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昭通核心烟区植烟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永军 倪霞 +10 位作者 陆文林 龚林 陈华 高顺波 盘文政 李德文 陈敏 夏蕾 朱永立 林先亮 普晓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76-87,共12页
【目的】探明不同耕作模式下昭通核心烟区植烟土壤细菌多样性,为提高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及烟叶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分子水平分析昭通8个种烟县(区)的新烟区、土传病害发病严重的连作区以及典型轮作区的土... 【目的】探明不同耕作模式下昭通核心烟区植烟土壤细菌多样性,为提高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及烟叶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分子水平分析昭通8个种烟县(区)的新烟区、土传病害发病严重的连作区以及典型轮作区的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看,昭通核心烟区土壤细菌群落包括44个门、138个纲、332个目、486个科和1044个属。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为昭通核心烟区土壤细菌群落的优势门,轮作区、连作区和新烟区优势门均为变形菌门,优势属均为鞘氨醇单胞菌属。从土壤细菌群落指示物种看,新烟区土壤细菌群落芽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连作区和轮作区,连作区链霉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新烟区和轮作区,轮作区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新烟区和连作区。连作区土壤细菌群落特有物种多于新烟区和轮作区。从土壤细菌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看,轮作区土壤细菌群落生物多样性最高,连作区略高于新烟区。从细菌群落功能看,连作区土壤细菌群落代谢功能潜力最高,新烟区次之,轮作区最低。【结论】昭通核心烟区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具有多样性,轮作区土壤细菌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最高;轮作区、连作区和新烟区的土壤细菌优势门均为变形菌门,优势属均为鞘氨醇单胞菌属;连作区土壤细菌群落特有物种多于新烟区和轮作区,土壤细菌群落代谢功能潜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植烟土壤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昭通苹果几种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毅娟 李永青 +4 位作者 陈敏 石安宪 孔宝华 梅焱 王琴 《中国果树》 2017年第2期72-75,共4页
云南省昭通市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地处西南高原,具有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病虫害发生流行特点与规律,病虫害问题严重制约昭通市苹果产业的发展。系统调查了昭通市苹果早期落叶病、苹果白粉病、苹果轮纹病、苹果树腐烂病等4种主要... 云南省昭通市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地处西南高原,具有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病虫害发生流行特点与规律,病虫害问题严重制约昭通市苹果产业的发展。系统调查了昭通市苹果早期落叶病、苹果白粉病、苹果轮纹病、苹果树腐烂病等4种主要病害,分析其发病成因,重点调查其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策略,旨在指导生产中应用综合防控技术控制苹果病害发生,从而促进昭通市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病害 流行特点 防治 云南 昭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花椒园中昆虫群落特征的海拔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高鑫 张立敏 +5 位作者 张晓明 杨洁 陈国华 石安宪 宋家雄 李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85-2094,共10页
分析了金沙江畔7个不同海拔区域花椒园中昆虫群落特征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温、湿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花椒园中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Ss/Si、Sn/Sp指标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而个体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则随海拔升高先减... 分析了金沙江畔7个不同海拔区域花椒园中昆虫群落特征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温、湿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花椒园中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Ss/Si、Sn/Sp指标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而个体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则随海拔升高先减少后增加;低海拔(450—750 m)区域花椒园中由于总体温度高、湿度低,较高海拔(1300—1550 m)区域总体温度低、湿度高,均不利昆虫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Ss/Si、Sn/Sp指标的提高和群落的稳定,而中等海拔(750—1300 m)区域的温度、湿度较为适中,昆虫群落的物种数及个体数量均相对较高,昆虫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Ss/Si、Sn/Sp指标也较高,群落较稳定;相反,低海拔、较高海拔区域花椒园中昆虫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较高,而中等海拔区域却相对较低。综合分析表明,海拔高度及温湿度对花椒园昆虫群落特征影响较大,而海拔高度及温湿度的测量和分析较为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海拔 温湿度 昆虫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杀虫剂对云南不同区域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37
