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温度对粗脊蚜茧蜂基础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浩
高江伟
+3 位作者
胡清美
石萍丽
史爱民
刘子超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粗脊蚜茧蜂(Aphidius colemani)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一种寄生性天敌。为探究温度对粗脊蚜茧蜂基础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测定了15、20、25、30、35℃这5个温度下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成虫寿命、寄生率和产卵量。结果表明,在15℃时粗脊蚜...
粗脊蚜茧蜂(Aphidius colemani)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一种寄生性天敌。为探究温度对粗脊蚜茧蜂基础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测定了15、20、25、30、35℃这5个温度下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成虫寿命、寄生率和产卵量。结果表明,在15℃时粗脊蚜茧蜂雌、雄蜂寿命均最长,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为35℃时存活不超过1d。温度对粗脊蚜茧蜂的性比无显著影响。成虫羽化率和产卵量均在25℃时最高,分别为95.0%和186.4粒;寄生率在20℃时最高,为74.5%。成虫羽化率、寄生率和产卵量3个参数在20℃和25℃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35℃时均为0。表明粗脊蚜茧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25℃。本研究为粗脊蚜茧蜂的规模化扩繁及田间蚜虫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脊蚜茧蜂
温度
羽化率
成虫寿命
寄生率
产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其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评价
2
作者
陈平
刘正玲
+5 位作者
杨亚辉
李凡
詹莜国
史爱民
谢永辉
兰平秀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目的】筛选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防控效果显著且对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安全的杀虫剂,为联合使用杀虫剂和捕食螨防控西花蓟马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苦参碱、25%噻虫嗪...
【目的】筛选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防控效果显著且对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安全的杀虫剂,为联合使用杀虫剂和捕食螨防控西花蓟马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苦参碱、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阿维菌素和70%吡虫啉共5种常用杀虫剂浸渍过的菜豆豆荚饲喂西花蓟马,48 h后测定其对西花蓟马成虫的防控效果;将巴氏新小绥螨放入喷洒过药剂的捕食螨饲养麦麸中,48 h后测定其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结果】这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78%、95.00%、92.22%、88.89%和59.56%,防控效果依次为97.52%、94.43%、91.34%、87.43%和55.42%,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和噻虫嗪对西花蓟马的防控效果较好。与清水对照组相比,苦参碱、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1.37%、9.71%、9.15%、8.04%和4.70%,其中,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虫口数量的影响最小,安全性最高。【结论】单独使用时,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和噻虫嗪可作为生产中防控西花蓟马的推荐药剂;与天敌组合使用时,阿维菌素与巴氏新小绥螨联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杀虫剂的药效和捕食螨的捕食作用,乙基多杀菌素和噻虫嗪则应在捕食螨充分定殖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杀虫剂
巴氏新小绥螨
防治效果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时高低温胁迫对粗脊蚜茧蜂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3
作者
高江伟
王浩
+3 位作者
胡清美
石萍丽
史爱民
刘子超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明确短时胁迫温度对粗脊蚜茧蜂(Aphidius colemani Viereck)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采用短时高低温胁迫处理,探究粗脊蚜茧蜂当天羽化成蜂和僵化1d僵蚜在极端高温(31、33、35、37和40℃)与极端低温(-2、0、2和4℃)胁迫处理4h的条件下,...
为明确短时胁迫温度对粗脊蚜茧蜂(Aphidius colemani Viereck)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采用短时高低温胁迫处理,探究粗脊蚜茧蜂当天羽化成蜂和僵化1d僵蚜在极端高温(31、33、35、37和40℃)与极端低温(-2、0、2和4℃)胁迫处理4h的条件下,对其存活率、成虫寿命、羽化率、性比以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脊蚜茧蜂雌雄成蜂的存活率、寿命、羽化率、性比以及产卵量均会随着胁迫高温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当温度达到35℃时,雌蜂与雄蜂的存活率和寿命为85.4%、6.47d和78.8%、6.45d。而当温度上升至37℃时,供试成蜂全部死亡,但其羽化率、性比和产卵量仍能达到56%、33.2%和64.6粒。当温度达到40℃时,僵化1d僵蚜未能羽化并停止发育。在进行短时低温胁迫处理后,雌雄成蜂的存活率和性比无显著差异,但其成虫寿命存在显著差异,会随温度的降低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当胁迫低温为4℃时,雌雄成蜂的成虫寿命最短分别为5.596d和5.488d,同时僵化1d僵蚜的羽化率和产卵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当胁迫低温降至-2℃时,其羽化率与产卵量仍可达92.6%和98.4粒。综上所述,短时的高低温胁迫处理会对粗脊蚜茧蜂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田间科学释放粗脊蚜茧蜂时应考虑短时极端温度变化对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脊蚜茧蜂
胁迫温度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姚凡
王喜刚
+4 位作者
郭成瑾
张丽荣
沈瑞清
吴道琴
杨文超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9期14-17,共4页
【目的】明确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马铃薯生理指标、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田主要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白膜、白膜+330 g/L二甲戊灵、黑膜、黑膜+330 g/L二甲戊灵4种覆膜方式对...
