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Te_(2)量子点薄膜的制备及椭圆偏振光谱研究
1
作者 李国彬 胡坤 +9 位作者 张泰玮 杨奥 夏溢坪 李学铭 唐利斌 杨培志 王善力 陈晟迪 杨丽 张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0,共8页
量子点薄膜的制备和光学常数的准确测定对推动量子点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通过机械剥离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二碲化钼(MoTe₂)单晶薄膜,其光学常数表征技术已较为成熟;然而,关于2HMoTe₂量子点薄膜的光学常数... 量子点薄膜的制备和光学常数的准确测定对推动量子点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通过机械剥离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二碲化钼(MoTe₂)单晶薄膜,其光学常数表征技术已较为成熟;然而,关于2HMoTe₂量子点薄膜的光学常数研究仍鲜见报道。采用超声辅助液相剥离的方法制备出2H-MoTe_(2)量子点,并通过改变辅助溶剂的种类与超声顺序,成功制备了两种尺寸的MoTe_(2)量子点;基于椭圆偏振光谱技术,采用Bspline模型和TaucLorentz模型分别研究了两种尺寸量子点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与介电常数等光学常数。结果显示,两种尺寸的2H-MoTe_(2)量子点在可见光到红外波段内具有相近的折射率、消光系数和较宽的光谱吸收区,并且与MoTe_(2)体材料相比,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常数 椭圆偏振光谱 MoTe_(2)量子点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刻蚀制备黑硅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学铭 廖承菌 +1 位作者 唐利斌 杨培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42-147,共6页
基于黑硅材料的发展,讨论了国内外化学刻蚀制备黑硅的研究进展,包括掩膜辅助、金属离子辅助化学刻蚀。结果表明,黑硅材料的表面特殊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硅表面的反射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此外,化学刻蚀法制备黑硅简便易行、成... 基于黑硅材料的发展,讨论了国内外化学刻蚀制备黑硅的研究进展,包括掩膜辅助、金属离子辅助化学刻蚀。结果表明,黑硅材料的表面特殊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硅表面的反射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此外,化学刻蚀法制备黑硅简便易行、成本低廉,高效可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硅 化学刻蚀 金属催化 微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法制备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量子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泰玮 胡坤 +5 位作者 李国彬 杨奥 夏溢坪 李学铭 唐利斌 杨培志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共16页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晶粒直径在1~20 nm之间,是一种零维的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可调、激发光谱宽、高量子效率、宽波长范围、光化学稳定性高、不易光解等优异的光学特性。当量子点的尺寸接近或小于激子波尔半径时,原有的连续能带结构...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晶粒直径在1~20 nm之间,是一种零维的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可调、激发光谱宽、高量子效率、宽波长范围、光化学稳定性高、不易光解等优异的光学特性。当量子点的尺寸接近或小于激子波尔半径时,原有的连续能带结构量子化,其性质也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优异的光电性能。本综述介绍了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中,超声法作为一种常见的“自上而下”方法,因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使用。首先,概述了利用超声法制备非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量子点的机理和表征技术,并分析了分散剂、超声功率和时间等因素对其尺寸及形貌的影响。随后,对超声法制备的非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量子点在激光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展开了讨论,并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挑战和难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后,对超声法制备非金属单质及非金属化合物量子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纳米材料 超声法 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超声法制备金属及化合物量子点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泰玮 胡坤 +5 位作者 李国彬 夏溢坪 杨奥 李学铭 唐利斌 杨培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7-1015,共9页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等与传统材料显著不同,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除金属硫化物量子点外,其他含金属元素的量子点有Ⅴ族金属单质、Ⅱ-Ⅵ族量子点、Ⅳ-Ⅵ族量子点及碳化物量子点等。...