.038)。沉默Notch1可显著上调IκBα mRNA和p-IκBα蛋白水平(P<0.05),显著下调IKKβ mRNA和p-IKKβ蛋白水平(P<0.05)。结论:Notch1基因在T-ALL患者血浆PBMC中高表达,与患者LDH水平、白细胞水平和危险度分级等临床指标和生存率相关,Notch1可能通过NF-κB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基因 NF-ΚB通路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NDM-1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整合子和插入序列共同区1检测及分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娜 卯建 +4 位作者 刘淑敏 牛敏 尧静 张孟爽 杜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产NDM-1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中整合子和插入序列共同区1(ISCR1)移动元件的分布和携带耐药基因盒情况,以及菌株的同源性。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0月产NDM-1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8株,采用VITEK 2...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产NDM-1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中整合子和插入序列共同区1(ISCR1)移动元件的分布和携带耐药基因盒情况,以及菌株的同源性。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0月产NDM-1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8株,采用VITEK 2全自动药敏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PCR及测序法检测Ⅰ~Ⅲ类整合酶基因和ISCR1元件保守区,以及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型研究。结果检测菌株中77.8%(14/18)菌株Ⅰ类整合子保守区阳性,27.8%(5/18)菌株ISCR1元件保守区阳性,未检测到Ⅱ、Ⅲ类整合子;72.2%(13/18)菌株Ⅰ类整合子可变区阳性,未检测到ISCR1元件的可变区;整合子可变区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盒(aad A1、aad A5、aac(6')-Ib-cr)和编码对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基因盒(dfr A、dfr A15、dfr A17),可变区基因盒未检测到NDM-1耐药基因;PFGE分型将18株菌分成17种型。结论产NDM-1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克隆播散趋势不明显,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此类菌中,ISCR1元件携带率较低,并且这两类移动元件与我院NDM-1基因的传播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插入序列共同区1 产NDM-1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克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MT3a在氢醌致造血干细胞毒性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坤 聂波 +5 位作者 杨金荣 贺振新 程沈菊 李艳红 晋臻 史明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在氢醌(HQ)致造血干细胞毒性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造血干细胞HSPC-1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HSPC-1;B组:HQ干预HSPC-1;C组:B组+转染pcDNA3空载体;D组:B组+pcDNA3-DNMT3a。采用RT-qPCR法检测DNMT3...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在氢醌(HQ)致造血干细胞毒性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造血干细胞HSPC-1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HSPC-1;B组:HQ干预HSPC-1;C组:B组+转染pcDNA3空载体;D组:B组+pcDNA3-DNMT3a。采用RT-qPCR法检测DNMT3a、PARP-1 mRNA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DNMT3a、PARP-1蛋白表达水平。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结果:与A组相比,B组细胞DNMT3a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ARP-1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P<0.05);C组与B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SPC-1转染DNMT3a后,DNMT3a mRNA及蛋白水平较B组升高,PARP-1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0.05)。各组细胞转染DNMT3a后继续培养24 h, A组HSPC-1高密度生长,呈现的单核融合生长,B组及C组HSPC-1数目减少、生长缓慢;与B组和C组相比,D组细胞生长速度加快。MTT分析显示,B组各时间点HSPC-1细胞活力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转染24、48、72 h后D组细胞活力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组(P<0.001),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01)。结论:DNMT3a可能参与氢醌所致造血干细胞损伤过程,氢醌细胞损伤作用的发挥可能与DNMT3a表达受抑后对PARP-1活性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DNMT3a 氢醌 PARP-1 形态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BH5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降低人滋养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建萍 李晓娟 +4 位作者 吕梦欣 王珏 唐健 罗胜军 钱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0-1725,共6页
目的探讨去甲基酶ALKBH5对滋养细胞HTR-8/SVneo迁移、侵袭功能及对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影响。方法将ALKBH5高表达、抑制及其阴性对照NC质粒转染人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n boltting(WB)实... 目的探讨去甲基酶ALKBH5对滋养细胞HTR-8/SVneo迁移、侵袭功能及对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影响。方法将ALKBH5高表达、抑制及其阴性对照NC质粒转染人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n boltting(WB)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ALKBH5 mRNA及ALKBH5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滋养细胞迁移、侵袭功能变化,同时通过WB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Vimentin、Fibronectin、E-cadherin、N-cadherin、MMP9及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ALKBH5组与未转染组(Control)和无意义序列组(NC)相比,ALKBH5 mRNA及蛋白高表达效果显著(P<0.05);shALKBH5组与未转染组(Control)和无意义序列组(NC)相比,ALKBH5 mRNA及蛋白抑制效果显著(P<0.05)。