4
作者 尹艳琼 张红梅 +9 位作者 李永川 田维逵 杨毅娟 罗嵘 李向永 赵雪晴 刘莹 王燕 陈福寿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4,共5页
为有效防控新入侵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指导科学用药,本研究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荐用药,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滇西南、滇南、滇中、滇东北4个区域5个草地贪夜蛾种群3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上述草地贪夜蛾... 为有效防控新入侵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指导科学用药,本研究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荐用药,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滇西南、滇南、滇中、滇东北4个区域5个草地贪夜蛾种群3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上述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0.05~0.09 mg/L)≥25%乙基多杀菌素WG(0.16~0.26 mg/L)>5%虱螨脲SC(0.84~7.07 mg/L)>20%氯虫苯甲酰胺SC(3.31~10.50 mg/L)>10%虫螨腈SC(4.82~11.47 mg/L)>30%茚虫威SC(23.79~40.41 mg/L)>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2.85~147.60 mg/L)>32 000 IU/mg Bt WP(141.09~352.61 mg/L),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和Bt对4个区域种群的LD50无显著性差异,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4个区域种群的LD50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区域间差异显著的是5%虱螨脲SC,最大相对毒力指数为8.42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和虫螨腈对草地贪夜蛾的LD90均低于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杀虫剂;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的LD90超过了推荐剂量,选用时注意防效,高效氯氟氰菊酯和Bt不推荐作为防治药剂。研究结果为云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室内毒力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多样化对昆虫发生期和物种丰富度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向永 谌爱东 +4 位作者 赵雪晴 胡奇 龚声信 谭挺 张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519-524,共6页
为研究果园植被多样化对昆虫群落的影响,在云南昭通苹果园中以3∶2∶1的比例种植黑麦草、三叶草和苜蓿,2年后,结果表明:处理园内苹果绵蚜的主要天敌如草蛉、瓢虫、食蚜蝇和日光蜂的发生期明显长于对照园(常规管理园);苹果绵蚜、叶蝉和... 为研究果园植被多样化对昆虫群落的影响,在云南昭通苹果园中以3∶2∶1的比例种植黑麦草、三叶草和苜蓿,2年后,结果表明:处理园内苹果绵蚜的主要天敌如草蛉、瓢虫、食蚜蝇和日光蜂的发生期明显长于对照园(常规管理园);苹果绵蚜、叶蝉和蓟马等主要害虫的发生期短于对照园。果园种植覆盖作物后,天敌种类数量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处于高峰期,相对于常规园的7月上旬至8月中旬。增加果园植被多样化,利于提高天敌种类的数量和稳定性,利于控制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植被多样化 昆虫群落 物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草地贪夜蛾冬春季虫源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雪晴 张红梅 +9 位作者 刘莹 尹艳琼 李向永 陈福寿 谌爱东 沈云峰 李秋阳 杨毅娟 安智燕 马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3-230,共8页
云南是我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主要降落区、周年繁殖区和北迁南回的重要通道。本研究基于室内生物学测定和全省气象数据,并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对冬春季虫源分布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全省129个县/... 云南是我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主要降落区、周年繁殖区和北迁南回的重要通道。本研究基于室内生物学测定和全省气象数据,并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对冬春季虫源分布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全省129个县/区/市中有45个县/区/市为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适宜区,有64个县/区/市为幼虫冬春季发生区。周年繁殖适宜区和幼虫冬春季发生区主要分布在25°N以南的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区大部区域,以及西部怒江和北部金沙江沿岸部分地区。2)云南东西部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和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典型的区域特点:西部至南部普遍发生,种群数量高,为害严重,有虫田率超过90%,平均受害株率为30%~59%,平均百株虫量为20~47头;东南局部区域发生轻,平均被害株率13.01%,百株虫量12头;中部及以北地区除河谷热区外,冬春季未见有草地贪夜蛾为害。