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等与传统材料显著不同,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除金属硫化物量子点外,其他含金属元素的量子点有Ⅴ族金属单质、Ⅱ-Ⅵ族量子点、Ⅳ-Ⅵ族量子点及碳化物量子点等。液相超声法是一种制备量子点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产率高和粒径可控性好等优势。量子点具有可调控的光学性质、高量子效率和荧光亮度、优越的电子输运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等良好的特性,使其在光电子学、光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超声法制备不同金属及金属化合物量子点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对超声法制备金属单质及金属化合物量子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超声法 尺寸效应 金属单质 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超声法制备金属硫化物量子点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泰玮 胡坤 +5 位作者 李国彬 夏溢坪 杨奥 李学铭 唐利斌 杨培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3-851,共9页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种零维纳米材料,其尺寸小于或接近激子玻尔半径。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金属硫化物量子点因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可将其分为过渡金属硫化物量子点(TMD QDs)、Ⅱ-Ⅵ族量子点及Ⅳ-Ⅵ族...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种零维纳米材料,其尺寸小于或接近激子玻尔半径。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金属硫化物量子点因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可将其分为过渡金属硫化物量子点(TMD QDs)、Ⅱ-Ⅵ族量子点及Ⅳ-Ⅵ族量子点等。超声法制备量子点具有高效、环保、易于控制和可扩展性等优点,逐渐成为制备金属硫化物量子点的重要技术之一。金属硫化物量子点有着别于传统体相材料的优异光电特性,在近些年里,其优越而又独特的性能使得在更多的领域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如光电器件、生物成像、光催化等。本文综述了超声法制备不同金属硫化物量子点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性质和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对超声法制备金属硫化物量子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金属硫化物 超声法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剂对MoTe_(2)量子点液相剥离效果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国彬 张泰玮 +8 位作者 胡坤 杨奥 夏溢坪 李学铭 唐利斌 杨培志 陈晟迪 杨丽 张艳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9,共9页
二碲化钼(MoTe_(2))量子点具有较窄的带隙,对光的吸收覆盖可见到近红外波段,因此在红外光电探测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MoTe_(2)为二维层状结构,其层与层之间较弱的范德华力使得液相剥离法将MoTe_(2)体材料制备成MoTe_(2)量子点具备可... 二碲化钼(MoTe_(2))量子点具有较窄的带隙,对光的吸收覆盖可见到近红外波段,因此在红外光电探测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MoTe_(2)为二维层状结构,其层与层之间较弱的范德华力使得液相剥离法将MoTe_(2)体材料制备成MoTe_(2)量子点具备可行性。不同溶剂对液相剥离的影响较大,因而溶剂对剥离效果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中使用超声辅助的液相剥离法制备MoTe_(2)量子点,并选择六种不同的有机溶剂分别作为分散剂。在表征部分主要采用TEM分析MoTe_(2)量子点形貌和尺寸,采用XRD和XPS表征MoTe_(2)量子点的化学组成,并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与浊度计比较不同溶剂制备MoTe_(2)量子点溶液的浓度。最后,基于Hansen参数评估了不同溶剂对MoTe_(2)量子点的液相剥离效果,并探讨了其剥离机制。结果表明:NVP制备的MoTe_(2)量子点溶液浓度最大,单分散性最好;与MoTe_(2)的Hansen参数值相近的溶剂对MoTe_(2)有更好剥离效果。研究揭示了不同溶剂对MoTe_(2)量子点剥离的机制,为MoTe_(2)量子点的高效制备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有望将该方法推广至其他范德华材料的剥离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碲化钼 量子点 液相剥离法 Hansen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光太阳能热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六玲 徐永锋 +4 位作者 李明 项明 王云峰 林文贤 魏生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4-1160,共7页
利用所设计的2m^2槽式聚光热电联供系统,对晶硅阵列和砷化镓电池阵列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砷化镓电池阵列的聚光特性优于晶硅电池阵列。优选出一定聚光比作用下性能较好的砷化镓电池阵列建立10m^2槽式太阳能聚光热电系统,实验表明... 利用所设计的2m^2槽式聚光热电联供系统,对晶硅阵列和砷化镓电池阵列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砷化镓电池阵列的聚光特性优于晶硅电池阵列。优选出一定聚光比作用下性能较好的砷化镓电池阵列建立10m^2槽式太阳能聚光热电系统,实验表明:10m^2系统的电池阵列电效率为23.21%,系统光电效率和光热效率分别为9.88%和49.84%,系统(?)效率为13.48%,比基于槽式聚光加热真空管系统(?)效率高158%,比平板光伏发电系统(?)效率高16%。对采用空间太阳电池阵列的10m^2聚光热电系统性能分析表明,槽式聚光热电联供系统发电成本已与平板的持平,且每年还可提供4838.38MJ热量供用户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 太阳电池 热电系统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硅衬底上Ge填埋层低温应力诱导重结晶制备多晶硅薄膜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启利 邓书康 +4 位作者 申兰先 胡志华 李德聪 晒旭霞 孟代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2-1086,共5页
