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怒江地区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调查
1
作者 李乔金 《贵州畜牧兽医》 2006年第5期7-7,共1页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血清学调查 怒江州 呼吸道症状 云南 伪狂犬病病毒 感染情况 急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珍稀畜种资源——独龙牛保护与研究工作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开典 欧茶海 +1 位作者 黄玉路 和天保 《黄牛杂志》 2003年第2期71-74,共4页
独龙牛又叫大额牛 ,是牛亚科黄牛属中一个独立的牛种 ,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独龙江流域 ,目前总数已达 80 0余头。本文详细调查了独龙牛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性能、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特性及其饲养管理 ,并对独龙牛资源的保护、开... 独龙牛又叫大额牛 ,是牛亚科黄牛属中一个独立的牛种 ,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独龙江流域 ,目前总数已达 80 0余头。本文详细调查了独龙牛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性能、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特性及其饲养管理 ,并对独龙牛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资源保护 云南 工作现状 对策 独龙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大额牛肉质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7
3
作者 范江平 叶绍辉 +2 位作者 葛长荣 和天宝 黄玉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00-602,共3页
选择健康、年龄1~2岁的大额牛×云南黄牛的杂交大额牛4头,对其在pH值、失水率、剪切嫩度、熟肉率、肉色、风味等肉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H值在6.05~6.26,失水率在10.65%~20.94%,剪切嫩度腰大肌的值为3.08,熟肉率为63.84%... 选择健康、年龄1~2岁的大额牛×云南黄牛的杂交大额牛4头,对其在pH值、失水率、剪切嫩度、熟肉率、肉色、风味等肉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H值在6.05~6.26,失水率在10.65%~20.94%,剪切嫩度腰大肌的值为3.08,熟肉率为63.84%。pH值、剪切嫩度、风味等指标,达到优质中高档牛肉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大额牛 肉质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乔金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0,共1页
猪圆环病毒病是猪圆病毒(圆环病毒科)引起的一种新型传染病.病毒抵抗力较强.不易被灭活.可长时间存活.该病毒分为PCV-1和PCV-2两型.PCV,1型无致病性.该病主要由PCV-2型引起.病主要感染8-13周龄猪,临床表现为体质下降.消瘦... 猪圆环病毒病是猪圆病毒(圆环病毒科)引起的一种新型传染病.病毒抵抗力较强.不易被灭活.可长时间存活.该病毒分为PCV-1和PCV-2两型.PCV,1型无致病性.该病主要由PCV-2型引起.病主要感染8-13周龄猪,临床表现为体质下降.消瘦、皮发白,腹泻.呼吸困难,有的猪有黄胆。但不会引起免疫抑制性.降低饲料转化率.从而影响养猪经济效益。为了解该病在我州的流行情况,2005—2006年,在我州的兰坪、泸水两县进行了该病的血清学调查平均阳性率达18.51%.表明该病在我州也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病 血清学调查 PCV-2 饲料转化率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经济效益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乔金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血清学调查 败血性传染病 疱疹病毒 屡配不孕 运动失调 隐性感染 经济损失 兽医防疫 防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监测简况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卫 赵阿普 +3 位作者 李乔金 李祖虎 和玉成 罗天福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7年第3期58-59,共2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监测简况叶卫赵阿普(执笔)李乔金李祖虎和玉成罗天福(云南省怒江州畜牧兽医站)多年来我们以琼脂扩散试验方法,用于怒江州马传染性贫血病(马传贫)的防制工作,采取了对内检疫、扑杀、清除传染源,对外加强检疫并严... 马传染性贫血病监测简况叶卫赵阿普(执笔)李乔金李祖虎和玉成罗天福(云南省怒江州畜牧兽医站)多年来我们以琼脂扩散试验方法,用于怒江州马传染性贫血病(马传贫)的防制工作,采取了对内检疫、扑杀、清除传染源,对外加强检疫并严控病马入境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病 马传贫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出败的调查与控制
7
作者 赵阿普 叶卫 +1 位作者 杨金华 段林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牛病 牛出败 调查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水县马锥虫病血清学调查
8
作者 赵阿普 李乔金 寸秀兰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4年第4期47-48,共2页
马锥虫病是由媾疫锥虫和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以马属动物(下统称马)为主要宿主的原虫病。我县1984年普查时检出阳性率为2.86%,并对阳性马用“拜耳205”进行防治,至今相隔10年。为进一步查清马锥虫病疫情情况,特进行本次血清学调查。
关键词 马病 马锥虫病 血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