【目的】明确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马铃薯生理指标、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田主要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白膜、白膜+330 g/L二甲戊灵、黑膜、黑膜+330 g/L二甲戊灵4种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马铃薯的安全性。【结果】黑膜+330 g/L二甲戊灵处理对主要杂草的防效最好;达到95%以上,马铃薯的出苗率达到95.72%;折合产量达到2334.42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4.30%;商品薯率达80.07%。【结论】黑膜+330 g/L二甲戊灵处理对田间主要杂草防除效果最好,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杂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捕食性瓢虫规模化繁殖中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史爱民
吴道琴
+1 位作者
李荣秀
邝丝琪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4期24-31,共8页
捕食性瓢虫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与其他天敌昆虫相比,具有种类多、食性广、捕食量大的优势,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人工饲料的研究工作是实现捕食性瓢虫大规模繁殖的基础,研发并利用人工饲料进行高质量、规模化繁殖捕食性瓢虫...
捕食性瓢虫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与其他天敌昆虫相比,具有种类多、食性广、捕食量大的优势,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人工饲料的研究工作是实现捕食性瓢虫大规模繁殖的基础,研发并利用人工饲料进行高质量、规模化繁殖捕食性瓢虫对于推动天敌昆虫产业化、农药减量化和害虫防治有重要意义。从捕食性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配方、剂型、生殖影响、制备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及发展趋势6个方面展开综述,为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繁殖捕食性瓢虫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瓢虫
规模化繁殖
人工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粗脊蚜茧蜂基础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浩
高江伟
胡清美
石萍丽
史爱民
刘子超
机构
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文摘
粗脊蚜茧蜂(Aphidius colemani)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一种寄生性天敌。为探究温度对粗脊蚜茧蜂基础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测定了15、20、25、30、35℃这5个温度下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成虫寿命、寄生率和产卵量。结果表明,在15℃时粗脊蚜茧蜂雌、雄蜂寿命均最长,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为35℃时存活不超过1d。温度对粗脊蚜茧蜂的性比无显著影响。成虫羽化率和产卵量均在25℃时最高,分别为95.0%和186.4粒;寄生率在20℃时最高,为74.5%。成虫羽化率、寄生率和产卵量3个参数在20℃和25℃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35℃时均为0。表明粗脊蚜茧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25℃。本研究为粗脊蚜茧蜂的规模化扩繁及田间蚜虫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粗脊蚜茧蜂
温度
羽化率
成虫寿命
寄生率
产卵量
分类号
S47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其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评价
2
作者
陈平
刘正玲
杨亚辉
李凡
詹莜国
史爱民
谢永辉
兰平秀
机构
云南
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
省烟草
公司
昆明市
公司
云南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基金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科技项目(110202101053-LS-13)
云南省烟草公司科技计划项目(2021530000242001)。
文摘
【目的】筛选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防控效果显著且对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安全的杀虫剂,为联合使用杀虫剂和捕食螨防控西花蓟马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苦参碱、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阿维菌素和70%吡虫啉共5种常用杀虫剂浸渍过的菜豆豆荚饲喂西花蓟马,48 h后测定其对西花蓟马成虫的防控效果;将巴氏新小绥螨放入喷洒过药剂的捕食螨饲养麦麸中,48 h后测定其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结果】这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78%、95.00%、92.22%、88.89%和59.56%,防控效果依次为97.52%、94.43%、91.34%、87.43%和55.42%,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和噻虫嗪对西花蓟马的防控效果较好。与清水对照组相比,苦参碱、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1.37%、9.71%、9.15%、8.04%和4.70%,其中,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虫口数量的影响最小,安全性最高。【结论】单独使用时,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和噻虫嗪可作为生产中防控西花蓟马的推荐药剂;与天敌组合使用时,阿维菌素与巴氏新小绥螨联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杀虫剂的药效和捕食螨的捕食作用,乙基多杀菌素和噻虫嗪则应在捕食螨充分定殖后使用。
关键词
西花蓟马
杀虫剂
巴氏新小绥螨
防治效果
安全性评价
Keyword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insecticides