本文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室温下在Si(400)的基片上生长含锗(Ge)填埋层的非晶硅薄膜,其结构为a-Si/Ge/Si substrate,并在真空中进行后续退火。采用Raman散射(Raman Scattering)、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高分辨电子扫描显微镜(HRSEM... 本文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室温下在Si(400)的基片上生长含锗(Ge)填埋层的非晶硅薄膜,其结构为a-Si/Ge/Si substrate,并在真空中进行后续退火。采用Raman散射(Raman Scattering)、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高分辨电子扫描显微镜(HRSEM)、光学显微镜和热重差热分析(DSC)等手段,研究退火后样品晶化特性和晶化机理。结果表明,室温下生长的含有250 nm Ge填埋层的生长态样品在400℃退火5 h,薄膜基本全部实现晶化,并表现出明显的Si(111)择优取向。样品分别在400℃、500℃、600℃和700℃退火后薄膜的横向光学波的波峰均在519cm-1附近,半高宽大约为6.1 cm-1,且均在Si(111)方向高度择优生长。退火温度为600℃的样品对应的晶粒尺寸约为20μm。然而,在相同的薄膜结构(a-Si/Ge/Si substrate)的前提下,当把生长温度提高到300℃时,温度高达到700℃退火时间5 h后,薄膜依然是非晶硅状态。差热分析表明,室温生长的样品,在后续退火过程中伴随界面应力的释放,从而诱导非晶硅薄膜重结晶成多晶硅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应力诱导 非晶硅 电子束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磁控共溅射制备的Zn(O,S)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柳军 杨雯 +3 位作者 陈小波 自兴发 杨培志 宋肇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2,54,共6页
采用磁控共溅射沉积法,以氧化锌和硫化锌为靶材,在不同衬底温度下制备了Zn(O,S)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霍尔测试仪和拉曼光谱测试仪对Zn(O,S)薄膜进行了结构和光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Zn(O... 采用磁控共溅射沉积法,以氧化锌和硫化锌为靶材,在不同衬底温度下制备了Zn(O,S)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霍尔测试仪和拉曼光谱测试仪对Zn(O,S)薄膜进行了结构和光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Zn(O,S)薄膜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属于二模混晶;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吸收率小于5%;其为N型半导体,电学特性随衬底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衬底温度为200℃时制备的厚度为167 nm的Zn(O,S)薄膜的载流子浓度达到8.82×1019cm-3,迁移率为19.3 cm2/V·s,表面呈金字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S)薄膜 磁控共溅射 衬底温度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气含量下镍铬系平板集热器选择性吸收薄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双 杨培志 +2 位作者 自兴发 段良飞 张力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7-381,共5页
采用双极脉冲磁控溅射系统,在不同氧气含量的氩氧混合气体中制备了单层镍-铬金属-电介质复合光谱选择性吸收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椭偏仪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对薄膜的物相结构和光学特性进... 采用双极脉冲磁控溅射系统,在不同氧气含量的氩氧混合气体中制备了单层镍-铬金属-电介质复合光谱选择性吸收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椭偏仪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对薄膜的物相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获得了由金属镍和镍、铬的氧化物(NiO、Cr2O3)组成的复合膜,薄膜对300 ~1 200 nm波段的太阳光有较强的吸收,而对波长大于1 200 nm的太阳光则吸收较弱,具有良好的光谱选择性,可用作高效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吸收 镍铬金属-电介质复合膜 磁控溅射 物相结构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非晶硅薄膜的均匀性及光学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良飞 杨雯 +3 位作者 杨培志 张力元 涂晔 李学铭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18-1722,共5页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镀膜技术,采用不同的衬底温度及射频功率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非晶硅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Raman)散射仪、台阶仪、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及SPSS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衬底温度及射频功率对薄膜均匀性及其光学...