调查结果与虫源分布区预测结果重合度较高。3)玉米种植分布和生育期对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有直接影响,同时,用药水平及种植模式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关系密切。研究结果对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与预警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生区域 影响因子 冬春季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市苹果绵蚜的生活史及习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谌爱东 谭挺 +4 位作者 李迅东 龚声信 赵雪晴 陈福寿 张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51-254,共4页
苹果绵蚜在昭通市1年最高发生15~16代,最低发生10代,世代重叠。10月份部分虫进入越冬期,1月份苹果绵蚜开始活动。7~8月份,完成1代仅需11~27d,而在冬季完成1代需50.3~92.5d。1年产生2次有翅蚜,夏季有翅蚜所产生的后代均为孤... 苹果绵蚜在昭通市1年最高发生15~16代,最低发生10代,世代重叠。10月份部分虫进入越冬期,1月份苹果绵蚜开始活动。7~8月份,完成1代仅需11~27d,而在冬季完成1代需50.3~92.5d。1年产生2次有翅蚜,夏季有翅蚜所产生的后代均为孤雌蚜,而秋季所产生的后代不仅有孤雌蚜,而且能够产生性蚜。各龄虫均有越冬,其中以第2龄虫为主,田间尚未发现性蚜和卵。第1龄虫为全年主要迁移虫态,占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发生世代 习性 昭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功能团和营养层的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洁 张晓明 +4 位作者 高鑫 李强 陈国华 宋家雄 石安宪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2-346,共5页
基于在云南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园的调查数据,从功能团和营养层角度系统研究了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及动态,分析了群落的多度和多样性的时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花椒的整个生长季节,物种多样性>功能团多样性>营养... 基于在云南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园的调查数据,从功能团和营养层角度系统研究了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及动态,分析了群落的多度和多样性的时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花椒的整个生长季节,物种多样性>功能团多样性>营养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营养层多样性分别与功能团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此可见,可以用功能团多样性替代物种多样性进行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节肢动物群落 多样性 功能团 营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桔小实蝇果园防治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9
作者 杨琴 许东亚 +5 位作者 张继旭 缪宇超 田继娟 杨毅娟 肖春 杨大全 《南方农业》 2025年第5期18-21,共4页
为研究毒饵诱杀、套袋、养鸡试验3种桔小实蝇果园防治技术的田间防效,在梨园利用不同杀虫剂+5%红糖组成的毒饵对桔小实蝇进行诱杀;于苹果园内使用尼龙网纱袋、无纺布袋、聚乙烯薄膜袋和纸袋进行套袋,对比4种不同套袋处理对苹果内外观品... 为研究毒饵诱杀、套袋、养鸡试验3种桔小实蝇果园防治技术的田间防效,在梨园利用不同杀虫剂+5%红糖组成的毒饵对桔小实蝇进行诱杀;于苹果园内使用尼龙网纱袋、无纺布袋、聚乙烯薄膜袋和纸袋进行套袋,对比4种不同套袋处理对苹果内外观品质的影响;将桔小实蝇2日龄蛹埋于苹果园,观察果园养鸡对桔小实蝇的实际防效。结果显示:红糖+杀虫剂的使用效果比单独使用杀虫剂效果增加1倍左右,而且使用低毒的杀虫剂组成的毒饵效果更好;套袋处理会影响苹果的品质,尼龙网纱袋使用效果最好,除成本高外,其套袋的苹果外观品质最佳,内在品质并没有下降;果园养鸡灭蛹效果不佳,埋蛹72 h后观察灭虫率仅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毒饵 套袋 果园养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唇壁蜂在云南高原苹果产区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龚声信 赵高慧 +5 位作者 赵雪晴 李向永 石安宪 杨毅娟 于毅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44-349,共6页
本文开展了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Alfken)授粉技术在云南高原苹果产区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凹唇壁蜂在高海拔、低纬度的苹果种植区能正常发育与繁殖,田间羽化率可达88.8%,雌雄比1:3,雌蜂繁殖率1:5.36,蜂管可单用芦苇本色,不需染色处... 本文开展了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Alfken)授粉技术在云南高原苹果产区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凹唇壁蜂在高海拔、低纬度的苹果种植区能正常发育与繁殖,田间羽化率可达88.8%,雌雄比1:3,雌蜂繁殖率1:5.36,蜂管可单用芦苇本色,不需染色处理;长15cm的蜂管能满足凹唇壁蜂繁殖要求。昭通市的放蜂时间可确定在3月10日至4月中下旬凹唇壁蜂繁殖基本结束。壁蜂授粉区的座果率、果形周正率、果形指数分别达到了79.9%、73.44%、0.84,分别比对照区增加31.32%、44.11%、0.05,苹果外观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示范效果显著。利用壁蜂授粉已成为高原优质苹果生产的一项关键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唇壁蜂 授粉 苹果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移栽期对昭通金沙江流域雪茄烟茄芯烟叶产质量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勋田 李峰 +9 位作者 杨军章 续勇波 龚林 袁坤 王兴福 高晓东 周君浩 陈敏 李作森 罗以贵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9-14,共6页