ALKBH5高表达后HTR-8/Svneo细胞迁移、侵袭功能降低(P<0.05),EMT相关蛋白中上皮标记物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间质标记物Fibronectin、N-cadherin、MMP2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KBH5表达抑制后HTR-8/Svneo细胞迁移、侵袭功能增强(P<0.05),EMT相关蛋白中上皮标记物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间质标记物Fibronectin、N-cadherin、MMP2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KBH5通过抑制EMT过程降低滋养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BH同源蛋白5 子痫前期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淑敏 杜艳 毕建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2-677,共6页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mucoviscous Klebsiella pneumoniae,HMKP)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的克隆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mucoviscous Klebsiella pneumoniae,HMKP)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的克隆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拉丝试验收集非重复HMKP菌株。采用PCR检测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型及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别比较K1型和K2型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模式的差异,以及毒力基因rmpA或rmpA2阳性组与阴性组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共收集HMKP菌株42株,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88.10%),主要的疾病分布为肿瘤(26.19%)、呼吸系统疾病(21.43%)、脑部疾病(21.43%)。荚膜血清型以K1(28.57%)和K2(33.33%)型为主,85.71%的菌株携带高毒力基因rmpA/rmpA2和iucA/iutA。MLST以ST23(21.43%)、ST86(19.05%)最常见。K1型和K2型有不同的毒力基因携带模式,K1型携带的毒力基因数多于K2型。rmpA或rmpA2阳性组的毒力基因rmpA2或rmpA、iucA、iutA携带率高于其阴性组(P<0.05)。结论本院HMKP以K1、K2荚膜血清型为主,ST型主要为ST23、ST86,85.71%的菌株为携带高毒力基因rmpA/rmpA2和iucA/iutA的HV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基因 分子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TAIR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稳定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娟 王珏 +2 位作者 何建萍 吕梦欣 钱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3-687,共5页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HOTAIR的人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系,并验证HOTAIR的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HOTAIR基因全长序列,并将其克隆入LV5载体中,构建LV5-HOTAIR载体,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成功后,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包装过...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HOTAIR的人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系,并验证HOTAIR的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HOTAIR基因全长序列,并将其克隆入LV5载体中,构建LV5-HOTAIR载体,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成功后,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包装过表达病毒颗粒,制备并浓缩慢病毒颗粒。将构建好的过表达HOTAIR慢病毒载体感染HTR-8/SVneo细胞,采用嘌呤霉素筛选出HOTAIR稳定表达的细胞系,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表达;qRT-PCR验证HOTAIR表达。结果重组质粒酶切得到的条带与预期相符,过表达HOTAIR慢病毒载体中序列与目标序列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过表达HOTAIR组细胞有绿色荧光表达;qRT-PCR结果表明过表达HOTAIR的HTR-8/Svneo稳定细胞株中HOTAIR表达是Control组的206.3倍(P<0.05),是NC组的232.8倍(P<0.05)。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过表达HOTAIR的HTR-8/SVneo细胞,且过表达HOTAIR的HTR-8/Svneo稳定细胞株中HOTAIR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AIR 慢病毒载体 HTR-8/Svneo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的耐药及分布特点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贵波 单斌 +8 位作者 喻华 阿祥仁 张华 季萍 贾伟 徐修礼 鲁卫平 郭素芳 魏莲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101-1108,共8页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地区10所医院2016—2017年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地区10所医院2016—2017年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7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121374株,其中老年患者41448株,占34.1%。其中革兰阳性菌9499株,占22.9%;革兰阴性菌31949株,占77.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7.1%和79.3%。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除四环素、克林霉素和利奈唑胺外,屎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耐药率均<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依然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均<1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1%和9.9%,比2011年明显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8.9%和17.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0%,2016年)。结论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的耐药及分布特点不同于全国平均水平。经验用药应参考老年人群耐药监测数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