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镀膜技术,采用不同的衬底温度及射频功率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非晶硅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Raman)散射仪、台阶仪、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及SPSS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衬底温度及射频功率对薄膜均匀性及其光学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底温度从150℃增加到200℃,薄膜的生长速率加快、均匀性降低、光学吸收强度增加,从200℃再增加到250℃,薄膜的生长速率降低、均匀性下降、光学吸收强度减弱;射频功率从90 W增加到100 W,薄膜的生长速率加快、均匀性增加、光学吸收强度增加,从100 W再增加到110 W,则薄膜的生长速率降低,均匀性降低、光学吸收强度降低;获得了优化的非晶硅薄膜的制备工艺:射频功率100 W,衬底温度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磁控溅射 非晶硅薄膜 均匀性 光学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Ge基Ba_8Ga_(16-x)Zn_xGe_(30)Ⅰ-型笼合物的制备及电传输特性
12
作者 邓书康 申兰先 +2 位作者 郝瑞亭 田晶 杨培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7-241,共5页
用熔融法结合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采用Zn掺杂制备了具有半导体传导特性的n型Ba8Ga16-xZnxGe30I-型笼合物,研究了Zn部分置换Ga对化合物电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化合物为单相的具有空间群Pm3-n的I-型笼合物。Zn掺杂前对应化... 用熔融法结合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采用Zn掺杂制备了具有半导体传导特性的n型Ba8Ga16-xZnxGe30I-型笼合物,研究了Zn部分置换Ga对化合物电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化合物为单相的具有空间群Pm3-n的I-型笼合物。Zn掺杂前对应化合物表现为金属传导特性,Zn掺杂后对应化合物表现为典型的杂质半导体传导特性。室温下,随Zn掺杂量的增加,化合物的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有效质量逐渐降低;Zn掺杂对室温载流子迁移率无明显影响。在300~900K温度范围内,随Zn掺杂量的增加对应化合物的电导率逐渐降低,Seebeck系数逐渐增加。Zn掺杂后对应化合物的功率因子与掺杂前相比有所降低,且达到最大值的温度都向低温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笼合物 热电材料 电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Te2量子点的制备、结构及光学性质研究(特邀)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斌 陈星帆 +3 位作者 梁晶 李学铭 唐利斌 杨培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1-218,共8页
近年来,过渡金属碲化物(TMTs)以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物化特性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采用超声法制备CoTe2量子点(QDs),通过TEM、AFM、EDS、XPS、XRD、FTIR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CoTe2 QDs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同时使... 近年来,过渡金属碲化物(TMTs)以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物化特性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采用超声法制备CoTe2量子点(QDs),通过TEM、AFM、EDS、XPS、XRD、FTIR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CoTe2 QDs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同时使用分光光度计(UV-Vis)、光致发光谱(PL)和光致发光激发光谱(PLE)研究了CoTe2 QDs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CoTe2 QDs分散性良好、粒径均匀、呈现球形形貌,晶粒的平均直径约为3.1 nm,平均高度约为2.9 nm;CoTe2QDs在红外波段存在明显的吸收,吸收值随稀释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依次增加时,PL和PLE峰出现红移,具有明显的Stokes位移效应,表明CoTe2 QDs的光致发光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CoTe2 QDs具有光致多色发光特性,不同激发光波长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荧光量子产率可达62.6%。CoTe2 QDs优异的光学特性尤其是在红外波段的吸收和发光特性,表明其在红外探测、激光防护涂层、荧光成像、多色发光和纳米光子器件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红外探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法 过渡金属碲化物 CoTe2 量子点 红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星帆 李斌 +1 位作者 李学铭 唐利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6-420,共15页