以茄芯品种云雪3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022年4月中旬、4月下旬及5月上旬3个不同移栽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移栽期对云雪39号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雪39号于4月下... 以茄芯品种云雪3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022年4月中旬、4月下旬及5月上旬3个不同移栽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移栽期对云雪39号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雪39号于4月下旬移栽的田间农艺性状最优,田间自然发病率最低,鲜烟叶产值和晾制后产量最高,分别为127581.20元/hm2和2046.70 kg/hm2,晾制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与国内外优质茄芯烟叶含量接近,且冷杉醇的含量最高,达到0.12 mg/g。因此,昭通市金沙江流域雪茄烟茄芯品种云雪39号的最佳移栽期为4月下旬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雪茄烟茄芯品种 移栽期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苹果腐烂病调查及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桂腾茸 姬盼 +5 位作者 杨毅娟 孔宝华 阮应珍 石安宪 曹克强 马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8-462,共5页
在苹果生长季节采用目测法对云南省昭通市苹果树腐烂病进行普查及发病规律调查,结果显示:在昭通市苹果树腐烂病的总体病株率达到29.6%,病疤率达到41.6%。云南昭通各地发生为害程度差别较大。病疤类型以新生病疤为主,主要出现在主干或中... 在苹果生长季节采用目测法对云南省昭通市苹果树腐烂病进行普查及发病规律调查,结果显示:在昭通市苹果树腐烂病的总体病株率达到29.6%,病疤率达到41.6%。云南昭通各地发生为害程度差别较大。病疤类型以新生病疤为主,主要出现在主干或中心干上,向阳面偏多。树龄大和营养状况差仍然是腐烂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剪锯口发病最多,冻伤、分支裂口对腐烂病的发生也有影响。在苹果生长季节,4—5月下旬病疤直径增长相对较快,6—9月中旬,病疤直径增长缓慢,中间出现两次小的波动,秋季再次出现小的病疤面积增长小高峰。本研究为云南省苹果腐烂病的综合防控和苹果产业发展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腐烂病 苹果黑腐皮壳 发生规律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对昭通金沙江流域雪茄烟茄衣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勋田 李峰 +9 位作者 杨军章 续勇波 龚林 袁坤 陈华 高晓东 周君浩 陈敏 李作森 罗以贵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11期50-55,共6页
为明确昭通优质雪茄烟叶生产技术,采用大田试验,以茄衣品种云雪36号为试验材料,在昭通金沙江流域研究遮阴与不遮阴对茄衣品种云雪36号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 为明确昭通优质雪茄烟叶生产技术,采用大田试验,以茄衣品种云雪36号为试验材料,在昭通金沙江流域研究遮阴与不遮阴对茄衣品种云雪36号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除顶叶终采收期缩短外,田间各生育时期较不遮阴处理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整个大田生育期缩短10 d;遮阴处理田间农艺性状显著优于未遮阴处理,表现为田间自然发病率低、烟叶质量表现较优、叶片薄;与国内外优质茄衣烟叶化学成分相比,遮阴处理后烟叶烟碱含量偏高,氧化钾含量偏低,其余化学成分相接近;遮阴处理产值为187093.80元·hm^(-2),显著高于不遮阴处理,比不遮阴处理提高54493.80元·hm^(-2)。因而,在昭通金沙江流域的气候条件下,生产高质量的茄衣原料,大田期需进行遮阴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 茄衣 遮阴 产质量 金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不同类型苹果园绣线菊蚜种群动态及其天敌群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钊 陶玫 +5 位作者 石安宪 杨毅娟 曹克强 马钧 陈国华 李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4,169,共6页
2009年对云南昭通不同类型苹果园绣线菊蚜的种群动态及其天敌群落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按管理模式分成3类,每类型果园选取5棵12枝新梢的20个叶片进行害虫定枝调查,天敌调查采用树上目测、树盘扫网和诱集调查。结果表明,常规管理园绣线... 2009年对云南昭通不同类型苹果园绣线菊蚜的种群动态及其天敌群落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按管理模式分成3类,每类型果园选取5棵12枝新梢的20个叶片进行害虫定枝调查,天敌调查采用树上目测、树盘扫网和诱集调查。结果表明,常规管理园绣线菊蚜的种群密度高于有机示范园和化学防治园;化学防治园绣线菊蚜的种群数量最低。三类果园天敌群落组成相似性差异较大,天敌物种数和个体数有机示范园均大于常规管理园和化学防治园,益害比最高达1.304。有机示范园的管理模式能较好的保护天敌,绣线菊蚜的种群密度也得到了很好得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绣线菊蚜 种群动态 天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2020年昭通市草地贪夜蛾扩散时空格局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佳昕 王崇云 +5 位作者 周光信 彭明春 马永翠 马列 刘胜 夏金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1-137,157,共8页
