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PK:多样性调控机制与疾病治疗新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宁静华 张鑫 张钰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保守的细胞能量感受器,在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自噬、磷酸化、串扰以及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能量匮乏或某些极端情况时AMPK被激活,而在...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保守的细胞能量感受器,在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自噬、磷酸化、串扰以及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能量匮乏或某些极端情况时AMPK被激活,而在营养过剩时被抑制,以维持能量平衡。此外,AMPK信号通路介导铁死亡发生的调控机制也体现了其独特作用,AMPK在不同细胞器里发挥特殊调控功能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这也是预防疾病的治疗靶标,如生殖系统疾病、衰老、癌症、炎症和心脏功能障碍等。该文综述了细胞能量不平衡对机体微环境造成的损害,AMPK通过多样性信号调控机制激发了其在疾病和药物中的潜在治疗潜力,为不同系统疾病提供了治疗新思路。通过综述AMPK信号通路的多样性调节机制,为靶向AMPK的癌症治疗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能量代谢 铁死亡 信号传导 治疗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7)G相关lncRNA识别胃癌的预后及免疫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 张乐 +1 位作者 刘虹汝 张钰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8-835,842,共9页
目的探讨N7-甲基鸟苷(m^(7)G)修饰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胃癌的预后及免疫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胃癌和癌旁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识别m^(7)G相关的lncRNA。通过单因素... 目的探讨N7-甲基鸟苷(m^(7)G)修饰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胃癌的预后及免疫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胃癌和癌旁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识别m^(7)G相关的lncRNA。通过单因素Cox回归、最小绝对收缩和运算符选择(LASSO)回归算法和多因素Cox回归构建m^(7)G相关lncRNA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构建列线图用于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通过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和免疫功能分析m^(7)G高、低风险组生物功能的差异。通过肿瘤免疫逃逸(TIE)、免疫治疗药物敏感性和肿瘤突变负荷(TMB)评估免疫治疗反应。结果由6个m^(7)G相关lncRNA(AC090425.3,AC004817.3,AC023590.1,C3orf36,AC012055.1,LINC01854)构建的预后模型被证明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肌肉相关生物学功能与m^(7)G相关lncRNA显著相关。m^(7)G低评分患者TMB高,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除评分低,化疗药物敏感性高。结论m^(7)G相关lncRNA可能与肌肉减少症和免疫反应有关,是m^(7)G高风险患者预后较差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N7-甲基鸟苷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 肿瘤突变负荷 免疫检查点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 RNA甲基化调节因子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虹汝 宁静华 +3 位作者 张鑫 赵严红 屈润 张钰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8-1105,共8页
目的探索N6-甲基腺嘌呤(m^(6)A)RNA甲基化调节因子(以下简称m^(6)A调节因子)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416例前列腺癌样本和80例癌旁样本的临床病理数据及其mRNA相关数据,获取METTL3、METTL14、WTAP、... 目的探索N6-甲基腺嘌呤(m^(6)A)RNA甲基化调节因子(以下简称m^(6)A调节因子)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416例前列腺癌样本和80例癌旁样本的临床病理数据及其mRNA相关数据,获取METTL3、METTL14、WTAP、RBM15、ZC3H13、YTHDC1、YTHDC2、YTHDF1、YTHDF2、HNRNPC、FTO和ALKBH5共12种m^(6)A调节因子。筛选出前列腺癌样本差异表达的m^(6)A调节因子。对前列腺癌组织样本进行无监督聚类分组,并比较其总体生存率的差异。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根据风险评分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比较2组生存率。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风险评分,构建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预后预测价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METTL14和FTO的表达。结果从12个m^(6)A调节因子中筛选出8个差异表达的调节因子。通过无监督聚类分析将前列腺癌样本分成3组,分别为Cluster 1、Cluster 2和Cluster 3,3组的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METTL14和FTO与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构建Cox回归模型,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风险评分,发现高、低风险组总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且风险评分可作为独立预后指标。前列腺癌组织中METTL14和FTO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于m^(6)A调节因子的前列腺癌预后预测模型,其中风险评分可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METTL14和FTO可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 RNA甲基化调节因子 前列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分析和鉴定m^(6)A RNA甲基化调节因子对前列腺癌进展及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张乐 宁静华 +3 位作者 张鑫 王振 刘虹汝 张钰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1-978,共8页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N6-甲基腺苷(m^(6)A)RNA甲基化调节因子(以下简称m^(6)A调节因子)在前列腺癌进展过程中的分子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基于13种m^(6)A调节因子对前列腺癌数据进行分析,以识别不...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N6-甲基腺苷(m^(6)A)RNA甲基化调节因子(以下简称m^(6)A调节因子)在前列腺癌进展过程中的分子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基于13种m^(6)A调节因子对前列腺癌数据进行分析,以识别不同亚群,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基于差异基因构建LASSO Cox回归模型,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以判断模型预测性能。对关键因子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基于13种m^(6)A调节因子识别出与前列腺癌发生密切相关的亚群。获得由6种m^(6)A调节因子(OAS3、MYOF、SMIM22、SNORD60、ROMO1、MRPL41)构建的风险模型。ROMO1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水平较高,并与CD8+T细胞的免疫浸润相关性强。结论m^(6)A调节因子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高度相关。ROMO1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有望作为独立预测前列腺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基于mRNA的表观遗传修饰角度理解和探索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 前列腺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甲基化修饰 ROM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