量子点因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但量子点的规模化应用因受到其加工工艺及稳定性等因素限制而尚待开发。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出现有效弥补了这一问题,将量子点分散到有机聚合物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集合量子点与聚... 量子点因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但量子点的规模化应用因受到其加工工艺及稳定性等因素限制而尚待开发。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出现有效弥补了这一问题,将量子点分散到有机聚合物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集合量子点与聚合物的各自优势于一体,是解决量子点当前应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显著的发展潜力。文中介绍了量子点的主要制备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量子点-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量子点电视等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其在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光电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Yb^(3+),Nd^(3+),Tm^(3+)/SiO_2/Ag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文 杨培志 +1 位作者 申兰先 邓书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702,共6页
通过多步骤的化学法合成了Gd_2O_3:Yb^(3+),Nd^(3+),Tm^(3+)/SiO_2/Ag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TEM,EDS,XPS,CLS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具有低声子能、稳定的化学性质的Gd2O3作为上转换发光的基质,当掺杂的敏化剂Nd3+离子... 通过多步骤的化学法合成了Gd_2O_3:Yb^(3+),Nd^(3+),Tm^(3+)/SiO_2/Ag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TEM,EDS,XPS,CLS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具有低声子能、稳定的化学性质的Gd2O3作为上转换发光的基质,当掺杂的敏化剂Nd3+离子浓度为1.0%(n/n),激活剂离子Tm3+浓度为0.5%(n/n)时,上转换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此外,表面吸附的Ag纳米颗粒,由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耦合作用,使得上转换发光蓝光波段的强度增强1.7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材料 上转换 等离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量子点及其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红外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泰玮 胡坤 +3 位作者 李国彬 李学铭 唐利斌 杨培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57,共9页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TMCs)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光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等领域。硫化亚铁量子点(FeS QDs)作为一种TMCs纳米材料,由于较窄的禁带宽度而表现出优异的近红外特性,在红外探测器方面具有潜在价...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TMCs)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光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等领域。硫化亚铁量子点(FeS QDs)作为一种TMCs纳米材料,由于较窄的禁带宽度而表现出优异的近红外特性,在红外探测器方面具有潜在价值。文中采用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了FeS QDs,再利用共混法制备得到FeS QDs/PVA纳米复合薄膜,并对FeS QDs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测试了FeS QDs和FeS QDs/PVA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FeS QDs分散性良好,没有出现团聚现象,平均粒径约8.1 nm,平均高度8.7 nm,呈球形,通过计算得到FeS QDs的直接带隙约为0.23 eV;FeS QDs及其PVA纳米复合薄膜在红外波段均具有明显的吸收和发光特性;随着激发波长增加,复合薄膜的峰位发生红移,表现出Stokes位移效应和激发波长依赖性。FeS QDs/PVA纳米复合薄膜所展示的优异红外吸收和发光特性,表明其在红外探测、生物医学、光电器件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红外光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超声剥离 硫化亚铁 量子点 纳米复合薄膜 红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 QDs/PDMS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红外特性研究
17