地处云贵川交界的云南省昭通市是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北迁的重要通道之一,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昭通市的入侵动态,本文基于2019年-2020年昭通市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统计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探讨草地贪夜蛾的时空格局... 地处云贵川交界的云南省昭通市是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北迁的重要通道之一,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昭通市的入侵动态,本文基于2019年-2020年昭通市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统计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探讨草地贪夜蛾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草地贪夜蛾在昭通市11县(区)均有发生,整体为害程度偏轻,虫口密度西部大于东部;2)发生密度中心由西南向东北移动,2020年迁移进程快于2019年,东部的迁移进程快于西部;3)草地贪夜蛾在昭通发生的热点从西南向东北迁移,发生时间西部早于东部,发生热点数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本研究明确了昭通市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密度中心、热点区域、海拔区间等时空动态特征,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科学防控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昭通市 时空格局 热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孢囊线虫种类鉴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春菊 李艳 +4 位作者 杨毅娟 杨艳梅 陈敏 李永青 胡先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08,共9页
【目的】明确在云南省马铃薯产区部分种植地发现的马铃薯孢囊线虫(Globodera spp.)的种类,为制定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观察植株地上部症状及根部为害症状,采集根际土壤和受害根系作为样本并从中分离孢囊线虫,采用形态学... 【目的】明确在云南省马铃薯产区部分种植地发现的马铃薯孢囊线虫(Globodera spp.)的种类,为制定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观察植株地上部症状及根部为害症状,采集根际土壤和受害根系作为样本并从中分离孢囊线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形态鉴定表明:线虫孢囊和2龄幼虫(the second stage juvenile,J2)的形态特征及测量值与国际报道描述的马铃薯金线虫(G.rostochiensis)一致。分子鉴定表明:该线虫28S rDNA-D2/D3区PCR扩增产物为784 bp,核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登录的马铃薯金线虫相似度为99.11%~100.00%;其mtDNA-cox1区扩增产物为447 bp,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登录的马铃薯金线虫相似度为99.28%~99.3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线虫28S rDNA-D2/D3区序列和mtDNAcox1区序列均以100%的支持率与马铃薯金线虫聚于同一分支。经马铃薯金线虫特异性引物ITS5/PITSr3鉴定,该线虫能扩增出约430 bp的条带,与已报道的马铃薯金线虫一致。【结论】确定在云南省马铃薯产区部分种植地发现的马铃薯孢囊线虫是马铃薯金线虫,该线虫为世界性植物检疫线虫,应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避免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孢囊线虫 马铃薯金线虫 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红辣椒脉斑驳病毒RT-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17
作者 张俊蕾 盖晓彤 +4 位作者 赵正婷 刘弟 陈敏 姜宁 刘雅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8-216,共9页
南美红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是一种严重危害茄科作物的正单链RNA病毒,也是云南烟草上的主要病毒之一。本研究采用单一变量法,建立并优化检测ChiVMV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loop-med... 南美红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是一种严重危害茄科作物的正单链RNA病毒,也是云南烟草上的主要病毒之一。本研究采用单一变量法,建立并优化检测ChiVMV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体系。对RT-LAMP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体系中Mg 2+、dNTPs、甜菜碱浓度和内外引物浓度比进行优化,同时用RT-PCR对优化后的RT-LAMP检测体系进行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最佳引物组为CH-CP-3,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最佳加入量为:缓冲液2.5μL,MgSO 4(100 mmol/L)0.5μL,dNTPs(10 mmol/L)0.5μL,FIP/BIP(10 mmol/L)2μL,F3/B3(10 mmol/L)0.5μL,LF/LB(10 mmol/L)1.5μL,甜菜碱(5 mmol/L)5μL,Bst 2.0 WarmStar DNA Polymerase(8000 U/mL)0.5μL,M-MLV酶(10000 U/mL)0.125μL,RNA(≥50.7 fg)1μL,DEPC H 2O补至25μL;最佳反应温度及时间为63℃50 min,优化后的RT-LAMP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且其灵敏度是RT-PCR的100倍。