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校区、新师大——云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宝昆 汪开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70-75,共6页
定位是一所大学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大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大学定位的重要性,并重点论述了云南师范大学搬迁呈贡新校区后的定位问题。研究结论是:云南师范大学的定位从外部而言要办成在省内一流,在国内有学术地位,... 定位是一所大学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大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大学定位的重要性,并重点论述了云南师范大学搬迁呈贡新校区后的定位问题。研究结论是:云南师范大学的定位从外部而言要办成在省内一流,在国内有学术地位,在东南亚有影响的一所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从内部而言,云南师范大学应继承西南联大优秀传统,突出师范性,实现纵向分层、横向分类,逐渐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中国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教学研究型著名师范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师范大学 定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均衡测算指标体系及方法的前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伊继东 冯用军 刘六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9,共5页
阐述基尼系数与罗伦茨曲线的内涵及其与教育差异衡量的相关,得出修正罗伦茨曲线,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高等教育均衡测算的指标体系及其测算方法,创建高等教育基尼系数公式,从而为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教育差距测算提供参考标准和预警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均衡 测算指标体系 测算方法 基尼系数 修正罗伦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尚化”了的高等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学研究现状的反思 被引量:3
3
作者 伊继东 王飞 +1 位作者 刘六生 冯用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6-120,115,共6页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实,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正一步步走向"繁荣";但在这种繁荣里面正发生着一种异型,即高等教育学越来越虚幻,越来越"热闹",高等教...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实,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正一步步走向"繁荣";但在这种繁荣里面正发生着一种异型,即高等教育学越来越虚幻,越来越"热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越来越多,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点越来越多,这需要我们深思,需要我们反省:高等教育学在中国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发展成什么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时尚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GM(1,1)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六生 冯用军 杨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23-127,共5页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和品质的指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动力和民族进步速度的指针。在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测GM(1,1)模型的数理分析和应用,可以为高等教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践行科...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和品质的指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动力和民族进步速度的指针。在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测GM(1,1)模型的数理分析和应用,可以为高等教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方法论启示,同时也为科学地预测并缓解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灰色预测模型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私立教育起源及意义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宝昆 施彦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70-74,共5页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私立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影响了公立教育的发展,而且为各国教育传统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本文以中西方私立教育的源头即先秦与古希腊私立教育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中西方私立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教...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私立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影响了公立教育的发展,而且为各国教育传统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本文以中西方私立教育的源头即先秦与古希腊私立教育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中西方私立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概况、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论是:中西方私立教育特别是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私立教育造成文化普及和思想自由,对中西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成型贡献卓越,对各国教育传统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古希腊 私立教育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性格与张力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9期137-140,共4页
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性格具有观念上的互通性、精神上的交融性和使命上的耦合性。其文化缺陷表现为"层次文化与类别文化的冲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术理文化与学理文化的冲突"、"中聚文... 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性格具有观念上的互通性、精神上的交融性和使命上的耦合性。其文化缺陷表现为"层次文化与类别文化的冲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术理文化与学理文化的冲突"、"中聚文化与边延文化的冲突"、"校本文化与人本文化的冲突"。其文化张力表现为:定位观由"教育层次"向"教育类型"扩张;目标观由"技术工具"向"技术人文"扩张;教学观由"工学分离"向"工学结合"扩张;人才观由"意识主导"向"逻辑主导"扩张;生存观由"内涵发展"向"内质发展"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高等职业教育 文化性格 文化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伊继东 刘六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73-77,共5页
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师范教育体系正经历着重大变革,即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接着从大学化、专业化、一体化、开放化四个方面探讨了... 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师范教育体系正经历着重大变革,即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接着从大学化、专业化、一体化、开放化四个方面探讨了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最后从观念、定位和目标等方面指出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教师教育 发展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举制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宝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74-80,共7页
本文从政治学角度,以中国科举制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了科举制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的政治功能。结论是:科举制的本质是以国家考试形式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发挥的政治功能,统治者达到了治国安邦,保持... 本文从政治学角度,以中国科举制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了科举制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的政治功能。结论是:科举制的本质是以国家考试形式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发挥的政治功能,统治者达到了治国安邦,保持社会稳定的政治目的,较好地满足了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的统治需要;成为中国历朝统治者治理国家,巩固统治地位,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政治秩序的重要政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社会稳定 政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任雪莲 刘六生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43-44,共2页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和谐社会构建、教育公平理念及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区域发展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追求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应注意其发展是动态的、相对的、共同的、特色化的。
关键词 区域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论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大群 罗明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84-88,共5页
本文运用教育人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结合当今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状况 ,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理性思考 ,提出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与自然生态环境这一新的课题 ,进而论析了它们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认... 本文运用教育人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结合当今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状况 ,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理性思考 ,提出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与自然生态环境这一新的课题 ,进而论析了它们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协调发展问题 ,最根本的就在于改革和发展教育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及对人类所处的现实生存环境的整体关怀能力 ,才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专才教育保留空间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荣耀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106,共5页
通才教育是古代东西方共有的人才培养观;专才教育却只在西方有一个可观的历史阶段。虽然新科技革命之后,学科继续加速分化,但同时也提出了学科交叉整合的要求。因此,中西方各自惯有的整体辐合性与分析发散性思维方式需要相互学习。从人... 通才教育是古代东西方共有的人才培养观;专才教育却只在西方有一个可观的历史阶段。虽然新科技革命之后,学科继续加速分化,但同时也提出了学科交叉整合的要求。因此,中西方各自惯有的整体辐合性与分析发散性思维方式需要相互学习。从人才思维方式的培养来看,西方在新科技革命后的"通识教育"却正是在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要求下,适合其自身学习整体辐合性思维方式之需要的举措;而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分析发散性思维,途径就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实施专才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才教育 专才教育 人才培养观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失衡到协调:新时期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14
12
作者 伊继东 杨超 刘六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高校组织中的权力结构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存的二元权力结构,在高校系统中两种权力的关系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统一。本文以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矛盾为逻辑起点,通过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保障机制缺失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内部行政... 高校组织中的权力结构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存的二元权力结构,在高校系统中两种权力的关系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统一。本文以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矛盾为逻辑起点,通过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保障机制缺失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现实关系失衡,进而从高校办学自主权、两级管理模式以及校长双重角色等方面提出构建两者协调关系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行政权力 学术权力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南联大的组织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9,共4页
西南联大作为一个战争时代的学术组织,体系严整,运作规范,其内部组织主体之间有着较为成功的协作与互补。这为它自身的高效运转和拥有超强的组织生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西南联大 独立教授制 大学合作 组织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