Neoseiulus barkeri
control effect
safety evaluation
分类号
S433.8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时高低温胁迫对粗脊蚜茧蜂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3
作者
高江伟
王浩
胡清美
石萍丽
史爱民
刘子超
机构
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基金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YNWR-QNBJ-2018-161)
云南省教育厅研究基金项目(2022Y709)。
文摘
为明确短时胁迫温度对粗脊蚜茧蜂(Aphidius colemani Viereck)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采用短时高低温胁迫处理,探究粗脊蚜茧蜂当天羽化成蜂和僵化1d僵蚜在极端高温(31、33、35、37和40℃)与极端低温(-2、0、2和4℃)胁迫处理4h的条件下,对其存活率、成虫寿命、羽化率、性比以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脊蚜茧蜂雌雄成蜂的存活率、寿命、羽化率、性比以及产卵量均会随着胁迫高温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当温度达到35℃时,雌蜂与雄蜂的存活率和寿命为85.4%、6.47d和78.8%、6.45d。而当温度上升至37℃时,供试成蜂全部死亡,但其羽化率、性比和产卵量仍能达到56%、33.2%和64.6粒。当温度达到40℃时,僵化1d僵蚜未能羽化并停止发育。在进行短时低温胁迫处理后,雌雄成蜂的存活率和性比无显著差异,但其成虫寿命存在显著差异,会随温度的降低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当胁迫低温为4℃时,雌雄成蜂的成虫寿命最短分别为5.596d和5.488d,同时僵化1d僵蚜的羽化率和产卵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当胁迫低温降至-2℃时,其羽化率与产卵量仍可达92.6%和98.4粒。综上所述,短时的高低温胁迫处理会对粗脊蚜茧蜂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田间科学释放粗脊蚜茧蜂时应考虑短时极端温度变化对其影响。
关键词
粗脊蚜茧蜂
胁迫温度
生长发育
繁殖
分类号
S47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姚凡
王喜刚
郭成瑾
张丽荣
沈瑞清
吴道琴
杨文超
机构
宁夏大学农学院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云南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9期14-17,共4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AC03315)
宁夏回族自治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示范项目(YES-16-0104)
+1 种基金
宁夏农林科学院十四五全产业链项目(QCYL-2020-YY-3)
第五批“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NXKJ TJGC2020027)。
文摘
【目的】明确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马铃薯生理指标、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田主要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白膜、白膜+330 g/L二甲戊灵、黑膜、黑膜+330 g/L二甲戊灵4种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马铃薯的安全性。【结果】黑膜+330 g/L二甲戊灵处理对主要杂草的防效最好;达到95%以上,马铃薯的出苗率达到95.72%;折合产量达到2334.42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4.30%;商品薯率达80.07%。【结论】黑膜+330 g/L二甲戊灵处理对田间主要杂草防除效果最好,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
马铃薯
杂草
防除效果
Keywords
Potato
Weeds
Control effectiveness
分类号
S451.2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捕食性瓢虫规模化繁殖中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史爱民
吴道琴
李荣秀
邝丝琪
机构
云南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4期24-31,共8页
文摘
捕食性瓢虫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与其他天敌昆虫相比,具有种类多、食性广、捕食量大的优势,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人工饲料的研究工作是实现捕食性瓢虫大规模繁殖的基础,研发并利用人工饲料进行高质量、规模化繁殖捕食性瓢虫对于推动天敌昆虫产业化、农药减量化和害虫防治有重要意义。从捕食性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配方、剂型、生殖影响、制备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及发展趋势6个方面展开综述,为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繁殖捕食性瓢虫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捕食性瓢虫
规模化繁殖
人工饲料
Keywords
Predatory ladybird
Mass reproduction
Artificial feed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温度对粗脊蚜茧蜂基础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王浩
高江伟
胡清美
石萍丽
史爱民
刘子超
《现代园艺》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其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评价
陈平
刘正玲
杨亚辉
李凡
詹莜国
史爱民
谢永辉
兰平秀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短时高低温胁迫对粗脊蚜茧蜂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高江伟
王浩
胡清美
石萍丽
史爱民
刘子超
《现代园艺》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姚凡
王喜刚
郭成瑾
张丽荣
沈瑞清
吴道琴
杨文超
《宁夏农林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捕食性瓢虫规模化繁殖中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
史爱民
吴道琴
李荣秀
邝丝琪
《宁夏农林科技》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