本研究建立的ChiVMV RT-LAMP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和操作简便等优点,为开发ChiVMV RT-LAMP检测试剂盒及其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红辣椒脉斑驳病毒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灵敏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诱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永翠 杨德雁 +6 位作者 马仲炼 叶辉 马列 冯正军 刘洪翠 李平松 彭明春 《植物医学》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在云南昭通区域的田间发生动态,将依科蔓牌和百乐宝牌2种性诱剂于2021年3—8月期间在昭通市永善、彝良、昭阳等5个县(区)进行草地贪夜蛾诱捕试验,以筛选对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较好的性诱剂....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在云南昭通区域的田间发生动态,将依科蔓牌和百乐宝牌2种性诱剂于2021年3—8月期间在昭通市永善、彝良、昭阳等5个县(区)进行草地贪夜蛾诱捕试验,以筛选对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较好的性诱剂.结果表明,2种性诱剂均可用于草地贪夜蛾监测,依科蔓牌性诱剂总诱蛾量276头,百乐宝蔓牌性诱剂总诱蛾量162头,说明试验区草地贪夜蛾发生总体较轻;4个监测点成虫首次出现在依科蔓牌性诱剂诱捕器中,3—8月虫量发生趋势和峰值两者较相似,成虫始见期和高峰期基本吻合,但依科蔓牌性诱剂在各监测点的峰期表现较百乐宝牌性诱剂稳定,诱虫专一性较好,使用成本低于百乐宝牌性诱剂,建议首选依科蔓牌性诱剂诱捕草地贪夜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性诱剂 监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高鑫 张晓明 +4 位作者 杨洁 陈国华 石安宪 宋家雄 李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88-2796,共9页
分析了云南永善县金沙江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园内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湿度、平均湿度、最高湿度及月降雨量等7个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物种数受最低湿度变化影响最大,表现为正相关的变... 分析了云南永善县金沙江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园内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湿度、平均湿度、最高湿度及月降雨量等7个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物种数受最低湿度变化影响最大,表现为正相关的变化趋势;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变化与最高温度、最高湿度变化的关联度较大,表明节肢动物群落在相对较高的温、湿度环境下具有更高的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优势集中性及优势度指数变化与最高温度、最低湿度变化的关联度较大,表明优势种类在高温或低湿环境下更易出现;稳定性Ss/Si、Sn/Sp指数与平均湿度的关联度较大,表明适度的湿度变化范围更利于增强群落物种间数量上的制约作用。降雨量对群落特征的影响最小,在月均降雨量小于99.3 mm的3—6月、9月—翌年2月,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标与降雨量成正相关关系,7、8月份月均降雨量大于164.5 mm,群落特征与降雨量表现为负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气象因子对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较大,而温、湿度及降雨量的测量和分析较为方便,研究气象因子与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关系,对了解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变化规律和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发生规律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气象因子 节肢动物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玉米对花椒园昆虫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董振隆 殷山山 +5 位作者 文易进 马丽 宋家雄 石安宪 高熹 李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7-653,共7页
为明确花椒玉米间作园和纯作花椒园中昆虫群落结构和周年变化情况,2011年对云南省昭通市花椒玉米间作园与纯花椒园的昆虫群落组成进行调查,并应用群落特征参数与主成分分析法对昆虫群落特征、时间格局及群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为明确花椒玉米间作园和纯作花椒园中昆虫群落结构和周年变化情况,2011年对云南省昭通市花椒玉米间作园与纯花椒园的昆虫群落组成进行调查,并应用群落特征参数与主成分分析法对昆虫群落特征、时间格局及群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椒玉米间作园比纯花椒园群落组成更为复杂,花椒玉米间作园和纯作花椒园的昆虫物种数分别为202种和150种,个体数分别为2 362个和1 847个,群落多样性指数分别是4.057 7和3.766 6,均匀性指数分别是0.760 2和0.746 8,丰富度指数分别是26.641 6和20.456 1,优势度分别是0.079 8和0.110 8,优势集中度分别是0.031 9和0.043 8,即花椒玉米间作园的昆虫物种数、个体数、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均匀性指数均比纯作要高,而昆虫的优势度比纯作有所降低,而且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更好,害虫大发生的几率相对较小,花椒玉米间作模式是比较理想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间作玉米 昆虫群落 多样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