作者 胡坤 张泰玮 +3 位作者 李国彬 李学铭 唐利斌 杨培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31,共9页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TMCs)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及光电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太阳电池、激光器等领域。作为一类典型的TMCs材料,硫化钴量子点(CoS QDs)因禁带宽度较窄而具有优异的近红外吸收特性,有望用于红外技术领域。文中...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TMCs)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及光电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太阳电池、激光器等领域。作为一类典型的TMCs材料,硫化钴量子点(CoS QDs)因禁带宽度较窄而具有优异的近红外吸收特性,有望用于红外技术领域。文中采用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了CoS QDs,再用共混法制备得到CoS QDs/PDMS纳米复合薄膜,并对它们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S QDs的平均尺寸约为5 nm,大小均匀,呈球形;CoS QDs与CoS QDs/PDMS纳米复合薄膜在红外波段均存在明显的吸收和发光特性,且复合薄膜的红外吸收特性优于CoS QDs薄膜;随着激发光波长的增加,纳米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PL)峰出现了红移,表现出明显的Stokes位移效应和激发波长依赖性。CoS QDs/PDMS纳米复合薄膜优异的红外吸收和发光特性,表明其在红外探测、荧光成像、纳米光子器件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红外探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超声剥离 硫化钴 量子点 纳米复合薄膜 红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42
18
作者 张无敌 尹芳 +4 位作者 李建昌 刘士清 陈玉保 许玲 毛羽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6期45-47,共3页
试验研究了施用沼液对土壤改良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效的影响。试验分为8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土壤处理分为灭菌和不灭菌2部分;青菜种植分为施用沼液与不施用沼液2部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氨态氮、速效钾、... 试验研究了施用沼液对土壤改良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效的影响。试验分为8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土壤处理分为灭菌和不灭菌2部分;青菜种植分为施用沼液与不施用沼液2部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氨态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有利于调节土壤pH值。施用沼液对土壤有显著的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土壤 营养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干燥装置性能及三七干燥效果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云峰 李明 +1 位作者 王六玲 魏生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77-383,共7页
为提高三七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该文提出了一种由单层盖板V型波纹槽吸热面双通道的空气集热器和绝热干燥箱及通风装置组成的太阳能三七干燥设备,研究了该太阳能干燥设备的集热性能,并在昆明的气候条件下对三七进行了太阳能干燥试验,且... 为提高三七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该文提出了一种由单层盖板V型波纹槽吸热面双通道的空气集热器和绝热干燥箱及通风装置组成的太阳能三七干燥设备,研究了该太阳能干燥设备的集热性能,并在昆明的气候条件下对三七进行了太阳能干燥试验,且与传统的自然干燥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空气集热器在空气流量为0.0597kg/s时,冬季晴天条件下最高温度和最高效率分别达到62.2℃和76.7%,平均温度和热效率分别为54.6℃和66.5%,在多云的天气下平均热效率和平均温度可分别达53.9%和47.5℃;干燥箱采用上进风方式时,虽干燥箱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上、中、下层温差较大,但升温较快,且平均箱温也比采用下进风方式高;采用了导风板后,箱内温度分布均匀性有显著改善。利用该太阳能干燥系统对三七进行干燥,其干燥周期为450min,是自然干燥周期的一半,同时避免了二次污染,三七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干燥机 农产品 干燥 三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烟叶燃料酒精发酵工艺探索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世中 高天荣 +2 位作者 赵焱 钟子顺 包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5-248,共4页
以资源丰富、含糖量高的云南废弃烟叶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菌种、不同水平营养添加液和不同原料处理方法对能源酒精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种和营养添加液水平对酒精发酵影响不明显,采用去除烟碱的预处理方法和半固态发酵... 以资源丰富、含糖量高的云南废弃烟叶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菌种、不同水平营养添加液和不同原料处理方法对能源酒精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种和营养添加液水平对酒精发酵影响不明显,采用去除烟碱的预处理方法和半固态发酵方法,能显著提高燃料酒精产率;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较优的工艺流程,产物除燃料酒精外,还包括有重要用途的烟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乙醇 发酵 工艺 废弃烟叶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